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6篇)

时间: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1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分类收集管理

中图分类号:X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76-0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快速发展,聚往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kg,产生垃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对人们的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更是通过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垃圾污染环境主要表现在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方面,对社会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认识到,垃圾问题如果没有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1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

垃圾分类收集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和运输。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具有重要的意义:(1)通过分类收集,把有用物品,如:金属、纸张、塑料、废旧家电等分离出来,重新利用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可收回利用的垃圾循环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垃圾在源头经过分类,把不同的垃圾分离出来,可回收的物品放在回收利用中,有毒害的放在危险垃圾处理环节等,减少了垃圾处置、处理量;(3)垃圾分类可有效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形成垃圾无害性,有利于垃圾资源化,为后期处理垃圾分类工作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4)减少了运输、处理垃圾的工作量,降低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难度,避免对混合垃圾分选产生的费用,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可回收物又作为再生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垃圾处理是社会的责任。中国属于人口大国,每人每天都会扔出很多垃圾。垃圾通常是先送至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而垃圾属于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会产生臭味,随风飞扬的塑料袋、粉尘等,形成“白色污染”,造成严重空气污染;而且垃圾中会含有大量可燃物,都会引起自燃、火灾或爆炸等事件。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垃圾对环境与人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而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后,垃圾不是送往填埋场,而是被送到工厂,不但减少了土地占用量,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把可回收的物品循环利用起来了。因此,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处理,可有效地收回利用废物,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2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国外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

从世界各国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划分。如:日本是分为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资资源垃圾等,而德国分为纸张、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一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综合利用、堆肥、焚烧发电和回收资源。具体处理包括:(1)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以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2)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例如:回收1t废钢铁能炼出0.9t的好钢;废纸再回收后,可以节省木材等等,都减少了污染。(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避免对人带来危险。(4)除以上几类垃圾外,还有渣土、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方法,政府大力对垃圾处理的投资和环保进行宣传,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在日本,规定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如每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而且要求人们在垃圾分类前一天晚上,才能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月只收集一次。日本不断的推出法律政策来保障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1]。在美国,街道两旁设立各式各样的分类垃圾桶,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芬兰,采取分类垃圾收费比混合垃圾分类收费低的规定。这些方法与规定,加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

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分类收集的方式。但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方式还是采用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方式是将各种城市生活垃圾不经过任何任何处理,混杂在一起收集。一般在居住区都设有垃圾房,人们将家中垃圾装袋后,每天由垃圾车或环卫工人将这些垃圾运送至垃圾中转站;还有在公路两边、公共场所,都会分段设置垃圾箱,定时由专人清理。但是混合后的垃圾很容易产生臭气、染水等,形成二次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处理难度,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最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焚烧等。但是,如干电池、废灯管等大量有坏物质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源头处理方式。我国也在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方式,目前,在上海、广州、青岛等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收集。1999年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1999年深圳提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2000年选定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2]。近几年来,8个试点城市开展了多样的分类收集工作,在公共场都设置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箱,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垃圾分类收集也越来越关注。但是,有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率不高,甚至没有分类回收;还有许多城市根本就没有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有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城市,市民和路人也做不到分类投放,即使分类投放,由于没有垃圾分拣中心,还是存在混合后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有些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也形同虚设。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现状来看,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现象依然显著,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国家政府领导人着重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并不重视。虽然设立一定的垃圾处理建设,但是处理设施非常滞后,城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宣传教育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并没有大力进行宣传。在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时,没有让人们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作用。

(2)政府对垃圾分类资金投入不足。

在城市设施投资中,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未有效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的投资所占比例较低,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投入不足,从而形成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不足,不能得到良好的推行,导致分类收集箱、分类收集车辆、清洁集装箱的改造、生物处理机的购置和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活动的经费难以落实到位。

