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6篇)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1
“月嫂”除了给婴儿喂奶、洗尿布和衣服外,还会带来一些新鲜科学的护理方法,比如:以前都主张产妇要多喝老母鸡汤,而“月嫂”则主张喝公鸡汤,目的是不致使产妇身体过于发胖,保证产妇体质好才是最重要的;“月嫂”知道何时给产妇加牛奶以给产妇增加钙;“月嫂”会天天给新生儿洗澡、抚触,这样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月嫂”会及时观察婴儿出黄疸的情况并告知何时打乙肝疫苗;“月嫂”还会指导产妇做产妇操,以利于产妇的宫颈复位;以前主张产妇不能洗澡刷牙,而“月嫂”则会帮产妇改变这些习惯;等等。这些护理,离了“月嫂”还真不行。
挑选月嫂,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
1要明确自己的要求和目的性。一般很多准妈妈是很需要月嫂服务的,而有的准妈妈本身不需要月嫂服务,所以,先想清楚究竟是否有需要请。
2要和家人统一观念。有时准妈妈想请月嫂,但是家人可能观点不一,存在矛盾之处。月嫂选定后退单或者入户工作后遇到很多困难,得不偿失,所以,和家人观念统一很重要。
3要明确自己的要求。有的准妈妈比较随意,有的则很讲究,对所以首先可以和家政公司进行沟通,阐明要求,以便家政公司推荐适合要求的月嫂。
4选择正规家政公司。选择家政中心要验看其营业资格,并保证其人员的从业资格。签定合同要写清服务的具体内容,收费标准,违约或者事故责任等;付费时索要正式发票。正规家政公司有一套严格审查的程序,每一位月嫂都有自己的档案,其中包括身份证、健康证、从业经验、照片等证件,用户必须验看这些证件。
5月嫂必须身体健康。健康状况良好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月嫂。正规的月嫂一般须进行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胸部X检查、妇科检查等体检项目,合格者才有资格做月嫂。
6面试时问些什么呢?怎么才知道这个月嫂阿姨是不是专业?提问不妨多从实际工作出发,比如您带过多少宝宝,都做哪些工作,宝宝吃奶开始吃多少,一周后吃多少,给宝宝洗澡的细节是什么样的等;看月嫂是否好,除了技术,还要看人品,这个很重要。
准爸爸应该在产前先联系好月嫂
有一些准爸爸和孕妈咪在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父母不方便过来;也有一些准爸爸和孕妈咪的父母年岁已高,不能分担看护任务,如果是这种情况,准爸爸和孕妈咪这时候定下一个月嫂是很不错的选择。月嫂在照顾新妈妈和宝宝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免去新爸爸、新妈妈在没有老人在身边时的不安。
聘请月嫂你需要知道的
【POINT1】要是想聘请全日制月嫂的话,要为月嫂提供一日三餐及床铺等。要事先为月嫂安排好房间。
【POINT2】如果家里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话,可以考虑雇那种不住家的月嫂,不过这种类型的月嫂不大好找,准爸爸和孕妈咪一定要提早下手,多方联系。
【POINT3】请月嫂要到专业的月嫂公司,要核实公司的营业资格,并与公司签订详细的合同。
【POINT4】事先跟月嫂约定好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有的月嫂不做家务,这要求家里有其他的看护人员。
面试月嫂有技巧
家庭请月嫂,首先要留意这个月嫂是否具备“四心”。所谓四心,就是指:“耐心”、“责任心”、“细心”、“诚实心”。因为这四心是月嫂工作的一个体现,对产妇和孩子要细心和耐心,对于工作要有责任心,对于整个客户家庭要有诚实心,这四心是缺一不可的。在请月嫂之前,客户可以向月嫂请教一些事情的处理建议、月嫂服务机构及向月嫂以前服务过的家庭了解月嫂的“四心”情况等。
面试月嫂的一些重要问题
问题1:请问您多久给孩子洗一次澡?
好月嫂这样答:新生儿可以每天都洗澡,如果天气寒冷,两三天一次也是可以的。
【如何分辨假月嫂】
有些比较传统的月嫂会认为:天天给孩子洗澡,完全没有必要啊。但是由于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易受外界刺激,所以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都要天天洗。
问题2:请问您都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洗澡?
