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商业空间的设计范例(3篇)

时间:

商业空间的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色彩;应用;合理

一、色彩的来源

色彩是光作用与人的视觉神经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物体的色彩只有在光线的照射下,反射到人的眼球聚焦到视网膜,再由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感受,从而为人的大脑所识别。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可以分解为三部分: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还有一部分可以透射到物体的另一侧。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光线照射和分解的情况也不同,正因为这样,才显示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

商业空间设计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如商场、餐饮、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课程中具有明确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有不同风格和特色变化的室内设计。除了包含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功能要求外,商业空间设计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和市场特色。

三、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视觉感知占全部感知的80%以上,而视觉感知中最具优势的是色彩知觉,色彩是展示设计中最经济但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素。它会使展示活动变得生人。在展示中,展厅的环境虽不是展示的主体,但展厅的环境色彩与整个展示气氛及展示效果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色彩调节能弥补空间、材料、陈设等方面的欠缺,使之锦上添花,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根据展示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把握色彩的设计原理、色彩的视觉特性、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其对观众造成的心理感受,充分利用色彩来增强展示内容的视觉效果,使之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使展示内容在观众众中获取特定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效果。

四、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属性和功能性的体现

色彩之所以如此美丽,就是因为颜色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对比关系。而颜色的形象又是由色彩的要素决定的,因此色彩的三要素十分重要,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属性来营造气氛。同一色相的颜色,可以用明度的变化产生对比;同一明度的颜色,也可以用不同色相或纯度产生对比。为了增加空间色彩的活跃气氛,也可使用对比色或补色。使用高明度色彩可获得光彩夺目的气氛;使用低明度的色彩和灯光,往往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使用纯度较高鲜艳的色彩则可获得一种愉悦的空间气氛;而使用纯度较低的灰色调可以给人安静和祥和的空间氛围,色彩同时也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色彩语言,表达不同的色彩功能。

五、商业空间中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冷暖、远近、轻重、大小等,这不但是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引和反射不同的结果,而且还存在着物体相互间作用所形成的错觉。另一方面色彩在对人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同时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如庄严、轻快、刚强、柔和、富丽、简朴等,造成不同的心理反应。认识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的现象,是进行色彩设计必不可少的工作。

六、商业空间中色彩的情感

自然和社会中不同的现象会引起不同的色彩变化,使人们产生多样的联想,从而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特定的心理反映。色彩情感的产生,不是色彩本身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了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一种经验性的好恶,每当看到这种色彩,就会本能的想起这类色彩所代表的事物或事件,继而心理上会对色彩产生某种感情,我们亦常常称之为感彩。例如:在商场的入口处以暖色装饰,烘托热烈的迎宾气氛;在购物区则采用这个时期的流行色来布置女士用品场所,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七、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于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满足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功能性,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符合人类对色彩的感情规律,同时注重文化主题。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运用要遵循:整体统一、突出主题、符合习惯、富有变化、光色影响的原则。色彩是商业空间设计中的灵魂,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的,各具功能特点的色彩会彼此影响,只有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使色彩服务于整体的空间设计,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创造出充满情调、和谐舒适的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商业空间的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原则

论文联盟网

abstract:theconstructionentranceexteriorspacetakestheconstructionthebasicbuildingblock,itmusttallyconstructsownnatureandthestyleform,manifeststheconstructiontheassociativeperceptionandgracefulandfriendly,satisfiesconstructsownmaterialfunctionandtheenergeticfunctiondemand,obeysintheurbangrossstructure,theshapeandthefunction,andmanifestsfullytothenaturalenvironmentandthesocialenvironmentrespect.thisarticleproposedthecommercialconstructionentrancespace'sprincipleofdesign,hasprovidedthetheoryinstructionforthebetterentrancespace'sdesign.

keywords:commercialconstruction;entrancespace;designrules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121-02

