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口腔医学研究(6篇)

时间:

口腔医学研究篇1

英文名称:ChineseJournalofStomatologicalResearch(ElectronicVers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4-1366

国内刊号:11-9285/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口腔医学研究篇2

口腔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常见以及多发口腔疾病,例如口腔粘膜病、牙髓病以及牙根尖周病等,是一门应用性以及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1]。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比较适合应用于口腔医学的教学中[1]。

一、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临床学科,口腔医学会涉及到很多的临床病例,这也正好适合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感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的医学素养与能力等。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我们也要合理地采用PBL教学法,以此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开展PBL教学之前,首先教师要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只需要将概念性的内容保留即可;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可以发散学生临床思维的部分保留,其余部分均由PBL教学完成[2]。除此以外,还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病例,要基于口腔医学教材,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作为主线,收集一些临床上多发的、常见的口腔疾病的病历资料。例如,口腔粘膜病、牙周病以及牙髓病等。要为每一个病例收集尽量多的、比较详细的资料,而且要保证其中所涵盖的知识面不但要包含口腔医学知识,例如疾病的病因、诊疗方法等,而且还要涉及到口腔伦理学以及口腔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口腔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口腔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扎实的相关技能。以“牙髓病”为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牙髓病”相关的病例。在学习“牙髓病”相关内容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以及知识点,要向学生发放一个与这一疾病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对临床病例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与概念,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对牙髓病病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病例提出问题,例如,牙髓病的治疗有哪些有效的方法等。

在课前,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所给的牙髓病病例以及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搜集资料,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图书馆翻阅图书与文献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在学生的资料收集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3]。在每个小组挑选出一个小组长,然后学生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对病例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小组某一成员进行发言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认真地倾听其回答,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或是对其发言进行补充,最后由小组组长对全体组员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总结出一个最终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适当地指导与引导。

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每个组的组长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与此同时,班级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质疑与补充。然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全班同学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点评,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口腔内科临床,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以解除学生心里存在的疑惑,并且要总结在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口腔学知识,且要对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进行梳理[3]。

二、教学效果分析

口腔医学研究篇3

小型猪的口腔解剖结构、牙颌系统、生理病理等与人类相似,体态矮小,口颌较小,操作容易等特点,作为动物模型已逐步应用于口腔牙周医学领域。国内外学者对小型猪进行龈下菌群分析、牙周膜细胞鉴定、牙周炎和牙龈炎组织病理、以及骨缺损模型建立和种植方面的研究,证明小型猪是较为理想的试验动物,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试验基础。

1.1龈下菌群

选择理想的动物作为牙周病动物模型,其要求不仅限于在牙齿和牙周解剖结构等方面与人类相似,还应有与人相近的正常菌群和易感性。李金陆等[5]对患龈炎小型猪进行龈下菌斑的菌群分析,检出黑色素类杆菌群(BPB)35株,鉴定出6个菌种。检出率最高的为BPB(100%),其次为双歧杆菌属(60%)和放线菌属(50%)。这一结果与人类龈炎菌群基本一致,说明小型猪与人牙周组织炎症有相同的致病菌种,用小型猪作龈炎、牙周炎动物模型是可行的。孟焕新等[6]发现小型猪乳牙牙龈炎的细菌主要是球菌(65%),也存在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这些细菌的计数与人牙龈炎大致同。龈下球菌、螺旋体及牙龈卟啉单胞菌数目与牙周探诊深度明显相关,随着牙周探诊深度的增加球菌减少而螺旋体增多,实验发现小型猪与人类从健康牙龈向龈炎发展时龈下菌群的变化一致。李岩涛[7]等进一步将小型猪口腔菌群的分布与大鼠对比,观察到小型猪的口腔微生物与人类较为相似,认为小型猪是牙周疾病研究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