好月嫂这样答:最好是在宝宝吃完奶的一个小时之后,否则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呕吐。
【如何分辨假月嫂】
如果这位月嫂在宝宝刚吃完奶就给他洗澡,就不及格了,这样洗澡非但令宝宝不觉舒服,也许就会影响到宝宝晚上的睡眠。
问题3:脐带没有掉也可以洗澡么?
好月嫂这样答:脐带没有掉也可以洗澡,只是尽量避开肚脐的位置,之后还要给肚脐消毒。创面完全愈合后就可水浴,但也不是直接把婴儿放进水里,而是在浴盆上搁一张浴床,让宝宝睡在上面洗。到5、6个月婴儿能坐了,就可以把宝宝直接放在水里洗了。
【如何分辨假月嫂】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皮肤受伤后最好不要沾水,脐带也一样,如果这位月嫂不知道这一点的话,只能请她回老家了。
问题4:洗澡都要给宝宝准备什么东西?
好月嫂这样答:应选择由天然油脂制成的婴儿专用沐浴露,不过,3个月以下的婴儿应少用一些沐浴露,例如洗三次澡可以用清水洗两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宝宝皮肤的刺激。6个月以内的宝宝分泌物不多,可直接用沐浴露洗头;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的洗发香波。使用纯正温和的婴儿专用香皂,泡沫细腻丰富,能有效保持皮肤的水分。为了更充分地保暖,可以选择带帽子的浴巾,因为头部是最易散热的部位。使用纯棉质地的小毛巾,吸湿性好又小巧可爱,可以购买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擦脸、擦脚、擦屁股等。最好为宝宝购买婴儿专用的天然海绵,干燥时坚硬成型,遇水后立即变软。当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相应的辅助用品,如水温计、吸鼻水器、沐浴玩具等。而且宝宝沐浴后最好用抚触油给宝宝做抚触,有益宝宝血液循环和身体发育。
【如何分辨假月嫂】
只要这个月嫂不是从很原始的地方来的,都会用香喷喷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给宝宝洗澡,但由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皮肤要比成人的皮肤娇嫩得多,因此一定要选择专门的婴儿护肤、沐浴用品。而且洗后最好使用润肤油或抚触油。如果这个月嫂最后没有答出抚触油的话,恐怕她不是受过正规训练出来的。
问题5:请问您都怎么给宝宝洗澡?
好月嫂这样答:首先给宝宝脱去衣服,用大毛巾将宝宝的身体包裹好,让宝宝仰卧在成人的左侧大腿上,然后给他洗眼:用清洁纱布擦脸、擦眼睛。自内眼角向外眼角,纱布洗净后再擦另一只眼睛。然后洗头:用左手托住头,按住两外耳道口,以防水流入耳朵里。用右手轻轻擦头,不要把头皮擦伤。接下来洗身体:按头、手、胸、腹、膝盖、足的顺序洗,褶皱和凹进去的部分要用清水仔细地洗。再接着洗屁股:臀部较脏,要用肥皂认真洗。清洗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要从前面向后清洗会,然后再清洗腹股沟处、臀部、双腿和双脚。注意清洗会时应从前向后方向清洗,洗男婴儿的外阴时,应将男婴的包皮轻轻上翻,用水洗去积垢,以防以后的包皮粘连;清洗女婴会阴时,应将大轻轻分开,用水冲洗其中的污垢,但不可用力擦洗。洗完后用毛巾擦干。
最后用预先暖和过的、吸水好的柔软毛巾擦干宝宝的身体。消毒脐部。然后再给宝宝涂上爽身粉,最后给宝宝穿衣。
【如何分辨假月嫂】
大部分月嫂都知道给宝宝洗澡的顺序,但细节上的东西特别能考月嫂的资深程度。例如让宝宝下水前先用宝宝小脚试试水温,擦洗腹部时,不要弄湿脐带。的清洗细节,等等。要是她答得太含糊,那你得小心了。
问题6:请问新生儿需要什么锻炼?
