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例(3篇)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
当新一轮的家用电器购置高潮在我国兴起时,我国迎来了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报废新高峰。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已高达3.7亿台,第一代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购买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按10年~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现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家庭都愿意将他们淘汰下来的废旧家电交给“游击队”――那些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家电收购者。
据了解,普通废旧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卤族化学物等有毒物质,一部废旧手机尤其是手机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锌、镉等有毒物质,而在一台废旧电脑里就含有4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电子垃圾被随意丢弃,将会对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电脑、电视机等设备中含有的金属铅还可能致癌或引发其他疾病。除此之外,旧家电中一些还可利用的零部件如果被使用到其他家电中,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会产生旧显像管爆炸、电路老化导致漏电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权益。
而当前,对这些废旧家电的回收工作绝大部分是由走街串巷的“回收游击队”完成的,这些家电回收者将收购回的旧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或者洗衣机进行拆解,把金属外壳作为废金属卖给回收站,把一些还可利用的零部件,比如马达或显像管卖给家电维修店……最后,还有大量的电子垃圾,甚至是有毒有害的物质就被随意排放和丢弃了。因此,这些非正规回收队伍对废旧家电不合理的拆解处置成为造成环境污染和家电二手零件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处境尴尬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
为了遏制目前废旧家电被无序处理的现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3年将浙江省和青岛市列为全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置工作试点。随后各地纷纷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回收中心,这些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中心都无一例外引进了价格昂贵的环保拆解净化设备,然而它们却面临着最大的竞争者――走街串巷收购电器的“游击队”。
在青岛,虽然相关项目和规划都已出台,但“无米下锅”却使当地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处于尴尬境地。青岛负责废旧家电回收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废旧家电、电脑大多由回收成本低廉的坊间‘游击队’收走,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中心由于要求有害物质零排放,成本很高,根本竞争不过‘游击队’。”
据悉,一台使用了约15年的双缸洗衣机,回收中心报出的收购价是40元,而“游击队”的报价却是60元。在处理中心,报废电脑、手机的“核心内脏”――电路板、芯片、硬盘软驱等先被分类、拆解,其中的电路板、芯片、元件等会被粉碎成仅有1毫米左右的微粒,再用高科技使其溶解,从中分离出有价值的材料和金属包括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在废旧家电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要进入专门的净化设备,无污染排放。以冰箱为例,由于冰箱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一台对冰箱整体破碎、进行无污染处理的设备需要1000多万元。这样一来,人们都愿意将废旧家电卖给“游击队”,而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却“无米下锅”。
无米下锅的并不仅仅是青岛的环保企业。有媒体报道说,近年来在长三角一带,有不少电子垃圾处理工厂成立,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投资1000多万元的南京一家公司的电子电器废弃物加工处理中心自去年10月8日竣工投产以来,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据说,闲置是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收集的电子线路板垃圾,几乎可以在一小时内处理完毕”。
“符合中国国情的拆解模式”
而当我国专门建立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时,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的手工拆解产业却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广东省汕头市的贵屿镇曾是一座千夫所指的“电子垃圾城”。在这个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天有100多辆满载废旧电器零件的货车进出,数万人为了获取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和元器件,几乎不择手段。他们焚烧废旧电线和电缆,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并再次焚烧那些无法再回收的垃圾,或者将它们堆积在河道旁。这是一场被称为“用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产品”的悲剧。一家境外媒体曾在报道中将贵屿人称为“机器堆中的鬼魂”。这里的空气令人窒息,河水污染,土壤中毒,几乎不适合人类生存。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对贵屿的外来人口体检后发现,88%的人患有皮肤病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而今日的贵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基地,广东省经贸委也向国家发改委上报请求将贵屿列为全国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利用示范基地。
在贵屿新开的一家废旧电线拆解厂里,记者看到,几十个工人正在手工剥离电线,他们将电线的塑料皮和铜丝剥离,铜丝将被加工成铜片或漆包线等产品,塑料皮则被送到“料粒”加工厂,成为塑料产品的原料,老板马强说,远近闻名的汕头澄海玩具厂就是这种“料粒”的大买家。
“政府严令禁止焚烧,现在我们的利用率几乎是100%”马强颇为自豪,“政府把我们当做示范基地。”