1.2牙周膜细胞

牙周病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修复,重建牙周组织生理结构和功能。正常情况下,牙周组织具有自身的更新和修复能力,其修复活动是通过牙周膜细胞自我更新实现的。牙周膜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及分化潜能的细胞,存在多个细胞亚群,其主要细胞成分包括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前体细胞[8]。MihoIbi等[9]获取小型猪牙周膜,通过人端粒酶逆转录基因转染建立小型猪牙周膜无性细胞系,在对具有特征鉴定的细胞系的研究中发现:牙周膜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形态,表达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和碱性磷酸酶mRNA。在特殊的培养条件下,牙周膜细胞可以表达CD3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及形成细胞外矿化结节。结果表明:小型猪牙周膜细胞具有分化潜能。这一点与Seo等[10]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的特性一致。Yi[11]等首次将体外分离培养的小型猪牙周膜细胞植入自体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周炎模型中,探讨牙周膜细胞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牙周膜细胞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对牙周炎的治疗有效。证实了利用牙周膜细胞介导的组织工程对于治疗牙周疾病的可行性。

1.3牙龈炎

寻求合理的人牙龈炎的动物模型,可有效的评价临床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孟焕新等[6]对小型猪进行了临床牙周检查、细菌学检查和龈沟液分析。临床检查发现小型猪颊侧游离龈和大部分舌侧游离龈呈现一条宽约1~2mm的红色带,探诊出血。说明小型猪乳牙存在广泛性牙龈炎,且颊侧炎症重于舌侧。牙龈炎症的程度与菌斑量相关,探诊出血也随菌斑量的增加而增多。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蛋白含量与人龈沟液大致相同。龈下细菌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计数与人牙龈炎大致类似,随着牙周袋深度的增加球菌减小而螺旋体增多。由于菌斑和牙石的堆积,小型猪通常6个月后的出现广泛性牙龈炎,牙龈组织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充血及水肿,这些表现均与人牙龈炎的病理一致[12]。

1.4牙周炎

小型猪16个月龄后可发生严重性牙周炎,牙周袋探诊深度4~5mm,出现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12]。孟焕新、谢昊等[13]采用牙线结扎的方法,人工建立小型猪实验性牙周炎。在研究中不仅观察到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于人类相似,而且发现牙周病损在拆线后3周内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恢复不到结扎前的水平。丁鳌等[14]通过牙周手术、结扎、涂菌和高脂饮食饲养,成功建立了小型猪牙周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合动物模型以观察牙周感染情况和动脉组织的病理变化。研究显示复合模型组动物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TC、HDL-C、LDL-C、CRP及IL-18水平明显增加。提示在牙周感染过程中,通过细菌作用及其引发的免疫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以上研究均表明,小型猪牙周炎的成因、发生及发展过程、病理转归等与人类牙周炎基本相似,可以在今后的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研究领域中将小型猪作为首选动物。2.5骨缺损为了探讨牙周骨缺损、下颌骨缺损及牙周组织工程学方面新生骨组织的生长情况,国内外许多学者选择了与人类的新骨再生率相近(pigs1.2~1.5μm/d;man1.0~1.5μm/d)[21]小型猪为实验对象,建立模型,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BaerbelRuehe等[15]为获得各种骨缺损模型中新骨再生的信息,进行下颌骨临界大小的骨缺损标准化实验研究,将小型猪作为实验对象,其研究结果颠覆了以往评价的5cm2大小的骨缺损标准,提出了中等大小骨缺损的理论。Kai-OlafHenke[16]和FrancescoPieri等[17]应用小型猪作为动物模型,分别制作牙槽骨、下颌骨缺损模型,以研究支架材料、细胞-支架材料对骨形成的诱导作用,颇见成效。2.6种植小型猪的牙槽骨高度、骨密度、骨小梁排列方式与人类相似。LiaRimondini[18]和Stadlinger等[19]在研究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方面,首选小型猪为实验对象,探讨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除此之外,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还应用于检测种植体材料的性能和种植技术的研发中。Stadlinger等[20]分析对比了二氧化锆种植体和钛种植体分别植入小型猪下颌骨后对组织愈合的影响。最近报道,在小型猪实验模型上Joerg等[21]成功实现了牙槽骨缺损骨移植术联合种植体即刻负载。

