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6篇)

时间: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1

【摘要】目的探讨Epley手法第2、4步骤出现的眼震形式与复位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Epley手法对73例确诊BPPV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患者进行治疗,在裸眼状态下观察治疗过程中位置性眼震的特点,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眼震形式将患者分为3组: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相反方向的眼震(Ⅱ组)、无眼震(Ⅲ组)。结果在手法复位第2步骤,有56例患者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与其DixHallpike试验第1步骤眼震一致),6例患者出现反向的眼震,11例患者未出现眼震。56例患者中有40例首次复位成功,12例第2次复位成功;相反,经过2次复位后,6例出现反向眼震的患者中有4例,11例无眼震的患者中有7例,均复位失败。在首次或第2次复位成功过程中,42例的Ⅰ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下跳性眼震。结论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以及第4步骤出现下跳性眼震,大多数可以预示着复位成功。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Epley手法;眼震形式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nystagmuspatternsduringthesecondandfourth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anditscorrelationwiththerepositioningresults.MethodsTheEpleymaneuverwasperformedin73patientswithconfirmedposterior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PCBPPV).Thecharacteristicsofpositioningnystagmuswereinvestigatedusingnakedeye.Duringthesecond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theywereclassifiedaccordingtonystagmuspatternsintothreegroups: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groupⅠ),reversednystagmus(groupⅡ),nonystagmus(groupⅢ).ResultsDuringthesecondposition,56patientsdeveloped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whichwasinthesamedirectionduringthefirstposition(DixHallpikemaneuver),whereas6patientsshowedareversedpattern.In11patients,nystagmuswasnotinducedduringthesecondposition.Repositioningwassuccessfulin40ofthe56patientsaftertheinitialtreatment,andanother12achievedresolutionafterthesecondtreatment.Incontrast,4ofthe6patientswithreversednystagmusand7ofthe11patientswithoutnystagmusfailedtoresolveafterthetwotreatment.Ofthe56patientswith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groupⅠ),42patientswiththedownbeatingnystagmusinthefourthpositionhadresolutionofBPPVafterthefirstorsecondtreatment.ConclusionTorsionalupbeatingnystagmusinthesecondpositionanddownbeatingnystagmusinthefourthpositionoftheEpleymaneuver,mostlypredictsasuccessfulrepositioning.

【Keywords】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Posteriorcanal;Epleymaneuver;Nystagmuspatter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之一,随着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明确,耳石复位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耳石复位治疗前要求能准确定位患侧半规管[1],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canalBPPV,PCBPPV)可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观察到典型的眼球震颤可确定病灶侧。对于病灶在单侧PCBPPV可行Epley手法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旋转运动刺激半规管的壶腹嵴可引起眼震。我们对200510~200903收集的73例门诊或住院BPPV患者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男20例,女53例;年龄21~79岁,平均55.8岁;病程1d~2年,平均28d。第1次发病57例,多次发病16例。合并头部外伤12例,原发性高血压46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3例,偏头痛12例,慢性中耳炎9例,前庭神经元炎3例。BPPV病灶在左侧28例,右侧45例。

1.2方法

1.2.1诊断: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2]:①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恶心、呕吐少见,常见发病体位是起、卧时。②特征性试验——DixHallpike诱发试验阳性,即受检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注视检查者),迅速将受检者放倒,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经过3~5s潜伏期后出现眩晕和方向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upbeating)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持续时间多数不超过30s,呈疲劳性。恢复原坐位时出现反方向的旋转性眼震。③行仰卧侧头试验为阴性。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均行双侧Dix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试验,以排除双侧PCBPPV、水平性位置性眩晕(兼具PCBPPV和HCBPPV特征)。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经头部CT或MRI、颈椎MRI等有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2.2治疗方法: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共4个步骤[3]: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头悬位(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并向患侧扭转45°,使管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使管石移近总脚。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头部偏离仰卧位135°,使管石通过总脚。④坐起,身体及头部转正前方,头前倾20°,使管石回归椭圆囊。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每一治疗循环后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坐原位至少10min以防跌倒,每个患者就诊首日接受1~2个治疗循环(首次复位成功者只行1次治疗)。

在上述复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种主观反应,如眩晕、恶心、呕吐等,4个治疗步骤中嘱受试者应配合睁眼,治疗者要密切观察眼震变化,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第2步眼震变化予以分组: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背向患侧耳、带下跳性(downbeating)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Ⅱ组),无眼震(Ⅲ组)。治疗结束后即可正常工作,不限制头部活动,复位成功后6个月电话随访。

