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量化投资与基本面分析方法范例(3篇)

时间:

量化投资与基本面分析方法范文

技术分析,则是仅从证券的市场行为来分析证券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证券的市场行为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证券的市场价格、成交量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历经的时间是市场行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及信息透明化;价格沿趋势而移动,历史会重复。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作为证券投资学的两大理论,长期以来难分伯仲,在投资领域分别拥有大量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这两大阵营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世界级大师,索罗斯和巴菲特即是两个理论的代表人物。

其实,两种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处的试图刻画证券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尝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

■一、技术分析的弊端

由于技术分析注重短期股价趋势的判断,往往能够立竿见影地体现出适时买进卖出带来的收益,对于短线投资者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所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颇受重视。每天大量的投资顾问运用技术分析的指标数据知道投资者追涨杀跌。但是,由于技术分析信奉左右市场波动的本质力量,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及其由此形成的此消彼长,认为价格变化已经说明一切,所以一般无视隐藏在价格背后的价值判断,拒绝对任何具体的投资品种进行个性化评估,往往对市场走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屑于知其所以然,因而常常会因为迷信市场而被市场吞噬。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技术分析可以使股票脱离其所代表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情况本身而独立运作,容易产生价格与上市公司基本面毫无关系的剧烈波动,扭曲了市场的投资价值,使得股票价格价值严重背离,并诱发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无论是创业板的市场操纵,还是ST股票的非理性上涨,都已明确昭示无视企业内在价值,单纯按照价格趋势进行投资的市场系统风险在急剧增大。

相对于技术分析而言,基本面分析是一种价值分析法,它通常采用一定的数据学方法对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估值,虽然股票价值分析大致始于20世纪初,但是当时证券监管和信息纰漏的法规还没有出台,或者很不完备,所以公众可以得到的信息极少,相应地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的余地自然有限。所以,价值分析真正被广泛认可是在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股市的崩溃告诉人们,再美丽的泡沫都会破灭,应当进行价值投资而非投机,于是基本经典著作的问世,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价值分析的发展。

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L.Dodd)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书中首创了关于判断股票价格与其净资产含量的七条标准:一是企业应有适度的规模;二是财务地位稳固;三是业绩稳定;四是有连续保持支付股息的记录;五是利润逐年增长;六是适当的市盈率;七是股票价格预期净资产的含量恰当。并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两个时期,股票价值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根据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价值分析的方法。同年,哈布纳(S.S.Hebner)在《证券市场》一书中对帕拉特(S.S.Pratt)的股票价值理论(刊于《华尔街的动态,1903》)加以补充。最具里程碑的是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中全面完整的论述了股票内在价值等于未来股利贴现值的思想,后来经米勒和莫迪利安尼、高登的发展,成为公认的股票价值分析基础,也是当今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证券界掀起了回归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念的热潮,主要以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学派在同其他的证券理论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出令人信服的成就,从而用市场业绩本身验证了价值投资理论的有效性。价值学派认为:证券价格的调整要滞后于信息的到达,股票投资的艺术就在于判断当前的市场价格是否体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股票价值分析的常用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其日益规范并成为成熟的证券投资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众多理论工作者致力于从宏微观经济、市场行为、投资者心理等多角度进行探讨。

投资者在树立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将把更多的关注向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行为和业绩表现,此时投资者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准确的对股票价值进行合理的估价,进而选择更具投资价值的股票。这就是本文的出发点。

首先,我们要解决评价指标的问题。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来自诸多方面,包含宏观经济因素、微观经济因素及中观层面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涉及了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用以衡量的则是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诸如GDP与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作为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慢变量,长期作用于证券市场,而且,对于所有的股票起到近乎相同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系统风险,用其做指标衡量个股的价值,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微观经济因素作为基本面分析,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状况,包括公司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潜力、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等方面,很明显,这些微观元素都直接关系到股票的内在价值,或者说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所以应作为评价指标。