2结束语

口腔医学研究篇4

[摘要]目的总结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探讨全面提高研究生质量的策略。方法对我校目前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克服这些不足,结合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从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医学基础知识差、缺乏人文知识及创新精神等问题,对此应提高指导教师的认识与水平,加强对研究生的基础教育及通识教育,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通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期望培养出勇于开拓创新、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结论在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提高其整体素质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教育,研究生;素质;对策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achievementandinadequacyintrainingstomatologypostgraduates,andtoex-plorethestrategyofimprovingtheirquality.Method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rainingwereanalyzed.Toovercometheinadequacy,ananalysisandstudyweremadeaimingdirectlyatadvisorsandstudentsbycombinationwithregularityandcharacte-risticsinpeople-of-abilitytraining,andtoprovidethetacticstohandlethem.ResultsTheproblemssuchaspoorbasicmedicalknowledge,lackofhumanismandinnovativespiritexistedinthestudents,thecognitionlevel,therefore,oftheadvisorsshouldbeimprovedandbasicandgeneralknowledgebestrengthenedsoastoraisethestudents’standardanddeveloptheirinnovativeability.High-qualityspecialistswithenterprisingandinnovativespiritsinstomatologywouldbeexpectedthroughtheenhancementofcom-prehensivequalityofstudents.ConclusionInnurturingpostgraduatesinstomatology,toraisetheirall-rounddevelopmentisanimportantlinkinhighermedicaleducation.

[KEYWORDS]education,graduate;quality;strategies

青岛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1997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至今共招收硕士研究生90余人,毕业研究生51人(其中统招研究生30人,在职研究生21人)。毕业研究生中考取博士10人,去美国、日本等国留学深造5人,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在部级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生论文20余篇,6人参编《口腔疾病防治与保健》等书,1人毕业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生论文,2人毕业论文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硕士生论文,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毕业生。研究生毕业后90%在大学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工作,多数做出了一定成绩,有的已成为科主任、科副主任或科室骨干,总体上来讲研究生培养是良好的,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回顾8年来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总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1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医学基础知识较差口腔医学是国务院批准的4个一级医学学科之一,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与独立性。但是,它毕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医学的一部分,研究生医学基本知识必须掌握,可是许多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不重视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尤其是口腔修复、口腔正畸专业学生。口腔内科研究生中多数不会静脉穿刺,不会量血压,有的甚至不会肌肉注射。近2年我们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增加了医学基础知识考题,如正常人生命体征、血常规正常值等,有的考生竟然漫无边际乱答,如呼吸每分钟50次,心搏动每分钟100~200次,血压13.3/26.7kPa,体温50~70℃。由此可见这些考生不具备做医生的基本条件,这对其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将带来很多麻烦。

1.2不会诊治所学专业以外常见口腔病根据临床工作、科研及教学需要,口腔医学专业越分越细,研究生主要学习本专业知识是无可非议的,但掌握口腔基础知识,诊治常见口腔病也非常重要。对此,有些导师也认识不清,只要求自己的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不强调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知识,这样以来,许多研究生不会处理所学专业以外口腔常见病。曾有一位正畸科研究生值夜班时,来了一位肝病肝功能异常致牙龈出血病人,这位值班医生束手无策,用棉球塞满整个口腔,但出血仍未止住,直到上级医生到来才得以正确处置。有些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不认为口腔基础知识多么重要,他们认识不到口腔专科医生是在口腔科医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腔科医生基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专科医生。

1.3缺乏人文知识硕士研究生应当是受过多年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但是有些研究生知识面很窄,人文知识与社会常识非常缺乏。我们曾用很简单的问题测试过一届研究生,其中有中小学课本上的几首朗朗上口的诗,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国歌歌词,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作者等,有些研究生仅答对一半或1/3。个别研究生文学修养及写作水平较差,论文中出现词不达义、错字、别字现象很多,论文质量无法保证[1]。

1.4缺乏创新精神临床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研究生后两年在临床实习及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但学业上完全依靠导师,很少动脑筋思考,课题设计简单、无新意,重复他人劳动较多,引用参考文献不看原文原著,致使论文质量低。

