高层住宅设计(6篇)
高层住宅设计篇1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62-0143-01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多,土地面积没有增多,这就促使人类居住条件纵向发展。以目前的建筑水平,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了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高层住宅建筑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因此,优化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安全,显得特别重要。
1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原则
结构设计的优化,是工程结构能够满足约束的条件时按照预定的目标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要想结构做到优化,应该选择最适合的结构设计方案,能够影响整个设计的成败。相同的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有不同的结构设计,不同的方案能够直接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同时,结构计算要准确,应用计算机对结构的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能够减轻结构工程师的计算分析工作,更是使结构设计合理化、经济化。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我国政策标准的前提下,再经过精确的计算以及分析后进行优化,必须遵循三个原则;①建筑结构必须能够正常的使用以及具有安全性。②建筑结构刚度要合理,特殊的位置要进行局部加强。③结构构件若是能够减小,应该合理的进行核减。
2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
2.1经济性的要求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时要了解并掌握建造的地点、层数、立体形状,在保证建筑具有安全、耐久、舒适的性能后,应该采取最为经济的结构体系,在结构构件的设计过程要精打细算,严格按照规范的构造标准,不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地基基础合理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房屋的造价,所以在设计地基基础的时候更加应该要尽量采用最经济的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节约成本。
2.2舒适性的要求
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在设计时要尽最大努力提供给住户舒适性的要求,比如,户型多样化,室内空间灵活化分隔,光线、温度、声音等环境的要求。所以在结构设计的时候要多融入建筑及机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尽量把居住空间露出的柱、梁产生的压抑感消除,使用分隔墙的材料保持室内明净整洁,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能够给居住者营造舒适幽雅的住宅环境。结构设计里还要考虑居住者存在把分隔空间进行改变的可能性,所以,在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时,应该采取大开间的布置。
2.3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要求
我过实现住宅商品化以后,已经成为特殊的大型的消费商品。与其他的消费商品的最大不同是具有很强的耐用性且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期限的特点。所以,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最基本的设计要求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在选择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时,要考虑是否能够起到抗风抗震的作用,保证在使用期限里能够进行维修改造。
3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3.1折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周期性
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框架、顶盖等结构时,由于填充墙体的具体存在,导致实际中的结构表现出来的刚度比设计时候计算得到的刚度相差比较大,计算的周期同时也比实际的周期相差比较大。因此,结构剪力算出来偏小的时候,会造成房屋的一些结构产生不安全因素,所以应该适当把房屋结构设计时计算得到的进行折减,能够取得到显著的效果,但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框架结构,不能折剪计算得到的周期。
3.2对剪力墙的设计要加强
剪力墙的设计关键是连梁设计。联肢墙是连梁把各墙肢进行联结组成,增大了约束墙肢的刚度。连梁刚度被增大导致结构地震作用同时增大,也增大了连梁与墙肢的分配内力,这种情况下只能把构件配筋量增大,这样的设计结果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材料。所以,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在设计的时候,不应该把具有大刚度的窗下墙当作连梁,而是要把连梁设计分为截面和小刚度的弱连梁。当然,满足了结构的刚度和变形的要求后,就要从经济的角度和抗力以及变形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进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结构抗侧力的刚度随着剪力墙的数量增多而增大,但是相应的结构位移随之减小,抗侧力刚度变大的同时结构地震力也随之增大,非常不利于结构造价的控制。所以,剪力墙应该遵循周边分散、均匀等原则进行合理的布置,对水平位移的限值进行规范化,尽最大程度的把剪力墙的数量降到最低。
3.3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优化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耐久性的设计能够确保在高层使用后,在合理使用的寿命期限里,应该满足居住者的使用要求。但是在设计上很多都没有达到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对建筑结构的使用过程缺乏合理的考虑,可能遭受条件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最终导致房屋结构的损伤,造成房屋可靠度的指数降低。一般情况下,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设计,最理想的是能够做到造价低廉和节约材料,然而最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一些使用要求、技术指标等成为了设计中的主要矛盾时,设计方案就无法单纯的追求节省经济。因此,在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设计以优化为目标时,应该要正确了解掌握设计中关键性的问题,主次分明的对目标进行设计的优化,使之能够达到整体满意的效果。
3.4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优化
进行图纸的设计时,应该按抗震设防进行分类,抗震等级要依照具体的建筑高度、结构类型以国家颁布的《抗震规范》为标准进行确定。在建筑中可以不考虑地震震力的振型数据耦联扭转的计算;当振型数据>3时,要以3的整数倍进行计算,但是数据必须小于建筑物的层数;当建筑物的层数低于2层时,振型数可以采用建筑物的层数。但是在房屋结构不规则时,就要对扭耦联转进行考虑,高层住宅建筑的振型数不能低于8,建筑结构的层数多、刚度系数大,就应该多要振型数,才能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
3.5结构设计要注重细节的优化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整体结构,也要注重局部构件。浇板设计可以把异形板细分成矩形板,能够使受力更加均匀,同时也防止发生拐角裂缝。在建筑底部的梁箍筋使用的配箍量相当较大,因此箍筋采用冷轧带肋的钢筋,不仅可以减少箍筋直径和肢数,还能节约工程造价。当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不规则纵向时,特别要仔细计算出最薄弱的位置加以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玉兰,崔振库.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建设科技,2010,11:87.
