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范例(3篇)

时间: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范文

1.1施工不规范

在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更会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再加之施工队伍技能水平较低,施工管理人员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得不到落实等等,致使工程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在对小农水工程进行施工时,必须加强做好施工全阶段的质量、进度管理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其次,由于施工单位追求经济效益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施工管理工作中没有充足的管理经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也只能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很难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与管理,这就势必会出现质量问题,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2工程投入不足

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利用到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直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农业人员往往会将发展眼光集中到经营方面,只是单方面的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尤其是在农村,对国家投入投资产生了一种依赖性。无论是建站,还是打井等工程,都要国家财政进行拨款,才能实施,这种只用不管的思想认识已经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措施

2.1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五制”管理。在项目实施地区聘请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且有一定阅历的人,经项目部组织业务培训后当农民义务监督员,在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竞争立项工作机制,受益群众有积极性、施工环境好的优先立项,否则,不予立项。选择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好相关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其次,在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也必须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最后,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明确乡镇水利站为基层水利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服务的组织。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灌溉保证率,还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发挥长久效益,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展现。

2.2引导群众筹资筹劳,完善投融资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在积极的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水利工程资金的筹备,这种筹资方式也充分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另外,我国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筹备与人员配置。其次,还通过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来大力发展民营性的水利工程,采取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将各项管理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2.3突出重点推进小农水建设

(1)要高度重视小农水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求各地农村及早规划,及早动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大力开展小农水“民办公助”试点建设,推进小农水产权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小农水工程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引出小农水建管方式的一次转型,取得成效。

(2)下达任务,落实责任。要求各地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项目会议,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水利局是实施主体,负责全面的工程的计划、安排、协调、衔接和监管,项目区乡镇负责施工占地、青苗补偿、施工用水用电的协调,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拨付等。

3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范文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对于农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落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随意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乏,下面将对这三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问题进行详述。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落后

农民在长期的用水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集体的经济效益,即没有人愿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只是想一味的去用水。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体系的问题,政府也很难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农民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但是修建后的水利工程没有发挥其作用,水利工程的修建只是一个摆设,不少农田水利工程出现了堵塞以及破裂的现象,但是没有人组织进行修理,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淤泥、杂草以及垃圾,无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目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农民的思维局限性,因为其更多注重的是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克服自然灾害给农田带来的损失。还有不少农田水利工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却没有进行翻修,政府没有倡导进行翻修,农民也就没想翻修,水利工程管理意识十分缺乏。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随意、不彻底

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于管理随意而导致损坏的,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没有切实的考虑其影响因素,例如水利工程的尺寸以及厚度都没有进行严格的考察,只是简单的进行管理。有的水利工程在出现损坏的情况之后,维修人员只是简单的将漏洞修补,而没有考虑漏洞产生的原因,这样的话漏洞还是会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依据,乡下政府只是为了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而没有切实的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落到实处,有些乡下政府为了谋求更多的中央拨款就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偷工减料,没有按照国家正规的标准去建设。有的乡下政府虽然没有挪用中央拨款,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水利工程的质量非常差,农民根本无法用到水利工程进行田间灌溉。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转变农民的原有观念,促使其全部参与,另外还要明确水利工程负责人、培养水利工程管理人才,下面将详述这些解决方法。

1.加强农民观念的转变

农民由于自身局限性所以很难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农民觉得无所谓,毕竟习惯了长距离灌溉的生活,忽然的转变使得农民变得不适应,所以农民没有了解到水利工程修建的好处。为此政府要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教育,开导农民的思维,要使得农民弄清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作用,这样农民才会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农民政府要予以表彰,对于不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农民政府应该限制其通过水利工程进行田间灌溉,即做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就会显着提高,并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

2.落实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人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资渠道;配套资金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构建旱涝保收的农田灌溉系统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农田的产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应逐渐加大对这项工程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辖区内,此处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水资源总量为7.44×108m³,其中,地下水3.94×108m³,地表水3.5×108m³,人均地表水所有量1443m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贫水区域。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力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建设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其快速发展。

1管理现状

1.1投资渠道多,统筹规划不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强。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其发展也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因此,在水利、农业开发、国土等投资渠道较多的大背景下,如果职能部门不能遵循自身发展需要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就会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统筹规划不明显,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建设重复,使得资金被浪费,影响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缺少资金

现阶段,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政府需要提供配套的资金,以用于工程勘测、建设管理和青苗补偿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地方财政支出的限制,配套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部分地方项目违规操作,将中央资金用于支付工程占地费用、工程勘测设计费用等,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分配不均,影响其施工建设。

1.3缺乏节水意识,节水灌溉未推广

鉴于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采用节水措施有利于解决农垦区干旱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普遍缺乏节水意识,而在节水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受灌溉运行管理费用高、维修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排斥喷灌、管灌、滴灌等节水模式,节水灌溉的推广难度比较大。

1.4缺乏管理主体

除了农田水利工程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和资料均需分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分割到户,只能由村小组集体管理和使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设施有明显的公益性,无法明确管理责任和运行责任,而且经济效益差,导致人们对农田水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出现了无人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

2实施对策

2.1整合项目,加大建设管理力度

以县区为单位整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由县区政府划分区域,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实施的统一性和验收的统一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另外,水利部门专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并由其他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高其利用率,为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2部门协作,做好前期规划

受农业性质的影响,农田水利建设面积大,所以,要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工期和工程质量。调研和前期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要协调发展,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人员,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在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基础薄弱的区域,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防两极化问题,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3提高透明度和参与的主动性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保证项目的透明度,实时公示相关成本支出,尊重人们的知情权,严格把握国家投资与众筹之间的比例。这表明,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益者。在工作过程中,可采取投劳和筹资2种方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实行公开竞争制度,选取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的村组加入,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可实施激励机制,对于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资本,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扩展资金筹措渠道,并在收益中规划出其建设管理所需的费用。另外,还要不断加大节水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缺水危机意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为节水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构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农村水利服务体系的构建极为重要,它的存在为实现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要构建县、乡、村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完善人员、经费、设备等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多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面。另外,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实施定岗培训,提高人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结构。

2.5重视维护管理,开创经费新渠道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水利部门要重视产权改革,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队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以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与此同时,要制订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用水与管理责任制,让人们意识到这项工程是集体资产,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有效的补贴制度,将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等纳入补贴范围。另外,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避免人为破坏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发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高度重视其建设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与本地相符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工程的建设速度,满足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永宏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聂秋月,黄琳煜,赵越,等.浦东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索[J].中国水利,2014(7):38-40.

[2]张海英,高兆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10):24-26.

[3]吴琼慧.浅谈漳州芗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3):76-77,81.

[4]柴家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2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