(3)人们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高。

虽然有一些城市居民对分类收集的好处有所了解,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垃圾混装,大数人还是将各种条样的垃圾混装在一起,随意丢进垃圾箱内,很难做到将垃圾分别放入多个垃圾袋,然后再分别送至不同的垃圾箱。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的城市,只是配置多种垃圾箱或垃圾袋,宣传教育也比较简单,并没有提高人们分类收集的意识与积极性。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对垃圾分类收集做出了规定要求,如《垃圾处理产业化意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条例》[2]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分类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全国性的实施规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缺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强制与稳定,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5)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主要由环卫部门进行,工作的实施与政府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机制并不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从实施情况来看,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的工作由商务部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在垃圾处理的链条中,各部门之间没有综合执行,人们也没有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上完全配合。

5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对策

(1)加强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视。

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政府领导的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各级政府领导起主要带头作用,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与责任。

(2)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

由于政府对分类收集的设施投资较少,从而也造成分类收集和运输的设施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投入资金。搞好分类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分类垃圾箱、垃圾分拣中心、完善垃圾分类的运输工具等,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完善综合部门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相关的垃圾分类收集只是些理论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内容,明确政府、企业和人们在垃圾管理包括分类收集、资源物循环利用的责任与义务。政策引导、领导带头,使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管理,将属于环卫、环保、城建、供销部门相关的职能合并起来,建立新的综合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废弃物收处理规划、运输网络、工程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并赋予执法权。既管理生活垃圾又负责有毒有害废弃物,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环保社会工程及环保科技的开发利用。

(4)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对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倡导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积极性。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校适当开展环保课,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组织好城市拾荒者,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企业化运作。

根据调查,我国668个城市中,拾荒者大约有230万人。仅北京的拾荒者就超过l0万人。因此,可以设立垃圾回收公司,把这些城市拾荒者组织起来,参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分拣。这样不但有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还使他们有了固定收入,同时,解决了城市中的一个不安定现象。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应该形成一种政府扶持的产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还可以鼓励国外投资经营商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4]。

(6)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我国采取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起步相对较晚,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先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进行推广。2000年我国在8个城市设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其他城市可以学习试点城市,借鉴其经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每个城市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时要逐步实施进行。可以先从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高的居民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规定,然后向全市推广,逐步在全国各城市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人们对垃圾分类要求都还不熟悉,要先在源头采取粗分类,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5]。如果垃圾分类过细,会让人们认为太麻烦,影响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6结论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种有效处理垃圾的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通过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有效途径。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起步较晚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政府领导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对分类收集建设投资力度较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相关垃圾处理部门之间综合协调能力不完善,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认识不足等。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管理措施。国家政府要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从领导带头、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再利用资源,建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建设基础垃圾处理设施,让垃圾分类收集落到实处。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的积极参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让垃圾中有用物品得到回收利用,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不断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参考文献

[1]褚明兴,王汉逸.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推进对策[J].山西建筑,2014(18):226-227.

[2]杨佃华,郑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污染控制对策[J].环境经济,2012(Z1):66-69.

[3]张黎,王璐,吴彬彬,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探索与研究[J].建设科技,2013(8):25-27.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2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创新

从工业生态学的视角看,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过去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资源(商品)—消费—(废物)丢弃;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在于改变这种模式:资源(商品)—消费—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的必要途径,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必要性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城区范围的扩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图1可看到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城市垃圾清运量增速较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其增速明显下降,但到了本世纪初,垃圾清运量增速的又开始加快。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加重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改变垃圾处理方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增长,垃圾组分的含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化的特点:(1)垃圾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厨余垃圾)所占比例开始下降,到2000年已经下降到43%左右。(2)垃圾中无机物(砖瓦陶瓷等)所占比例也基本呈下降趋势。(3)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有大幅增长,其平均值由1995年的11.79%上升到2000年的26.62%,增长了1倍以上。这种变化趋势显示出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

二、源头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和前提

垃圾分类回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回收方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遵循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居民生活源头分类开始(分类收集、装袋);接下来是分类集装运(分类投放到分类回收箱、分类装运);最后根据垃圾不同的成分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可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多环节的一体化系统。具体流程见图2。

居民家庭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从外国的经验看,成功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从每个庭做起的。瑞士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最有效、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瑞士人一般均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垃圾回收点,经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来扔分类的各种瓶子,孩子从父母手里接过废瓶,然后准确地将不同的瓶子扔进不同的回收箱。有些回收站离居民点较远,但当地居民仍会开车将废品运来。日本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五类分别装在不同的塑料袋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垃圾送到指定堆放点。

