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6篇)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1
关键词:儿童单纯肥胖症护理
一、概述
单纯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的年龄为婴儿期、5-6岁及青春期。继发性肥胖不属于单纯肥胖症,继发性肥胖是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药物引起的肥胖也不属于单纯肥胖症,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由于肥胖病患儿约1/3发展为成人肥胖症,并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治疗十分困难,故应及早预防。
二、病因
1.营养因素营养素摄入太多,如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自幼养成多食习惯,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造成肥胖。
2.缺乏体育锻炼体力活动过少,导致热量消耗减少;或是因某些疾病需长期卧床休息,同时增加营养,亦易形成肥胖。而肥胖后更加懒于活动,使肥胖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肥胖症有高度遗传性。肥胖双亲常有肥胖儿童,其子女肥胖率为70%~80%,而正常双亲的后生率为14%左右。
4.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属病故、学习成绩落后等)和心理异常(家庭溺爱造成胆小、恐惧、孤独等),可造成不合群,以进食为自娱而导致肥胖。
5.其他因素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等因素引起的肥胖称为继发性肥胖。
三、临床特点
1.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2.婴儿期肥胖易患呼吸道感染、哮喘和佝偻病,而且以后很有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
3.青春前期肥胖患儿食欲极好,常有多食、喜食肥肉、油炸食物或甜食的习惯。身高及体重与同龄相比均偏高,性成熟较早。可有疲乏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限制胸廓及辅助肌运动,致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又称匹克-威克综合征。
四、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高能量食物过多或运动过少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体态肥胖有关。
3.知识缺乏与忠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有关。
五、护理目标
1.能根据年龄分期和肥胖程度,合理摄入热量。
2.患儿能正确认识自身体态。
3.患儿及家长能正确选择食物,饮食构成合理。
六、护理措施
1.限制饮食
(1)根据不同年龄、身高、体重计算热量,制定相应的食谱。饮食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食物为主。为满足小儿食欲,宜选择体积大而热量少的食物如萝卜、芹菜、冬瓜、番茄等,可加适量的蛋白质类如瘦肉、鸡肉、鱼、豆制品等。少吃或不吃高热量、高脂肪、体积小的食物如饮料、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等。食物切小块,减慢进食速度,吃饭时间不宜过长,吃饭时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充分供应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2)对患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强调的是,儿童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而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因此,肥胖患儿干预方案的实施,应有多方面的参与,良好自理行为的建立至关重要。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2
【摘要】目的:研究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9例肥胖患者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作为麻醉剂,在麻醉师的严密监测下实施胃镜检查;结果:受检者在给药后平均30秒左右进入麻醉状待,术后5~10min后自然清醒;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或治疗,检查时间平均5分钟;结论:以芬太尼和丙泊酚为物,同时采取严密气道管理和整体护理措施,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关键词】胃镜检查;肥胖症;芬太尼;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8-01
内镜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工具。普通内镜检查时,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等痛苦。无痛胃镜检查术能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病人舒适,无痛苦。但是,肥胖患者由于其生理特征,在麻醉过程中,易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变,麻醉风险较大。我们于2005年1月开始探索对肥胖症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本组病例共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22~70岁,体重75~98kg,体重指数(BMI)≥30;本组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压15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6例。
1.2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取左侧卧位,面罩给氧,并行基础血压、心率、呼吸监测,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作心电监护。进行静脉浅麻醉,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经浅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即放入咬口垫,继而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1-1.5mg/kg,给药速度根据病人情况调节,一般在3-5min内注入[1]。由于肥胖患者易缺氧或对缺氧耐受性差,因此,在麻醉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Sp02),当Sp02低于90%时,先加大鼻导管吸氧流量,无改善时退出胃镜以面罩辅助呼吸,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