中观层面因素,包含行业因素和区域因素,及我们常说的“板块效应”,由于这些因素的量化统计工作十分困难,所以,并不实用,故不在本文考量范围。

具体评价指标,请见下文介绍。

量化投资与基本面分析方法范文

Abstract:Thechoiceoftheinvestmentlocationofconstructionprojectistheimportantcontentoftheinvestmentdecisionofconstructionproject.Butwedonothaveasetofintact,scientificassessmentmethodstouseforconstructionprojectinvestmentdecision-makingatpresent.Itisamorepracticalandeffectivewaytoassessconstructionprojectinvestmentlocationfromthecostcomparisonandfactorsanalysisbweentheselective,differentinvestmentlocationschemes.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比较费用法;因素评价法

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investmentlocation;investmentdecision;assessmethod;themethodofcomparativecost;themethodoffactorsassess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025-02

作者简介:何其多(本名何建明)(1967-),男,云南丽江人,副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制度设计理论。

0引言

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是指拟建项目的建设位置,投资区位评估通常被称为厂址选择,是对评估项目(拟建项目)建设位置方案进行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其目标是要求评估结论作出明确的投资区位最佳方案选择。按照这一评估目标,投资区位评估是否能够正确地选择出最佳投资区位方案对评估项目的投资成败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不同的建设项目投资区位的投资成本是不同的。同时,我们在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区位评价时还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生产力布局、水文地质条件等一系列的对建设项目形成影响的因素。通过对不同的投资区位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评价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方案的优劣,最终选择出最佳方案作为投资决策的推荐方案。

1比较费用法

比较费用法是指根据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方案费用的比较选择最低费用方案进行评价的方法。其评估程序为:

1.1编制“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方案费用比较表”“建设项目投资区位方案费用比较表”见表1。

1.2计算各投资区位方案各费用项目费用

1.2.1土地费包括:①土地征用费;②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费;③移民搬迁费;④移民外构(建)筑物搬迁费;⑤青苗补偿费;⑥耕地占用费;⑦城市土地使用税;⑧印花税及相关费用。

1.2.2土石方工程费包括:①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费;②防洪措施土石方工程费;③厂外道路土石方工程费;④加固工程费;⑤地下处理或增加工程费。

1.2.3运输费包括:①建设工程材料运输费;②预计的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运输费。此两项费用中均包括运输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费驾驶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1.2.4动力费包括:①管线铺设费;②建设用电费;③生产用电费;④其他动力费(如使用煤、煤气、天燃气、油作动力的费用)。

1.2.5给排水费包括:①建设及生产供水费;②建设及生产排水费。此两项均包括给排水设备设施费和支付供水单位的处理排水支付的费用。

1.2.6通讯费包括:①通讯线路架设费;②通讯设备费;③支付给电讯单位的电话费等。

1.2.7环境保护措施费包括:①为防止和治理“三废”而投资的设备费和工程费;②绿化费;③其他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

1.2.8临时设施费包括: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而临时建造的生产生活设施的各项费用。

2因素评价法

因素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投资区位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后形成评估结论的投资区位评估方法。其评估程序是:

2.1编制“建设项目投资区位因素分析表”“建设项目投资区位因素分析表”见表2。

2.2分配各因素分值“建设项目投资区位因素分析表”总分值为100,各因素分值就根据各因素在建设项目中的地位或影响确定(分值分配参见“表2”“总分值”栏)。

2.3因素评价:

2.3.1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①数值:本因素无量化值相应的数量栏空出;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是否符合:1)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经济社会平衡发展要求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符合;2)基本符合;3)不符合;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符合:4-5分;2)基本符合:2-4分;3)不符合:0-2分。

2.3.2国地规划:①数值:本因素无量化值相应各方案“数量”栏不填;②定性评价:根据国家或地区:1)国地规划或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国地规划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符合;2)基本符合;3)不符合;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符合:4-5分;2)基本符合:2-4分;3)不符合:0-2分。

2.3.3生产力布局:①数值:本因素无量化值相应各方案“数量”栏不填;②定性评价: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生产力布局要求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合理:4-5分;2)基本合理:2-4分;3)不合理:0-2分。

2.3.4水文地质:①数值:地下水位地耐力和震级数据按“地下―水位―地耐力―震级”方式填入(如:A方案投资区位地下水位为2.5m,地耐力为2kg/cm2,震级为6.5级,表示为2.5-2-6.5);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符合;2)基本符合;3)不符合;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符合:5-6分;2)基本符合:3-5分;3)不符合:0-3分。