好月嫂这样答:洗温水浴、空气浴呀,给宝宝做抚触呀,带小宝宝到户外散散步、晒晒太阳呀,拉起他的小手帮他做伸展运动呀,这都是可以对新生儿进行的锻炼。
【如何分辨假月嫂】
也许你面试的那位月嫂会回答出“做抚触”这个词,但即使回答出来“做抚触”,也不代表你面前站着一位靠谱月嫂。实际上新生儿可以做的还有很多,除了有身体方面的锻炼之外,还有开发智力类的听音练习、看图练习,都是在跟宝宝玩儿的过程中对宝宝进行各种锻炼,有专门培训过的月嫂都会知道。
问题7:请问新生儿应该用尿布还是尿不湿?
好月嫂这样答:尿不湿对新妈妈来说,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但尿不湿容易形成一个有菌环境,搞不好小孩子的屁股就会红肿瘙痒并出现一些疹子。长期用对宝宝的骨骼生长也有不利的作用。你最好及早给她把尿或者更改透气并柔软的棉布作尿布总用多少会有影响,会使宝宝形成依赖性,学不会憋尿,也不配合把尿。而且再好的纸尿裤都是经过化学消毒的,多少都会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所以尿不湿头一个月可以一直用,但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最好换成白天尿布,晚上再用尿不湿。
【如何分辨假月嫂】
这个问题绝对考月嫂经验和水准,如果站在你面前的那位月嫂答“白天尿布,晚上尿不湿”这个标准答案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日后孩子还不会控制自己小便,到时候后悔再去找这月嫂理论也于事无补了。
问题8:宝宝晚上闹人怎么办?
好月嫂这样答:通常宝宝无法安睡的原因无外乎饿了、热了、冷了、尿了等。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宝宝睡不踏实也有可能是大小便使尿布湿了,此时应及时更换尿布。稍大点的宝宝睡眠不安,可能与白天睡得太多有关,或与日常生活的变化引起白天过度兴奋、紧张有关,如出门、搬新屋、换新的保姆、有陌生人来……
【如何分辨假月嫂】
宝宝晚上睡不踏实的原因有许多,专业的月嫂能列出一箩箩,并提出对策。如果面前的月嫂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关系,有我呢”,你可千万不要被她的吃苦耐劳感动哦!这只能说明她是一位经验不足的假月嫂。
问题9:孩子总要人抱怎么办?
好月嫂这样答: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仍是像正常人那样需要关爱的。一两个月里多抱抱对宝宝能让他感受到妈妈的关爱。三个月里的宝宝是不会被宠坏的,反而需要多抱和按需喂奶,对他的心理生理发育好。放下时可以给宝宝做做婴儿抚触和婴儿被动操,一般宝宝都很喜欢的,往往动两下他的腿就不哭了。放点好听的音乐给他听或大人做做操给他看,宝宝一般也能安静地听或看一会儿。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2
睡眠小知识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完善的睡眠结构对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宝宝的睡眠开始于浅睡眠,20分钟后进入深睡眠,一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婴儿的浅睡眠约占整个睡眠的一半,随着年龄的增长,浅睡眠的时间逐渐缩短,宝宝大约在9个月时才出现夜间连续睡眠。宝宝一旦较易进入深睡眠时,提示宝宝的睡眠发育逐渐成熟。
婴儿睡眠存在个体差异
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未满月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外,全部时间都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3个月每天16~18个小时的睡眠;8个月至1岁每天15~16小时的睡眠。
帮助宝宝建立睡眠-觉醒规律
通过哄、抱、摇或喂奶等会使宝宝建立不好的睡眠条件反射,影响婴儿建立自己安定的入睡状态,故婴儿的睡眠觉醒模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直接有关。宝宝进入睡眠后半期时,常表现为四肢的活动或眼球的运动,甚至伴有发声等常被家长误认为是夜醒而立即采取拍背、抱起、喂奶、换尿布等措施而扰乱了宝宝夜间正常的睡眠,导致宝宝不能自行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使夜间觉醒时间延长而造成夜间总睡眠时间减少。因此,避免对宝宝夜醒采取过度的应答,逐渐减少夜间睡眠安抚,对培养宝宝自行入睡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宝宝为什么喜欢被抱着睡?