1.3镇静程度判断:按麻醉V级分类,多数达到Ⅲ级开始插镜检查,个别耐药强者和治疗需时间较长者达Ⅳ至V级[2]。进镜检查或治疗中病人稳定停止注药,直到手术结束,如病人躁动或呛咳可适当加药。
2结果
2.1镇静效果本组病例从注入物药到神志消失时间为30~60s,检查完后3分钟自然清醒,从注药开始至唤之能睁眼时间5~12min。
2.2胃镜检查操作时间本组病例进行胃镜检查时间3~7min,部分需治疗患者治疗时间在15min内完成,与非肥胖患者无明显差异。从注药开始至唤之能睁眼时间5~15min。
2.3不良反应检查过程中16例有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但经及时处理都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讨论
无痛苦胃镜检查和治疗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胃镜检查技术,它让患者处于麻醉或镇静状态进行胃镜诊疗术,目的是利用药物对患者中枢系统产生抑制,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使检查和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本组肥胖症患者虽然由于肥胖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麻醉过程的进行,我们的体会是,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遵守麻醉规程,检查过程中严密监测并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能顺利进行了胃镜检查或治疗。
3.1病例选择肥胖症患者由于麻醉风险较大,所以首选普通胃镜,对于部分不能耐受普通胃镜而不得不做无痛胃镜的肥胖患者,术前一定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加强沟通,详细交待其可能发生的麻醉风险,签署之请告知书。检查前要作全方位的评估,包括测量体重、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心、肺及肝肾功能。尤其是近期有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列为禁忌。
3.2麻醉技巧与风险评估术前应禁食、禁饮12h,胃镜室常规准备心电监护仪、氧气和一些特殊的抢救器材如面罩、口咽通气、鼻咽通气、喉罩、吸引器、喉镜、气管导管和抢救药品等等。故麻醉前充分给氧(>5min)以提高氧储备,胃镜操作者要求是相当熟练的技师,尽量减少麻醉手术时间,如无禁忌给予阿托品可减少分泌物的产生。为减少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术前用止痛胶充分表面麻醉咽喉部,必要时使用细小直径的胃镜做检查,且轻柔操作。因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程度与用药剂量及推注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推注药物时千万要缓慢,力求匀速,尽量保持患者的自主呼吸。肥胖患者的给药剂量日前尚未有统一标准,如果根据肥胖患者实际体重给药往往过量。虽然肥胖患者在深麻醉状态下麻醉风险增加[3],但为了避免麻醉偏浅,胃镜插入时引起躁动、呛咳,从而增加分泌物产生,或致命的喉痉孪,用药量宜充分,在术中也应根据操作时间及患者反应及时补充丙泊酚[4]。术中持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密切监测血氧,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口唇、皮肤颇色的改变,必要时停止操作,面罩加压给氧,或快速插管。
3.3护理要点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要做好检查前健康教育[5]。检查前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对检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无痛性胃镜检查的了解程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操作步骤、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检查,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由于所有的镇静药都可能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性,为了提高镇静状态下行无痛性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检查前准备有必要在检查前对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进行评估,详细询问病史、慎重排除禁忌证,询问检查当日有无禁食、用药史,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相应对策准备[6]。在将患者送至胃镜室后,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口垫一定要在注射丙泊酚之前放入,并有专人扶住或松紧带固定,切忌脱落。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密切监测检查全过程均用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记录检查过程中患者反应,如有无呼吸抑制、血压变化、反射性咳嗽、呕吐、躁动等,并及时处理。术后清理呼吸道,侧仰卧位,常规吸氧,大部分患者在检查后立即清醒,但部分患者醒后仍有轻微困倦、头晕头痛及步态不稳,因此检查后常规由专人护士观察半小时,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及意识情况,直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完全清醒为止。
参考文献
[1]龙子义,项立,杨兵等.无痛苦胃镜检查与护理,护理研究,2005,4(11):27-28
[2]龚华渠.肥胖患者31例无痛胃镜麻醉处理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25
[3]Edina,HectorJMD,Galvin,EilishMMB,FCARCSI,Dirckx,MaaikeMD.RemifentarfilasaSingleDragfor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AComparisonofInfusionDosesinTermsofAnalgesicPotencyandSideEffects.Anesthesia&Analgesia,2005,101,101(2):365-370
[4]EganTD,KernSE,MuirKT,etal.Remifentanilbybo-lusinjection:asafety,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andageeffectinvestigationinhumanvolunteers.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2004,92,92(3):335-343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3