1引言

商业建筑形象对于一个城市的面貌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建筑师还是政府,都应当把商业建筑的设计当为紧关城市面貌的一件大事来看。建筑入口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了建筑的风格,另一方面作为建筑与人身体及心理的直接接触点,它给人以心理暗示从而引导人的行为,若在深层次上研究,它涉及到了建筑美学,环境心理学,形态和视觉关系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多种学科的边缘,也是他们的交融之处。在当今社会入口作为商业建筑与城市街道融合点与交接面,一直得到大部分开发和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商业建筑的入口空间是城市和商业的过渡与中介(图1),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建筑师,在设计中必须充分把握建筑形式与人体视知觉的相互关系,明晰城市大环境与局部小空间的微妙联系。

2整体性和协调性

整体和协调意识在当今城市建筑活动中特别重要,建筑是由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建筑入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建筑入口空间不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和整体空间结构相统一。事物的存在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同样是需要相互融合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需要维持着一种互生,互变和共生的动态平衡关系,入口空间作为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结合点,正是这种融合共生的哲学观在建筑中的集中体现。入口布局的位置是商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制约因素是基地周围环境对建筑总体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如城市干道的位置,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标志性,道路转角的处理方式,城市重要建筑和景观广场的位置,周边己有的建筑和历史文脉的制约条件,日照间距的制约条件。

3强化视觉形象

入口是商业建筑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以及购物的整体印象。平凡简单的建筑入口,往往淹没于城市的繁华之中,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商业建筑都将入口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在入口的形体和装饰上,都进行了强化处理,希望通过入口的成功的设计,吸引更多的人流,给带来更多的商机。

一般来说,一个建筑入口只有一处重点,其他的要素主要起着呼应和衬托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分清主次,对关键的、需要强化的重点突出处理,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图2)。入口形式的重点可以是附属物设置、形体组合,也可以是光影关系、色彩等。

建筑入口外部空间如果有丰富的层次能给人以充实和深远的感觉,它让视觉不能一览无余,而是给路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一种挑逗和诱惑。丰富的外部空间层次还能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充实感,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在停留在多变的复合空间内。丰富的层次,可以是空间的组合、入口构架的层次组合(图3),也可以是虚实的变换、视觉元素的反复强调,等等,具有丰富层次的入口,体现了建筑形式的多样和饱满,给人以一种源自东方哲学的技巧,是一种含蓄的,渐进的对美的体验。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的入口形式都是以追求建筑美为最后效果和目的的。

4多样性

城市是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商业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现象,承担商业功能的商业性建筑更是丰富多样。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发展趋势是以商业为中心,综合多种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地区。商业环境总是处于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中,成为容纳不同功能和行为的综合体。城市商业入口空间环境的设计需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图4-5),保持功能与空间特色的多样性,强调不同商业功能规模的混合、不同审美意向的混合、多样的商业公共空间环境以及能够积聚各种人和各种活动,恢复自然有机的城市状态。我们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对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生理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要杂而广,因为只有纷繁的商业环境,才能具有最大的包容性。我国城市商业公共空间环境历来是传统的公共活动中心,人流熙攘、充满生机和活力,空间尺度宜人,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多样化的消费服务内容,所以我们当今城市也要保持其原有的多样性的特点,以满足人们对环境丰富性、复杂性和趣味性等多层次心理需求,增强其吸引力和活力。

5人性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商业建筑的入口如何进行宜人化设计,为人们提供尺度上的舒适性是涉及成功的关键。根据人的空间体验,视觉尺度来确定入口空间的精神氛围,造型尺度:加强建筑的细部造型和饰面材料处理,引起人的强烈的视觉感受;利用小尺度的构件如门廊,楼梯和装饰来降低空间的感觉;利用绿化,庭院,座椅,栏杆等建筑小品,创造浓缩的生活气氛;空间为人而设,空间因人而活,没有人愿意光临死水一潭的空间。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要以人为本,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尽量为人创造舒适方便的条件(图6)。无障碍设计的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人文主义的呼唤,当时的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一一无障碍设计。它的出现,旨在运用现代技术履行环境,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创造一种环境条件以能够支持他们独立的活动,以达到不需别人的帮助而能完成和参与各种日常活动。在商业建筑入口环境中设置的无障碍设施,既是社会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及能力丧失者的关心,也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无障碍设施能消除环境中对上述人群活动造成不便的各类障碍,使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宜人化的设计可以使入口空间既符合人的审美心理需要,又要满足人的安全需要,可以更好的展示商业建筑的内在空间功能品质,继而提升其商业使用价值。