1.2.3疗效评定:①成功:眩晕消失,DixHallpike试验阴性。②失败:眩晕及位置性眼震仍存在。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确诊单侧PCBPPV73例,首次行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56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40例,占71.43%;出现相反(背向患侧耳,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Ⅱ组)6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1例,占16.67%;未出现眼震的(Ⅲ组)11例,其中首次Epley手法复位即成功3例,占27.27%;Ⅰ组与Ⅱ、Ⅲ组的首次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017、5.995,P<0.05),见表1。

3组首次Epley手法复位失败患者第2次行同方法复位,Ⅰ组复位成功12例,占75%;Ⅱ组复位成功1例,占25%;Ⅲ组复位成功1例,占12.5%;Ⅰ组与Ⅱ、Ⅲ组的第2次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7、0.008),见表2。

Ⅰ组56例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2次)过程中,第4步骤出现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43例,两次复位共成功42例,占97.67%;仅有第2步骤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而第4步骤未出现眼震13例,两次复位共成功10例,占7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第2步眼震形式及其首次复位疗效(略)

注:Ⅰ组与Ⅱ组比较,χ2=5.017,*P=0.025

表23组首次复位失败患者第2次以同方法复位疗效(略)

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

表3Ⅰ组56例患者Epley手法复位(≤2次)过程中第4步眼震形式及其疗效(略)

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共6例患者复发,占8.2%;其中Ⅰ组有4例复发,Ⅲ组2例复发,Ⅱ组无复发。

3讨论

关于BPPV发病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是以Epley[4]提出的“半规管耳石症”(canalithiasis),认为变性的耳石悬浮在半规管长臂的内淋巴液中,当头位变动时,变性的耳石及内淋巴液均发生离壶腹运动,使壶腹嵴神经兴奋,出现眩晕、眼震。二是Schuknecht[5]提出的“壶腹嵴帽耳石症”(cupulolithiasis),认为因椭圆囊自发性退变,耳石自囊斑上脱落,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上,从而使其对重力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当头位改变时,诱发壶腹帽耳石发生变位,临床上出现眩晕、眼震等表现。由此可见眼球震颤可由旋转运动刺激半规管的壶腹嵴引起。从发生机制来看,眼震慢相是前庭活动相,快相为眼球的快速复位活动,临床上一般以快相作为眼震的方向,眼震快相运动一般认为是大脑皮质兴奋后对眼球位置的矫正动作,但其神经通路不甚清楚[6]。“半规管耳石症”和“壶腹嵴帽耳石症”在临床表现上均可出现短暂眩晕、眼震,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上述两种耳石症患侧半规管中的壶腹帽均可能发生离壶腹运动,故根据病史或行该诱发试验难以将二者相鉴别。后半规管耳石症多于后半规管壶腹嵴帽耳石症,Epley手法复位是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发病机制而设计的。Epley手法复位第2步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预示着耳石颗粒离壶腹运动,第4步坐起后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预示着耳石颗粒回归椭圆囊,故我们选择观察Epley手法复位第2步、第4步的眼震变化来判断复位效果。

对于PCBPPV患者,可以通过Epley手法复位过程中出现的眼震特征来预测耳石复位的效果[7],其中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的眼震形式很重要。BrandtT等[8]认为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诱发出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预示着复位成功。本研究资料中3组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的眼震形式不同,其中Ⅰ组(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的首次复位成功率为71.43%,远高于出现反向眼震的Ⅱ组(16.67%)、无眼震的Ⅲ组(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初次经历Epley手法复位,配合欠佳(如恐惧,转头或转身动作速度较慢、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观察及治疗效果,但患者经历一次复位过程后心理有所准备,动作配合改善,故我们予以第2次Epley手法复位,其中Ⅰ组患者再次复位的成功率为75%,也远高于Ⅱ组(25%)、Ⅲ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在此步骤中诱发出的眼震与DixHallpike诱发试验倒下时的眼震(指向受试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一致,说明耳石碎屑离壶腹运动,逐渐移向半规管的总脚,这将预示耳石复位成功率较高。Ⅰ组中2例患者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动后气喘明显,其余2例因颈部肌群僵硬,转头不到位,2次复位后均不成功。