【关键词】儿童
单纯肥胖症
护理
一、概述
单纯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的年龄为婴儿期、5-6岁及青春期。继发性肥胖不属于单纯肥胖症,继发性肥胖是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药物引起的肥胖也不属于单纯肥胖症,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由于肥胖病患儿约1/3发展为成人肥胖症,并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治疗十分困难,故应及早预防。
二、病因
1.营养因素营养素摄入太多,如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自幼养成多食习惯,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造成肥胖。
2.缺乏体育锻炼体力活动过少,导致热量消耗减少;或是因某些疾病需长期卧床休息,同时增加营养,亦易形成肥胖。而肥胖后更加懒于活动,使肥胖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肥胖症有高度遗传性。肥胖双亲常有肥胖儿童,其子女肥胖率为70%~80%,而正常双亲的后生率为14%左右。
4.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属病故、学习成绩落后等)和心理异常(家庭溺爱造成胆小、恐惧、孤独等),可造成不合群,以进食为自娱而导致肥胖。
5.其他因素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等因素引起的肥胖称为继发性肥胖。
三、临床特点
1.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2.婴儿期肥胖易患呼吸道感染、哮喘和佝偻病,而且以后很有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
3.青春前期肥胖患儿食欲极好,常有多食、喜食肥肉、油炸食物或甜食的习惯。身高及体重与同龄相比均偏高,性成熟较早。可有疲乏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限制胸廓及辅助肌运动,致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又称匹克-威克综合征。
四、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高能量食物过多或运动过少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体态肥胖有关。
3.知识缺乏与忠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有关。
五、护理目标
1.能根据年龄分期和肥胖程度,合理摄入热量。
2.患儿能正确认识自身体态。
3.患儿及家长能正确选择食物,饮食构成合理。
六、护理措施
1.限制饮食
(1)根据不同年龄、身高、体重计算热量,制定相应的食谱。饮食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食物为主。为满足小儿食欲,宜选择体积大而热量少的食物如萝卜、芹菜、冬瓜、番茄等,可加适量的蛋白质类如瘦肉、鸡肉、鱼、豆制品等。少吃或不吃高热量、高脂肪、体积小的食物如饮料、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等。食物切小块,减慢进食速度,吃饭时间不宜过长,吃饭时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充分供应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2)对患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强调的是,儿童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而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因此,肥胖患儿干预方案的实施,应有多方面的参与,良好自理行为的建立至关重要。
(3)Orem的自理理论认为,自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而需要自己进行的活动。特别是7-12岁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时期,此期儿童开始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性增强,乐于学习新的技能以完善自我。但肥胖儿童存在诸多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不良行为,使他们每日热卡摄入过多,而运动少使能量消耗过少,导致肥胖。
2.增加活动在限制饮食的同时,鼓励患儿进行体育活动。根据患儿耐受力逐渐增加运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运动可使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促使肌肉发育,保持体力。
3.解除患儿的精神负担鼓励患儿建立信心,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创造机会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及时给予表扬,使其能主动地参加到群体活动或游戏中去,以达到身心健康发展。
4.健康教育
(1)纠正越胖越健康的错误传统观念,强调营养过剩的危害;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减少添加高糖、高脂肪的辅食,饮食量要适度;对患儿实施生长发育监测,及早发现体重增长过快及肥胖趋势。
(2)对学龄及青春期儿童,强调建立正常饮食制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等静坐活动。同时创造条件增加活动量,如走路上学和做家务等。
参考文献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4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长素释放肽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体质量指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由于睡眠期间反复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引起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据统计,OSAHS在中年男性中的患病率为4%9%,在女性中为1%2%,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肥胖是OSAHS最显著的易患因素之一。资料显示,OSAHS患者多患有肥胖症[2],并且OSAHS患者较同样肥胖的非OSAHS个体来说,体质量更容易发生增长[3],而肥胖患者中OSAHS发病率亦达到了40%以上[4],说明肥胖与OSAHS之间关系密切。现普遍认为两者互为因果,能够相互促进。