宝宝放到床上就醒?这是许多家长迷惑不解的地方。新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10个月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子宫的包裹了,宝宝感到很陌生,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味道,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借此获得安全感。宝宝会本能地寻找曾经熟悉的感觉,而父母温暖的怀抱无疑是子宫期的延伸,所以很多小宝宝在父母怀抱里觉得踏实安全,会较安静。妈妈经常抱抱宝宝会增加母子交流的机会,亲子关系会更好。因此,适当地抱抱孩子也未尝不可。但是,父母如果总是爱不释手,抱在怀里睡和哄,时间长了就给宝宝建立了一种不正确的睡眠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只有抱着宝宝才睡、不抱就惊醒或不睡的习惯。
抱着哄睡好不好?
如果经常抱着宝宝睡觉,由于大人不可维持一种姿势很长时间,大人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使得宝宝睡得不深,醒后常精神不佳,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抱着宝宝睡觉,睡眠的空间受到限制,尤其是宝宝四肢的活动受到限制,全身肌肉得不到放松休息;
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宝宝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宝宝的新陈代谢;
可能由于母亲的身体压迫,导致窒息等危险发生;
经常抱着宝宝睡觉,母亲也得不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乳汁分泌减少,影响宝宝的喂养等等。
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
1.睡前抚触:每次给宝宝喝完奶之后,都给他拍拍后背,帮助打嗝,避免回奶,然后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上,从头到脚抚触一下,帮助他放松。
2.模拟抱睡:对于养成抱睡习惯的宝宝来说,可以先把宝宝放在床上,妈妈侧卧在他身旁,用手环绕着他的体侧,让宝宝感觉到仍然在妈妈的怀抱中,比较容易入睡。
3.少抱少哄:父母不要过于敏感,当宝宝惊醒或哭闹时,不要急于去抱,可以坐在床边,温柔地拍拍他,轻声地哄哄,就会赶走宝宝的恐惧,让他重新进入甜蜜的梦乡。一般喜欢抱着睡觉的宝宝都是因为大人没有让他们进入深层睡眠状态,或者吓到了宝宝。进入深层睡眠的标志是手掌打开,不是握紧。宝宝4个月以后可以试着不抱着哄,入睡前就先放在床上,逐渐延缓抱起的时间。
4.不宜同睡:有的妈妈为了夜里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省事,或担心宝宝踢被子,一时图方便把宝宝搂在怀里一起睡,或者把宝宝放在两个大人中间睡。因为大人的肺活量要比宝宝大得多,空气中大量的氧被大人夺去了,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则弥漫在宝宝周围,使宝宝在缺氧状态下睡眠。
5.少穿厚衣:穿厚衣服睡觉时,全身肌肉不能完全松弛,使呼吸及血液循环不通畅,不能进入熟睡状态,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熟睡状态才能使宝宝大脑分泌出更多促进生长的荷尔蒙。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3
依恋焦虑症
恋母焦虑症
小巧出生后即与妈妈同室、同被。小巧在妈妈被窝里睡了4个月。春节在外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父女开始争这个被窝。小巧已经养成含着睡觉的习惯,不让她吃着奶睡,她就哭个没完。隔壁的奶奶只好把孙女抱过去,搂在自己的被窝里,小巧还是哭个不停,最后哭累了,稀里糊涂地含着奶奶的睡着了。就这样,一个长假,小巧明显地瘦了,整天赖在妈妈怀里哼哼唧唧。
宝宝的恋物癖