[2]云传锋.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227.
[3]董燕,胡执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关键设计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36.
高层住宅设计篇2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消防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特点与主要住宅形式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特点
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有许多不同于普通住宅的特点。高层住宅的优势是节约城市用地,提高住宅的容积率,另外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空间来进行园林绿化。与此同时,高层住宅的用钢量却是普通多层住宅的3~4倍,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的主要运输工具,另外,在供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及安全方面,高层住宅相较普通多层住宅,都有着特殊的设计要求。
(二)高层住宅建筑的主要住宅形式
1、走廊式住宅
走廊式住宅一般被用作公寓式住宅,它的突出特点是户型面积小,因此可以容纳的住户数量较多。这种高层住宅形式能够将住户、电梯和楼梯进行有效的融合,以达到创造更多空间来容纳住户的目的。但是此种住宅形式在设计中需格外注意对采光面少的住房的采光设计问题。
2、跃层式、跃廊式住宅
跃层式、跃廊式住宅作为走廊式住宅的发展,其改变了走廊式住宅的利用内外走廊加强楼层联系的形式,而变为利用小楼梯来进行楼层联系的方式。这样就有效减少了楼梯占用的面积,而能增加住户的实际使用空间。但是,跃层式、跃廊式的住宅会增加平面设计上的难度。
3、单元式住宅
单元式住宅的突出优势是采光和通风良好,住户之间彼此的干扰少,更注重隐私性的保护,并且占用面积少,其是由许多独立完整的房屋组成。
4、塔式住宅
塔式住宅的外形具多变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住宅建筑外形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另外,由于塔式住宅是以楼梯或者电梯为中心来布置住户,这样就能增加住户的采光率,通风效果也很优良。
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以方面人群的使用为前提。要从建筑的总体、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并且要保持高层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就要注重对现代监控系统、节能系统的设计应用,设计要极大的提升居住人群的舒适程度。
(二)建筑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同时也是艺术的创造,高层住宅建筑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空间,因此,设计中要将建筑的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在特定的主题下进行设计,要保持高层住宅建筑独特的艺术品质。
(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原则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要致力于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设计都是不提倡的。设计中要避免只考虑自身立面效果,而忽视周围环境的情况,群体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的协调一致,在满足通风、采光的前提下,使高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达到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
(一)平面设计要点
1、私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1)设计原则
①户型功能分区要做到合理和互不干扰,要做到干湿分区、动静分区,以较好的提升楼盘品质。
②采光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区需满足的日照要求进行,其住宅平面布置间距一定要通过计算,要尽量避免无直接采光的户型,这一点在北方地区和寒冷地区尤其要引起重视。
③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户型,以增加住宅的舒适度和健康度。不能满足自然通风的户型,应该考虑侧向通风,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
(2)户型的平面设计要点
①客厅
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客厅是住户进行会客、进餐、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客厅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和交通走道来提高平面的系数,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多样需求。
②卧室
卧室的布置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采光,要考虑采用最佳的采光和通风朝向,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③厨房
厨房的设计中要注意各种管线的综合布置,要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并且厨房设计要满足足够操作空间的需求。
④卫生间
现代高层住宅建筑对卫生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间设计时要尽量布置合理的卫生间尺度,空间要有足够的舒适性。另外,随着人们对住宅要求的提高,明卫设计成为主流,设计中要注重对卫生间的采光设计,尽量多选择明卫。
2、公共部分平面设计
(1)公共部分的平面设计应重点考虑高层住宅建筑底层大厅和平层电梯厅的通风采光问题。
(2)为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卫生性,设计中应在公共部位设置垃圾收集空间,面积要能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位置的布置要尽量靠近便于清理的货梯。
(二)立面设计的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要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注重处理好建筑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裙房轮廓线,以达到确认高层住宅建筑风格的效果。
需要主要的是,高层住宅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绝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例如某地区广场上的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的外立面形式,为了防止光线射入过多,又在建筑的南边加遮阳板,这样的设计虽有个性却于建筑的功能性不大,因此就显得没有必要。
在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要重点对比例进行把握。之前有高层建筑在屋顶做特大型花架的实例,这样其实既不实用也不美观。建筑设计中成功的装饰都首先是满足功能的需求的,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
(三)交通核的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的交通核是由楼梯、电梯、电梯厅、楼道(走廊)以及管道井等组成的。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要交通交通形式,如何经济合理的使用电梯,以最少的投资和最低的经常性维护费用来争取更多的服务户数,是当前高层住宅建筑交通核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高层住宅建筑交通核面积最小化的主要设计方法有:
1、设计中要减少交通走到的面积,前提是满足消防规范。
2、尽量将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合用,甚至可以做到客用电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三合一”。
(四)消防和疏散设计
1、防火分区的设计
防火分区的设计要做到:一类建筑――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1000m2/区;二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1500m2/区。
每一个防火分区应设置两个安全疏散口,18层以上的塔式高层住宅应设两个安全出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2、消防用水及消火栓
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用水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和水泵,室内消防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消防栓的设置应在楼梯或走廊较明显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
3、疏散通道
高层住宅建筑疏散通道宜直接采光和通风,若无直接自然通风见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各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管机械排烟设施。
参考文献:
[1]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元素[J].陕西建筑,2008.6.
