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控论文(6篇)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1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有效措施
为有效的帮助制造企业对自身的供应商管理风险的控制进行正确的认识,亩提高供应商管理质量,推动制造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控制,完善供应商管理工作,充分保障企业供应商队伍的稳定和可靠,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从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分析、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结合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对制造企业不同类型供应商的定量化分类方法,并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1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分析
经笔者研究,部分制造型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由于外部环境限制,我国的制造企业起步晚、发展粗放,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供应商管理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针对供应商的管理工作还未形成一定制度,各项体系的构建也不够完善,最终限制了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是制造企业协同意识不足,未能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一贯采取高压和竞争的态度,且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共享平台,无法将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整合在一起。综上,我们发现制造企业在供应商管理工作开展方面的力度明显不够,不能对供应商管理风险给予有效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发展,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造成不少障碍。
2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综上,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和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促进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构建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采用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等,为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构建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供应商管理工作予以规范,提高供应商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重要条件。同时,要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做好供应商评价选择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供应商选择的优劣对采购物料的质量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据数据统计,产品质量问题中与供应商责任有关的占比达30%,所以说一个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能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采用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综上,通过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进行的分析,发现供应商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链风险。据此,要想降低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的出现,制造企业必须构建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制造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规划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时必须对企业自身特点有着足够了解。在大多数日资企业里面的做法是,任何一个材料它只选择一家供应商,跟其建立伙伴关系,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协助供应商建立各种运作体系,以便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当供应商的品质有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去协助供应商解决问题,而不是抛弃重新选择另一个供应商。当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价格没有竞争力的时候,他们会派相关的人员到其供应商工厂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并协助供应商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只有对企业自身特点充分了解,才能构建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他们必须根据企业特点,以增强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核心供应链当中,建立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的资源共享平台。实际上,核心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论是对于制造企业本身还是供应商,都具有一定益处。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核心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互联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基础是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也离不开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因此,如何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部分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基础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些许进展,他们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选择mySAP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物料管理、制造计划、销售与订单管理、财务与成本管理等多个信息模块,该系统实施后,海尔集团逐渐完成了信息同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海尔集团的成功为其他制造企业也带来了发展契机,部分制造企业开始复制海尔集团的成功之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了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效率,缩短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笔者提到制造企业可以通过SAP系统来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可以协同MES等信息系统共同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信息化应用网络。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链管理风险,还要对自身企业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应注意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四)对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行长远合理的规划。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离不开供应链管理体制的建立,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以龙岩卷烟厂为例,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效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实施长远合理规划,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制造企业上下的共同参与。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供应链风险加强管理,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并依此合理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制造企业还必须吸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实施相关培训,培养其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分类管理策略
(一)采用供应商关系组合矩阵图对供应商进行分类。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分类管理是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多数制造企业对供应商基本上还是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方法,即便有的企业认识到供应商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可是在判断供应商类别时,往往只是依靠定性的判断和主观经验,因而不能清楚地识别出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也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一般可根据供应商的产品对公司影响力大小(包括供应商物料价值的高低和供货风险的大小),分为战略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瓶颈供应商、辅助供应商。
(二)对各类别的供应商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根据上述对供应商的分类,制造企业可结合自己对供应商的需求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评分,根据Y轴和X轴的得分在矩阵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类型,并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总之,对于制造企业,供应商的管理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在分析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管理措施,也是论述重点。同时,指出供应商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供应商的产品对公司影响力大小确定了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组合矩阵,并把供应商分为四类,通过评分可以定量化的确定制造企业供应商的类型,并简要说明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莉立.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现代商业,2012(10):162.
[2]陈海涛.企业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与战略[J].企业技术开发,2004(7).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2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管理
目前,我国的商品混凝土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商品混凝土的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逐年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特点与构成,分析了目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品混凝土的全面成本管理概念,并探讨了具体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1、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
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成本构成项目包括以下方面:
1.1固定性费用
固定工资: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生产工人的固定性工资(保底工资);社会统筹金、住房公积金等“六金”:按照国家标准计提缴纳的社保、失业、医疗、住房公积金等“六金”;折旧费:公司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车辆养路费、运管费、保险费:即企业按国家规定每年应缴纳养路费、运管费以及企业对车辆等设备进行投保等缴付的保险费;其他固定费用:包括固定性办公费等。
1.2变动性生产费用
人工费:与生产产量直接相关的生产工人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材料费:水泥、砂石料、外加剂、水电费、掺合料、油料等;机械使用费:修理维护费等。
2、目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意识差
许多商品混凝土的成本控制重生产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有些商品混凝土企业只讲生产不讲成本,或对开展成本管理重视不够,组织乏力,使职工对成本核算知识知之甚少,只干不算,没有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成本核算的积极性,使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2成本管理观念的缺陷,成本效益意识淡薄
许多商品混凝土企业认为商品混凝土是生产型企业,在成本管理内容上,重视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即可,造成企业非制造成本的失控,总成本直线上升。在成本管理工作方面,仅限于少数财会人员,其他部门与人员认为与自己无关。如企业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技术部门预留配合比的富余值,造成成本额外增加:或是对出厂的混凝土把关不严和生产调度不合理而造成废料损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非生产性成本开支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企业普遍存在着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增长过快,这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自然费用开支也随之增加;二是项目机构设置增加,管理人员增多,各种费用膨胀:三是近几年职工工资增长较快,计提养老、住房公积金等附加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主观上:一是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二是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没有很好地执行责任控制管理,费用开支控制不严;三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大,使折旧费、材料消耗、修理费增加;四是费用开支随意性大,超计划超标准开支现象多等。
3、商品混凝土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商品混凝土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
分析目前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树立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概念。所谓商品混凝土的全面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商品混凝土合同的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赞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它指成本的全过程、全项目部、全员的管理,管理的内容既包括生产成本管理,也包括质量成本管理。换言之,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条件下,通过采用经济、技术组织措施,不断挖掘成本潜力,尽量减少无谓的消耗,从而实现成本目标。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采取具体的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3.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定额管理,控制成本规模和额度。商品混凝土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资产占用等过程制定材料储备定额、生产耗费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等,严格落实定额管理,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统筹和合理规划,保证单位资金运用自如,生产经营有序。同时,通过定额管理,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耗费,减少浪费。