2.3.5总体布置:①数值:本因素无量化值相应各方案“数量”栏不填;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投资区位的面积地理条件是否符合总体布置(工艺流程和厂内运输或使用)的要求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合理;2)基本合理;3)不合理;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合理:7-8分;2)基本合理:4-7分;3)不合理:0-4分。

2.3.6生态及环境:①数值:本因素无量化值相应各方案“数量”栏不填;②定性评价:对各方案投资区位的生态及环境与建设项目的运动影响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正面影响;2)无影响;3)负面影响;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正面影响:0-6分;2)无影响:0分;3)负面影响:-6-0分。

2.3.7土地征用费:①数值:根据预计的征用土地数量和单价计算出费用额填入各方案“数值”栏;②定性评价:根据土地征用费大小与建设项目预期投资目标比较进行分析(土地使用费是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即集体土地所有权转移给国家所支付的费用,若国家不计投资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时应计算投资者的土地征用费,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已含土地征用费则该项费用不再重复计算),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接受;2)基本可接受;3)不可以接受;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接受4-5分;2)基本可接受:3-4分;3)不可接受:0-3分。

2.3.8搬运费:①数值:根据投资区位现有:1)房屋建筑转移费;2)移民安置补偿费;3)其他建(构)筑物“(如基家、电器设备托运费等)计算各方案总搬运费填入各方案相应数值栏;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搬运费比较结合建设项目投资者预期水平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接受;2)基本可接受;3)不可接受;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接受3-4分;2)基本可接受:2-3分;3)不可接受:0-2分。

2.3.9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费:①数值:根据各方案预计的投资者应向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者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金(投资者为取得土地使用权向国家支付的费用称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向非国家的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称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填入各方案相应“数量”栏;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投资者可接受度建设项目成本及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4-5分;2)基本可行:3-4分;3)不可行:0-3分。

2.3.10土地使用税:①数值:根据各方案应向国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土地使用者向国家缴纳的按土地使用面积计缴的一种定额税),投资者预期水平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②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2-3分;2)基本可行:1-2分;3)不可行:0-1分。

2.3.11耕地占用税:①数值:根据投资者应向国家缴纳的耕地占用税(是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时应向国家按耕地占用数计缴的一种定额税),投资者预期水平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②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2-3分;2)基本可行:1-2分;3)不可行:0-1分。

2.3.12青苗补偿费:①数值:根据投资者应向被占用土地的种植者支付的青苗补偿费(是投资者占用表功土地上建设而支付给种植者的损失补偿),投资者的可接受度和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接受;2)不接受;②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接受:2-3分;2)不接受:0-1分。

2.3.13土石方工程费:①数值:根据:1)场地平整;2)防洪,防泥石流,防塌方;3)地下工程量诸的土石方工程费填写;②定性评价:对各方案土石方工程费结合投资者的可接受度和建设项目的预计收益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4-5分;2)基本可行:3-4分;3)不可行:0-3分。

2.3.14动力工程费:①数值:根据:1)电、煤油、气动力设备购置安装工程费;2)动力输送工程费计算动力工程费数值填写;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动力工程费结合投资者经济承受能力,建设项目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6-8分;2)基本可行:5-6分;3)不可行:0-5分。

2.3.15运输工程费:①数值:根据:1)运输设备购置费;2)公路铁路工程费计算运输工程费投资者的可接受度和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②定量分析: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5-7分;2)基本可行:3-5分;3)不可行:0-3分。

2.3.16给排工程费:①数值:根据:1)供水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2)排水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3)给排水构筑设施费计算给排水工程费填写;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给排水工程费结合投资者的能力和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做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评价: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5-6分;2)基本可行:3-5分;3)不可行:0-3分。

2.3.17通讯工程费:①数值:根据:通讯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计算给通讯工程费填写;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通讯工程费结合投资者的能力和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评价: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5-7分;2)基本可行:4-5分;3)不可行:0-4分。