三、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城市分析生活垃圾回收源头分类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多,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居民的环境意识比较差;居民对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的知识非常有限;垃圾分类收运作业不分类,以及主要以填埋方式处理垃圾,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为了客观的了解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分类难的根源,笔者作了一次实地访谈调查。2008年8月12—14日,笔者在大连市4个放置了分类收集垃圾箱的居民小区随即拦截了20名正在倾倒垃圾的居民,进行了访谈。在这20名居民中,有2位居民把纸质包装箱和饮料瓶子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包装;还有1位居民单独包装了几块电池;有8位居民表示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报纸、纸板还有塑料瓶卖给了收废品的,没有随便丢弃。但他们的垃圾袋里的厨余、塑料袋、还有棉织品、纸张等垃圾都混装在一起,没有经过分类。通过访谈,居民对生活垃圾不分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点:转贴于

1.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现阶段中国政府的作用主要还处于提倡、指导阶段,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生活垃圾分类是很不方便的,也会增加生活成本。在分类与不分类两种行为的后果一致的条件下,通过自觉来实现源头分类是很不现实。即使发达国家也是用法律、法规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包括居民的源头分类行为。“限塑令“颁布以来,取得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对提高环境意识有积极促进作用。

2.环卫作业手段、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缺乏动力

虽然有了分类回收的垃圾箱,但环卫工人的作业方式并没有改变,垃圾装运过程仍然是混装;而且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为主。如文中图2所示垃圾分类回收是多环节一体化过程,源头分类了,运输过程中发生混装就不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所以有的居民说源头分类是毫无意义的。

3.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少,缺乏指导

现阶段中国关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少。大多数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大部分居民不知道所在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的人听说过生活垃圾要分类;对于分类好处和分类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怎样分类才是正确的,了解的人非常少。

4.垃圾分类要求没有落实到户,缺乏规范

根据访谈结果,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比较高了,但是缺乏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动的指导。主管部门对于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规范,结果自然是大家随便扔。

5.对居民垃圾投放情况不进行检查,缺乏监督

在居民区放置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但对于居民丢弃的垃圾是否进行分类,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缺乏监督。

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管理创新

解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管理上的创新。搭建由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府应该突出主导作用,是战略的制定者;社区应该是一个策略中心,负责把法规、政策分解为具体措施,并指导监督实施;居民则是基层的执行者,但对于政策、措施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具体见图3。

1.作为主导者的政府:(1)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在宣传、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同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一套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2)支持并推广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如新型可降解的垃圾分类回收袋;适合家庭和办公室进行垃圾分类的废物箱等。(3)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垃圾车辆、箱桶、垃圾处理设备等,改变混合收运和单一填埋的局面。真正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分别处理。(4)推进垃圾回收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实行政府“牵头”、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2.作为策略中心的社区:(1)坚持长期的、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另一方面还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通俗地向每个居民讲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原则,使垃圾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中。(2)把垃圾分类要求落实到户。通过编写实用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方式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日本每个家庭都有政府发放的垃圾分类一览表。表中的栏目有将家庭的用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为便于阅读,使用了很直观具体的小图片;还有指定的塑料袋的颜色,回收的日期、回收中的具体说明等,很容易理解。(3)监督和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由社区组成监督检查组,检查社区内的垃圾堆放点;另外规定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轮值一天做值日生,在轮值日如果垃圾堆存处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就由当日轮值家庭负责进行分类。这种方式有助于居民的培养自觉意识和自律性。

3.作为基层执行者的居民家庭在这个体系中是基层的执行者,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同时居民也有权利对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和社区的行为。

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3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技术需求

1、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概况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或者为了保证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过程中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被称之为城市生活垃圾,另外法律及相应的行政法规规定的固体废弃物也被称之为生活垃圾。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每年“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正以每年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人均每年“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达到了四百五到五百千克,生活垃圾数量如此惊人。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堆肥和焚烧,其中填埋处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约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比例的百分之五十,而堆肥和焚烧这两种处理方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则占城市生活垃圾总处理量的百分之十一。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仍待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太低,甚至达不到垃圾处理总量的一半。