2全面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设想

研究生教育作为较高层次教育,其质量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学科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探索建立以宽口径学科教育为基础、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真正培养一批具有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2]。

2.1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必须使导师明白我们培养的首先是一名掌握基本医疗知识的合格医生,其次是一名能诊治常见口腔病的口腔医生,最后才是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口腔专科医生。各专科的导师要主动告诫、安排、引导学生去学习医学基础和非本专业口腔各科知识。同时,导师应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宽医学教学内涵,改变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打破人才培养单一化格局,实现在导师指导下的课题设计与创新[3]。导师要想做好以上工作,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接受新知识、加强科研、教学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申请高质量的部级、省级科研课题等,同时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修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

2.2加强基础教学,淡化专业教学,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教学,除包括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专业基础教学外,也包括广泛的文化基础教学;不仅指基础知识教学,而且包括基本技能、基本素质教学。淡化专业教学,就是调整过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观念,打破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改变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太窄的状况,扩大研究生知识面。在第二学年,安排3个月到其他3个口腔临床科室学习,参加节假日通科值班及值夜班。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年轻、有培养前途的研究生要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要求阅读原版外文书籍,撰写高水平文献综述,鼓励考博及;对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的研究生以培养临床技能为主,争取达到主治医生水平。

2.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进行医学专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对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基础,专业教育是核心,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且精通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要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贯通和提炼上下工夫。人文素质是指知识的、情感的、意志品质的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向他们推荐一些人文教材,如古典、现代及外国文学作品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与写作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4]。

2.4医学科学素质与敬业或专业思想教育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大多数要当医生,在读研期间,在学习临床医学技能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21世纪的医生,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学科学素质,包括:①要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②要有对人群预防保健的知识和能力;③要有科研能力,尤其是能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搞出有临床价值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④具有创新、合作与开拓精神;⑤要有能利用各种信息,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当他毕业后就能成为一位具有丰富想像力、敏锐思维、敢于批判、勇于开拓的好医生。我院口腔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仅8年历程,相对比较年轻,遇到问题也较多,许多问题解决的不理想。我们不仅要向其他兄弟学科学习,更要向其他口腔医学院校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研究生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争取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个个成为国内一流人才及受欢迎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颜家珍,冯泽永,罗丽娟.根据医学特色构建医学人文课程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5:35-36.

[2]王长青,季晓辉.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3/4):51-52.

口腔医学研究篇5

关键词:壳聚糖;口腔医学;应用研究

壳聚糖的学名是聚(1、4)-2-氨基-2-脱氧葡萄糖,是一种易从甲壳质(可从多种海、陆甲壳类动物中获得,如:虾、蟹、昆虫等)中提取而来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不仅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抑菌性、成膜性,对人体亦无明显毒害作用,与其他同类化学物相比极少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和致敏性。壳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中极少数的带正电荷的天然高分子物质,能有效抑菌止血,促进软硬组织损伤愈合,可被人体吸收等。其已在包括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现将近几年壳聚糖用于口腔领域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1壳聚糖在口腔修复科的应用研究

壳聚糖具有较高的生物黏性,吸附于黏膜不易脱落,将壳聚糖制成可溶性凝胶作为义齿稳固剂用于佩戴全口义齿患者口内,可有效增强义齿与黏膜之间的贴合,增大咬合力量,使咀嚼效率有显著提高。贾洪诚等[1]将可溶性高黏度壳聚糖加入溶剂制成溶液,作为义齿稳固剂用于多名全口义齿患者口内,以下颌义齿的固位力和全口咀嚼效率为检测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壳聚糖稳固剂后固位力较使用前有显著增大,用吸光度法测定使用壳聚糖稳固剂后的咀嚼效率较使用前也有明显提高。作为义齿稳固剂的凝胶壳聚糖可作为药物载体作用于口腔黏膜,预防和治疗义齿性口炎。在李律[2]等的研究中,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将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中药加入壳聚糖中,形成中药-壳聚糖混合物,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和黏结抗张强度值的测定得出,壳聚糖与中药七叶一枝花的水溶性混合物既有抑菌作用,又可增加义齿固位力。为义齿固位不良患者和由白念菌引起的义齿性口炎患者提供了好的解决方法,提高了全口义齿患者的生活质量。