高层住宅设计篇3
某商住楼由五栋10-15层的小高层建筑组成。其地下1层为车库以及设备用房;1、2层为卫生院、会所、商场等;3层为管道转换层;4层以上为标准层住宅。住宅每层面积650m2,六个单元,共计300户。该小区总建筑面积为32000m2,建筑高度为48.50m.
2、给水设计
2.1用水量及水源
该小区地下室及裙楼最高日用水量为60m3,塔楼(住宅)部分300m3,总计360m3.水源为自来水,即从小区南边的市政自来水干管引入一根DN200mm给水管,接入地下1层的生活贮水池(100m3)和消防贮水池(367m3)作为本小区室内生活、消防给水水源。天面设置18m3的消防水箱一个,以保证消防初期的用水。
2.2给水方式
小区公共生活、住宅及消防用水均分开设置,其中生活给水分两个系统。低区给水系统供应地下1层至地上3层的公共用水,设水表单独计量,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以便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水压。四层及以上楼层给水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给水系统。
考虑到四层及以上楼层给水系统无调节水箱,故加压泵按用水秒流量选型。水泵运行时,在变频调速的同时有多种流量组合以适应不同用水量的变化,选用三台主泵、两台小泵配一小型气压罐。三台主泵二用(其中一台恒速,一台变速)一备,变频调速装置可以在几台主泵之间互相切换。夜间小流量时启动小泵与气压罐共同供应生活用水,以节省供水能耗。
为使住宅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均匀,在四层及以上楼层给水分区的四-六层水表前的横支管上,设置新型的可调节式减压阀,把给水压力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避免部分楼层的超压现象,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消防设计
本高层住宅区采用区域集中的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泵房(与生活泵房合用)设于地下一层,消防贮水池容积为367m3,储存2h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70m3和1h喷淋用水量97m3.在十五层塔楼屋顶设有初期(10min)消防用水量18m3.天面消防水池用水由生活水泵供给。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0h设计。系统基本流程为:消防专用贮水池消防泵总分配管和环状干管各栋塔楼的消防环状管网。
每栋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静水压不大于0.8MPa.管道在负一层、三层设备层和天面均连成环状。消防泵(一用一备)的输水管在水泵房外形成环状,分别与管网相连,其开启由消防箱上的碎玻璃按钮或消防中心控制,以此来保证在火警时能使任何一个消火栓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当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超过0.5MPa时,设置不锈钢孔板减压。
消火栓的布置应确保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箱,箱内配置:碎玻璃按钮一个;警报器一个;指示灯一个;DN65mm消火栓一个;麻质衬胶水带一条,L=25m;φ19mm×65mm直流铝合金水枪一支;同时还配有供内部人员扑救初期火灾的自救式小口径(内径φ19mm)胶管圈盘一套,喷嘴口径为φ8mm,胶管长25米。箱体尺寸(mm)L×W×H=1100×650×240.
在首层消防通道附近设有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以便消防车利用室外消火栓取水直接救援。
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工程火灾危险等级属于中危险级,喷淋系统的用水量为27L/s.在裙楼卫生院、商场、会所、地下车库以及住宅层的走道、前室等均设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系统采用玻璃球喷头,除厨房喷头动作温度为93℃外,其余部位喷头动作温度为68℃,每个喷头保护面积不大于12.5m2.在裙楼自动扶梯周围的防火卷帘处设加密闭式喷头,其间距为2.0m.
根据建筑高度和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以及系统管网内的工作压力不大于1.2MPa的原则进行垂直和水平分区。地下车库分为三个区:首层分为两个区;二层分为两个区。每区各设置一组报警阀。
系统设置两台喷淋主泵,一用一备,其开启由湿式报警阀上的压力开关控制或消防中心控制,1h后自动停泵。平时管网由全自动气压供水稳压设备补压,以保证系统最不利喷头的水压不小于0.10MPa.