6尺度与规模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商业创造“摩肩接踵”的商业气氛应保持一定的人流密度,以形成热闹的商业气氛。但是,过高的人流密度却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反的作用。创造合理的密度,要充分考虑个人的需求。对于合理规模的定义,由于入口空间的位置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很难给出具体的定义。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就外部空间尺度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一:“十分之一”理论,即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的8-10倍尺度。二:场地的宽度为相邻建筑高度的1.5-2倍时,可获得较佳的尺度感。三:“外部模数”理论,一个富于生气感的空间,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应保持相互的感觉波及,这就要求外部空间应具备适当的尺度模数,该数值取20-25m,超出此距离互相的感觉波及就不复存在。据此理论分析,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时,存在某种匀称感,当d/d时,随比值增大,两侧建筑成游离状,街道显得空旷、萧条感,而d/h=1.5-2时,空间尺度是比较亲切的,人漫步其中,会产生愉快感(图7)。

如果商业建筑外部入口空间面积的绝对数值不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开放空间的方法加以改善。底层建筑的后退或者架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底层的后退架空或者设置长廊,增加开放空间面积的绝对数值,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减小人流密度。这样处理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开放空间,增加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质量。对于大型商业建筑的入口开放空间,应该被划分成若干亚空间以分散人流,降低局部人流密度,鼓励均衡使用。没有植物和设施的大型的开放空间是难以引起顾客兴趣的,亚空间的创造应该清楚而微妙,否则顾客会感到特意被置于某种特殊空间而感到不适。亚空间的划分形式多样。可以利用铺装、绿化、休息设施、地形的高差等创造宜人的亚空间。此种围合,体现了由畅到聚,可以作为观赏、群聚休息的活动,从而平衡开放空间的利用率,减小局部的人流密度。

7防火要求

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十分重要,对于入口来说人员疏散更是重中之重。

7.1疏散时间

在商场人员数量基本确定时,就要对疏散体系进行合理设计,使人员能在安全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区域。虽然在规范中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是疏散体系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但其实质是人员疏散时间的控制。安全疏散允许时间除估算外,目前可以运用性能化评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其作科学的预测。

7.2疏散宽度

现行的防火规范,为达到安全疏散日标常采取以控制安全出口宽度和数量以及疏散距离的方式来实现,疏散宽度以百人疏散指标计算。在设计中应确保实际计算的安全出口总宽度>百人疏散指标计算的总宽度。

8结语

入口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要素之一,建筑没有入口就无法使用,也不会称之为建筑,至多可以称为一个巨大的空心雕塑。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整个商业建筑设计讲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作为商业建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相关探索不断深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入口空间出现。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建筑研究院.商业环境创造.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何平,府东.现代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美)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业空间的设计范文

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大概可以分为数字艺术、移动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1.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艺术中受众被动接收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相互影响和交流。受众可以通过对媒介的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这种互动特征使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2.非线性

非线性的编辑方法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编辑形式和创作理念上的一种灵活多变、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局限,引入了开放、能动、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游戏性的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艺术设计者、参与者被允许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的叙事关系。

3.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虚拟重构。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在不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革新和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新奇、多元化,为观众营造了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兼备的视听盛宴。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术、3D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LED技术主要运用于商业空间的背景屏幕的艺术建构和创作,它的展示方式灵活,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发融入人们的生活。舞台空间的3D技术可以凸显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可以为观众营造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感。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舞台空间中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与舞台现实环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时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性。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新媒体艺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间设计,在丰富人们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参与性,成为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其表现方式主要是装置艺术、多媒体和互动技术。

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