2、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及现状

2.1填埋

我国应用最早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就是填埋,在我国早期时候生产力比较低下、技术相对落后,人们没有能力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所以普遍选择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填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使用“卫生填埋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部分大型填埋场能够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并用作发电等用途,随着人们对垃圾填埋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有研究处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土地处理等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

2.2焚烧

焚烧垃圾也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可以极大的减轻垃圾的重量和体积,方便处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科研机构研制出了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所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将废物变为资源,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甚至排出的气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2.3堆肥

近几年经过我国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城市生活垃圾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在特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可以通过自我繁殖的方式将城市生活垃圾中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这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被称为“堆肥法”。

堆肥法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最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这一垃圾处理方式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堆肥处理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化成可供庄稼生长的肥效物质,还不会污染环境,最适合处理易腐烂、可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的城市生活垃圾。

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相应的对策

3.1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要想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就必须要从源头上管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在源头上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另外做好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工作,号召群众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回收利用,将城市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3.2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仅有一部《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生活垃圾做出了规定和要求,却没有其他相应的补充、配套法规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详细的管理。要想更好的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就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让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管理,规范生垃圾处理行为。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卫生填埋技术,作为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长期时间内仍会是我国最主要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堆肥处理生活垃圾目前的发展前景堪忧,但是,将堆肥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则有很多优点。堆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有利于减少垃圾填埋渗滤液产生量以及减少渗滤液中有害物质含量,同时,也能提高垃圾焚烧的处理效率。垃圾成分是影响技术的关键因素,我国生活垃圾的成分较为复杂,无论是填埋、焚烧或是堆肥,在目前的实际处理中都存在不少问题,用单一的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的总目标。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是将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技术的优点有机结合、综合为一体的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困扰人们的大事情,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一定处理不好城市生活垃圾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促进城市的生态循环,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因此综合处理必定会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英民,尚晓博,李开明,张朝升,张可方,荣宏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02:389-396.

[2]许金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

[3]王伟,周建勋,贾文超,葛亚军,吴世新.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技术需求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08,02:38-42.

[4]敖华玲.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探讨[J].环境,2009,S1:31-33.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4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指城市居住的人口在开展日常生活时,产生的固体废物与法律法规规定视为垃圾的固体废物。我国垃圾基础设施的建设、处理、运行及监督是由城市的环卫部门管理,垃圾收集及处理的环境管理则由环卫部门及下属垃圾收集处理单位具体管理,收集处理费由政府管理。

一、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构成及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垃圾清运量及产量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构成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和可燃物明显增多,垃圾的可利用及可回收价值增大。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生活垃圾的处理场数量及相应的规模无法满足城市垃圾处理增长的速度,一些垃圾露天集中堆放,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污染事故日趋严重,表现如下:一是对大气造成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形式的废物在经过相应的运输和处理时,若缺乏必要的防护手段及净化措施,则会产生细末及粉尘四处扬散;堆放或者填埋的生活垃圾则渗入土壤挥发出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二是对水体造成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是湖泊等活的水体,或露天堆放的垃圾经过雨水冲刷后渗入水体中,都会造成水体溶解进有害成分,污染水质及水中生物;三是对土壤造成污染。生活垃圾滤出液中的有害物质在渗入到土壤中时,会改变土壤结构及相应土质,对土壤微生物活动造成影响,妨碍植物生长。有害成分经土壤吸附后在土壤不断积累,污染土地甚至不能耕种;四是对人体造成污染。人以大气、水和土壤为基础生活,这些环境中造成的污染直接摄入人体,使人发病。

二、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为了完成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规模化及调度资源化的发展目标,我国针对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进行了多种尝试。目前在我国发展成熟且比较常用的城市环境管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堆肥法及填埋法三种。

表1:焚烧法、堆肥法及填埋法的优缺点比较

三、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及处理工作,并且相继颁布了部分政策法规用于防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的严重化,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但是因为治理时间短,所以生活垃圾处理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主要表现如下:

1、管理制度不畅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由建设部牵头,不同城市的城建环卫部门直接管理垃圾的收集、清运及处理等工作,但垃圾处理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也是由这些机构负责,造成政企不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执行。部分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无法正确落实,即束缚了垃圾处理管理的发展,又影响了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

2、尚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大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而传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公益化带给各级政府财政极大的压力,为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健康发展,针对垃圾处理开始收费的相关政策在2002年出台,但却一直没有科学合理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出台,造成公众和企业大部分未能意识到垃圾处理问题的严重性,使得收费如同虚设。

3、生活垃圾不分类收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选取了不分类收集的方式,有机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收集,导致垃圾的含水率过高、发热量过低。这种不分类的垃圾如果填埋处理,则会加大渗滤液的用量,造成二次污染;如果焚烧处理,则必须添入助燃剂方可满足处理要求,导致运行成本大幅度。另外,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塑料、橡胶等若焚烧处理,还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4、公众环境意识低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针对防治生活垃圾污染给予明确的规定。但因为未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所以执行比较困难。要想处理好生活垃圾,必须从公众的整体考虑来提升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目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极低,乱扔垃圾,人为破坏环卫基础设施的行为屡有发生,无法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也加大了垃圾处理环境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提升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1、改革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加快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

根据我国环境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产业化、市场化及制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针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升城市环卫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出台可操作性强、规定明确细致的环境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改革方案,落实政府职能,使得政企分开,确保社会公众与城市环境的双重效益。开放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设和营市场,建立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垃圾处理竞争机制。

2、建立并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根据谁污染谁负费的原则,全面开始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在目前环卫体制改革没有完成的条件下,各地可选取供水、污水及垃圾处理费统一征收,或水电及燃气费等联合征收,来增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用的收缴效率,减少收费成本。并逐步提高垃圾处理的收费标准,以增加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利润空间,并起到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作用。

3、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回收率,便于垃圾的最终处理]。我国可参照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的成功经验,先行在经济发达城市试点后再行推广,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的统一化。要做到,一是提倡居民分类收集;二是公众场合设有垃圾分类收集器,便于不同垃圾分类收集;三是制定垃圾分类处理的废品回收及奖罚制度,确保垃圾分类收集的健康发展。

4、提高公众环境卫生意识

公众环境卫生意识的提升是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因素,要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提倡节能、节水、绿色及环保的生活及消费方式。

结束语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即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垃圾处理的法制化、规模化及产业化建设,针对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我国早日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环境管理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姜华、吴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J].电力环境保护.2008(01)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5

关键词: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卫生填埋;可持续发展

Abstract: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theexpansionofcityscaleandtheincreaseofurbanpopulationandtheincreasingofpeople'slivingstandard,theoutputofmunicipalwasteingrowing,garbagecompos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complex.BecauseofurbangarbagedisposalinChinahasjuststarted,thecitygarbageisputinbiggerdifferenceofingredients,processingtechnologyandmanagementisnotperfect,theactualeffectiverateofgarbageareproducedbylow.Andstrengthenthetreatmentofurbangarbageclassificationandrecycling,istheonlywaytorealiz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urbanwaste,thispaperprobesintotheproblemsexistinginthegarbagesortingprocessingandcountermeasures,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onsolidwaste.

Keywords:urbanwaste;Classification;Resource;Sanitarylandfill;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与特点分析

1、分类

通常情况下,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固废。

2、影响构成特性的因素分析

理论研究和相关调研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成分非常复杂,影响其特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地理条件;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等等。

3、国内外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城市垃圾组成成分对比

将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与国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发现,越是发达的地方,其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越少,国内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要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多很多,而可回收的废品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要少得可怜。

(二)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垃圾处理受到基础设施和处理水平的影响,当下的垃圾处理还很落后,绝大多数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此外的处理方式就是垃圾堆肥和焚烧,缺乏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措施,造成了垃圾资源浪费与流失。而且在处理上方式单一化,未能对垃圾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解决固废污染问题涂于表面。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形式有以下几个:

1、“填埋法”土地占用量比较大,同时还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在处理方式的选取上,“填埋处理法”用的最多,不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里,卫生填埋未能真正做到位,处理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如利用被人们废弃的土坑或是干涸鱼塘将垃圾进行简单的填埋,有的甚至于是直接的露天堆放。像这样粗劣的处理方式占用了大量的用地面积,填埋后的土地不再能有其他用途,加上垃圾不太容易腐烂和分解,如此一来,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势必造成不可估计的污染和危害。

2、“堆肥法”对土坡污染严重而且肥效低下

从资金的投入来看,与填埋法相比,堆肥的投资费用高一些,同时,由于没有事先进行垃圾的分类与资源回收处理,通常情况下,简单地堆肥,常常因为垃圾肥料中的重金属和玻璃含量超标,导致对土壤的污染严重,同时,由于垃圾没

有分类收集,导致堆肥的肥效低下,高成本投入还导致了产品销路的不佳。

3、“焚烧法”热值低且技术匮乏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焚烧法”的垃圾其热值必须要能达到5000KJ/Kg。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常用的是混合收集的方式,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都比较的高,这样势必导致垃圾的热值比较低,达不到焚烧法的要求。同时,国内在焚烧炉及净化设备的技术上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所以,“焚烧法”在我国使用较少。

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探讨

(一)分类收集

从资源利用上看,对城市固废、垃圾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收集,这是垃圾资源化回收得以实现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唯有如此才能将废物中的可再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地提取出来。

具体的操作上来看,应结合选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式,对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相一体化设计。就具体的办法而言,分类收集应分类设置不同的垃圾回收箱:通常在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和办公区等等场所附近分设厨余垃圾桶、可燃及不可燃垃圾桶、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垃圾桶、大件垃圾桶和有害有毒垃圾桶等,让不同类型的垃圾有处可投。

(二)采取多元化方式对垃圾分类处理

1、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堆肥的垃圾处理方法在我国未得到认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体制,还没有具备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基础条件。

2、垃圾焚烧

焚烧是以燃烧反应彻底转化垃圾中可燃组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垃圾减量90%,大大减少占地,并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垃圾焚烧的缺点在于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并且产生二噁英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

3、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将垃圾与环境的物流交换渠道加以隔离同时实施填埋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填埋场内的厌氧消化、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将垃圾降解。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现今,污泥的卫生填埋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卫生填埋具有运行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是垃圾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最终不能通过堆肥和焚烧处理的少量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及具体方法

(一)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但垃圾资源化潜力仍然巨大。主要表现在:

城市垃圾中可资源化的物质较多

由于我国生产技术较落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垃圾中残留的有用物质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的物质将增多。

科技进步将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硬件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特别是堆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垃圾资源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拓宽城市垃圾资源化资金的来源是可能的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资金不足的制约,若能增加投资,就可大大提高资源化程度。垃圾资源化的资金除由政府提供外,还可适当向居民征收城市垃圾排放费、管理费或引进外资。

城市垃圾量大,来源广泛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垃圾排放量多,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原料”来源。

(二)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具体做法

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2、加大资金的投入,形成城市垃圾的产业链

在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其他(包括废金属制品等)占13%~21%。可回收的有玻璃、纸张、金属制品等,可回收率约10%~15%。另外有机垃圾中以厨余与果皮居多,如果通过垃圾分类,就可以将厨余与果皮进行堆肥,这样最终垃圾处理量将大大地降低。

目前,垃圾中可回收主要是靠城市垃圾的拾荒者完成,回收只是一小部分,而由于没有得到分类,厨余与果皮根本无法进行堆肥,且存在着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无处投放的尴尬局面。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对产品利用完后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则建立废品回收产业,回收可回收的但企业未能回收的废品;再者,建立垃圾分类细则,并严格执行,以小区为单位,推广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形成垃圾堆肥后化肥的产业链,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要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5、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城市垃圾处理规范化

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起步较晚,且其发展未能与现时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这就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处理得不到正常化和规范化,而在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城市垃圾问题的