在我们的资料中,Ⅱ组患者首次及第2次复位失败分别占83.33%、75%,说明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时,出现相反形式眼震的大多数患者预示着复位失败。在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这种眼震,可能有两种机制[7]:首先,耳石碎屑可能黏附在壶腹帽,导致壶腹帽向壶腹运动,这可能是壶腹嵴帽结石的特征性体征;其次,自由漂浮的颗粒可能移回壶腹帽。出现指向健侧耳、带下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多数预示着复位失败[8],需要重新手法复位或改用Semont手法(针对壶腹嵴帽耳石症)。需要注意的是该类型眼震的PCBPPV容易与前半规管BPPV(anteriorcanalBPPV,ACBPPV)相混淆,后者有以下两个特点[9]:(1)单侧ACBPPV患者行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可能均阳性,此时眼震表现为单纯快相向下,或者带有很弱的旋转性眼震,但由于潜伏期短或快相向下眼震太强烈,临床上不易观察到;(2)ACBPPV患者直悬头位试验(头超出床沿并悬垂直位)检查阳性,直悬头位试验时头位要比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低约20°(后者因为头部已向一侧水平转45°,倒下后头部无法达到更低位置),头位更低20°对于诱发ACBPPV至关重要(此时前半规管壶腹帽处于垂直向下位置,易诱发出眼震)。Ⅱ组6例患者行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及直悬头位试验后排除了ACBPPV。

Ⅲ组患者经过2次Epley手法复位后仍有7例复位失败,其中3例行多次Semont手法,4例重复多次行Epley手法复位(其中1例最多达26次),最终全部复位成功,说明两次Epley手法复位时第2步骤均未出现眼震的,可能为顽固性BPPV。在这步骤中未出现眼震可能有以下四种机制:(1)壶腹嵴帽结石:壶腹帽可能与重力轴线平行,这种头位情况下壶腹帽未发生偏移。(2)半规管中分散的颗粒既有向壶腹方向移动,又有离壶腹方向移动,导致复位效果不佳。(3)适应性可能抑制了眼震的出现。(4)复位中自由漂浮的颗粒密度较低、松散,以致于无法诱发出眼震。令人感兴趣的是,TimothyC[10]利用合并流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来研究BPPV时,发现耳石颗粒分散后产生的眼震并未减弱,反而更明显。

Ⅰ组56个患者首日接受Epley手法复位1~2次,第4步骤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眼震的43例患者,其复位成功率达97.67%;而该步骤未出现眼震的13例患者,其复位成功率达7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Ⅰ组患者在Epley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眼震,提示耳石复位成功率更高。BrandtT等[8]认为,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后坐起,因为耳石颗粒向壶腹移位,所以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根据这个理论,在Epley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预示着复位失败?然而在我们的观察中,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大多数预示着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7.67%),这两者机制的不同:Epley手法复位第2步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耳石颗粒离壶腹运动,移向半规管的总脚,第3步使耳石颗粒通过总脚,第4步坐起后耳石颗粒回归椭圆囊,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后坐起,耳石颗粒未经历离壶腹运动,通过总脚等步骤,坐起后出现带有下跳性质的眼震,是因为耳石颗粒向壶腹运动。

在复位治疗过程中,由于潜伏期短或眼震较弱时,若配合使用红外视频眼动采集仪,通过视频影像可更直观地观察BPPV患者的眼动变化,特别是对旋转性或扭转性眼震的观察[11]。我们发现5例复位成功患者,在耳石复位坐起或移向靠背椅后10min内出现瞬间向后倾倒,这可能是耳石碎屑出现在椭圆囊新的、不熟悉的位置,人体对此刺激产生的前庭功能有一个过程,因此复位后10min内要特别小心对患者的防护,以免跌倒。目前不支持复位过程中常规使用乳突振荡器,复位后患者不必要保持头部直立24~48h[12]。至于每个复位步骤姿势保持时间与疗效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

总之,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指向患侧耳、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以及第4步骤出现下跳性质的眼震,大多数预示着复位成功。【参考文献】

1]HanBI,OhHJ,KimJS.Nystagmuswhilerecumbentinhorizontal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Neurology,2006,66:706710.

[2]邢光前,卜行宽.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163.

[3]EpleyJM.Thecanalrepositioningprocedure:Fortreatment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OtolaryngolHeadNeckSurg,1992,107:399404.

[4]EpleyJM.Newdimensions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OtolaryngolHeadNeckSurg,1980,88:599605.