3.3积极推行绩效工资管理
实行绩效工资制等人工成本控制制度,可以促使员工的收入与产量、成本、综合考核指标等完成情况进行挂钩,从而实现了多劳多得的制度。如车队员工的工资由基本工资、效益工资、油耗节余等组成,基本工资固定,效益工资与产量直接挂钩,油耗针对不同的搅拌车百公里油耗,加减合理损耗进行包干控制。通过绩效工资的管理,可以体现风险利益共存。
3.4坚持企业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
由于搅拌楼、搅拌车、泵车等生产设备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不仅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力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又要避免生产设备过度操劳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企业应坚持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大修费用。
3.5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
不断改进企业技术,降低成本。企业应增加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改进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基础上,从原材料替代品上下功夫,在技术上挖潜,通过丰富实验和实践,生产出质优成本低的产品。
3.6加强技改,节约成本
随着政府对环保的重视以及水、电、气等公用费用不断上调,商品混凝土更应关注生产中的噪音、废水、废物、粉尘等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加以改善、利用,从而减少损失,同时必须想方设法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如采用水循环回用系统降低水耗、对混凝土的残余料进行分离,回收再利用等。
3.7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将商品混凝土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了正确反映和监督企业在混凝土生产全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支付的费用和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之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工程质量上对商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因而使商品混凝土因具有适用性而发生的质量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应充分重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成本控制与管理。
4、结论
商品混凝土生产形式主要是契约式生产,生产经营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进度密切相关,具有生产周期不稳定,生产波动大,不均衡的特点。它既有建材工业生产性的特点,又具有建筑行业专业化施工生产的特点。在成本管理和核算上,也具有其独特性。近年来,随着国内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高利润时代渐渐已成为过去。面对这种形势,商品混凝土企业在进行资金的再投入和市场扩张的同时,也要苦练内功,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控制,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堵住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各种跑冒滴漏,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凡营,冯承会.商品混凝土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6)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商品流通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促进管理日益规范。管理会计作为促进商品流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对企业正常运营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数据与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将一些复杂的流程转化为简便的文字报告与数据模型,指导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加强对内部控制提升,规划和控制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然而现阶段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科学认识和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导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管理会计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如何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商品流通企业实践中的作用,使其为商品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逐渐成为商品流通企业管理层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会计特点
1.侧重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具有决策性。管理会计不仅要为商品流通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更要侧重于为商品流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参与企业经济决策,协助管理部门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准确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为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
2.管理会计重点是以未来事件作为控制和决策的对象。管理会计通过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通过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今后变化情况作出预测,将对事情的管理由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分析控制。管理会计借助管理和会计信息,对商品流通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控制,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具有灵活多样性。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形式上多式多样,不受相关的会计法规与会计程式的制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收集、加工经营中的信息和数据。在计算分析方法、程序方面不受限制,可以运用不同管理会计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不受约束,且不承担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责任。
三、商品流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全面管理信息。管理会计通过及时、准确的汇集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以商品流通企业的日常需求为依据,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控制与规划提供可靠管理信息。
2.管理会计主动参与经管决策,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是现代化管理与会计结合体,是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客观需要,通过信息数据,及时提供可靠、正确、最新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主动地参与到商品流通企业经营决策中。
3.辅助绩效考核,优化企业管理。绩效考核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对商品流通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考评方面,管理会计通过对预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完备的控制系统,确定严格的考核措施,随时掌握企业目标与实际业绩的差距,客观公正考评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业绩。
四、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决策者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现阶段,我国很多商品流通企业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缺少一定的重视和应用,对财务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够,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滞后。部分企业管理者尚未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意义,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依旧停留在事后反映和监督核算职能上,未了解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管理职能,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2.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目前管理会计尚不具备传统财务会计的优势,可以遵守具体的财务准则和规章制度,有固定的格式和流程对外报送报表。管理会计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则可以参照,实践中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则指引和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由于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导致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不够规范,不能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法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上具体运用不够。管理会计计算分析方法复杂,运用人工运算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准确性较差。分析计算使用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巨大,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削弱管理会计功能,企业推广应用缓慢,阻碍管理会计的发展。
4.缺乏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由于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有会计准则可以遵循,管理会计的实践活动中有很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评价、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参考,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商品流通企业缺乏综合性、高素质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以及管理队伍的不稳定导致管理会计不能有效应用到企业中。
五、加强管理会计在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建议
1.增强管理会计重视程度。强化管理意识是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会计有效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企业管理层必须改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清楚管理会计对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性。管理者要对管理会计的相关观念给予支持,设置和配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和人员,规范管理会计工作,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准的提升。管理会计人员利用管理会计信息,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预测、决策、控制与规划作用,有效提高了领导层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2.培养高素质、专业的高级会计人员。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素质和能力,优化人才结构,是加强管理会计在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关键因素。商品流通企业要落实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思想层面,实际操作方面来提高管理会计的业务技能,定期对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鼓励其掌握新的管理会计知识和方法。创新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引进综合型会计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质量。
3.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体系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控制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商品流通企业要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技术方法上相互交流。结合商品流通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及特点,从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制度规范引导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在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出发,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管理会计制度和规范的有效贯彻执行。
4.实现管理会计与运用现代化手段方法有效结合。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是对商品进行采购、存储和销售,以组织商品流通活动为主,将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以获取商品进销差价为主要目的,会计管理中涉及的数据量大,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工作的完善性与系统性强,采用手工计算的方式,容易产生错误,并且计算的时间较长。商品流通企业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应用电算化,由计算机完成复杂计算分析工作,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应用会计软件系统,提高管理会计信息集、整理、传递、反馈的灵敏和准确程度,提炼有效的信息数据。
六、结束语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内部会计,具有使企业战略、业务、财务有效一体化的会计职能,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制定具有有效的辅助作用,是综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商品流通企业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决策能力,提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效果。管理会计人员也要加强配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作用,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到商品流通企业中,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婕.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7-48.
