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精选5篇)

时间: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篇1

活动设计:

在”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在整个主题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整个情感的脉络会比较多的落在妈妈的身上,爸爸其实在家庭中一直担任着比较靠后的位置,在爸爸大调查中,我们将爸爸调查表发给幼儿们回去采访自己的爸爸,问卷回收后幼儿分享的时候问幼儿”爸爸最喜欢做什么””爸爸的本领是什么”,幼儿更多的给我们的答案是”爸爸喜欢谁家””爸爸的本领是玩手机””爸爸喜欢看电视”,在幼儿的心目中爸爸的形象是比较消极的,但是如果问道希望爸爸为你做什么的时候,可以发现孩子们还是希望能和爸爸更多的相处时间,再让幼儿去仔细观察自己的爸爸的”本领”是什么的时候,他们慢慢的会发现爸爸其实在家中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比如有的孩子会说爸爸会把家里坏的都修好了,其实父爱和母爱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母爱更加的直接,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但是父爱更多的父亲采取的是比较内敛的爱,是要靠孩子真正的去体现才能感受到的。通过这个是让孩子能够将爸爸对他们内敛的爱挖掘出来,通过说说我的爸爸引发幼儿崇拜自己爸爸的情感,到后面的画爸爸,是让幼儿前面积累的对爸爸的爱有了一个表达表现的途径。

活动目标:

1、大胆选择水粉颜料,简单勾勒人物的形象,表现爸爸的特征、爱好。

2、在说说画画中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的爸爸

1、看照片

——今天曹老师把你们的爸爸都请来了,你们想不想见见?(12张照片逐一出现,定格)

——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爸爸?(哪个是你的爸爸?第几行第几个?)

2、看视频

——这是谁的爸爸呀?(篮球、玩耍)

——你和爸爸在干嘛呀?(爸爸是我们的玩伴)(爸爸是我们的好朋友)

——你们看了这两段片子感到快乐吗?爸爸真爱我们??

二、猜猜我的爸爸

1、——曹老师把宝宝们的爸爸都画下来了,我们来猜猜是谁?(出现一张画,一瘦一有抬头纹一在烧菜)

第一张:——你能猜出这是谁的爸爸呀?(哪里一样?)

第二张:——这又是谁的爸爸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宝宝把爸爸的外貌特征都记在心里了,真棒!

第三张:——看看这个爸爸在干嘛?我画的是哪个爸爸呀?

——抓住了特征就能画的和照片很像了,爸爸一定会喜欢

2、诗歌:再瘦的爸爸在我心目中也是强壮的爸爸,脸上有了皱纹的爸爸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年轻的爸爸,爸爸呀爸爸,每天晚回家,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爸爸呀爸爸,多么辛苦呀,留点时间给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三、画画我的好爸爸

——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自己最爱的爸爸画下来呢?

——我们用水粉笔来画画我的好爸爸,把你对爸爸的爱尽情的画在纸上。

——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哦,颜料舔一舔,洗笔的时候轻轻的,用毛巾吸吸干。

四、分享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画

——你们觉得画得和照片像吗?

——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我们把它包装成礼物回家送给爸爸好吗?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篇2

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准备: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蝙蝠(福)鸡(大吉大利)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

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出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要求

(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

1、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

2、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

3、教师简评

六、小结。

三、案例反思:

手工制作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交流信息,致力于创设一种

快乐的教学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友好的师生情感。本案例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用课件呈现民间优秀喜花作品,把传统的艺术美引入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

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动手操作,感受我国剪纸的内涵及文化。这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的作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胆创新,剪出了时代特色,使我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了解学生兴趣是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的,而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就上不好有质量的课,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同伴交流,体验剪纸的快乐。最后我设计了自评、互评、师评环节,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从中学到更多新的技能。

总之,本节课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突出了美术学科的审美特征,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剪纸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创作、体验创作,投入创作的实践中,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篇3

一、猪八戒吃西瓜

活动目标:

1、学习较为复杂的拉杆式活动结构纸作品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制作“猪八戒吃西瓜”提高制作兴趣。