[5]SchuknechtHF,RubyRR.Cupulolithiasis[J].AdvOtorhinolaryngol,1973,20:434.

[6]王德生,金立德,张守信.眩晕诊断与治疗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465.

[7]OhHJ,KimJS,HanBI,etal.Predictingasuccessfultreatmentinposteriorcanal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Neurology,2007,68(15):12191222.

[8]BrandtT,DieterichM,StruppM.PhysicalLiberatorymaneuvers.Vertigoanddizziness[M].London:Springer,2005:4750.

[9]BertholonP,BronsteinAM,DaviesRA.Positionaldownbeatingnystagmusin50patients:cerebellardisordersandpossibleanteriorsemicircularcanalithiasis[J].JournalofNeurologyNeurosurgeryandPsychiatry,2002,72:366372.

[10]TimothyC,Hain,ToddM,etal.Clinicalimplicationsofamathematicalmodelof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J].AnnN.Y.AcadSci,2005,1039:384394.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2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positionforbenignparoxysmalvertigopatientstheeffect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makeguidancetothenursingwork.MethodselectioninJuly2013-2013,therecordsof66patientswithBPPVmayastheresearchobject,itscompletelyrandomdiv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givenroutinenursingcare,nursinggroupsinthecontrolgroupgivenonthebasisofhighqualitycare,compared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andthenursingjobsatisfaction.Results(1)theefficientnursingtreatmentgroupwas95.0%,andthecurerateof77.5%incontrolgroupcurerate45.0%,effectiveratewas75.0%fortwoweekswhen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2)nursinggroupofpatientstonursingjobsatisfactionwas96.97%,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was60.61%,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highqualitynursingintheotolithreductionmethod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BPPclinicaleffectisremarkable,greatlyimprovingtheefficientofnursingandpatientssatisfaction,worthclinicalpopularizingwidely.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关的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约占眩晕患者的1/3[1]。目前治疗多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耳石复位法[2],临床上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反复头位改变引起的眩晕而难以坚持。该研究为了探讨在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对我科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66例BPPV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66例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3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龄21~76(54.0±0.8)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22例,年龄19~78岁(53±0.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人员及时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复位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本病相关的知识的讲解,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针对情绪特别激动或低落的患者,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过于紧张的患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以保证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告知患者在治疗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诱发头晕,甚至加重,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均为一过性,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提高复位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护士床边办公及责任制管床,每个责任护士每天管床7~8例,全程为患者做护理工作。复位时:护士在旁边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有安全感,嘱患者全身放松,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适时的指导、协助与鼓励。复位后: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卧床休息,缓解复位后治疗过程中诱发的眩晕反应。对于需要多次进行复位治疗的患者,在复位时依然要注意剧烈的改变诱发眩晕的可能。要避免易诱发眩晕的改变。观察复位治疗后病人眩晕发作的情况及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复位治疗。对年老体弱的患者,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基础疾病情况,以防意外发生。康复指导: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胀、头重的感觉,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指导患者在治疗后两天内睡眠时垫高枕头,尽量避免向患侧卧位,在半月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或弯腰低头过多。由于BPPV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嘱患者减少脑力劳动,活动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开朗,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提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两组都在接受治疗后2周进行效果评价。痊愈:眩晕消失,Dix-Hallpike试验阴性或仰卧位侧头试验阴性。改善:仍有眩晕,每日发作次数治疗前减少50%以上,或无眩晕,但存在程度不等的头昏不平衡感或Dix-Hallpike试验或仰卧位侧头试验诱发眼震持续时间缩短。无效:治疗前后眩晕发作无变化。痊愈及改善者均有效[3]。

②该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将其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统计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n痊愈改善无效总有效

例%例%例%例%

护理组332778.8515.215.03297.0

对照组332060.6412.1927.32472.7

P

两组病例均完成耳石复位治疗。护理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教原来更显著的眩晕、呕吐和眼震;而对照组有5例在完成耳石复位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加重。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比较{n(%)}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护理组3332(96.97)1(3.03)0(0.00)32(96.97)

对照组3327(60.60)9(27.27)4(12.12)20(60.61)

P

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6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耳石复位已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复位的过程中,患者头晕的症状被诱发甚至加重,感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紧张恐惧,使之难以准确有效完成整个操作,影响到复位的成功率。