3.3灭火设备
地下一层发电机房采用全淹没CO2灭火系统,灭火剂设计浓度为58%.地下车库、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商场、电梯机房等处设置移动式灭火设备,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设计。
4、小结
(1)小区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新工艺新设备,既节约能源又防止二次污染。生活给水系统取消了屋顶水箱,减少结构荷载,节省投资。
(2)“水表出户”。每层设集中水表间,使检修维护方便,抄表计费集中,节省时间,并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日后的物业管理。
(3)采用新型给水管材。住宅厨房、卫生间冷热水管使用铝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防腐蚀、耐高温、运输和施工方便,是替代传统镀锌钢管的良好给水管材。
高层住宅设计篇4
关键词:高层住宅;户型设计;标准
前言
目前国内房产市场持续火爆的势头已经维持了几年坚挺的势头。作为房产市场的主角:住宅建筑,往往是从事设计行业的建筑师在实际操作的项目中主要的建筑类型,而且对于购房的广大民众,也是接触最多,生活中投资最大,与家庭生活、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的建筑产品。
对于一个建筑产品来说,评定它的优劣的因素很多,不同的评定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如开发商、购房人,设计人员、职能部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需求,往往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而制约和评价一个住宅项目的好坏、优劣的因素也很多,如:功能、艺术、经济,相关的规范条例,不同地区的管理条例和规定,不同的地方风俗、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影响的住宅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维的差异。住宅产品本身有许多的类型,如: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酒店式公寓等等。在当前火爆的商品房市场上,高层住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重要的原因无非是城市里地价越来越高,导致多层和高层的土建造价差异减少,而土地的容积率也有所提高,同时市民也慢慢接受高层住宅这个住宅产品,由此目前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高层住宅成了房产市场的主角。笔者试图从一个设计人员的角度,通过有限的业内经验,浅析关于近年来高层住宅平面户型设计的一些体会。
一、高层住宅户型设计形态
根据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资料的指导思想,高层住宅户型设计要以城市规划和建设条件、居住对象的生活要求及家庭结构情况作为设计依据,并要符合有关套型、套型比、建筑面积标准及设备的要求和设计规范。房间的平面组合关系要合理紧凑,避免卧室间的穿套。主要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住宅的平面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应考虑有穿堂风。目前,建筑市场上的高层住宅产品可谓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市场定位、客户群体、不同的地区、城市所出现的高层住宅平面户型依据统一的国家设计规范和依据的指导思想下呈现出多彩多样的设计形态。
总的说来,高层住宅的大致的分类有几种:组合式单元住宅,塔式住宅,走廊式住宅,跃层式、跃廊式住宅。目前前两种形式是建筑市场上的主要类型,而后两者其实在建筑市场上较为少见。
1、走廊式住宅
走廊式住宅采用内走廊或外走廊来组织各住户和楼梯、电梯的联系,可以布置的户数多。为了满足国家日照规范的要求,只有北边走廊的单廊式布局可以作为实用的住宅户型,这种户型需要考虑减少走廊对户内空间使用的干扰。户型平面上的两个边套可有两个采光面,日照通风采光条件较好,中间套的户数由于只有一个南向的采光面,为了组织有效的通风采光,可以通过南向的开口天井或者内部的小天井来布置户型,这种方式和一些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的中间套的处理方法类似。中间套往往只能布置一室一厅或一室两厅。由于户型面积偏小,功能空间偏少,但户数多,走廊式住宅往往作为公寓式住宅设计使用。
2、跃层式、跃廊式住宅
跃层式、跃廊式住宅可以理解为走廊式住宅的进化,采用小楼梯作为层间联系,解决走廊式住宅层层设公共走廊的缺点和局限性,减少公摊的交通面积。设置户内楼梯而每户占两层的称作跃层式住宅;户门外设两户或更多户合用的小楼梯而每户只占一层的称作跃廊式住宅。中间走廊的走廊式住宅采用跃层式设计,可以实现每户住户都有南向的采光,从而满足日照规范的要求,改善户内采光通风使用环境。跃层式、跃廊式住宅由于层间楼梯的设置,给平面功能设置上带来复杂性和局限性,同时小楼梯的设置增加了交通面积,也给使用上带来一些不便利性。跃层式、跃廊式住宅具有走廊式住宅的特征,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在组织众多户数的同时,可以满足较好的户内功能、日照采光通风要求,减少了走廊对户内的干扰,同时套型面积较大,而跃层式住宅还带有普通跃层住宅的特征。
3、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
目前,商品住宅市场上最常见的住宅类型当属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了。单元式住宅用若干个完整的单元组合成板式的住宅建筑。平面紧凑,户间干扰少,日照采光通风好。塔式住宅采用几个住户围绕一个楼梯、电梯枢纽布置的单元独立建造的形式,临空面多,有利与采光通风,平面布置灵活,外形处理自由。房地产市场发展那么多年中,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可谓长期充当主角,出现种类繁多的平面形式,从经典的一梯两户、一梯三户到一梯六户、一梯八户等;平面形状有一字形,T字形,工字形,米字形,井字形,钻石形,蝶形等。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各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的差异,地方风俗的不同,在遵循统一的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地方法规、管理条例也有所差别,而且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会带来不同的商品房的需求,诸多因数使得各地的商品房户型呈现不同的主导形态。