2、使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

活动准备:“猪八戒吃西瓜”活动图片,胶水,剪刀,刻刀,直尺

活动过程:

1、沿边框剪下各部件,“=”和“*”处用刻刀刻空,虚线正折。

2、将抽拉条对折后从底板下方的槽3中穿入,再从槽4中穿出。

3、将头部摇杆下端正折后,从颈部槽中穿入,插入抽拉条的槽1中,并打开折叠部分,使它在刻槽中“锁住”。

4、将头部的刻槽与底板上头部的刻槽对齐,把“耳朵根”插入其中,并“锁住”。

5、把“手臂摇杆”穿入底板手臂刻槽,再插入抽拉条的槽2中并“锁住”,四个卡脚“A”,嵌入刻空的圆孔。

6、推拉抽拉条,猪八戒吃西瓜的憨态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二、猴子玩平衡

活动目标:

1、学会可挂式纸玩具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多曲线纸玩具的剪裁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杠杆平衡原理,发现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铅画纸,毛根,棉线,剪刀

活动过程:

1、将铅画纸对折两次,画出小猴子的头、耳朵、身体、胳膊、腿和尾巴。

2、沿着画好的线条剪下来。瞧,一下子做好了四只小猴子。

3、把其中两只小猴子翻过来,姿势就不一样了。用水彩笔给每只猴子上色,添加表情。

4、在毛根中间拴上棉线,并用胶带粘在桌子边上,使毛根成平衡状。

5、在毛根左端挂一只小猴,然后在右端的中心再挂一只,毛根还能保持平衡吗?

6、如果在右边的小猴尾巴上再挂一只小猴呢?多做几只,挂在不同的地方试试看。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的:

锻炼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意图:

父亲节到来之际,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贺卡送给爸爸。

制作器材:

胶水、剪刀、剪贴纸等。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在剪贴纸上裁剪一个长方形,然后对折;

第二步

在裁剪好的长方形上面剪出大概3厘米的豁口;

第三步

按照图中的那样,进行折叠,把大概10厘米的领带黏贴上去,注意,领带可以选择别的颜色,尽量和衣服的颜色搭配开来,在领口的地方粘两个纽扣做为装饰。

在胶水干掉以后,在衬衫的背面写上自己相对爸爸说的话。

简简单单的几步,我们的个性父亲节贺卡就做好了。

教学反思:

“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后是情感。”绘画活动是幼儿情感的必要表达方式,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所画,注重引导幼儿的情感因素,只有情感才能爱画画,才能有激情,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好作品。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模板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3、让幼儿学会装饰石子。

【活动准备】

1、区角活动中的各种石子

2、彩笔、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听故事《五彩石》,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1、与幼儿交谈:“小朋友,故事听完了,故事中有美丽的五彩石,你们愿不愿意拥有这样美丽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儿兴趣“现在老师给你们画石子,自己做一个《五彩石》”,好不好?(好)

2、现在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们长什么样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们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装饰这些小石子呢?好,请看老师这里。

3、老师教幼儿画石子的步骤:

(1)选一颗石子,先观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画桃子、草莓、胡萝卜等,椭圆形的可画小鸡头、小猫头、小孩头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画,小草、大树、小房子等。

(2)观察好之后,可作画,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笔开始作画,作画时,必须把石子的全身都画满,不要只画一画,这样不美观。

(3)画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颜色给抹了。

4、幼儿独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老师要重复指导。

5、老师设计一个主题,如,现在是夏天就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分别让幼儿作画,分工有序,如,有画炎热的太阳的,有画夏天的水果的,有画水中的荷花的,有画大树、小草、小花的,有画小动物的等。

6、展示幼儿作品。

三、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独立作品,放到区角中,用主题画来装饰自己的教室。

手工书设计美术教案精选模板的10篇范文就是以上这些,虽然只有10篇,但小编相信这其中的每一篇都能给需要编写美术教案的老师提供一些灵感上的启发和帮助。如果这些内容启发到了大家,也请大家记得多关注本站,以及后续更新的其他主题教案模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