2.3.18环境保护措施费:①数值:根据防治“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建(构)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绿化工程费和其他保护环境措施费计算填写;②定性评价:根据各方案环境保护措施费结合投资者的能力和建设项目预计收益水平等进行分析作出定性分析结论:1)可行;2)基本可行;3)不可行;③定量评价:根据定性评论结论给出各方案分值:1)可行:7-10分;2)基本可行:5-7分;3)不可行:0-5分。

2.6分析各方案分值和总费用各方案优劣与总关系是:总分值越高的方案越优,分析时应当结合总费用进行总费用与方案优劣的关系是:总费用越低的方案越优。在方案分析时基有某一项或多基分值为0者应首先排除。对所评价因素建设项目无要者以满分计算。

3结论

建设项目投资区位选择不仅在技术上决定着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而且在经济上决定着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我们必须对影响建设项目的各个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比较各个不同的投资区位方案各个不同因素的费用和总费用,从中选择费用最低且最符合建设项目评价的安全性、适用性和技术性原则的方案进行投资,以保证建设项目实现预期的投资效益或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建明.论建设项目评估假设[J].基建优化,1998:3.

[2]何建明.论建设项目评估原则[J].基建优化,1999:1.

量化投资与基本面分析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基金重仓股;机构投资者;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12)02-0061-05

一、引言

截止2011年3月底,我国已有基金管理公司62家,各种投资基金800多只,基金规模达27000余亿元,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3%左右。毋庸置疑,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了A股市场上重要的投资机构,其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但是如何定位证券的价值、如何分析冗长的财务报表信息、如何把握分析的重点因素,作为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其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源获得的及时、有效性远不如机构投资者;而且,目前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有2000多家,在这么庞大的上市公司中找到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对象并迅速把握并不容易,其过程往往费时费力,而且缺乏客观性和可测性。本文从基金公司所持重仓股出发,分析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思路,以期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二、文献回顾

随着基金规模的迅猛发展,其投资行为和策略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基金的投资行为展开了研究。典型的如Elkinawy(2005)用面板模型分析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美国共同基金的选股策略,研究发现,共同基金更喜欢持有容易获得信息的指数成分股和管理灵活的小规模企业股、ADR(美国存托凭证),以及与亚洲不存在贸易关系、财务流动性强和内部管理结构好的股票。

除了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进行广泛研究外,国外学者还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的某些信息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基金的持股比例与股票波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Zweig(1973)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相对“聪明的货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通过抵消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资产价值的作用;进而,机构投资者控制的股票由于较少的噪音交易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呈现出较低的波动性。此外,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会选择噪音交易。另外,诸多学者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Chaganfi等(1995)用资产回报率来衡量公司绩效,结论是机构持股规模与公司的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通过大量持股,逐渐开始参与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并对绩效发生积极影响。Ryan(2002)研究了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干预和活动水平对公司的业绩有显著的影响。TamnKhanna和KrishnaPalepu(1999)通过对印度证券市场的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的经营绩效同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的基金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起步的,近十年才迅猛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对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金的持股特征。