二、评定住宅户型优劣标准
对于目前出现的种类繁多的高层住宅户型,什么样的户型会更适合当前的建筑市场定位,这里笔者首先尝试给出一个评定住宅户型优劣的标准。
1、形方正
首先户型设计中应该尽量每让一个房间都设计成方正的空间,减少异形空间的出现,这样有利于家具摆放,提高实用面积,更好的提供一个安定舒适的室内生活空间。
2、功能分区明确
这是户型设计中基本的原则:(1)动静分开:客厅、餐厅、厨房、家庭厅、过厅等公共使用的起居空间区域要跟卧室,主卧卫生间,书房等使用上要求安静、舒适,相对静谧的区域分开,整套户型设计动静相宜,各得其所。(2)公私分开:家庭生活的私秘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不要让访客在进门后将业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览无余。这就要求不仅需要将卧室(主卧、父母房、儿童房)与客厅、餐厅、音乐房、麻将室(娱乐室)进行区位分离,而且应注意各房间门的方向。(3)主次分开:主要的功能空间如客厅、主卧室不仅应朝向好(向南或向景观)、宽敞、大气,而且单独设置的主卧卫生间,应与父母房略有距离分隔。如设有工人(保姆)房,则又应与主要家庭成员的房间有所分离。(4)干湿分开:厨房、卫生间等用水多,潮湿,有用水噪声的房间,应与精心装修怕水、怕脏的卧室、走入式衣库等适当分开,或做好防水隔声处理。
3、通透
住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尽量组织好穿堂风。有南北两个临空面得户型,能够更有效的组织起穿堂风,例如客餐厅相连的时候,餐厅有朝外的采光面,既能保证客厅的采光充分,也更能有效组织户内的空气流动,改善环境舒适性。卧室要有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风,同样要尽量利用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厨房也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否则厨房很容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垃圾腐臭发霉,影响整个家庭室内环境,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工作阳台,可以遮阳避雨,改善采光通风,同时可以放置工具杂物。卫生间做成明卫,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窗明几静,无异味,不长霉,它就不会成为天然的藏污纳垢、繁殖细菌的场所,
4、朝向良好
首先,住宅户型要满足国家住宅日照标准的要求,应尽量多地布置房间朝向南面,以确保充足的阳光能进入室内,首先应满足的是客厅与主卧室的采光日照。当小区周边有着良好的景观时,户型设计可能会打破传统朝向布局而以景观为中心,安排客厅与主卧室朝向景观。
5、设备齐全,设置合理
好的户型中供水、排污、电、煤气、供热、光纤等管网布线应尽量集中,既方便业主装修,又方便维修检查,还节省材料。前文提到单元式住宅和塔式住宅中出现过诸多形式,近年来其中的一些户型经过市场的检验和筛选,逐渐成了常见的经典户型,可以说市场上经的经过推敲的受欢迎的户型类型变得清晰起来。
三、住宅户型的演变形式
经过现今建筑建筑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洗礼以后,种类纷繁的户型的也发生了相应的进化和演变,经过市场的检验以及住房消费观、价值观的改变,住宅户型也是在大浪淘沙,经过市场和消费者检验的户型就成了经典。户型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每一层的户数在减少,尤其是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前多为一梯4户、一梯6户、一梯8户甚至10户,现在减少为一梯3―4户,最少一梯1―2户。密集的户型在后期将不收欢迎,究其原因,有几点。每层的户数增多,会给户型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困难,在同样的户型面积要求前提下,要兼顾到每一户的户型都要有良好的户型结构,良好的功能,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是很难处理好的,由于制约因数的客观存在,并不是主观设计的能动性能解决的;户数增多,户型之间的视线干扰,声音干扰问题突出,户型之间会出项局部对视的情况,有时候隔着半堵墙或者一扇窗户,能听到隔壁传来的动静声音,极大的降低了家庭生活的私密性、舒适性;同时由于平面户数增多,造成平面形状复杂,外墙轮廓凹凸曲折,增加了建筑的临空面和体型系数,不利于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2)平面形式增多,以前那种简单的十字形户型平面也在变化,“井”字、“米”字已经很少使用,“蝶”形、“品”字型以及单排式、错层式涌现出来。现在较多采用的是“T”字型(或“工”字形)、“蝶”形以及“一”字形的户型平面。这些形式的是最大优点在于,每户的日照条件好,采光通风良好,户与户之间无遮挡,住户观景效果良好。
(3)户型平面变得规整,外墙临空面减少,这样变化带来以下好处: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建筑实际可用的间距;有利于提高日照条件,减少自身遮挡;减少外墙临空面,有利于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建筑外观变得规整简洁。
四、住宅户型平面设计分析
笔者试图通过几个设计较好的几种户型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包括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以及一体四户。这三种户型配比的户型平面形式较为普及,住宅市场上最为常见,有较高的认同度。