壳聚糖不仅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还具备缓释、促进伤口愈合和优良的成膜性等功能,是各科常用的制膜材料。骆韬等[3]研究证实,壳聚糖通过分子间存在的活性氨基,可以与改性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主要作为义齿树脂基托应用)反应,将壳聚糖薄膜接枝于PMMA表面,制备壳聚糖改性的义齿树脂基托,且具有结合稳定,壳聚糖膜浸泡于人工唾液中仅发生轻微溶胀,复合材料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等特点,为将来应用壳聚糖改性义齿树脂基托治疗义齿性口炎、创伤性口腔溃疡等黏膜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2壳聚糖在牙体牙髓科的应用研究

粪肠球菌被认为是根管治疗失败,根管内继发感染,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主要致病菌[4-5],王雪梅等[6]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证实,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能起到有效抑制根管内粪肠球菌的作用,且因壳聚糖具有缓释作用,其合剂能克服氯己定溶液药效时间短的缺点,为研制出更好的根管消毒药物提供有力依据。

壳聚糖作为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徐强[7]等将壳聚糖与碘仿的水调糊剂作为直接盖髓剂,对临床明确诊断为乳牙深龋意外露髓或者乳牙外伤露髓的患牙进行直接盖髓治疗并随访,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乳牙意外穿髓的直接盖髓剂相较于氢氧化钙的成功率更高,说明壳聚糖可以作为直接盖髓剂应用于乳牙意外穿髓的临床治疗。

壳聚糖具有好的止血、抗菌效果,可用于出血丰富的临床治疗中。张文茹等[8]利用壳聚糖的止血特性,将发生严重根尖炎并伴有不同程度牙根吸收,且需要姑息保留的乳牙进行根管治疗,治疗中将壳聚糖止血粉置于出血丰富的根管中进行止血,短期止血效果优于Vitapex。利用壳聚糖这一特性,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

3壳聚糖在口腔黏膜病的应用研究

壳聚糖具有消炎抗菌和较好的柔韧性、成膜性,对组织创伤的愈合能起到促进作用。口腔溃疡是口腔常见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局部治疗时药物在溃疡表面的停留时间较短,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9]。陈娅莉等[10]研制出以壳聚糖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壳聚糖口腔溃疡涂膜,并应用于临床明确诊断为口腔溃疡的患者,包括创伤性溃疡,复发性口疮和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记录治疗结果,壳聚糖口腔溃疡涂膜的有效率最高可达97.67%。说明壳聚糖能有效修复组织创伤,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根据杨艳[11]的研究,将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用于小儿溃疡性口炎,能获得有效的治疗。充分证实了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能有效减轻和抑制炎症的发展,阻止细菌的感染,促进创伤阻止再生。为壳聚糖应用于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依据,为壳聚糖进一步应用于口腔临床奠定了基础。

