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6篇)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英语)
一、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或并列主语)和一个谓语(或并列谓语)。根据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五种:
1、S+V.主语+不及物动词。
2、S+V+O.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3、S+V+P.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4、S+V+IO+DO.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可以转换成:
主语+直接宾语+for或to+间接宾语。
常见的这类动词有:buy,bring,make,choose,getsth.forsb.
teach,give,pass,hand(传递),show,offer,sell,lend,take,sendsthtosb.
5、S+V+O+C.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二、并列句:常由or,but,and,sofor等词将两个简单句连接,表示转折,递进等关系。
三、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物理)
1、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2、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3、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4、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5、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__,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化学)
一、常见的酸
1、盐酸(HCl):①物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质量减轻、质量分数减小);②用途:除锈、制药、胃酸帮助消化等。
2、硫酸(H2SO4):
①物性:无色无味、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吸水性(打开瓶盖,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浓度减小)。
②用途:作干燥剂;制化肥、农药等;金属除锈
③腐蚀性(脱水性):夺取物质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碳。
④稀释: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二、酸的通性(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和活泼金属(H前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①Fe+2HCl==FeCl2+H2↑
②Mg+2HCl==MgCl2+H2↑
③2Al+3H2SO4==Al2(SO4)3+3H2↑
3、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Al2O3+6HCl==2AlCl3+3H2O
③CuO+H2SO4==CuSO4+H2O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语文)
一、易读错的字
隧洞(suì)干瘪(biě)淤滩(yū)胚芽(pēi)
绯红(fēi)熏黑(xūn)纤绳(qiàn)墓畔(pàn)舵手(duò)
丛莽(mǎnɡ)旌旗(jīnɡ)旋即(xuán)血雨腥风(xīnɡ)
飞窜(cuàn)胆怯(qiè)翡翠(fěi)掠起(lüè)号叫(háo)
蜿蜒(wān)伤痕累累(lěi)
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遂(隧)洞涡(蜗)行坯(胚)芽菲(绯)红
迷罔(惘)薰(熏)黑锋(烽)烟沧(苍)茫
振(震)怒悬涯(崖)弯(蜿)蜒飞蹿(窜)
三、易用错的词语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一般用于褒义的语境。使用时注意对象,不能形容血液、月亮、光线、粉末、气体等,要与“喷发”“喷溅”“喷吐”“喷涌”等词语区别。
蜿蜒:形容蛇类爬行的样子,也可由此引申而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适用对象为山脉、河流、道路等。注意与“逶迤”的区别:“蜿蜒”侧重于曲折延展的状态,“逶迤”侧重于延续不绝。
四、常考文学常识
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
4.高尔基,苏联作家。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知识点总结(数学)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