[2]周洋.探析新会计准则下商品流通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9-52.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4
2015年01月11日(星期日)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金融00041基础会计学A020221
工商企业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041基础会计学A020223会计00067财务管理学00041基础会计学A020227
市场营销00058市场营销学00041基础会计学00182
公共关系学A020225电子商务00896电子商务概论00041基础会计学A020228
物流管理11178物流管理基础08094仓储学03997采购与供应管理07802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A030301
行政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82
公共关系学A040101学前教育00383学前教育学00386幼儿文学A040103
小学教育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A040106
教育管理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0182
公共关系学A050102
秘书00058市场营销学00182
公共关系学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09016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06032电信业务与管理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02394
房屋建筑学A081208
应用化学02070微生物学
02483工业分析02173无机化学(二)03475环境化学08220
定量分析化学A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00041基础会计学A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06958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A100701
护理学02113医学心理学02998内科护理学(一)C030112法律00261行政法学00245刑法学C050114
汉语言文学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C050207英语00596英语阅读(二)G020106
金融07250投资学原理00067财务管理学
08390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00041基础会计学00054
管理学原理G020224
会计00058市场营销学
07250投资学原理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041基础会计学00054管理学原理
00160审计学G080806
建筑工程02446建筑设备06568房屋建筑概论0600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02394房屋建筑学G081707
铁道与道路工程06086工程监理
06287结构设计原理(本)02407路基路面工程
05497基础工程
06528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06523线路工程(本)
07259土力学及路基工程06519工程流体力学
06527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07258结构设计原理(三)(专)G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04624
工程经济学0422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58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Z020140
财税与金融00041基础会计学Z020221
工商企业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00041基础会计学Z020225
人力资源管理00164劳动经济学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Z020227市场营销00058市场营销学00041基础会计学Z020229
旅游管理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00193饭店管理概论00194旅游法规00190
中国旅游地理Z020221
饭店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00193饭店管理概论00194旅游法规00201
饭店餐饮管理Z020222
企业财务管理00067财务管理学00041基础会计学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Z020225电子商务00058市场营销学00896电子商务概论00041基础会计学Z020228物流管理11178物流管理基础08094仓储学03997采购与供应管理07802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Z020242会计电算化00067财务管理学00041基础会计学Z020260
工程财务管理07103
现代企业管理法00041基础会计学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5289项目投资管理Z020313销售管理Z030112法律00261行政法学00245刑法学Z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00266社会心理学(一)00272社会工作概论00273社会工作实务Z030301
行政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82公共关系学Z040101学前教育00383学前教育学00386幼儿文学Z040103
小学教育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Z050114
汉语言文学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Z050207英语00596英语阅读(二)Z050220
商贸英语05844
国际商务英语Z050442
服装设计与工程00677服装材料Z050444
环境艺术设计00673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00674色彩00688
设计概论Z050445
动漫设计00673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00674色彩04744
网页动画设计Z071601
信息管理与服务02115信息管理基础02118信息检索Z080704
电子技术02595高频电子线路09016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02340线性电子电路Z080725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03785创意图形设计0434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0519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小教)05918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Z080744
数控技术应用05787数控编程05789数控机床操作04068机械制图及AutoCad02561机械工程材料Z080752
电子信息工程09016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09016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06032电信业务与管理Z080786
移动商务技术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02394
房屋建筑学Z080802
道路与桥梁工程06279道路工程制图04624工程经济学02405道路勘测设计02411道路施工与管理Z081208
应用化学02070微生物学02173无机化学(二)03475环境化学08220
定量分析化学Z081305
烹饪工艺02528烹饪营养学02527烹饪化学基础02525
烹饪原料学Z081306
应用生物技术02070微生物学
02537发酵工艺学02533普通生物学02072生物化学(一)12521
酿酒工艺学Z081701
交通运输05105民航货物运输04570民用航空法05106
民航旅客运输Z081716
铁道与道路工程06528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07259土力学及路基工程06519工程流体力学
07258结构设计原理(三)(专)Z081717
交通运输管理02571铁路站场
02575货物运输组织
07267道路运输组织02573旅客运输组织
07263运输企业管理00365交通工程
02569运输设备02570铁路行车组织基础
07266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学Z081725
汽车维修与检测06921汽车机械基础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06904
汽车保险与理赔04442
汽车概论Z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00041
基础会计学Z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06958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06960合同法与合同管理Z082230
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03894
施工项目管理03887
建筑工程基础0389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合同管理Z100701
护理学02113
医学心理学02998
内科护理学(一)Z100801
药学03027
植物化学03026
药理学(二)03034
药事管理学Z100803
中药学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03037药用植物学02974
中药学(一)03040
中药鉴定学B020104
财税00058
市场营销学00067财务管理学00233
税法00054
管理学原理B020106
金融00058
市场营销学00067财务管理学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00054
管理学原理B020110国际贸易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05844
国际商务英语B020222工商企业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054
管理学原理B020224会计00058市场营销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160
审计学B020228市场营销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054
管理学原理B020220旅游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2组织行为学
00199中外民俗00067财务管理学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客源国概况