近年来发现,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能影响食欲和能量平衡,具有调节体质量和能量平衡的作用[5],目前还发现其对呼吸节律、肺功能均产生影响[6]。因此,我们推测ghrelin可能参与了OSAHS以及OSAHS合并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拟通过检测OSAHS患者血浆ghrelin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OSAHS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对OSAHS及其合并症的防治水平。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在我院睡眠监测中心初次就诊的50例男性患者,根据AHI及BMI将受试者分为2组:单纯肥胖组20例,AHI
1.2观察指标
血浆ghrelin水平和睡眠监测指标。全部受试者均接受标准多导睡眠监测(中美特新Monet),记录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测量BMI。
1.3测定方法
1.3.1血标本的采取所有受试对象均过夜禁食12h,次晨8点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中,摇匀后倒入加有抑肽酶(aprotinin)的试管中,再次摇匀,4℃离心,置-70℃保存待测。
1.3.2血浆ghrelin的测定应用放免法批量测定血浆ghrelin水平,试剂盒由美国phoenix公司提供,所有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各组间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变量间相关研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
2结
果
2.1各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比较
各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中所示。OSAHS组与单纯肥胖组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及OSAHS轻、中、重度组间年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各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比较
2.2血浆ghrelin水平测定结果
OSAHS组血浆ghrelin水平[(652.8±68.3)pg·ml-1]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266.2±54.3)pg·ml-1,P
将30例OSAHS患者按AHI水平分组后比较,发现重度组[(710.9±49.6)pg·ml-1]与轻、中度两组血浆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1.9±16.6)pg·ml-1,P
2.3OSAHS患者血浆ghrelin与各睡眠监测指标及BMI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研究显示OSAHS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694,P
3讨
论
Ghrelin是一种GHSR的内源性配体,1999年由Kojima等[5]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从小鼠和人的胃内分泌细胞以及下丘脑弓状核中分离出来,因其能促进生长激素释放而命名。它是28个氨基酸组成的3位丝氨酸酰基化的多肽,主要由胃底分泌,后来发现下丘脑、肠道、肾脏和胎盘也有少量ghrelin分泌[810];其受体在脑、心脏、肺、胰腺、肠、脂肪组织及肾脏中都有分布,并具不同亚型[11],广泛的受体分布决定了ghrelin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中,均已发现ghrelin是种能影响体质量、能量平衡、饮食行为的激素。另外,Weikel等[12]通过给受试者静脉内注射ghrelin,观察其对睡眠EEG的影响,他们发现,注射ghrelin后整个睡眠过程中慢波睡眠增加,这个实验结果说明,ghrelin是个内源性睡眠促进因子。有研究发现,ghrelin可以促进慢波睡眠,缩短进入快动眼睡眠期的时间,从而延长快速眼动期,抵消睡眠形式随年龄的变化,从而改善睡眠[13]。OSAHS患者微觉醒指数增高,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REM)减少,睡眠结构紊乱,提示血浆ghrelin可能在OSAHS患者中起了调节睡眠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有肥胖的OSAHS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在OSAHS组,血浆ghrelin水平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与AHI成正相关,与BMI无显著相关性,与Harsch等的实验结果一致[14]。以上研究结果说明,ghrelin对OSAHS患者具有独立于体质量以外的单纯调节呼吸的机制存在,并且其水平与OSAH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OSAHS越重,血浆ghrelin水平越高。这些独立于肥胖以外的机制可能有:(1)OSAH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2)OSAHS患者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3)OSAHS患者反复低氧血症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4)OSAHS患者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5)OSAHS患者的高瘦素状态,等等。目前关于OSAHS患者与血浆ghrelin水平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期待更多的相关研究来说明合并有肥胖的OSAHS患者体内ghrelin水平变化的情况及ghrelin在OSAHS发病中的机制,对OSAHS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干预和施治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PAULE.Leptin,obesity,andobstructivesleepapnea[J].Chest,2000,118:569570.
[2]SMITHR,RONALDJ,DELAIVEK,etal.Whatareobstructivesleepapneapatientsbeingtreatedforpriortothisdiagnosis?[J].Chest,2002,121:164172.
[3]PHILLIPSBG,HISELTM,KATOM,etal.Recentweightgainin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obstructivesleepapnea[J].Hypertens,1999,17:12971300.
