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开放实验室范例(3篇)

时间:

开放实验室范文篇1

【关键词】开放型;语言实验室;探索;实践

1.建立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意义

目前,语言实验室在各高等院校的普及率极高,语言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均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如何更加高效地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是目前实验教学改革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建立开放型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是进行外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开放型语言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日常的外语教学内容,同时在没有课程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在提高语言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起到积极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2.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构建

2.1数字资源的整合

目前,外语教学主要使用多种多媒体数字资源进行教学,数字资源种类多样,针对于教学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重复性等问题,应将教学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分类,建立数字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是构建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基础条件,为了保障学生在开放型语言实验室进行系统的学习,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可按不同专业、学科、语种进行有序的分类。同时还要侧重于资源类型的分门别类,要将教学视频、音频和文档类资源进行有序的划分,其中包括阅读材料、听力测试材料、口译训练材料、电子书籍、音像资料、影视作品、多种外语教材的音视频材料等。通过数字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时“按需所学”,使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更加高效。

2.2学习环境的创建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创建的学习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局域网资源的范围,当前的学习环境应朝向综合性、多功能、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开放型语言实验室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使用校园局域网提供的课程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登陆网络学习资源网站,免费浏览和下载所需要的学术资料和原版外语阅读材料。

2.3建立学习、科研、竞赛统一机制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可以较好的满足外语日常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尊重和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环境下,构建以教师为指导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学之外的时间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开放型语言实验室进行外语类科学研究以及开展课外竞赛活动等。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以及科技竞赛的活动,有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学习或查找资料,学生可以真正的在学习中得到收获,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宰者。

3.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3.1规范管理体制

完善的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障实验室可以平稳运行的基础。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管理制度需在学校教务处和设备管理处的指导下,并结合实验室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制定。我中心针对于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常规管理流程》,而对于实验室管理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守则》,《实验室人员工作守则》,《实验室规章制度》等,还有针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方面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2完善维护措施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最复杂而又最重要的工作既是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如何保障实验室硬件设备正常的运行和软件资源的有效使用以及网络环境运行畅通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硬件维护方面,在实验室建立初期采购硬件时,应将硬件设备使用的年限充分考虑其中,合理的规划布置,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检修;软件维护方面,针对于实验室使用率高,学生流动性大等特点,要求管理人员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杀毒和升级,定期备份软件资源等。通过以上的主要措施,可以使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故障率降低,有助于建立稳定有效的学习环境。

3.3开放技术服务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运作离不开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实验室技术人员开放的技术服务可以为师生使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及提供充足的便利。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实验室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使用的专业技术服务,以此来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同时还可极大提高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4.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实践

4.1提高教学人员的操作技能

在开放型语言实验室中进行教学或是科研活动均要求教学人员具有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学人员只有熟悉语言教学系统的功能以及其它学习软件的操作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定期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有效的展示教学系统的各项功能,示范各种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提出在实验室中需要注意的操作事项,以及遇到紧急情况的解决办法等。教学人员操作技能的提高可以大大提升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软件的各项功能,帮助教学和科研活动更有效的进行。

4.2合理组建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应结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学历层次以及年龄层次进行合理组建,针对于实验室中涉及的各种技术要求需要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熟悉教学系统的操作,精通多媒体技术,为了适应实验室不断发展的新环境,管理人员必须注重个人业务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4.3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开放型语言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学生,为了更好地保障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故障的发生,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使用规范教育以及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教师应以身作则,要真正起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其次,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语言实验室学生使用守则等,使学生充分意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遵守的规定。

5.结束语

实验室的开放以及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大学校园内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综合技能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场所,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蓉.高校数字语音实验室管理策略[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5):221-222.

开放实验室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验室开放教学工程教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202-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趋向多样化,强调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基本技能、技术培养,回归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已经列入我国职业化教育重点发展方向),在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工程实践教育方面愈加重视,但没有比较成功的模式,还处于由过去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本技能、技术培养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怎样在强调通识(才)教育的同时,解决好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培养的矛盾,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工科院校今后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着重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1创“新”观念,明确目的

创“新”观念就是以学生为本,树立适合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学理念,并积极地与国家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相辅相成,不断改革与更新。

(1)在工程教育中,如何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是很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整个本科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实验平台,使学生们能够在学校期间就初步具备工程实践技能和经验。

(2)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要求,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确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施途径。根据一些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多元的实验教学模式。确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即“开放实验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开放的实验内容”就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到实验室来开展实践活动;增加研究性,创新型实验课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能力。

2实验室开放的目的

衡量高校对社会的贡献不是科研搞了很多,学生招了不少,重要的是高校如何育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良好过程。

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坚持以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实验知识创新、实验技术和手段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宗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开放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观的深入和发展,也是实践教学手段的进步和提高,同时对培养高素质的理工科工程型人才具重要意义。

3电工、电子实验室开放是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自从2010年以来,致力于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了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实验室开放教学,这种开放式实践教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特别是在电源设计、红外线无线收发电路制作等综合实验方面丰富了同学的理论水平,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多年来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给学生进行兴趣爱好、工程实训、科技制作等活动建立了平台,并与社会实际接轨,为社会保障服务。

(2)在新形势下,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特别是吉林省高校强省政策实施,高校实验教学设备得到充分的保障,开展实验室开放教学活动,使这些设备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型的实践平台。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师,应是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实验人员。优化实践教学师资结构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也是必然趋势。