06124旅游文化学B020226电子商务00896电子商务概论B020222物业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5674
物业信息管理00054
管理学原理B020229物流管理07725物流规划07114现代物流学07726
物流经济学B020230公共事业管理03331公共事业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261
行政法学B020232劳动和社会保障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B020279工程管理06086工程监理00067财务管理学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B030302行政管理学01848公务员制度00067财务管理学00320
领导科学B040102学前教育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399学前游戏论B040107教育管理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0261行政法学00054
管理学原理B040112小学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B040302
体育教育00442教育学(二)
00501体育史00495体育保健学
00499体育游戏
02111教育心理学00502体育管理学00497
运动训练学B050104秘书学00261行政法学00320领导科学B050140
对外汉语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840日语00541
语言学概论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B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05424
现代设计史04489
室内装饰材料04026
设计美学B050418数字媒体艺术07219
数字摄影技术07227
电脑动画07231数字影视合成09537动态网站编程基础B070102数学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2009抽象代数02013初等数论B071602信息管理与服务02133信息政策与法规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09537动态网站编程基础B08030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02204
经济管理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B08061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10053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08182
自动控制原理(一)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00054
管理学原理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B080709计算机网络04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B080713信息技术教育01263数据库VisualFoxpro及学校应用01265Photoshop图形处理
07227电脑动画02115
信息管理基础03137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B080738电子信息技术07874信息技术导论06169电子电路EDA技术07871
多媒体应用技术B081209应用化学02483工业分析02066有机化学(二)02471环境生态学05082波谱学B081311营养、食品与健康05766
新型食品概论B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02378
信息资源管理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B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04624
工程经济学0422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04231建设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B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08587
汽车服务工程
10053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06906
汽车运行材料02576汽车构造04946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B090614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与管理02685园林病虫害防治02831林业企业经营化管理
06505森林游憩概论06509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06503特种经济植物生产技术D030106
法律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00226知识产权法00233税法D050105
汉语言文学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41语言学概论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D050201
英语00840日语00600高级英语05844国际商务英语D050305新闻学00182公共关系学Y020106金融00067财务管理学00054管理学原理Y020110
国际贸易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Y020155
文化产业04140知识产权概论04125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04139
应用写作(本)Y020222
工商企业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054
管理学原理Y020224
会计00058市场营销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0160
审计学Y020228
市场营销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Y020220
旅游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2组织行为学
00199中外民俗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客源国概况Y020223
企业财务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00160
审计学Y020226电子商务08395网络金融与管理08674计算机网络基础Y020228
人力资源管理06088管理思想史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82
公共关系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Y020221
建筑经济管理02460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02204经济管理01564工程建设监理概论Y020222
物业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5674物业信息管理00054
管理学原理Y020227
资源经济与管理02560资源经济学06726
资源政策与法规06728资源信息管理06734
财政与税收Y020229
物流管理00058市场营销学
07725物流规划07114
现代物流学07117铁路运输组织学07726
物流经济学Y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03331公共事业管理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Y020256
项目管理11880项目组织与团队管理05061
项目成本管理05059项目管理学05060
项目范围管理Y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06072企业财务审计05293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Y020263
现代商务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896电子商务概论00947国际商务管理学Y020279
工程管理06086工程监理00067财务管理学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Y020302酒店管理08424酒店管理04929旅游市场营销06126旅游人力资源管理06124
旅游文化学Y020314销售管理Y030106法律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00226知识产权法00233税法Y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00279团体社会工作00285中国福利思想00281社区社会工作
00282个案社会工作00283社会行政
0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Y030302
行政管理学01848公务员制度00320领导科学Y030405
侦查学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08027侦查措施与策略08031经济犯罪侦查08028审讯学08030
毒品犯罪侦查Y040102
学前教育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399学前游戏论Y040107教育管理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Y040112小学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0479当代资本主义Y040302
体育教育00442教育学(二)
00501体育史
09479健身理论与方法00495体育保健学
00499体育游戏
02111教育心理学00502体育管理学
09480学校拓展训练00497
运动训练学
09478
休闲体育学Y050105
汉语言文学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67马列文论选读00541语言学概论00538中
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Y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00442教育学(二)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2111教育心理学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Y050140
对外汉语00840日语00541语言学概论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Y050201
英语00840日语00600高级英语05844国际商务英语Y050206英语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0600高级英语Y050218
商务英语05959外经贸应用文05844国际商务英语Y050305新闻学00182公共关系学Y050310