娟娟从小就自己睡一个小摇床。妈妈在床头上方吊上玩具小动物。稍大一点,爸爸又给她买了毛茸茸的小熊和布娃娃,她就搂着这些睡。只要吃饱了奶,给她个,她从不赖在妈妈怀里,也不要人抱。春节期间,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忘了带上娟娟的。没想到头三天,谁抱也不行,给什么吃的都不要,只是哭闹个没完。直到第四天,有位阿姨送来一个毛皮做的狗熊,跟她家里的小熊差不多,她抱起来就不放,不再哭闹,睡觉也踏实了。原来她从小养成了“恋物癖”,失掉了,就有了失落的压力。
宝宝入托难
媛媛出生后,妈妈因为单位的效益不好,一直在家带孩子。媛媛一岁半了,妈妈决心去上班,便把媛媛送到附近的托儿所,媛媛哭着喊着要妈妈,无论阿姨怎么哄,哭声就是不止。晚上接回家,妈妈发现媛媛的嗓子都哑了,给什么东西也不吃,早早地就睡了。妈妈爸爸这个心疼啊!决定不再送托了,连夜打电话叫来姥姥看孩子。农村秋收忙,姥姥必须得回去。媛媛只好第二次入托。在家里做好了说服工作,可刚进托儿所,媛媛就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妈妈没办法,扔下她就走。晚上接回来发现,孩子发蔫、鼻涕眼泪的,一试体温38℃,第二天当然不能再送了。妈妈刚上班又得请假。第三次送托儿所,妈妈不走了,就陪着媛媛。这样过了两天,才勉强把媛媛留下。可入托最初的几个月,媛媛三天两头闹毛病,明显的瘦了,直到半年后才缓过劲儿来。
点评:
依恋是婴儿的基本需要
婴儿的基本需要是人,是一个经常在他身边并且表现出关心照料行为的人。婴儿的母亲不仅必须喂他、爱他,而且应与他说话,同他做游戏,展示给他世上万物。
儿童心理学家刘易斯对100个三个月后的婴儿测验显示,那些被更为热情地照料的婴儿一年后再次测验时,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而格林斯潘博士记录了一位遭受着极大压抑的单身母亲所带的四个月的女婴,她总是扭过头去,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回避。婴儿的依恋对其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物极必反,依恋不可太过
依恋过分,就会促使宝宝养成过度的恋母情节。一旦这种依恋遭到干扰、压抑甚或被拆散,宝宝就会出现不安、焦躁、恐惧、哭闹、愤怒、反抗及一系列异常表现,被称为“依恋焦虑症”。依恋焦虑的婴幼儿往往出现躲避生人、吸吮手指、咬被角、啃玩具等怪异行为,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性格和气质发育。
预防、缓解宝宝依恋焦虑的技巧
抚摩代替搂抱小巧的恋乳就是在妈妈被窝搂着睡觉养成的,十分难改,影响母子健康。避免的办法是,不要搂着孩子喂奶和睡觉。与妈妈同床睡,但要有独立的被窝。如果已经养成搂睡的习惯,越早改变越好。
可以这样做:先改变躺着喂奶的习惯;不要与宝宝同时躺在床上,让宝宝躺在被窝里,妈妈坐在床边陪他玩,看他困了就拍着他唱催眠曲。这样一点点养成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
厌恶法除掉恋物癖如果孩子有含安慰奶嘴或吸吮手指、玩具、毛巾、被角的癖好,可蘸一点黄连素水在上面,苦味要淡淡的,让他尝到一点苦头,逐渐产生厌恶的感觉。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4
西方育儿观点
分床越早越好,最好从婴儿期开始就让宝宝商自己的房间。
理由
有利于独立性的养成
宝宝虽小,但也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体,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大人不该剥夺他享受自我空间的权利。
大人宝宝都能睡踏实
和大人一起睡,宝宝容易有窒息或被压住的危险,空气流通也不好。过于敏感的大人在宝宝稍有动静时就会醒来,影响休息。
不影响两人世界
宝宝的降生有时会改变家庭的格局(爸爸成为了第三者),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
东方育儿观点
宝宝3~5岁前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便于照顾。
理由
给予宝宝亲密感支持
年龄越小,宝宝越需要爱和温暖。大人白天要上班,晚上和宝宝在一起可以满足宝宝的亲密感需求。
节省大人的精力
宝宝跟大人一起睡照顾起来会方便些,可以节省不少精力。
照顾周到不生病
宝宝晚上爱蹬被子,和大人一起睡便于照顾,虽然大人累些,但如果宝宝生病了,跑医院会更累。
两种情况不宜分床
分不分床,何时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宝宝来说,培养独立性的前提是安全感和依恋感的满足。心理专家认为,非剖腹生产以及母乳喂养的宝宝,3~6个月后就可以考虑实施分床计划了。不过,有两种情况不宜分床。