一梯两户的户型平面相对容易设计,经典的一梯两户恐怕都为市场所熟知了,它能够很好的满足住宅的使用功能、日照、采光通风等要求,基本上满足作为一个好的户型的各方面要求。一梯两户的户型平面方正,功能分区明确,日照条件好,没有自身遮挡的问题,采光通风条件好,客厅与餐厅享受穿堂风,卫生间和厨房的采光通风条件良好,而且卫生间和厨房靠近一起,有利于上下水的组织以及管道煤气的设置,南向的阳台使用方便,日照充足,北边的设备阳台可以堆放生活杂物,家庭燃气热水器放置在设备阳台上,更能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卧室、书房和主卧室集中布置,相对安静,私密性好,主卧室和书房都朝南,南房和北房通过房门可以组织好穿堂风。作为典型的一梯两户,这样的户型可以很好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针对不同的项目,可以提出一些新鲜的设计亮点和创意构思,例如景观电梯,入户阳台,互错阳台,景观露台等等。
一梯两户户型平面
传统的一梯三户的户型往往做成“T”字型或者“Y”字型,中间套型往前边突出来,这样中间套可以获得三个临空面采光,同时中间套和边套之间设置小开口天井采光(通常是给卫生间和厨房采光通风),一梯三户的边套处理方式和一梯两户类似,边套的户内条件比中间套好,能够很好的满足住宅的使用功能、日照、采光通风等要求,基本上满足好户型的各方面要求。中间套的背面因为往往是交通核的位置,设置了楼梯和电梯,由于没有北向的临空面,所以中间套组织不起穿堂风,而且平面上中间套突出南面,对两个边套有视觉上的以及日照的自身遮挡,所以传统的一梯三户不如一梯两户的户型优秀。但是一梯三户由于进深大,标准层面积比一梯两户大,在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中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容积率,这是一梯三户户型的优势。目前房产市场上出现新的一梯三户的户型设计,设计上解决了传统的一梯三户的户型的原有的缺点。新的户型在户型平面上引入小天井的设置,中间套和相邻的边套通过小天井组织采光通风,解决厨房、卫生间甚至次卧室的采光和通风,这样边套的进深加大,中间套的进深减少,中间套和边套的朝外的采光天井取消,整个户型平面可以做的平整简洁,中间套不会对边套产生自身遮挡和视线干扰,平面户型均好性好。这样的户型比传统的一梯三户进化得更出色。
一梯三户传统户型平面一梯三户创新户型平面
传统的一梯四户的户型往往做成倒“工”字型或者蝶型,中间套型往前边突出来,中间套和边套之间或者中间套和中间套之间通过朝外的开口天井给厨房、卫生间以及次要卧室采光。和一梯三户一样,中间套的背面因为往往是交通核的位置,设置了楼梯和电梯,没有北向的临空面,所以中间套组织不起穿堂风,而且平面上中间套突出南面,对两个边套有视觉上的以及日照的自身遮挡。边套的采光通风条件较好,能够比较好地满足户型的各方面要求,通常一梯四户会作为塔式住宅使用,这样两个边套可以有三个采光面,可以比较好的组织平面功能;如果作为单元式住宅使用,两个边套只有两个采光面,平面组织会很局促,同时两个中间套对边套的日照遮挡问题更突出。一梯四户由于进深更大,标准层面积也更大,在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中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容积率,这也是一梯四户户型的优势。新的一梯四户的户型设计中,同样引入了小天井的设置,中间套和相邻的边套通过小天井组织采光通风,解决厨房、卫生间甚至次卧室的采光和通风,中间套和边套的朝外的采光天井取消,这样中间套对边套产生自身遮挡和视线干扰的问题也解决了。新的一梯四户户型面宽较大,但平面整洁,功能优化,平面户型均好性佳,建筑形象也可以做的简洁大方。可以做为塔式住宅,也可以拼合成单元式住宅。
一梯四户传统户型平面一梯四户创新户型平面
高层住宅设计篇5
【关键词】疏散楼梯;设计;板式高层住宅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且材料的轻质、多样化也在向高层和发展,但是其也相对的增加了火宅危险性。目前,我国常见的板式高层住宅是每单元每层两户或三户(少数为四户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具有卫生条件好、电梯服务的户数相对来说比较少,使用电梯方便等这些优点。因此,板式高层住宅越来越受人们青睐。而且其也将成为我国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1]。
1.板式高层住宅的分类和定义
1.1板式高层住宅的分类
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直接影响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将板式高层住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单元式住宅、通廊式住宅。一般由一梯两户或三户组成的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标准较高,由于其内部水平交通面积不大,而且通风、采光什么的都很好,又比较安静,因此其有相当高的舒适度。目前平面布局形式是市场上板式高层住宅常采用较多的形式。由于通廊式住宅公共交通空间组织办法不是很好,而且还造成了走廊一侧房间必要对走道开窗,从而为邻里之间、住户之间带来许多的不便之处,而这也极少出现在住宅建筑设计中。
1.2板式高层住宅的定义
板式高层住宅层数按照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将其划为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目前我国对于板式高层住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其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南北短、东西长的住宅建筑,从外观上来看,其就是一块巨型平板一样的建筑住宅楼,如果深入到板式高层住宅内部特征来说,其户型是南北通透的格局[2]。
2.疏散楼梯设计
2.1连续单元式高层住宅疏散楼梯设计
(1)11层及11层以下的连续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
对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疏散楼梯可以设计成敞开楼梯,且还要靠外墙设置,这样的话可以自然通风和直接天然采光。楼梯间的户门还应设计成乙级防火门,为了可以和屋顶平台一起形成垂直的“逃生回路”,每个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都必须通到顶楼。
