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例(3篇)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
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本项目共一个标段。建设地点位于无为县无城镇境内。涉及无城镇黄雒社区、七广村、黄闸村、周店村、革贪村、仓头社区、圣嘴村和陈闸村8个行政村。项目区总人口35073人,国土面积51.5km2,耕地面积3.27万亩。工程等别均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均为5级。主要施工内容如下:
1.1水源工程:技改小型灌溉泵站1座,装机1台套11KW(周店王村站)。
1.2渠系工程及配套建筑物工程:清淤衬砌渠道31条总长度22.26KM,其中:梯形防渗渠道22条16262M、U形防渗渠道9条3679M。
1.3排水工程:清淤疏浚排水沟20条,总长26797M,总土方397759方;扩建排涝泵站1座,总装机1台套∕55KW(马圩排涝站)。
1.4配套建筑物:改造或新建配套建筑物共86处,其中:控制闸32座,机耕桥25座,过路涵4座,倒虹吸1座,放水闸槽24座。
2、工程招投标、参建单位及开工情况
2.1工程招投标情况
项目资金落实后,资金支付由无为县财政局负责,由无为县无城镇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管理单位,按照规范开始进行招、投标活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关于招标投标管理的各项规定要求。所有招标工作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全部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
①施工招投标情况:工程招标方式为国内公开招标,2016年2月25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了招标公告,截止2016年3月17日报名结束。2016年3月17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开标,桐城市锦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15773670.24元。2监理招投标情况:2016年4月1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了招标公告,截止2016年5月12日报名结束。2016年5月12日在无为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进行开标,安徽祥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合同价269838元。
2.2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无为县无城镇人民政府
质量监督单位:无为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设计单位: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祥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桐城市锦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单位:无城镇仓头、黄雒社区、七广、周店、革贪等行政村
2.3工程开工及项目划分情况
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施工工程开工日期为2016年8月20号,工期180日历天。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71.1-2014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及相关规程的规定,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名称为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其中安徽省无为2016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无城镇)分为9个分部工程,分部为王村排涝站工程、马圩排涝站工程、曹家圩倒虹吸工程、沟渠清淤工程、渠道衬砌工程、控制闸工程、仓头社区地下涵工程、过路涵工程、机耕桥工程,共计185个单元工程。该项目划分已由建设、监理单位审核及质量监督单位核定并批准。
3、工程进度
到目前为止,本工程已基本完成马圩排涝站分部工程,机耕桥完成15座,控制闸完成21座,沟渠清淤完成20条,渠道梯形衬砌完成约3000米,U型渠道衬砌完成约1000米,过路涵完成3座,王村排涝站目前已完成底部基础及进水挡土墙浇筑施工,预计2017年3月份完成全部施工。各分部工程具体施工进度如下:
2016年无为无城镇小农水工程各分部工程施工进度情况
分部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预计完工日期
已完工进度占总进度比例
备注
王村排涝站工程
2017.01.05
2017.03.25
70%
马圩排涝站工程
2016.11.10
2017.02.15
87%
曹家圩倒虹吸工程
由于地方矛盾拟丢项处理
沟渠清淤工程
2016.10.1
2017.01.15
100%
渠道衬砌工程
2016.08.22
2017.04.25
30%
控制闸工程
2016.08.22
2017.04.30
65%
仓头社区地下涵工程
2016.09.22
2017.03.25
70%
过路涵工程
2016.08.22
2017.02.20
80%
机耕桥工程
2016.08.22
2017.05.15
75%
4、工程投资完成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至2017年1月20号,施工单位已完成建设投资约12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约80.2%。至2017年1月10号,施工单位已申报工程款约946.9万元,按照建设施工合同约定60%支付,实际支付约575.7万元。具体完成工程量见附表。
5、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情况
5.1加强制度建设情况
为了规范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水务局和财政局研究制定出了《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及资金管理办法》。本办法对项目及项目单位的确定、建设管理、资金筹措与管理、建后管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5.2规范建设管理情况
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政策处理难度大、前期雨季气多等主客观原因,工程进度缓慢。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建设单位在11、12月初召开项目进度推进会,邀请工程参建单位到场参加,共同讨论加快工程主体施工进度的方案和措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要求。县水务局及无城镇人民政府要求每15天汇报一次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并及时跟进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地方矛盾,保证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顺利完成工程施工。
5.3资金拨付及管理情况
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核准制。工程进度款支付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要求,首先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申请表,施工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证书,再由乡镇建设管理人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组人员和县水利水电局相关领导签字确认无误后,按规定程序进行拨付。群众参与资金使用监督,确保资金公开、透明、安全。
5.4监督检查情况
2016年无为无城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委托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另外,县水务局成立了县水务局局领导带队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督查组进行检查督促工作,定期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按期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完成。
6、下一步工作打算
6.1切实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为了确保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我县将对各个项目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年度总目标倒排计划,并严格按照其实施。另外,我县将继续执行项目督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县级验收。针对无城镇2016年小农水项目,2017年的工作重点是渠道衬砌及机耕桥施工。因前期受阴雨天气及地方矛盾的影响如施工排水、回填取土,渠道衬砌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较其他分部工程进度较慢。针对此情况,建设单位将针对现场存在的地方矛盾将派业主代表驻场解决协调出现的地方矛盾。
6.2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因此我县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工程质量高度重视,我县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质量监督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工程施工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工程进度;定期至施工现场检查现场施工和人员在岗情况;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及时汇总现场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监督现场落实情况;及时跟进现场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并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解决。
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
现阶段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政府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不够,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资金不充足。而且政府并未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没有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监控,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在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各项制度并不完善,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率,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最后,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不重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艺还有待提升。
2导致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在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领导人员并未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其眼中只是一项形式化工程,将其作为自己业绩的一部分,但是并未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用。
2.2未调动农民的管理积极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有利于帮助农民灌溉农田,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其并未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导致其并未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