该研究中使用的优质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护士责任制管床并采用床边办公制度,严格落实护理职责,使病人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得到优质、全面、满意的护理[4].从患者入院开始,一直到患者康复出院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运用专业护理技术,而且还要对患者全程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享受到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该研究显示采用耳石复位法同时实施优质护理,使治疗的有效率达97.0%,其中治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为72.7%,治愈率60.6%,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60.61%,两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对耳石复位法同时进行同期优质护理治疗BPPV的近期效果是肯定的。

[1]张素珍.眩晕症诊断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3

[2]李雪松,宫旭海,张继红,等.颗粒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应用医学,2010,4(9):192-193.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3

黑木耳可以化解结石

为防止和治疗各种异物造成的胃肠不适,不妨常吃些黑木耳,尤其是从事理发、开矿、粉尘、锯木、修理、护路等作业的人员更应经常吃些黑木耳。

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所含的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与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并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滑润管道,使结石排出。

同时,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对于初发结石,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结石排出。对于较大较坚固的结石,仅靠吃黑木耳恐怕无法解决。但如长期食用黑木耳,是可以有效预防结石发生的。另外,常吃黑木耳,还能预防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厨房小秘密

煮牛肉时,为了使牛肉炖得快、炖得烂,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一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肉易烂且味道鲜美。

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煮肉汤或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橘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煮水饺时,在水里放一段大葱或在水开后加点盐,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在锅中加少许食盐,锅开时水不外溢。

煮面条时加一小匙食用油,面条不会粘连,并可防止面汤起沫、溢出锅外。

熬粥或煮豆时不要放碱,否则会破坏米、豆中的营养物质。

巧用香蕉皮

兰子

香蕉皮在人们的意识中就是毫无用处的废物,可事实上它可以用在许多方面,而且用途非常大,那么就来看看它的妙处吧!

1、使皮肤滋润光滑

干性皮肤的人,可用香蕉皮内侧贴在脸上,晾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洗净。

2、巧擦皮沙发

皮沙发或皮椅子,使用期很长,平时就应该注意清洁与保养工作,否则时间久了要清理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里有一个擦皮沙发的小窍门:吃完香蕉以后,顺手用香蕉皮的内侧摩擦沙发的皮面,能消除污垢,保持皮沙发的清洁。

3、巧擦皮鞋

用香蕉皮擦皮鞋,可使皮面洁净、光亮。

4、巧治手足皮肤皲裂

在每次用热水擦手、足后,用香蕉皮的内侧在手上进行摩擦,可防止手、足的皮肤皲裂。如果已经有裂口了,可将香蕉皮直接在裂口处摩擦,一般连用数次即可痊愈。

热姜水的保健作用

生姜,是人们熟悉和常用的佐食调味佳品。除供食用之外,还可用于药疗。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煮成的热姜水具有良好的药用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症。

龋齿: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神经衰弱:每天早、晚空腹各饮用1杯热姜水,可收到补气、提神之效。坚持下来,对神经衰弱、头晕、烦躁等具有良好疗效。

醉酒:饮用热姜水,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饮用,以缓解或消除酒醉。

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掉落。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涂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风寒感冒: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油条好吃,老人少食

解玉明

清早,香香脆脆的油条配上一碗豆浆或者豆腐脑,是很多老人最喜欢的早点。但是,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加工油条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明矾以使其成形。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摄入一定量的铝。日积月累,铝在体内蓄积,会影响人体健康。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4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4(b)-0177-03

Observationonthepreventionandnursinginterventionofcommoncomplicationsofradiotherapyin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