剖腹产的宝宝在3岁前不宜跟大人分床
自然分娩是个经受锻炼的运动过程,剖腹产宝宝由于没有经受这种锻炼,缺少从孕育到出生前的最后一搏,生命机体综合抵抗力相对低下,宝宝不但容易患病,而且性格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胆小、多动、固执、内向、独处、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宝宝1~3岁是建立安全依恋的特殊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与妈妈分离,可能对将来健全人格的发展不利,过早要求宝宝独立,是对他的伤害。
来经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宜过早分床
0~1岁半是婴儿的“口欲期”,母乳喂养是满足口欲的重要方式。没有被满足的话,宝宝长大后也会要补偿的,如咬手指、吸烟、酗酒、爱吃零食等。
做好分床前的过度准备
可以先把宝宝放在你们大床边上的小床里,便于观察他的睡眠情况,如遇宝宝哭闹就可以及时安抚他。其实,你自己也要有个过渡期来调整宝宝不在身边时的焦虑。在你与宝宝分床睡的第一个阶段,夜晚屋里最好留一盏微弱的常明灯,一来宝宝半夜醒来时不会过分害怕,二来便于你起夜时观察照顾宝宝,但不要长期使用哦,否则会影响宝宝生长激素的分泌。
顺利分床学妙招
经常让宝宝听到你的声音陈女士(中学老师)
安全感是宝宝自己睡的前提。无论你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的声音,让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对宝宝的情绪反应随时做出响应,只要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他就会乐于单独睡自己的小床。如果实在不放心宝宝单独睡,你可以先把宝宝的小床放在你的卧室里,观察一段时间,感觉没问题了,再让宝宝睡回自己的房间。
给宝宝布置一个他喜欢的“窝”姜女士(糕点师)
宝宝3岁的时候,我们把宝宝的房间装点得色彩斑斓、明亮有趣,墙上贴一些宝宝的照片和他喜欢的动画人物。比如,把小床布置成小船、军舰,大汽车或胖胖熊等有趣的形状,周围挂上卡通小动物、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贴画等做装饰,再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床边,告诉他,小动物是他的保护神。童趣弥漫的温馨小屋,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呢。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5
“干吗呀,干吗呀!这么晚了打电话,成心不让我睡觉吗?!”即便没有免提,婆婆的声音还是从电话里蹦出来,尖锐地钻进耳朵,让人觉得这个女人要么白天很辛苦,要么遇到了不止一件糟心事儿。但实际上,寡居多年的婆婆和她的父母、大姐同住,家人待她如公主,她什么都不用做,每天的时间都用来看韩剧,以及跟我们打电话和生气。
瞬间睡意全消。老公在电话里听她各种絮叨指责。明明是她先打来的,非要质问:“这么晚了骚扰我做什么?”明明自己说了N次“挂了吧”,但每次要挂电话时,她都会说:“对了,还有……”要是哪天不回拨电话,她就会彻夜不眠,第二天清早发来一张满嘴起泡的照片,并且说:“你们就不打个电话问问,看看我是不是一个人死在屋里了?”
我们结婚10年,这每天晚上的电话,婆婆风雨无阻地打了10年。老公的脾气早就被磨没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好歹她是我妈啊!”我也从最初的难以理解,到如今的充耳不闻。谁叫她是我老公的妈,何况人家38岁丧夫后没有再嫁,全部身心都在这唯一的儿子身上呢。
每天晚上打电话这还算好的。某次我们开车回我老家,1500多公里的路,开了近48个小时,堵车焦躁不算,中途孩子还被冻出了病,我和老公急坏了,到处找药店。婆婆打电话给我们时,正赶上经过一车祸路段,交通情况复杂,老公接起电话没说两句,孩子又开始啼哭不止,他只好跟婆婆说稍后再打给她,就匆匆挂了电话。当我们疲惫不堪地到达目的地已近深夜,就没再打扰她,想第二天再联系她。
没想到这之后我们就怎么也联系不上她了!无论怎么打电话、发短信,她就是不理我们。她在朋友圈里发各种鸡汤文,但就是不接我俩的电话。通过其他亲人联系上她,依然拒绝接电话,在旁边叫嚷:“别叫我妈!以后永远别叫我妈!断交!”