播音与主持00504艺术概论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Y050311
广播电视编导01181电视节目导播01183电视文艺编导01184电视艺术片创作01179非线性编辑Y050408音乐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9471舞蹈教学法04805声乐教学法Y050410美术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Y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05424现代设计史04489室内装饰材料04026设计美学Y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07219数字摄影技术07227电脑动画07231数字影视合成09537动态网站编程基础Y050437
艺术设计05424现代设计史00709室内设计00755广告设计与创意04026
设计美学Y050443服装设计与工程03908服装材料学01014针织服装设计Y070102数学教育00442教育学(二)02111教育心理学02009抽象代数02013初等数论Y070405
生物技术06708发酵工程与设备02066有机化学(二)06648生物技术概论06705生物工程下游技术Y071602
信息管理与服务02133信息政策与法规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02140信息咨询Y080105石油工程01135油藏工程06340油气开发地质Y08030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02204经济管理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Y080338
机电设备与管理08300机电设备管理02204经济管理02115信息管理基础02561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5
【关键词】成本控制;价值链;价值链优化;控制策略
一、价值链理论概述
(一)价值链理论的发展阶段
1.传统价值链思想
哈佛大学MichaelE.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价值链贯穿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的、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单项活动的竞争。”
彼得·海因斯(PeterHines)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与波特的价值链相比,Hines的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作用的方向相反。Hines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并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
2.虚拟价值链
JeffereyF.Rayport和John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在两个世界中竞争,即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分别称为市场场所(MarketPlace)和市场空间(MarketPlace)。在市场场所中,企业运用传统的物质资源来为顾客生产、提供有形的产品或服务;而在市场空间中企业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利用来为顾客创造无形的产品或服务。价值链中的每一项价值增加活动都可以分为两部分;市场场所基于物质资源的增值活动和市场空间基于信息资源的增值活动,分别独立地构成传统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
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价值链理论更进一步。研究者认为与虚拟价值链与实物价值链并行,前者可用于后者的各个阶段,水平地使价值增值。企业应致力于把实物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结合到它的虚拟价值链上以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价值链开始只涉及产品的制造方面,价值增值被认为只有通过产品装配和制造技术才能得到实现。但到1970s,价值增值已经可以通过服务得以实现。信息时代,价值越来越多地建立在信息和知识上。通过互联网,电子商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集成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时使得企业将供应商、客户以及员工联系在一起。
4.价值网
价值网是由客户、供应商、合作企业和它们之间的信息流构成的动态网络。它是由真实的顾客需求所触发,能够快速可靠地对顾客偏好作出反应的一个网状架构。价值网的概念突破了原有价值链的范畴,它从更大的范围内根据顾客需求来组成一个由各个相互协作企业所构成的虚拟价值网。所有参与者——企业、供应商和顾客都提供价值,并且参与者之间是基于相互协作的、数字化的网络而运作。
价值网络促进了所有成员在完全统一基础上的联系,这种电子方式的联系可使得各成员共享资源(包括数据、信息、知识、系统、工艺等),利用彼此的互补优势,共同开发、实施和完成业务。
(二)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活动可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转移给客户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可分为五个类别: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的各种活动,可分为四类: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价值链包括为顾客提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所有作业。为了满足管理当局的要求,应从不同层次进行价值链的研究。根据价值活动的空间特点,可以把价值链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价值链优化是在价值链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价值链分析通过识别、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寻找契机以巩固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内部价值链分析:找出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分解为单独的作业,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价值作业间的取舍、调整,以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对于不增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予以消除,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也要尽可能地提高其运作效率,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顾客需要。
2.产业价值链分析:企业的成本竞争力不仅取决于该企业的内部活动,还取决于一个更大的体系——产业链。企业应充分分析自身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和顾客)价值链的关系,调整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范围,把握成本优势。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模拟测算,摸清对手的成本水平、构成与成本项目支出情况,与本企业的情况一一对比,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以更主动地面对市场竞争。
二、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基本思路
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包括基于外部价值链优化和基于内部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前者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结构性成本驱动因素的分析,加强优势价值链环节、剥离劣势价值链环节,从而构筑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外部价值链;后者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结构性成本驱动因素和经营性成本驱动因素两种因素的分析,加强优势单元价值链和优势价值链环节、剥离劣势单元价值链和劣势价值链环节,从而构建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内部价值链。
(二)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基本方法
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是提供或满足顾客所需价值。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创造顾客所需的价值,提供顾客满意的价值,并由此间接实现自身剩余价值最大化。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价值——成本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1.价值——成本分析
企业价值链的增值能力分析本质上是企业作业链有效性的分析,根据“生产耗费作业,作业耗费资源”的基本思想,对作业链的各构成环节的价值增值能力进行研究。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是通过价值链分析控制资源的投入和耗费。“价值——成本分析”法是指,基于价值链成本观,通过价值链分析方法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其基本程序包括:
(1)识别、构建企业价值链。首先识别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有与价值创造有关的活动,确认企业基本作业链;然后将其按职能和重要性进行分类整合,建立企业整体价值链
(2)价值链联系分析。价值链是由相互联系的作业构成的系统。这些作业间联系的存在使得一般可以用一种活动和其成本量的改变导致另外一种活动和其成本量的改变。这种联系为优化价值链提供了依据。
(3)价值链“价值——成本”分析。基于价值链成本观和价值链成本控制观,企业通过对价值链各构成环节的价值增值能力分析,了解每一环节各项活动的价值与成本。
(4)价值链优化。指利用价值链各环节内部以及各环节之间存在的联系,改变企业价值活动的时间或空间安排,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而成本可能更低的产品或服务。
2.成本动因分析
判定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能够使企业对其相对成本地位的根源和它如何被改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同的驱动因素决定了价值活动的不同成本。因此,控制成本动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经营性成本动因。