4壳聚糖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调节壳聚糖溶液的pH值,使其与正常口腔唾液的pH值相一致,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2]。曹文帅等[13]将牙龈卟啉单胞菌、黏性放线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这三种牙周致病菌接种于自制的羧甲基壳聚糖厌氧微生物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菌落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结果显示,细菌在自制壳聚糖培养基中生长状态不良,形态欠佳,菌落直径下降,黏性放线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甚至失去生长活性,说明这三种牙周主要致病菌无法在有壳聚糖存在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为以后壳聚糖作为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病的药物提供有力依据。壳聚糖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唐涛等[14]对临床确诊为牙周炎的患者进行牙周常规基础治疗,之后在牙周袋内注入自制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溶胶,通过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牙周组织检查的各个临床指标得出评价: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放置自制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溶胶的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壳聚糖的抑菌、缓释等作用在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5壳聚糖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壳聚糖具有抑菌消炎、解毒排毒和止血迅速的作用,遇水变成胶体,具有黏膜吸附性,不易脱落。李伟和赵国廷等[15]在常规处理拔除阻生智齿的拔牙创后,将0.1g无菌壳聚糖置于拔牙创口处,最后再进行无菌棉球压迫止血30min。研究结果得出,壳聚糖在术后早期止血效果显著,且其有一定的黏附性,不易从创口脱落,可以促进拔牙创的愈合和缩短病程,能有效减少牙拔除术的并发症的产生,减轻病人的痛苦。甄静敏等[16]充分利用了壳聚糖溶于水后变成胶体,不易从龈瓣与牙冠间的盲袋内流走,且有缓释作用的特性,将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注入急性冠周炎盲袋袋底并联合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临床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在薛丹、许哲等[17]研究壳聚糖载药膜对牙周骨缺损的动物实验中,将壳聚糖载洗必泰药物膜置于动物模型的牙周骨缺损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有较多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形成,还可见新生牙槽骨及牙骨质和结缔组织,可见壳聚糖还具有骨诱导性,为研究骨组织再生材料提供参考。纳米级壳聚糖作为载体加入骨形成蛋白等药物后制成水凝胶体系,注射植入拔牙窝内,可达到早期止血,促进骨质愈合,预防牙槽嵴萎缩的目的[18],适用于拔牙后牙槽嵴萎缩的预防。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均来源于大自然,无毒性无刺激性,是存在普遍,易于提取,利用广泛的天然物质。近几年,壳聚糖在国内外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在医药卫生,美容保健,食品领域中也受到广泛推广,但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壳聚糖的这些良好生物学特性将被逐步开发应用,起到大力推动口腔医学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洪诚,李向彬,郑雷,等.高黏度壳聚糖作为全口义齿稳固剂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5(3):163-171.

[2]李律,孟贺,李金源,等.中药-壳聚糖混合物对白念菌的抑菌效果及作为义齿稳固剂的可行性[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2):188-192.

[3]骆韬.壳聚糖改性义齿树脂基托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2013.

[4]SmartCH,SchwartzSA,BeesonTJ,etal.Enterococcusfaecalis:itsroleinrootcanaltreatmentfailureandcurrentconceptsinre-treatment[J].JEndod,2006,32(2):93-98.

[5]NairPNR.Onthecausesofpersistentapicalperiodontitis:are?view[J].IntEndodJ,2006,39(4):249-281.

[6]王雪梅,刘扬,尚德浩,等.羧甲基壳聚糖氯已定合剂抵制粪肠球菌效果体外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1):673-675.

[7]徐强,张文茹,李玉华,等.壳聚糖在乳牙深龋露髓直接盖髓术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1):1769-1771.

[8]张文茹,徐强,李玉华,等.壳聚糖乳牙根管用药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63-3165.

[9]吕晓迎,俞亚东,郑步中.壳聚糖在口腔保健和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材料器械,2011,20(1):30-32.

[10]陈莉娅,李平,王建民.复方壳聚糖口腔溃疡涂膜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50-51.

[11]杨艳.壳聚糖口腔生物敷料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319):83.

[12]邓婧,符大勇,宋文斌,等.壳聚糖对几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1):74-76.

[13]曹文帅,邓婧,徐全臣,等.几种常见牙周致病菌对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4):6152-6158.

[14]唐涛,李若萱,李敏,等.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配合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4,24(7):419-422.

[15]李伟,赵国廷,何秀英.壳聚糖用于拔牙后止血的临床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5):216-217.

[16]甄静敏,尹芝,翟晓雷,等.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0A):18-20.