HUANGChun-lan1LIUHua-zhi2HOULiang2

1.DepartmentofRadiology,GanzhouCancerHospitalinJiangxiProvince,Ganzhou341000,China;2.DepartmentofHospitalInfectio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annanMedicalUniversityinJiangxiProvince,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reventionandnursinginterventiononcommoncomplicationsofradiotherapyfornasopharyngealcarcinoma.Methods90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7wereselectedand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with45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andthestudygroupwasgivenpreventivenursingintervention.Thesatisfactiondegreetowardsnursingintervention,differencesinqualityoflifebeforeandafterthenursing,andtheincidencerateofradiotherapycomplications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satisfactionratetowardsnursinginterventionwas93.33%inthestudygroup,which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82.22%),and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afternursing,thequalityoflifeinthestudygroup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Nasopharyngealcarcinoma;Commoncomplicationsofradiotherapy;Prevention;Nursingintervention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侧壁以及顶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华南地区是高发区,占总人口的30/10万~50/10万,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1-2]。患者以耳闷堵塞、鼻塞、听力降低、头痛和复视等为主要表现。目前放射治疗是鼻咽癌公认的有效根治手段,敏感度高,但照射野比较广且照射疗程长,多数情况下可带来不同程度放疗副作用[3]。随着鼻咽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化疗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必须早期从细节上加强预防和护理,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尤其重要[4-5]。本研究探讨和分析了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鼻咽癌放疗患者9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鼻咽癌。病理分类:低分化癌52例,未分化癌38例。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知晓其研究意义,同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25~82岁,平均(52.34±3.42)岁;连续放射治疗20例,腔内放射治疗15例,段放射治疗10例;总放射剂量7000~7800cGy,平均(7342.34±43.45)cGy。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g25~81岁,平均(52.31±3.45)岁;连续放射治疗19例,腔内放射治疗15例,段放射治疗11例;总放射剂量7000~7800cGy,平均(7345.04±43.14)cGy。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总放射剂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环境护理、疾病宣教及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预防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鼻咽癌患者多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需对其心态进行调节,以免影响患者预后和后续治疗。及时安慰和疏导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关心和体贴患者,以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使其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②健康教育。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介绍鼻咽癌发病原因,放疗的作用以及患者预后,放疗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等,并介绍毒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放疗期间配合患者摆放,并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渣、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促进患者体质和抵抗力的改善。③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化妆品、刺激性肥皂和蚊虫叮咬,有皮肤破溃和水泡需暂停放疗,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湿敷,2次/d。④口鼻腔黏膜护理。多数放疗患者可出现口干、咽部疼痛等症状,甚至可出现口腔溃疡,对食欲造成影响,因此需指导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刷牙,避免破坏口腔黏膜和牙龈。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指导患者进行鼻腔冲洗,将鼻咽黏膜分泌物清除,避免阻塞鼻咽部,以提高放疗敏感性[6-7]。对鼻腔干燥者可用石蜡油进行润鼻。⑤中耳炎护理。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力降低,可出现中耳炎,需指导患者避免掏耳朵,避免耳朵进水,冲洗鼻咽,1次/d,并用麻黄碱滴鼻,以促进肿胀鼻腔鼻咽黏膜收缩,改善中耳换气功能以及分泌功能,预防纤维化和中耳炎的发生。⑥骨髓抑制护理。长时间放疗可导致骨髓抑制,若血红蛋白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后,采用自制的护理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可根据患者对临床综合护理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所有患者例数的总比例;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表)调查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定因子包括36个,主要有身体机能、身体能力、情感状况、社会属性及健康状况等,得分值总和越高则表示健康状况越好;以及统计鼻咽癌放疗并发症如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口咽黏膜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鼻咽癌放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鼻咽癌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腔顶部以及侧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放疗照射野多、照射范围广,在放疗过程容易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如中耳炎、骨髓抑制以及口腔黏膜反应等,不仅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还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放疗过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并进行积极护理意义重大,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有重要作用,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有重要价值[10-12]。

为了减轻治疗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出现的放疗并发症,如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口咽黏膜反应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预防性护理干预加强了对患者的皮肤、口鼻黏膜、心理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皮肤得到保护,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预防性干预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结果提示我院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性护理干A,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皮肤护理等方面干预,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满意的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康复,确保化疗的有效性[13-15]。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效果确切,不仅能够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文欢.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864.

[2]王一平,刘宜敏,蔡望青,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与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12):832-834.

[3]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58-459.

[4]单莉平,陈佩娟.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79-1580,1583.

[5]袁燕珊.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01.

[6]吴兆莉.自制护理标识牌在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5):110-111.

[7]石静,郁志龙,孙晓革,等.鼻内镜随访在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6,22(11):1842-1844.

[8]谭丽华,陈智勇.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3):166.

[9]HsinCH,ChenTH,LiangKL,etal.Postirradiationotitismediawitheffusioninnasopharyngealcarcinomapatientstreatedby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J].Laryngoscope,2013,123(9):2148-2153.

[10]孙爱平,廖金莲,韦榕飒,等.健康教育路径的运用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出院后自我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7):868-870.

[11]郭凤英.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外医疗,2016,35(17):156-157,179.

[12]LeungLH,WongWK,ChengAC,etal.Anewapproachtocomputingnormaltissuecomplicationprobabilityofan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treatmentwithstereotacticradiotherapyboost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acasestudy[J].MedDosim,2011,36(2):138-144.