“断交”是婆婆一生气就会蹦出来的词,儿子没及时回应她,断交;大姐、小妹背着她偷偷相约逛街,断交;6岁的孙子上学出门时没跟她说“再见”,断交……当然“断交”最多持续3天,少则两三个小时。给她买点儿好吃的零食、夸她是这世间最善良的女人,她就会骄傲地抬起头,得意地说:“好吧!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婆婆不仅不跟我们“见识”,还没把我当外人。某次我和老公出去旅游,婆婆来家里,恰好接收了朋友寄给我的化妆品。然后她自作主张,把我的礼物送给她侄女了,连带送出去的还有一件我新买的风衣。虽然心情不悦,但我忍着,什么都没说。
老公说了句:“您送之前干吗不跟我们商量下?”婆婆马上拿出钱包,“啪”地甩过来1000大洋,大声质问她儿子:“那破东西值几个钱?你妈这点儿主都做不了是吗?”说完,她摔门而去,留下一句:“我再也不会踏进你家半步了!”亲爱的婆婆大人,您送的东西都是我的啊!可这种时候,跟她讲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闭眼、深呼吸,在心中默念:“她还是个孩子。”但是,我真希望这个“孩子”能长大,体谅一下儿子和儿媳。
专家点评: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家庭非常普遍,文中的婆婆要时刻跟儿子保持联系,否则就活不下去;随时要打电话,不管不问孩子是否在休息,不回复她绝对不行,这就是典型的“巨婴”共生心理,她是跟儿子共生在一起的。
文中的这位婆婆动不动就要跟别人断交,但其实“断交”是她自己内心最害怕的,她是拿自己最害怕的威胁别人,这是一种害怕心理的投射。她完全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她开心不开心就是天大的事,这正是“巨婴”的全能自恋。“巨婴”两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共生和全能自恋在这位婆婆身上非常明显。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篇6
事后想想,新生儿睡眠不好,父母首先要分析原因:1、孩子是不是饿了或渴了?2、是不是尿布湿了或包裹得太紧,孩子不舒服?3、孩子是不是生物钟颠倒?4、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孩子睡得比“标准”少一两个小时,父母就不要太担心了。
记得儿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喝奶量无法达到推荐的标准量,我非常焦虑。和很多新妈妈一样,宝宝的吃和睡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缺乏抚育宝宝的经验,参照了一些书籍和杂志后,我很自然地认为宝宝应该像书上写的一样,当他达不到书上的“标准”时,我会想尽办法让他多睡一点,多吃一点,希望他能和其他宝宝一样健康成长。
其实宝宝和成人一样,有个体的差异,如果孩子精神活泼、生长发育良好、反应灵敏,就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孩子这顿吃少了,下一顿自然会吃多,这与孩子自身的消化功能相适应,孩子会自主调节。
现在回顾自己最初抚养儿子的那段时间,绝大多数的时间,我不是在哄他睡觉,就是在逼他喝奶。我想那一定不是真正的爱,宝宝在我们逼迫的过程中一定感到不快。我发现宝宝其实有他内在的生长规律。当他累了,他就会多睡一会;当他饿了,他就会多吃一些。而相反的是,在他并不缺少睡眠的时候,无论你怎么哄,他也不愿意入睡;当他不太想吃,即使你充满爱心地为他准备了营养丰富的饭菜,他也不愿多吃几口。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宝宝们并不会因为拒绝进食和睡眠而耽搁了自我的健康成长。他们比父母更清楚,自己此刻需要的是什么。吃和睡不是宝宝生活的全部,当宝宝们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时候,妈妈们尽可以抛开一些“标准”的束缚,陪伴他们尽情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