(2)12层及18层的连续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
对于这个高层住宅,疏散楼梯应该靠外墙设置成封闭楼梯,不但可以让每个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通到顶楼,从而与屋顶平台形成垂直“逃生回路”,还能够自然通风和直接天然采光。
(3)19层及19层以上的连续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
对超过18层单元式住宅应该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每个防火分区设安全出口的相关规定,而对于超过18层的,则每层相邻单元设凹廊的单元式或连通阳台住宅。但是超过19层的住宅,应该设置两个安全出口,所以,为解决每个住宅单元每次的安全出口应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求,我们应该将19层及19层以上的连续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可以设置成剪刀楼梯。
2.2独立单元式高层住宅疏散楼梯设计
最近几年各地住宅建筑中大涌现的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其指的就是只有一个住宅单元的板式高层住宅。由于其不同于塔式住宅,也不同于传统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同时还兼有两者的共同优点。而且其还享有城市豪宅之美誉,这是因为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属于生态文化型的住宅[3]。
由于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介于塔式住宅和传统的单元式高层住宅之间,因此,对于其疏散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不知道是该按照单元式高层住宅还是塔式住宅的规定进行设计,所以,设计人员要先比较疏散楼梯的设计矛盾,再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定义,将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划为塔式住宅,因此,其疏散楼梯的设计只要和塔式住宅一样暗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来设计。对不超过18层的高层住宅,应该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关于塔式住宅的规矩将其设计成防烟楼梯间,而超过18层就可以设计成剪刀楼梯,且这个设计要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关于塔式住宅设置剪刀楼梯的规定。如何对防火分区形成两个独立且分离的安全出口是剪刀楼梯的设计关键。虽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没有明确关于单元式住宅设置剪刀梯的规定,但却没有明确规范要求塔式高层建筑设置剪刀楼梯。其应该符合的要求又: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设置的耐火极限不能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剪刀楼梯应该设置为防烟楼梯间等。
3.结语
作为城市高层住宅,板式高层住宅具有明显的优点,而且前景也非常的广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板式高层住宅将成为我国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板式高层住宅疏散楼梯的设计对于独立单元式住宅来说,不管它是按照单元式住宅还是塔式住宅进行疏散楼梯设计,都不经济合理,楼梯是建筑中人员的疏散通道,其是由连续行走的休息平台、梯段、扶手、维护安全的栏杆等组成的,而且其还是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用的建筑部件。而且楼梯设计还是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住宅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电梯及楼梯构造的设计。因此,相较于塔式住宅来说,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的每层建居住人数和建筑面积都少了很多。因此对于12层到18层和11层以下的住宅区,独立单元式板式高层住宅疏散楼梯的设计应该区别对待,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符合经济合理和安全适用的精神,应该在单元式设置楼梯间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楼梯间等级进行设计,从而为板式高层住宅内的居民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4]。
【参考文献】
[1]张虎.板式高层住宅研究[J].同济大学,2010.6(12):21.
[2]陈礼超.独立单元式高层住宅的防火设计[J].工程建设与档案,2012,36(4):91-92.
高层住宅设计篇6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立面;户型;节能设计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high-riseresidence,notonlytomeetthepeopletoliverequirement,moreshould"people-oriented",istoprovideacomfortablelifeenvironment.Residentialconstructionalsofromabegantopursuetheamountofgraduallytransitiontothepursuitofconfrontation,especiallyhousingsystemreform,thepeopletousefunctionoftheresidence,comfortandenvironmentalqualitycaremoreabout.Thispaperthedesignof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sarediscussed.