[13]蒋萍萍,孙唯佳.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40-142.

[14]LukYS,ShumJS,SzeHC,etal.Predictivefactorsandradiologicalfeaturesofradiation-inducedcranialnervepalsyin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followingradicalradiotherapy[J].OralOncology,2013,49(1):49-54.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5

两次手术取出气管内柚核

几颗小小的柚核,卡在3岁孩子小星的气管长达5小时,其间小星两次心跳、呼吸骤停。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在一次手术没有取净的情况下,涉险第二次进行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终获成功。

小星家住黄山市徽州区。不久前吃柚子不慎被柚子核卡住气管,随后面色、耳后及耳垂出现紫黑色。昏迷的小星被紧急送到黄山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立即为其实施了手术。借助气管镜,医生非常小心地钳取出了卡在气管里的两颗柚子核。当取到第3颗时,小星出现了呼吸危象。医护人员马上投入抢救。

两个多小时后,小星又一次被推进手术室。借助气管镜取出最后一颗柚核。

关键词:肝包虫病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罕见肝包虫病患者获救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经过6个小时手术,成功为一名男子实施了罕见的肝包虫囊肿内腹剥除术。

今年6月,39岁的秦民(化名)被发现患有罕见的肝包虫病,巨大包虫囊肿几乎占据其整个右肝叶,并扩散到腹部多个器官。据秦民说,他出生在新疆,一直生活到16岁才回重庆,那里的生活习惯就是经常吃烤羊肉。

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对病人的身体情况能否耐受手术、切口如何选取、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都做了认真细致地讨论,并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经过多科室6个小时协同手术,秦民的包虫囊肿大部分被切除,部分侵犯到盆腔深处的虫囊被吸干净,并接受了生理盐水冲洗,以彻底杀死虫囊。目前秦民已康复出院。

关键词:脑瘤华西医院

脑肿瘤病人用上钛合金颅骨

华西医院脑外科成功开展一例特大型脑肿瘤切除合并巨大颅骨缺损修补术,为一脑肿瘤病人安装了由12颗钛钉、10厘米×10厘米的钛合金网构建的钛合金颅骨。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并出院。

该患者被诊断为“双侧顶枕部窦镰旁脑膜瘤”,脑瘤为10厘米×10厘米×4厘米,后脑部比正常情况凸起了3倍多,重约500克。手术中,毛庆教授为患者切除蜂窝状颅骨,剥离脑瘤,助手测量切下颅骨,然后用一块方形的网状钛合金材料修剪成一个l0厘米×10厘米大小的圆形颅骨修复材料。手术医生用12颗十字钛钉把骨头和钛合金颅骨吻合起来。

关键词:耳廓再造河南省人民医院

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兼顾

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康深松和耳鼻喉科专家刘宏建开展预制外耳道的同期耳廓再造及听力重建术,为患者小雪解除了痛苦。

小雪左耳廓仅仅长着一团肉球,几无听力,被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诊断为小耳畸形。

康深松联合刘宏建为小雪采取了一套新的三期手术治疗方法。先取小雪的第六、七、八肋软骨,根据另一只健康耳朵的形状雕刻成耳廓支架,埋置于耳后的皮下,同时做外耳道的成形手术及听骨链的重建手术,并在预置的外耳道内放入支架对抗外耳道的挛缩。数月后再让埋在耳后皮下的耳廓立起来,打开外耳道口,完成全程治疗。目前,小雪不但获得了逼真的耳廓,而且听力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微创碎石260医院

9月龄婴儿接受微创碎石

260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双侧经皮肾穿刺微创造瘘、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使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输尿管结石粉碎排出。经查阅相关资料证实,该患者为我国接受微创经皮肾镜术年龄最小、病情最危重的患者。

这名9个月大的男性婴儿因发热、腹胀、呕吐、尿少,先后辗转5家医院接受输液对症治疗未果,病情逐渐加重。经B超诊断为双肾、双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60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葛金山教授接诊后,决定为孩子施行微创经皮肾镜术。

手术仅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右侧经皮肾穿造瘘置管,当即引流出尿液60多毫升,接着成功进行了左侧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两小时,患儿引流尿液l60毫升。术后18小时,患儿尿量达890毫升,常规生化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梗阻被完全解除。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有新法

