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6篇)

时间: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一)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2.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4.锌和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5.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7.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8.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二)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2.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等比公式求和的公式

(1)等比数列:a(n+1)/an=q(n∈N)。

(2)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an=am×q^(n-m);

①若m、n、p、q∈N,且m+n=p+q,则am_an=ap_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③若m、n、q∈N,且m+n=2q,则am_an=aq^2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

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交点式:y=a(x-x₁)(x-x₂)[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0)和B(x₂,0)的抛物线],

其中x1,2=-b±√b^2-4ac,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x₁+x₂)/2k=(4ac-b^2)/4a与x轴交点:x₁,x₂=(-b±√b^2-4ac)/2a。

所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是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一、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二、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三、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四、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等比公式求和的公式

(1)等比数列:a(n+1)/an=q(n∈N)。

(2)通项公式:an=a1×q^(n-1);

(3)推广式:an=am×q^(n-m);

①若m、n、p、q∈N,且m+n=p+q,则am__an=ap__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③若m、n、q∈N,且m+n=2q,则am__an=aq^2

(4)"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5)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九年级公式法笔记

(1)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a%浓=M稀×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