Keywords: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s;Designprinciple;Facade;family;Energysaving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1、高层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包括各种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采光、通风、防寒、隔热,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等需要。“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要合理布置平面,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节约建筑材料,降低住宅造价,节约用地。“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在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就地取材,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
2、立面设计
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挺拔向上的韵律感,精心处理好建筑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裙房轮廓线,使住宅建筑的风格得以确认,并有所创新。不过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应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比如某些建筑外墙面采用玻璃幕墙,为了防止光线射入过多,就在各建筑的南边加遮阳板,全通透式的设计看起来很有个性,但却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及适用性。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的对比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这些都是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的屋顶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更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
3、户型的设计
合理空间分布,使动静空间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采光通风,提倡采用节能灯具,适宜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益。户内交通面积应紧凑,每户客厅均带有一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部分采用转角飘窗,空间更加通透、舒适。大套型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应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施,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部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如:空调、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等位置。特别是空调位置,经精心布置既方便安装又不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3.1户型造型设计
设计师应该悉心去倾听业主在功能上的需要和审美上的需求,使设计为人创造一种家庭构架,使人在其间尽可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从而在精神上也找到一种归属感。家是属于自己的房屋,这房屋不仅是生活起居之处。也是人们生命的文化形态和存在方式,尤其对个人而言,家是盛载爱情与亲情的容器,是最能凝系人类情感的,无比温暖的归巢。设计师就是为人找到归属感,让人美梦成真。
3.2客厅设计
客厅设计要满足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的要求,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尽量减少交通走道的面积,提高平面利用率。在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家庭,客厅便成为住宅最核心、最常用的空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留足开间、进深的尺度空间,提高住宅时间、空间相对上的舒适性。
3.3卧室设计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卧室之间不能相互穿越,应尽可能将卧室设计在建筑物有最佳通风、采光的朝向。对于卧室面积的要求:双人卧室不宜小于10㎡,单人卧室不宜小于6㎡;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家具、室内装饰的尺寸合理布置。卧室的最原始的功能作用是供人们睡觉和休息,不过随着城市建筑业地发展,新型居住模式也随之产生,现在大多数建筑中的卧室功能趋于多样化,除了供人睡觉及休息外还兼有衣帽间、书房等功能。
3.4厨房、卫生间设计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的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其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住户的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居住程度。在中小套型设计中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对于中小套型住宅,不必设置两个卫生间,位置得当,也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节省的面积可留给起居室,以便提高面积的利用率。
3.5餐厅设计
餐厅面积的大小及平面的装潢对于建筑户型设计的舒适度及居住用户的满意度很重要,设计应该根据用户家庭的人数和购置的家具尺寸来确定。在一些低收人家庭中,他们对于就餐环境的要求相对简单,可以适当缩小餐厅的面积而相对扩大其他分区的空间,他们一般会将客厅兼做餐厅。
3.6阳台设计
阳台不仅是建筑物的识别尺度,而且是住宅中必不可少的结构。阳台空间可作为学习、存储、晾晒及休闲的空间,甚至作为客厅的延伸,对于住房面积相对紧张的低收人家庭来说,阳台甚至还可以兼当卧室的作用,是他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
4、节能设计
高层住宅节能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节能住宅。节能住宅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最大限度的把室内自然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另外,从使用效果、居卫的淋浴费用和投资回收周期来看,太阳能热水器也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在设计时应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预留太阳能设置位置,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内。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加以推广应用,就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另外,住宅节能应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我国现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室内热舒适度。处于夏热冬暖的地区,夏天普遍需要空调,建筑整体的耗能量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把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作为核心内容,这也是建筑节能的最有效手段。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和外窗三个部分。屋顶:屋面的保温隔热与防水是其主要功能,常规的屋面保温材料与防水材料存在性能单一问题,防水的不能保温,保温的不能防水。屋顶的建筑材料推广采用屋面保温、隔热、防水一体化体系的材料和做法。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其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满足标准规定,有条件的可采取屋顶绿化等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屋面的保温措施有:一种是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质陶粒混凝土、XPS挤塑聚苯板、膨胀聚苯板、以聚氨酯;另一种是在屋面种植草、灌木等绿化措施,这种方法既环保又可增加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
5、结束语
现代住宅作为商品已完全进入市场,但对开发商来说,并不能做到统筹兼顾,有时为了获得高额回报,过于追求高标准,超豪华,而对于大量急需的经济适用性住宅则缺乏热情。通过调查,在我国高标准商品房和意识过于滞后的房型在商品房空置率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一些政府参与指导的经济适用、价格适中的房型销路通畅。看来,只有提高科技含量,运用超前设计,在政策的宏观控制下大力推进康居工程,才能满足下世纪的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3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
4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09,(10)
5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