口腔医学研究篇6

1.1添置了比较齐全的实训设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现有实践教学设备192台(套),价值113.4万元。其中,既有高频离心铸造机、茂福炉等大型设备,也有高级技工桌、微型打磨机等常规设备,还有各种口腔解剖模型、平均值颌架等教学演示设备,以及各种钳具、刀具等学生常用操作器械。在种类、数量上基本完备,可以基本满足各种义齿制作实践教学、练习的需要。

1.2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制度在各个实训室内墙展示主要实训项目的生产流程,外墙布置各种义齿成品的科普知识展板,并建成口腔工艺展示厅,展示各种义齿修复体成品及解剖模型。建立了基本的实训室规章制度,在实训教学、设备管理、安全防范方面制定了较完善的细则。

2重新规划建设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实训基地整体规模偏小,实训室规划科学性较差目前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每年招生约120人,而实训基地能同时开展实训的学生数量约为80人,各班同时开展实训教学时较为拥挤。且现有实训室在功能规划上存在缺陷,各类义齿修复体制作的实训室划分独立性较差,可摘义齿、固定义齿制作经常混用实训室。某些实训室过度利用,而少数实训室又利用率不足,缺乏较为科学的规划分配。

2.2实训室内部布局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初期建设实训基地时,主要出发点是将各种台桌及设备摆放进实训室,整齐即可。而随着实训项目的逐渐开展,这种简单的布局已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教学时,教师的现场操作演示至关重要。由于台桌、台面的摆放布置及周边环境较为局促,教师操作演示时经常被学生层层包围,影响了观摩学习效果。且某些大型设备间距较窄,学生共用设备操作时易出现拥堵现象。

2.3实训室管理维护机制尚不完善实训室各种设备器械发放、借出、损坏赔偿制度尚不完善。比如实训项目开始和结束清点器械时,实训室管理员、任课教师、学习委员、各实训小组组长之间的职责,借出器械的范围、期限,损坏器械及设备的责任认定及具体赔偿金额不明确等。此外,各种设备的维护及修理问题也较为严重。比如大型设备超过保修期后应如何维修,如何保证校内器械维修人员对专业设备的维修效果以及常用小型器械的检查及保养应如何进行等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4实训基地投入来源较为单一由于是模仿现实生产建立的实训基地,设备种类较多,更新换代也较快。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但耗材的用量也会相应增加。现阶段,实训设备及耗材费用纯粹由学校提供,且基本上没有任何产出。迫切需要引进其他来源的投入,改变目前实训基地投入来源单一,只能达到实训教学功能的现状。

3重新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实施办法

3.1引入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生产性实训中心与当地大型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共建面向市场生产义齿修复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好处:(1)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产业化,产生生产性盈利,减少对设备和耗材的纯练习性消耗,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良性发展。(2)引入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机制,使实训基地的“仿真实训”更加贴近真实生产情景,与一线接轨。(3)变单纯的校内实训平台为综合性的实训、生产、实习、就业平台,拓宽专业实践教学和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的空间。

3.2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制度(1)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以防范为主,同时准备好不同级别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保证实训项目的安全开展。(2)完善实训室开放制度,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训室内进行个人实践技能的训练。(3)完善设备维护维修办法,制定详细的设备定期检查、故障上报、维修、保养制度。

3.3加强文化氛围打造以往的文化氛围打造主要以科普性和励志性标语、展板为主。要逐渐引入真实生产情境,比如实训室内、外墙增加义齿加工企业员工着装规定、耗材使用规定、生产管理守则等。同时突出专业特色,如增加往届毕业生风采展示栏,工艺展示厅增加高科技义齿修复体展品等。

3.4进一步促进实训教学队伍和实训基地硬件的磨合一方面,合理规划各实训室,采用增加空间、合理摆放设备、引入多媒体设备等方式,使实训室功能、布局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便于学生观摩教师操作演示及自我练习。另一方面,积极培训实训带教教师,使其能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合理安排实训教学,使整个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硬件更好地磨合。

4体会

4.1转变了传统办学理念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往学校将校内实训教学、学生见习、顶岗实习割裂开来分几段进行。在校企共建过程中,引企入校,学生实训、见习、实习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完成,各阶段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4.2校企共建有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提高轮流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培训,以提高岗位能力。因为机制、待遇问题,学校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困难,而利用校企共建平台,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有更大的便利性,并且减少了专任教师的工作量,使专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企业、学校进修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