以汪光成(2001)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特征的实证研究为开端,国内学者先后就基金持股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汪光成(2001)发现,基金持股多少与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增长、每股净资产、流通股比例、净资产与股价比、规模、股价、股票年收益、股票的β值、股票的流动性呈现显著的相关性。杨德群等(2004)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基金的持股比重与股票的每股收益、标准差、股票价格、流通市值、换手率和上市年龄等特征变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发现基金在市场低迷的时期十分注重上市公司的业绩、股票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风险,并且实施价值型投资策略。符淼、蔡伟宏(2008)基于基金重仓股季度面板数据,采用时期似无关回归模型分析了28个指标对基金持股比例的影响,并利用基金重仓股的统计值特点发现基金筛选股票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确实在寻求价值型投资,扩大基金规模可减轻股市投机行为;基金在调研阶段和操盘阶段对风险有不同的偏好,调研阶段规避风险,操盘阶段偏好高风险高回报;基金偏爱长期流动性好的股票;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要求高于封闭式基金,牛市时基金的选股要求高于熊市;基金偏爱关注率高、信息丰富的股票;基金对行业的偏好基于行业的业绩表现;基金重仓股持股比例基本上与指数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此外,国内学者对基金持股比例与公司某些特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杨德群等(2004)分别对基金在各个半年度或季度的持股变化以及基金在每半年末或季末的持股比重与当期或后期股价收益率进行了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基金增持或减持股票对当期股价产生显著的影响,对增持股票的价格产生向上的拉力,对减持股票的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此外,基金每半年末的持股比重与后期股价收益率有显著性的关系,并且基金持股比重较高的股票在市场处于高位并反复波动或下跌时期,后期股价表现较差,而在股市处于由低谷开始的上升时期,后期股价表现较好。其分析结果还表明,基金前期的持股变化与后期的股价收益率没有显著的关系。杨永健(2006)通过研究基金持股比例与个股每股收益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基金重仓持股的股票的每股收益并没有随着持股比例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龙淼、曾德明(2006)利用混合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基金重仓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金重仓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而影响公司绩效。胡大春、金赛男(2007)基于1999年到2004年间中国A股市场动态面板数据,对基金的股票持股比例与股票收益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一方面基金偏好收益波动大的股票,而另一方面随着基金提高其持股比例,其对应的股票收益的波动率减小,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市的作用。杜文意(2010)从2005年至2008年间的开放式基金重仓股季度数据出发,实证分析了个股每股收益与基金持股比例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认为,基金对个股持仓量的变动受到长期与短期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长期因素来看,基金对股票的持仓量主要受基金持股偏好的影响。作为理性的专业投资机构,基金首先会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层面,偏好于选取每股收益较高的优质股票。但是从短期获利的目的出发,基金也会青睐于个别股价波动大、股票价格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在短时间内进行股票买卖交易并实现资金利得,达到获利的目的。

从现有的基金持股研究来看,学者在选取财务指标时,随意性太大,没有一定的指标选择标准,所选用的财务指标重叠程度太高;在分析方法上,多直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忽略了变量量纲的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分析结果。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引用沃尔评分中的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基金重仓股进行了相关研究。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数据来源

(1)基金公司重仓股

基金重仓股是指一种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并占其流通市值的20%以上,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在本文中,参考此标准,分析了2010年3月31日基金公司持仓情况,共确定沪深两市的18只股票为基金重仓股。

(2)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研究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量化反映各个基金公司在择股时所考虑的综合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特有因素。能够反映量化的指标非常广泛,本文在选取指标时充分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可获得性、可比性,力图多角度地衡量不同上市公司的特质因素,同时避免数据的重复性。企业特质因素除了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之外,还包括一些诸如管理层、领导班子基本素质、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比较水平、在岗员工素质状况等软指标。但是这些软指标缺乏统一标准,而且数据难以获得,故在这里并没有列入这里的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所使用的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所刊登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比率数据以2008年度和2009年度财务报告所列项目经整理、计算获得。

为了较全面和有重点地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文中选用的财务指标参照沃尔评分法的指标体系,并考虑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项目的可比性特点,部分报表项目的不一致性,选取了10个财务指标,其中,7个基本指标,3个修正指标。具体财务指标选用情况见表1。

其中: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净额×100%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增长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额/年初总资产×100%

2分析方法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其中因子分析法中主因子的个数选取参照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采用MatlabV6.5软件、Spss软件和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证分析

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又称主分量分析,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尔后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首先,考虑到财务指标的度量方法存在差异,并且不同指标之间差别较大,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的差异,以便使计算结果有合理解释。

其次,运用Matlab软件对标准化处理过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其相关系数矩阵。从所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这10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这10项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的重叠,相对来说,利用主成分分析比较合适。

再次,利用统计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相应的标准特征向量。

在确定主成分变量个数时,同时考虑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小和累积方差贡献率来进行选择。从表2来看,其前4个初始特征值大于1,但考虑到第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98%,在投资决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故本文确定5个主成分,其对应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45%;这也说明确定5个主成分已经能够较好地解释基金的投资行为。此外,从特征值的崖底碎石图(图1)来看,后面的5个特征值相对较小且趋势比较平缓,意义不大,所以确定5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原有的指标信息。