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体系依然未能将其纳入依法处理的规范化范畴,这不仅仅是城市垃圾问题的现象,而且还是整个环境保护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实行包括城市垃圾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规范化处理的基础。

结语

综上,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的进行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处理垃圾,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当然,垃圾治理也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诗院,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7.1.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篇6

[关键字]:现状;新思路;应用对策

1、国内外现状

1.1我国垃圾分类的主要方式及问题

我国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问题是影响城市垃圾处理的大问题。

1.1.1虽然垃圾分类的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垃圾处理产业化意见》、《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体现,但是都没有对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和处置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所以立法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仅仅依靠公民的个人意识很难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1.1.2公共设施不全面。当前,城市的各个小区虽然都备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桶,但是只有少数会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而且就算是有所区分,也没有很详细的按照垃圾的种类进行分类。所以造成居民有意识的注意到垃圾分类投放但是也无的放矢的局面。

1.1.3实现垃圾分类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做到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垃圾投放的混乱程度也就造成了我国垃圾处理方式的不规范,大多仍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2国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来说,人均用地面积很大,经济发达造成城市垃圾的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德国每年产生垃圾的数量大约能达到3000万吨,并且分类详细。主要分为玻璃、纸、纺织品、金属、家具等可回收垃圾、厨房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其他不可再生的垃圾等。鉴于德国垃圾的现状,他们积极研究垃圾处理技术,并成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垃圾焚烧技术开发的国家。目前以及有了利用垃圾剩余的能量进行热电联产的技术。目前垃圾填埋处理场地的数量已经大大的降低。

以德国为首,很多的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方法和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新思路―进行垃圾资源化的分类方式

2.1将垃圾作为资源进行处理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经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城市供热集中化、燃料气化范围等不断的扩大。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也在不断的变化,有些有机的废物变成了生产有机肥料的上好原料。所以说,将生活垃圾按照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类,为最终的垃圾处理方式形成有力条件,不仅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所以预想解决城市垃圾的堆积问题,进行垃圾资源化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2形成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

城市垃圾的处理不仅涉及到垃圾的分类收集,后期的运输了处理也是缺一不可的步骤。所以形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也是有实用价值的方案之一。[1]

2.3垃圾分类收集运输

在国外,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地点一般都设有分类的垃圾投放装置。并且依据不同的颜色分类具体。垃圾被分类的收集起来之后又通过运输车进行分类运输和处理,从而形成有效的垃圾处理系统,也促进了废品的有效利用。

3、城市垃圾分类投放的应用对策

城市垃圾分类投放处理不仅关系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严格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3.1提高公民的分类投放的意识

垃圾的产生于公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没一个人都应该有人的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和动员,梳理和添加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每个公民的自身做起,真正做到垃圾分分类投放。

3.2加强立法

由于现阶段,人口素质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对功名的行为要做到及时的监督。比如说,依照德国的做法,每个垃圾袋上都有相应的二维码,以便出现问题的话可以追加责任。继而进行处罚或者纳税的增加、降低社会福利等,在类似这样的监管下,有助于公民检点自己的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随意排放,有助于公民形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

3.3建立健全配套设施

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是垃圾分类处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加强立法宣传和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促进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有效途径。

比如,针对垃圾的类别,设置多种垃圾箱,并从颜色上醒目的加以区分。而不是现在存在的一种或者两种垃圾箱。再有,如果垃圾分类投放之后仍然进行混合运输,就失去了分类收集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投放多种垃圾车,将垃圾分类运输,或者在一个车厢内设立多个框架,将不同的垃圾分类存放运输,这样做能节省运输工具的资金投入,但是仍需要对运输车的便捷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施。最后就是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的方式和水平。[2]

3.3.1提高我国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处理水平

目前,我国处理垃圾的方式还主要以普通填埋、焚烧为主,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同时由于可再利用的资源没有进行分拣也造成了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所以,通过对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系统的设立以及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我们应该注意垃圾处理方式的科学化,提高生化的处理方式水平。将高科技技术贯穿到垃圾产生和处置的全过程中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3]

3.3.2借鉴他国经验

目前,德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成型的垃圾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4]。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垃圾分类投放处理的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探索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