(1)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大部分企业成本在其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展开之前就已被确定,这部分成本的影响因素即称结构性成本动因,它们决定组织基础经济结构。波特认为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十种: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学习与溢出(技术成熟度);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价值活动之间);相互关系(共享其他价值活动);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企业战略);地理位置;机构因素(社会经济环境)。
通过对以上动因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明确自身成本尤其是约束性成本的来源,也可以采取措施,比如整合、战略选择、技术改进来控制企业的成本。
在对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进行分析时,应特别注意把握成本动因间的联系。比如,整合常常会影响到规模经济的效果,也有可能影响到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这一因素,甚至影响到机构因素。企业必须在成本动因加强时协调其它的动因以求达到期望的效果。
(2)经营性成本动因分析
生产经营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指与企业作业程序有关的动因。它一般包括: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前提:产销平衡);企业各价值活动间关联;工厂布局的效率。
从对生产经营性成本动因的分类可以得到很重要的成本控制线索。比如,从“企业各价值活动间的关联”这一动因出发,可以通过协调和最优化的策略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其一般的途径是使各价值活动间的信息充分沟通、工作相互配合,以期达到整体效率的提高。比如在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这两个价值作业之间,可以通过生产车间和后勤部门的配合,即时互动地分享物料需求和使用状况。
(三)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策略
本节对价值链优化的策略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从价值链优化空间,即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进行优化的角度进行归类,一类是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成本控制的策略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再造和文化变革等。第二类是企业外部价值链优化,包括业务外包、产业价值链整合以及竞合策略等成本控制策略。
1.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策略
(1)业务流程重组
LesterThurow指出:“在过去的年代谁能发明新产品,谁就能在市场上取胜。但在21世纪,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更多地来自新的流程技术,而不是新的产品技术。发明新产品变成了次要任务,发明和完善新流程则变成了首要任务。”企业流程重组是一种基于经营性成本动因分析的成本控制策略,其理论依据是对“企业各价值活动间关联”这一成本动因的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业务流程重组:(a)次序改变。次序改变是指改变组织业务流程的先后次序,以达到缩短工作时间,加快顾客需求响应速度等的目的。(b)消除整合。消除整合就是将流程中不产生价值增值的环节剥离,或者把繁琐、重复的环节进行优化。(c)自动化。将工作流程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作业,接收、处理、传递信息,极大地加快系统反应速度。当前自动化的途径有:电子商务、数据交换系统、卫星通讯系统等。
(2)组织结构再造和企业文化变革
流程重组往往需要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和文化变革来与之相适应。组织结构的变革包括:建立跨部门小组、设置流程处理专员等。这些变革既是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横向管理的体现,其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员协同工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加以整合,以便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某些业务。组织文化是员工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离不开企业文化重塑的支撑,在此过程中应着力引导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的形成。“全员参与”这一经营性成本动因分析是这一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
2.基于企业外部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策略
(1)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对企业价值链环节的重新定位。手段是缩小经营范围,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将企业资源集中于企业最具优势的领域,以巩固其核心竞争优势。这一成本控制策略集中采用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的两种基本方法。
业务外包节约了管理当局花费在该外包业务方面的时间,使其更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而且也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美国知名的运动品厂商耐克只负责研发与营销两个附加价值最大的环节,而将其余的产品生命周期环节都交给外部厂商完成。降低风险是实施业务外包的另一个驱动因素,尤其在企业需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复杂系统的零部件方面时更是如此。
(2)产业价值链整合——供应商协同、分销商协同
与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主体是其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产业价值链整合将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通过组织结构和价值链内在联系而把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联结起来,这种策略可大幅度降低协调成本,增强产业链上下游所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具体地,可以分为供应商协同、分销商协同。产业价值链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企业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1)供应商协同
供应商选择的时机“先期定源”,即在产品设计阶段就选定供应商,并明确其责任,相关责任一般包括设计零部件或工程系统、协助产品组装、新产品的零部件供应。
供应商选择标准和评价标准供应商产品质量、交付产品及时性、管理水平,价格优势是选择供应商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应及时评估供应商创造的价值,尤其注重评价其协同作业的能力和意愿。
供应商协同控制成本的思路协商一个优惠的价格;为供应商制定成本节约目标,帮助其实施目标管理;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研发产品;双方共享核心企业物料需求信息,以便其准时交付货物;双方共同研究改进运送方式,节约物流费用。
2)分销商协同
分销商选择标准在确定细分市场,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在该市场上具有或潜在具有营销优势的分销商。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评估分销商价值链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对接关系。
分销商协同控制成本的思路帮助分销商改善其企业价值链,节约运营成本,降低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赢得市场占有率;核心企业和分销商研究分析双方价值链对接方式,节约物流成本;考虑更换分销商以寻求最低的分销成本,或者通过价值链整合对分销商实施兼并。
分销商协同既是一种有效的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策略,也体现着市场导向的管理理念,其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很多,比如定制模式,通过提交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充分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再比如引导模式,帮助培训其员工,提供企业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其最信任的参谋等。这些策略使得企业和其顾客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双方更加信任,有助于资源的充分整合。
(3)竞合策略
链条中的企业都有各自获得超额利润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这些核心竞争力从力量、本质、范围等方面来说往往是相对的,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做到“一统天下”,所以有时在竞争对手间也会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为共同对付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妥协,以避免过度竞争,比如垄断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企业的合作。通过竞合可以减少因对抗性而产生的资源浪费,企业间可以产生联合的最大化垄断利润。相反,如果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那么大家就会陷入争夺市场、瓜分利益的不断斗争甚至是恶性斗争循环中去。
企业竞合就是指企业一方面要相互竞争,另一方面也要讲究合作。企业之间必须采用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式,使自身核心价值环节能够得到扩展并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通过不同企业异质资源的共享可以降低诸如广告成本(共享品牌)、销售成本(共享销售渠道)、服务成本(共享服务网络)等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J.布落切,康H.陈,托马斯W.林.成本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程晋忠.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发展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25-30.