在确定了主成分个数之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分析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从中可以看出,有的财务指标在多个主成分中具有较大载荷,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为了使各个主成分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运用方差极大旋转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人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本文选择5个主因子,进行方差极大因子旋转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系数在0和1之间出现两极分化,各个主因子之间是在理论上是互不相关的,结合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各个主因子,具体分析如下:

在第一主因子中,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具有较大载荷,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效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状况指标,是一个公司的财务指标的综合衡量,因此第一主因子可称为公司综合素质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28.41%。

在第二主因子中,销售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具有较大载荷,这些指标分别反映的是公司的资产运营状况和财务效益状况。其中,财务效益状况是修正指标,该主因子更侧重于公司的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可称为公司资产运营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26.10%。

在第三主因子中,销售营业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具有较大的载荷,这两个指标是评价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总体来说,是衡量公司发展能力状况,可称为公司发展能力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15.10%。

在第四主因子中,流动比率具有较大的载荷,这个指标是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总体来说,是衡量公司发展能力状况,可称为偿债能力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为11.57%。

在第五主因子中,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较大的正的系数,这个指标是评价公司财务效益的指标,是衡量公司财务效益状况,可称为公司财务效益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11.26%。

3综合因子得分评价

在因子模型建立之后,利用该模型对基金重仓股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出各个因子得分,然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结合本文确立的因子模型的相关分析结果,18只基金重仓股的综合得分函数可以具体表示为

F=(28.41%F1+26.10%F2+15.10%F3+11.57%F4+11.26%F5)/92.45%

其中,F1,F2,…,F5为回归法估计出的主因子得分。

根据上面的分析,把各个主因子得分值代入综合得分函数即可以计算出每只重仓股的综合得分。

股票的综合得分大于零,说明该只股票在考察的基金重仓股中超越了整体的平均水平,反之,则劣于平均水平。从表5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排在第一位的股票的运营能力因子得分远远高于其他股票,除此之外,财务效益因子得分也是比较靠前的,而且,该只股票也是基金持仓最多的,高达39.68%;综合得分位于第二位的股票则综合素质因子和偿债能力因子得分是最高的,作为基金重仓股20%的持仓起点,22.1%的持股比例不算高,这可以从资产运营能力较差来解释,在本例中,该只股票的资产营运能力因子得分是最低的;综合得分排在第三位的股票则具有最高的发展能力因子得分。综合得分最低的三只股票都具有较低的综合素质因子得分,在这里,综合素质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在基金投资时的重要作用。

4结论

各个主因子反映了基金的投资行为,通过上述对基金重仓股的实证研究,可以对基金的投资行为作出如下推断:

(1)基金在投资时,侧重于上市公司的整体评价、资产运营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财务效益状况的分析。这些都是对股票进行价值分析时的衡量因素,表明基金投资时重视股票的价值型,进而反映了基金的价值型投资理念。

(2)基金在投资时,资产运营、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效益状况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突出的上市公司都可能被基金所挖掘,成为其持有对象,反映了基金的择股能力。

(3)基金持股可以用各因子得分和因子综合得分得到解释,说明使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考察基金重仓股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

四、结束语

随着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般的个人投资者与基金的资金规模、资源优势是不可比拟的,因此可以认为,研究基金重仓股对个人投资者极具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现在股市低迷不振且近期内走势不明的局面下,避免个人投资者在择股时的盲目与冲动、简化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本文未对我国基金进行细分,在财务指标选取上,沃尔评分体系中修正指标选取过少等,这有待后期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lkinawy,S.MutualFundPreferencesforLatinAmericanEquitiesSurroundingFinancialCrises[J],EmergingMarketsReview,2005,(6):211-237

[2]汪光成,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2002,(1):48-55

[3]扬德群,蔡明超,施东晖-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67-74

[4]符淼,蔡伟宏,我国基金重仓股选股偏好的时期似无关回归分析[J],海南金融,2008,(7):28-33

[5]杨德群,等,基金持股与股价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4,(3):69-72

[6]杨永健,基金持仓比例与每股收益相关性研究[J],金融经济,2006,(22):75-76

[7]龙淼,曾德明,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J],事业财会,2006,(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