臂丛神经是连接中枢与上肢的枢纽。若其致伤,对上肢的功能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交通事故的上升,臂丛神经损伤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郑宪友博士介绍说,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轻则屈肘、抬肩功能丧失,重则整个上肢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对臂丛神经损伤关注度不够,发病率缺乏大样本的统计数据。

郑宪友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下干损伤,并在临床治疗6位患者。术后l2个月5位患者能完成屈指动作,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骨髓移植海口市人民医院

母子半相合骨髓移植获得成功

现年19岁的小杨是海南省某商业学校的学生。去年10月,他被确诊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虽然在中华骨髓库为患者找到了初步配型相合的骨髓,但这需要经过多道程序,而患者的病情不允许等待较长时间。由于小杨是独子,医院只好对其母亲进行骨髓配型,结果6个位点配上3个,也就是一半配型相同(半相合)。

该院征得患者母亲的支持,决定对小杨进行母子间的半相合骨髓移植。经过30多个日夜的努力,终于获得满意的效果。4月9日,患者白细胞上升,到次日达到正常范围。这标志着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已移植成功,造血功能恢复。

关键词:儿童巨颅症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

儿童巨颅症手术成功缩颅

经半个多月的恢复,患有儿童巨颅症的小水从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痊愈出院。

耳石症的康复方法篇6

临床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牵引、推拿、针灸、中药熏蒸等,治疗效果往往令人满意。尤其对首次发生的腰突症患者者效果更佳。2010年6月25日,我颈肩腰腿痛科收治1例腰突症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在治疗腰突症的过程中,意外的将患10年之久的神经性耳鸣彻底治愈。为探索腰突症的治疗对治愈神经性耳鸣之间有无直接联系。现将其实录如下:

患者,周某,女性,48岁,服装设计师。主诉:下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乏力1月余。现病史:患者诉1月前,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加之腰部受凉,致下腰部疼痛,并出现左下肢麻木、乏力。久坐和行走时,上诉症状加重,遂到当地人民医院行腰椎CT片示:“L4/5椎间盘突出(偏左)。”并口服芬必得胶囊、腰痛宁胶囊等药物治疗,腰部症状减轻,左下肢麻木、乏力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我科门诊以“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左耳神经性耳鸣10年。在多家五官科医院检查治疗并确诊。曾服用倍他定、ATP片、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无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史。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形正,五官端正,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肺呼吸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哆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来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及会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脊柱生理弧度存在,活动度:前屈70°、后伸30°、左右侧屈各15°。L4~5椎间隙及左侧椎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45°(左)(+),仰卧挺腹试验(+)、pace征(-),右下肢及双上肢正常,未见肌萎缩,肌力IV级,感觉无明显减退。

辅助检查:腰椎CT片:L4~5椎间盘突出。(2010-05-23)

治疗如下:入院后第一天(6月26日)开始给予常规牵引、推拿、电针治疗。

采用石家庄华行医疗器械厂JKF-III型脊柱牵引康复床,行持续牵引25分钟,间歇牵引5分钟,每日1次。

推拿手法:运用滚法、推法、揉法、点穴等手法放松腰部,疏通经络,然后运用压颤法、后伸扳法、下肢顿拉法,依次治疗。共30分钟,每日一次。配合电针治疗,以增加手法按摩的疗效。具体方法是,患侧取穴:L4横突尖处(阿是穴)、L4后关节突处(阿是穴)、殷门穴(膀胱经)、风市(胆经)、委中(膀胱经)、承山(膀胱经)、三阴交(脾经)、太溪(肾经)进行毫针针刺得气后,利用自行改制的奇罐(中外合资东莞东奇家富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将正负极接针柄上(正极接腰部任意一穴针柄上,负极接下肢针柄上),调节频率及幅值旋钮,逐渐由小向大调节,至受治疗者有麻颤感为止。若受治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感到脉冲电流弱时,可以适当加强输出。每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日1次。

结果

治疗第四天(6月29日),患者腰腿病症状较前好转,左下肢麻木、乏力明显减轻。并诉左侧耳鸣伴耳道内奇痒难忍,觉有一股热流存在。未做任何特殊处理,行观察治疗。第五天(6月30日),腰痛腿麻、乏力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左侧耳鸣突然消失,自觉恢复至患病前水平,听力恢复正常。患者大喜,连说:“我太幸运了,太幸运了,10年的耳鸣,意外治好了。”第11天(7月6日)患者腰腿症状恢复正常,耳鸣无复现。病人要求出院,共住院11天,嘱其回家后,避免腰部受凉,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防止复发。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