[4]桂慧玲,孙红哲,朱清香.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的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2):9-10.
[5]韩东安,王雅林,杨红艺.价值链优化与成本控制[J].企业管理,2006,(11):100-102.
[6]韩沚清.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焦跃华论.创造企业成本优势[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4):78-82.
[8]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孟庆玲.基于价值链优化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肖凯.价值链分析与成本管理[J].经济论坛,2001,(11):31.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6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成本控制;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成本控制,就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过程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揭示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对目标成本身的控制,这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密切相关;二是对目标成本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控,这与成本计算、分析密切相关。三是过程控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
(二)价值链成本控制理论
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价值链成本控制是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由产品价值链企业全员参与,各个作业中心全面负责,通过作业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在确保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复合型成本控制过程。
二、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里主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和目标成本管理法进行成本控制。
(一)产品生命周期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原理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法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原理是,企业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单位利润目标不同以及客户对产品设计的外观、功能、价格和质量等的要求不同,对技术设计的投入以及所设计产品目标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销售在市场上所处的阶段――从产品进入市场到衰退和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①导入阶段,是新产品刚刚出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产品在款式和功能等的设计上,经过最小的变化就能够满足顾客追求时尚、猎奇和高品质的心理,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达到既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又降低产品技术设计成本的目的。
②成长阶段,产品品种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此阶段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在产品款式和功能等的设计上,不同品种的产品尽量使用同种原材料及工艺,从而使部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和部分工艺的规模运用成为可能,最终达到总体产品的差异化以及降低目标产品成本的目的。
③成熟阶段,是市场份额缓慢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的阶段。此阶段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在产品功能和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在设计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采用市场上更为经济的原材料,来降低产品的目标成本。
④衰退阶段,是企业选择时机退出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阶段。这一阶段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尽量降低该产品的退出成本。退出成本原指投资者退出投资项目时,由资本金所带来的实际损溢价格。在这里,退出成本是指,企业因为不再生产和销售某一产品,而产生与之相关的生产设备清理费用、技术工人解聘费用以及由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给企业带来的商誉影响等费用。具体做法是,在设计新产品时,应尽量利用原有产品的生产设备,任用原有的技术工人以及部分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来提高企业对原有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利用率,达到降低企业退出成本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新产品的目标成本。
(二)目标成本法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的原理
企业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对技术设计的成本以及所设计产品的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确保产品研发与设计价值链成本的合理化。
目标成本的确定,是企业根据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企业的期望利润来确定的成本。即:目标成本=市场价格-期望利润
其中,市场价格和期望利润都是根据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如在导入阶段产品的价格和期望利润要定的高些,而在成熟阶段产品的价格和利润要定的低些。为了便于产品在生产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将单位产品的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最终核算出各个价值活动的目标成本。
(三)产品生命周期法和目标成本管理法的实施
①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设计产品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②根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特点,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期望利润,根据目标成本表达式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CO),然后根据产品的目标成本确定技术设计的目标成本(CD)。
技术设计的目标成本可以通过系数法来确定:
CD=fDx(COxQO)
式中:fD――技术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目标成本系数,通常为经验数值,它因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而不同。
CO――产品的目标成本。
QO――预计产品在某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中,可以销售的数量。
③在确定技术设计目标成本和产品目标成本之后,应将其列于“设计要求表”中,作为设计人员在确定所设计产品结构、确定尺寸、选择材料以及工艺设计等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不但促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成本优势,而且也可使产品在技术设计价值活动中的成本符合相应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由于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目标成本及技术设计的目标成本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将产品成本及技术设计成本控制在产品所在生命周期相应的目标成本之内,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同时,由于产品的技术设计是根据产品所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点设计的,所以所设计的产品在成本上和功能、质量上符合客户需求,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使客户接受,从而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源头降低了企业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价值环节成本。