2.3未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导致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效果不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并未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不统一,使得其在管理方面较为混乱,管理责任并未落实到相关人员的身上,日后的工程维修工作也缺乏管理。
3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完善招投标体系为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先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并且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制度,以保障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要建立健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将管理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身上,以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工作。要明确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由专业工程团队来进行建设,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的管理职能。作为项目法人一定要在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承担自己所要负的责任,要严格控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以保证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要妥善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要开展高效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招投标体系,保障招投标工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按照相关政策的规定,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资金高于三千万的时候,必须进行招标。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公开招标,另一种则是邀请招标。由于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金额并不是很大,因而一般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当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资金不足三千万元的时候,则可以直接由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无需开展招投标工作。
3.2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提高设计单位的工作质量为保障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则必须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单位中的每个人员要明确自己的份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要求来实施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做好验收工作,以提高农田水利的施工质量。另外,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中的内容来开展审计工作,当设计内容发生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和记录。
3.3提高政府的监督工作质量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少不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由相关部门来核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文件并予以授权,并且要派遣相关人员来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规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各部门的工作,从而为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4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篇3
2010―2015年遂昌县第二批、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共完成渠系改造285.2km,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5万亩,山塘综合整治工程176座,改造小型水源工程352处,年新增供水能力355万m2,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9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47万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顺利实施,遂昌县从组织领导、资金筹措与使用、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后管护等各个环节采取了措施,强化了组织、投入、技术、管理等多重保障。
1实行领导领办制,强化组织领导
1.1在成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落实一名副县以上领导领办负责,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领办领导定期开展调研检查,全程负责项目推进的指导协调和攻坚克难,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1.2建立重点县建设专报制度,专送县主要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
1.3将县委办、县府办、效能办、重点办“四办”充实到领导小组,加强工作考核力度。
1.4为加强协调管理,提高效率,又专门从财政、农业等成员单位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到办公室。
2实行项目“双业主制”,优化建管模式
2.1本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行“双业主”模式,遂昌县乡镇水务公司为县级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申报、年度实施计划编报、施工招标、项目日常管理、阶段验收等工作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项目区业主,主要负责政策处理确保无障碍施工工作,协助项目法人的现场管理,引导受益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具体负责农民的筹资投劳工作。
2.2为增强群众参与重点县建设的积极性,作为遂昌县出台了《遂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一体化实施办法《(式行)》,重点县高效节水项目采取“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建设,即采取“新型主体直接申报项目,并负责项目实施和建后管护”的模式。
3突出“中介+群众”的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3.1拓展“四制”管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小项目大工程”的理念规范管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项目业主负责、监理单位管理、施工单位保证、政府强制监督”的体系,在项目管理“四制”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扩展为“十制”管理。
3.2强化中介的管理体系。在设计、监理、检测等中介单位的选择上,好中选优,以人员到位、承诺兑现、服务质量为核心强化对中介单位的标后管理。
3.3建立农民质量监督员监督机制。对实施项目实行“立项前、实施中、竣工后”公示,以村级水务员为基础,在各受益村推选出一批有一定专业基础且责任心强的群众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参与到工程质量监督,依靠群众实现“自主监管”,重点县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村级水务员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4突破政策瓶颈,完善两化五到位的项目推进机制
4.1政策处理难一直是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针对该情况,遂昌县出台了《遂昌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山塘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办法明确考核范围、对象、内容、要求、时间节点以及“以奖代补”标准,对项目推进顺利的政策处理费用以“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补助,因政策处理不力,造成窝工、停工、延误工期的,其政策处理经费全额由乡镇、街道、村自行承担。办法的出台极大的激发了乡镇、村项目推进积极性,破解了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
4.2在项目推进方面,继续深化“遂昌两化五到位”的工作机制。一是人员责任到位,由重点县建设管理办公室专职管理和监督项目的实施工作,责任书由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逐个项目落实到技术联系人、监管与现场直接责任人,项目推进与年度综合工作考核相挂钩,建设不力的要问责。二是领导重视到位,县政府安排县领导对重点县项目推进实行“领办制”,项目推进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绩效考核挂钩。三是考核督查到位,水利、财政、“四办”联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结果实行排名,定期通报,相关情况定时报送县主要领导,与乡镇工作经费安排、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进行挂钩。四是部门联动到位,县财政、水利、农业等涉农的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整合项目资金资源。五是宣传到位,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舆论工会以及培训座谈会、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提高全县乡镇部门和项目区群众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项目建设。六是常态化巡查,动态化服务,重点县管理办公室量化和细化建设任务,实行动态化管理,做到周周有目标,天天有进度。
5实行县级报账制,规范资金管理
5.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遂昌县已出台了《遂昌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建设资金报账严格实行“二对三审四杜绝”的内部控制制度,拨付资金须通过县水利局和财政局审核,为加强投资控制,项目实行工程预、决算中介审价。
5.2县政府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把重点县建设县级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并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两区”建设等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筹资筹劳,确保建设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6实行管养分离,确保发挥长久效益
6.1遂昌县出台了《遂昌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遂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确权和移交管理办法(式行)》,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受益对象,明确建设主体和建后管理单位。
6.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行“以水养水、自负盈亏”,产权仍属村集体或个人,由受益集体或个人组建合作社,负责管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