[4]GAMIAS,CAPLESSM,SOMERSVK.Obesityandobstructivesleepapnea[J].EndocrinolMetabClinNorthAm,2003,32:869894.
[5]KOJIMAM,HOSODAH,DATEY,etal.Ghrelinisagrowthhormonereleasingacylatedpeptidefromstomach[J].Nature,1999,402:656660.
[6]MASUDAY,TANAKAT,INOMATAN,etal.Ghrelinstimulatesgastricacidsecretionandmotilityinrats(InProcessCitation)[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0,276:905908.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95198.
[8]GUALILLOO,CAMINOSJE,BLAMCOM,etal.Ghrelin,anovelplacentalderivedhormone[J].Endocrinology,2001,142:788794.
[9]PEINOR,BALDELLIR,RODRIGUEZGARCIAJ,etal.Ghrelininducedgrowhhormonesecretioninhumans[J].EurJClinEndocrinol,2000,143:R011014.
[10]MORIK,YOSHIMOTOA,TAKAYAK,etal.Kidneyproducesanovelacylatedpeptideghrelin[J].FEBSLett,2000,486:213216.
[11]PAPOTTIM,GHEC,CASSONIP,etal.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bindingsitesinperipheralhumantissues[J].ClinEndocrinolMetab,2000,85:38033807.
[12]WEIKELJC,WICHNIAKA,ISINGM,etal.Ghrelinpromotesslowwavesleepinhumans[J].AmJPhysiolEndocrinolMetab,2003,284:E407E415.
[13]SCHUESSLERP,UHRM,ISINGM,etal.NocturnalghrelinlevelsrelationshiptosleepEEG,thelevelsofgrowthhormone,ACTHandcortisolandgenderdifferences[J].SleepRes,2005,14:329336.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5
是啊!在年轻时拥有标准的体重并不是件难事;就算人到中年,身体慢慢发胖时想要控制体重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可是,到了老年,将中年的肥胖延续并发展着,甚至胖得一发不可收拾,此时再减肥,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信心。但是,老年人为健康,减肥成功的信心一定要树立。
检测是否肥胖
有的人因为肥胖去看医生,可医生却说他“体重标准”;有的人认为自己不胖,却被医生要求进行减肥。体重到底怎样才算正常呢?下面3种检测体重的方法操作简单、科学性强,自己先测一测吧!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
体重指数与体内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下面的数值更适于中国人。
正常范围:18.5~23.9。
肥胖前期:24~27.9;1度肥胖:28~29.9;2度肥胖:≥30。
不适用人群:
*强壮的运动员:肌肉重量大于脂肪,尽管他们并不肥胖,但体重指数却在超重范围;
*特别高和特别矮的人:容易被误认为肥胖。
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这个指标简便、实用,适于亚洲人群。
不适用人群:骨骼比较粗或肌肉较发达,按公式计算可能已达肥胖标准,但实际上体内脂肪含量并不高。
腰臀比=腰围/臀围
腰臀比与内脏脂肪堆积密切相关,随着腰臀比值的增高,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随之增加。腰臀比的正常值为0.85以下。
测量腰围:直立时,沿脐周一圈测量。
测量臀围:沿臀部最隆起部位一圈测量。
对以上测量结果,如自己认为有疑问,可到医院减肥门诊测脂肪含量。
肥胖惹祸龙虎榜
高血压:越肥胖,发生高血压的机会就越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体重指数≥25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较体重指数
高血脂:血脂异常在肥胖者中十分常见,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在亚洲人群中,如果男性体重指数>23,女性>25,就有可能出现血脂异常。
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者与不肥胖者相比,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增高2~3倍,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更大。
2型糖尿病:在我们周围,患2型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肥胖。殊不知,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寻找病因时,大多可以归结为遗传因素、肥胖、缺少运动及饮食不平衡等,在这些因素中只有遗传因素为不可变的,其他均为可变因素,肥胖当然也包括在其中。此外,单是肥胖这一个危险因素就足以导致发生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肥胖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同时存在,医学上称之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的致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指身体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如骨骼肌、肝脏等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就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经过治疗后医生发现,当肥胖者体重减轻后,胰岛素敏感性就会得到改善。因此,把肥胖称为代谢综合征的罪魁祸首丝毫不为过。
胆结石:胆囊疾病是肥胖者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肥胖的发生,肝脏分泌的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这可能与胆结石的形成有关。
脂肪肝:在现代社会中,脂肪肝和糖尿病一样,发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其中肥胖者占据了大多数。因为,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者由于内脏脂肪增多,沉积于肝脏而造成脂肪肝。要想改善脂肪肝的现状,方法很简单―减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中有2/3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病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颈部的脂肪堆积、气道短、舌后坠等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机械性阻塞所致。
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篇6
【关键词】幼儿体检;营养;生长发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35―02
为探讨五华区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将2009―2012年幼儿园体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集体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保证幼儿园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9―2012年3~5月份对五华区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结果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报表,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仪器进行检查。