④在技术设计中注重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所谓标准化,是指企业根据中长期产品发展规划,制订企业的产品标准及标准化的贯彻、管理工作。所谓系列化是指,对一类产品进行技术设计时,应进行产品型谱的分析,确定好该类型谱的零部件分布情况,尽可能多地设计出该类产品的通用零部件,把单个产品的技术设计纳入系列设计之中。所谓模块化设计是指,尽可能地独立出同类产品中的功能模块,把这些功能模块作为独立的产品技术文件成套管理,以便其他产品的技术设计时直接或间接挪用。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设计交付生产
前所需修改的次数,提高产品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率。
⑤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模拟试验设计,提高真实试验的成功率,降低技术设计中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试验的成本。
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和目标成本管理法对技术设计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使企业不但从产品研发与设计成本价值链环节本身即技术设计价值活动来降低企业成本,还可从企业成本价值链中的其它环节如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成本价值链环节,降低企业成本。
三、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
(一)采购中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在选择企业合适的供应商所需要的时间,因为企业采购工作是靠采购人员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寻找、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订采购合同,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越长采购人员所花的采购费用(例如,差旅费、车费、电话费等)也就越多,进而采购成本也就越高。
(二)建立与供应商结盟的采购控制体系对采购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
企业通过多方面调查或者招标的方式,选择一家或两三家供货质量与信誉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结成联盟。要保证这种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应该将供应商纳入本企业的采购系统,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价,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使企业从外部价值链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在与供应商建立了相互信任、稳固关系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让供应商参与供应产品的设计。当然,此时企业不是依据供应商的报价支付货款,而是按目标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先确定市场或最终消费者的支付价格,然后依据产品不同零部件的成本及对产品功能实现的重要性,运用逆推计算,一层一层分摊,在保证供应商应得利益的基础上,确定付给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以使原材料采购的价格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因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原材料由固定的供应商提供,并长期与之合作,固定供应商信誉是有保障的,所以企业就不需要经常派出采购人员出去采购。采购人员只需要采购一些使用数量较少或者价格便宜的标准件,而这些原材料大多可以在本地可以采购到。因此既可以大大减少采购人员的采购时间,从而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四、原材料库存成本控
ABC库存管理法原本是一种划分存货的统计管理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原材料库存成本控制与管理,主要是该方法可以把正在制造的每一种产品中的零部件所占产品材料成本的比例分为A类、B类、C类三个类别,然后将控制与管理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依次按三种类别的重要性来安排,使原材料库存做到数量合适。
因为要想使原材料库存做到数量合适,其基本的思路是把好每种原材料库存量,但对于原材料品种数量较大的企业,这一做法既不经济又不现实。因为并非数量大的原材料,其所占产品材料的成本就一定大。为了提高工作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用ABC库存管理法。
五、生产的成本控制
这里主要采用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
(一)适时制生产方式的实施
适时制生产方式又称准时生产技术即JIT,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采取由成本价值链后面价值链环节的信息向前拉动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数量、质量、交货时间等要求为起点,由后向前逐步推移来安排生产任务。上一生产工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质量要求和交货时间只能根据下一生产工序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定。
1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和等候时间,以降低产品成本
2通过减少在制品移动时间,以降低人工和动力费用
如图4-1所示。在制造单元内各个工序之间的移动时间。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达到或实现质量的所有职能和管理,包括质量政策的制定、质量目标或水平的确定、企业内部或外部有关质量控制的组织和措施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由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作状态以及生产流程、产品模具、生产设备的状况等都将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保证产品的缺陷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使产品在各个工序的加工过程中能保质保量地进入下一工序,则在各工序的加工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在制品生产过程中其具体做法是,要求工人对于自己加工的零部件进行自我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自检表上。工人应对照作业标准严格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做到对不合格产品的及时发现、及时返工,大大提高了在制品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专门质检人员的检查是产品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最终保证,它也是工人确实对照作业标准严格进行操作的重要保证。
六、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成本控制
这里主要采用一体化分销系统对建立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
(一)一体化分销系统的实施
1企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企业与销售商的共同利益为中心,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在经营状况好的时候,为短期利益而绕过销售商,在经营状况差的时候,为避免损失而做出有损于销售商的事情。只有着眼于产品销售的长期利益,才能从一体化分销系统中看到单位产品销售时间大幅度下降的实施效果。
2为确保经销商的有效经营,给他们以特别的支持。其中包括:产成品库存管理和控制;销售产品的管理和保养计划,而且随时准备根据销售商的需要对客户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本企业经销商的服务质量水平,在经销商中脱颖而出,有助促进经销商降低产品销售的时间。
3和销售商进行全面、频繁、系统的交流,这里包括财务信息、销售趋势预测、客户满意度调查以及其他关键数据的共享。由于企业对销售商的大力支持,反过来,经销商为了共同的利益同样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产品献计献策。他们除了帮助企业制造出更令客户满意的产品以外,经销商的分销网络还给企业带来特别适时的市场情报,这些有助于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效率的提高。
4企业应该注意不能先对产品进行设计或已经制造出来,再去考虑分销的问题,而是首先考虑新产品的增加能否使本企业的分销系统保持平衡运转以及能否使企业盈利,再根据对销售商提供的竞争优势的了解决定是否研发和设计新产品,如何进行设计和制造,并让销售商参与到新产品的设计中去,以制造出畅销的产品。从而提高建立销售渠道及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产品销售的时间,以降低了建立销售渠道及客户关系管理的成本。
运用一体化分销系统,体现了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原则,即企业不但从企业成本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本身降低企业成本,还从企业成本价值链中的其它环节及企业外部价值链降低企业成本。
参考文献
[1]程晋忠.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6
[2]罗绍德.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7,(1)
[3]王燕.价值链下的作业成本控制[J].财会通讯,2007,(8).
[4]韩址清,王洪漠.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5,(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