(4)实验室开放效果的进一步拓展

1)是对长春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及深入;

2)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实践,也是因材施教更好的方式;

3)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各项资源,为同学们所应用;

4)能够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观,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意识。

4培养工程型人才,建立实验室开放的良好机制

4.1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

(1)面向全学校的本本科生进行验证实验教学;

(2)面向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

(3)面向电气、电子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行学科竞赛、创新实验;

(4)面向学科建设,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4.2制度保障

(1)遵守具体的开放实验时间和完成的实验内容;

(2)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

(3)实验前必须进行具体实验项目的预习;

(4)实验室要填写实验记录和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5)认真完成实验项目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

4.3组织形式

(1)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和实验进行的时间;

(2)确定参与实验的学生信息并发放实验指导书;

(3)按照开放的时间和实验内容组织指导实验,并批改实验报告;

(4)负责实验设备的日常维护。

5实验室开放内容的总体设计

5.1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统一式管理、细致式教学;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集中式管理、引导式教学;创新型实验开放式管理,启发式教学”等管理模式,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学生独立完成综合实验等系列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为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培养学生电子器件基本应用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能力,培养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电路的规范安装与测试方法,授课与训练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

(2)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为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采用CAI课件,适当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验课学时,以中大规模器件为主,培养学生进行各种电子电路设计、装配与测试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信号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

(4)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与电子信息学科相关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拟的课题。要求学生自拟设计方案并自行设计电路,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与新技术、新器件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发表研究论文。

5.2实验室开放具体实践教学科目的建立

第一部分:电工原理类。实验内容安排如下:(1)叠加定理研究;(2)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转移参数测定;(3)直流双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4)负阻抗变换器测试方法研究;(5)电源等效变换及最大功率传输特性研究;(6)互感电路的耦合系数测量;(7)单相铁心变压器特性的测试;(8)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9)Y/变换电路研究。

第二部分:模拟电子技术类。实验内容安排如下:(1)三极管特性测试;(2)射极跟随器;(3)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4)基本运算放大器的应用;(5)波形发生器;(6)OTL功率放大器;(7)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8)八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9)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第三部分:数字电子技术类。实验内容安排如下:(1)移位寄存器及应用实验;(2)并、串行数模转换实验;(3)数据选择器及多路开关实验实验;(4)并、串行模数转换实验;(5)555时基电路综合应用;(6)节日流水灯的设计与制作;(7)电子秒表实验;(8)红外线无线收发电路制作;(9)抢答器实验。

6实验室开放的效果及影响

开放的实践教学在2014年长春工业大学进行的审核式本科教学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好评。长期、系统、综合的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本人有着深刻的、良好的影响,对于为社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秀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式实践课教学[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9(4).

[2]侯云海.遵循专业培养规律开展创新教育,切实搞好创新人才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开放实验室范文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教学

对于医学检验专业来讲,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设备、场所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基本的操作技能,对于临床实践操作也非常陌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实验室,促进医学检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一、开放实验室概述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开放实验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实验项目方面的开放性

在医学检验教学中,有很多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熟练掌握的。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足。例如,临床检验中采血、推片等内容。在开放实验室中,并不对实验项目进行限制,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技能水平选择合理的实验项目,通过操作练习的强化来弥补实验教学存在的课时不足的问题,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在开放实验室中开展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二)在实验时间方面的开放性

在对实验室进行开放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计划与安排。即便如此,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例如指导教师安排了其他的工作、学生需要参加其他活动等。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进行应对,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其他的时间来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

(三)在实验程序方面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时间的限制,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试剂配置、标本预处理等工作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体验与掌握完成的工作流程,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开放实验室中应该强化试剂的配置、标本处理、废液处理等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

(四)在实验模式方面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其组成部分都是单列项目,这些单列项目具有针对性强、内容单一的特点。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单项技能,但是临床中包括的往往都是多项目的模块组合,导致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出现了脱节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开放实验室应该结合临床实践,实现多项目组合教学模式的推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在实验资源方面的开放性

学校在教学仪器方面虽然比较先进,但是由于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导致其数量一般为1-2台。在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够利用有限的仪器进行演示实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全班的学生围着一台仪器转,听教师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等进行讲解,没有自己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机会;或者是全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够进行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这就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面对仪器手足无措。开放实验室要求进行小组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位同学都有操作仪器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操作。

二、开放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通过实验室的开放,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开放力度不足

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力度不足的问题,虽然在时间与项目方面实现了开放,但是在其内容方面依旧选择的是事先安排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主的设计,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未来的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促使学生研发更多的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二)开放实验室投入不足

医学检验有着非常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仪器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对医学检验实践教学中的仪器、设备、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在开放实验室中需要更多的耗材,对资金的消耗比较大。因此,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实现实验环境的改善与实验设备的更新,更好地满足开放实验室的需求。

(三)开放实验室设备不统一

不同医院在条件、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检验设备在厂家、型号、操作流程等方面也并不相同。医学院校不可能将所有的仪器设备都纳入到实验室中。因此,实验室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网络教学充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对不同型号仪器的原理、结构、流程、功能等进行收集与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加深学生对现代化仪器的了解与掌握。

总结:

医学检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开放实验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操作技能,更好地顺应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顾兵,潘世扬,黄B.开放实验室及PBL教学在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7):69-72.

[2]朱小飞,郭晓芳.基于网络虚拟实验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0(47):2556-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