1.2方法和诊断标准体重、身高的评价均参照《WHO标准0~7岁儿童体重和身高参考值及评价标准》[1],其中体重、身高中位数即达均值:X-1s≤WA≤X+1s、X-1s≤HA≤X+1s;体重低下:WAX-2s;发育迟缓:HAX-2s;肥胖:WHX+2s;消瘦:WHX-2s;贫血:Hb110gL;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视力筛查:采用德国进口HEINE检影镜、标准视力E字表。
1.3常规全身体检(内、外科、血常规十八项分析检查)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儿童体重、身高达标情况体重、身高达均值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百分比,体重、身高达均值率自2009年的41.4%、49.6%上升到2012年的43.85%、47.64%,与国内其他文献一致[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2.2营养性疾病检出情况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发病率逐年下降,自2009年的4.07%、4.84%、4.15%下降到2012年的3.17%、3.52%、1.9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龋齿、视力筛查检出情况2009―2012年资料显示,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8.98%左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
2.4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3讨论及对策
3.1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逐年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管理及保健人员的配备,每年对幼儿园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加强培训,各幼儿园均提供每日二餐一点或二餐二点的伙食,全部开展了膳食营养分析,并做到先算后食,从各方面保证了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小部分私立幼儿园,因为办园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存在克扣儿童伙食费的现象,使部分幼儿园存在儿童膳食营养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幼儿园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
3.2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现将其问题及对策简要阐述如下:
3.2.1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保健措施:增强体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经常通风。确实体弱的儿童可适当时要药物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3.2.2超重与肥胖:儿童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每餐主食过多,经常吃油炸食品,甜食,进食速度过快,暴饮暴食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量少,使得能量消耗过少,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是导致肥胖的另一原因。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行为对预防儿童肥胖有重要作用。
3.2.3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预防儿童潜在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重在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解决偏食和挑食问题,做到膳食多样化。适当让孩子多吃一些含铁、含维生素C/A和叶酸多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蛋黄、猪肝和豆类等,另外要注意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防治消化道疾病,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
3.3屈光异常和龋齿:儿童视力异常可能与儿童不良的用眼习惯、父母对眼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托幼机构对眼保健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而且视力异常主要由远视、散光构成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先天性、儿童早期的远视或散光,于发育期间未经矫治,易形成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眼屈光由远视向正视变化,远视的患病率逐年减少,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有学者认为我国单纯性近视人数不断增多与现代文明发展,多媒体的高速发展,视觉负担加重有关,与视觉环境不佳有关,甚至与饮食有关。因此,应抓住学龄前这段时间,对弱视患儿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强幼儿园视觉环境的改良及儿童膳食的合理搭配,从而减少视力障碍的发生。儿童龋齿在园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在35.4%左右,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做好口腔保健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关键是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它不仅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益,而且也对儿童的全身健康有益。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儿童的口腔保健,不仅仅与口腔本身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定期口腔检查就是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定期让口腔医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而不是已经发现有问题才去就医。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儿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与膳食的搭配、均衡的营养及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同时,肥胖儿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现在有部分的家长陷入一个误区,片面强调营养和过度喂养,同时户外活动少、过度保护以及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肥胖儿的数量不断增长。幼儿园保健状况有待改进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质量直接影响着集体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保健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提供儿童均衡的膳食营养,加强儿童的体格锻炼,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