在一家电源板拆解厂里,每个工人面前摆放着一台貌似吹风机的“电热器”,还有数十个白色陶瓷小杯。工人们将电源板放在电热器窄小的吹风口下烘烤近两秒钟,便娴熟地用镊子将板上的各种芯片、电容、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取下,分别放入不同的陶瓷小杯中。专家称,这种手工拆解方式的精细度堪称世界之最。如今,走在贵屿的街上,已闻不到刺鼻的烧焦味。经环保部门监测,大气中的SO2、NO2、Pb等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
目前,贵屿镇的拆解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回收利用率达99%以上,比其他地方高出10多个百分点。全镇形成了从回收拆解到加工、利用、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细,有电器拆解专业村5个,电子及线路板拆解专业村6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两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7个。
遍布贵屿的300多家电子电器废弃物加工处理企业保障了现有6万多人的就业和10万多人的生存,还吸引了许多外来民工,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和税收的主要来源。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李静司长率有关专家深入贵屿调研后认为,贵屿已经具备了资源再生产产业基础。但由于拆解业家庭作坊多,规模化、规范化企业少,贵屿要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如何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广东省政府已按国家发改委意见上报全省资源循环型产业规划,把贵屿申报为全国再生资源产业化基地试点。
此举不仅会促进贵屿这项产业的规范和不断升级,而且能为我国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有效回收、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探索出方法和途径。
拆解回收业的法律和意识缺失
有关专家指出,与尴尬的回收中心相比,以贵屿为代表的“非正规军”的壮大,归功于其廉价的回收成本和轻车熟路的收集渠道。然而,由于有关法律和环保意识的缺失,贵屿曾经遭遇的严重污染至今让人扼腕,其拆解业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是大势所趋。
刚刚启动的杭州电子垃圾处理中心的技术专家认为,我国电子垃圾处理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包括再生材料的运用回收、便捷的回收体系、专业化的分拆分类基地和从业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电企业和普通百姓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也十分落后。他举例说,在日本,回收废空调消费者要支付3500日元,而在国内,消费者还指望在处理废旧家电时得到一定的收入。
欧盟25国近日宣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专家认为,WEEE等指令的出台,意味着欧盟成员国的电子电器回收成本将本着“扩展的责任原则”,转嫁到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身上。这两个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威胁到中国家电出口,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也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3R原则;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042-03
一、电子废物的范畴、分类及特征
我国对电子废物的定义,可参见200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电子废物做了专门的定义。电子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以下简称产品或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元器件,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报废产品或设备、报废的半成品和下脚料,产品或设备维修、翻新、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品,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废弃的产品或设备。
电子废物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废弃性”,即被其所有者所废弃或者抛弃。电子废物就是被其所有者抛弃或者放弃的电子电气设备、电子电器产品,无论该设备或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或利用价值。本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电子废物称之为“工业电子废物”,将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废弃的电子电器或设备定义为“生活电子废物”。电子废物来源于生产生活两大领域,可回收物质包括电路板、金属部件、塑料、玻璃等几大类。具体有来源于家庭的各种废旧家电,如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影音设备、电脑、电话、手机等;来源于办公室的各种废旧电子电器,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网络设备、电话等。
在我国,电子废物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已达4.5亿台,电冰箱约1.9亿台,洗衣机约2.3亿台,空调约1.5亿台。仅以年报废更新2%计算,每年淘汰的四大家用电器就达2500万台,加上电脑、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和各种新型家电产品,我国家电的实际年更新报废量高达3000万台以上。
电子废物主要由金属、陶瓷、玻璃、树脂纤维、塑料、橡胶、复合材料、半导体等组成,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多氯联苯、铅、汞等有害有毒成分。美国硅谷防止有害物质联盟SVTC的调研指出,一台个人电脑(PC)含有700多种化学原料,几十种金属和有机物:显示器含有铅、镉、汞、六元铬、聚氯乙烯塑料和溴化阻燃剂等有害物质;阴极射线管(CRT)含有27%左右的铅;铁机箱中含有镉;开关及位置传感器中含有汞;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镉和溴化阻燃剂;电线和老式包装均含有聚氯乙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含有汞和铬。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使得电子废物的处理处置不同于一般的固体废物,它要求具备一定的环保技术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否则,释放出的重金属、持久毒性有机物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复杂而长久的危害。
然而,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电子废物又具有很高的再生利用价值。根据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1吨随意收集的电子板卡中含有大约271.8千克塑料、129.6千克铜、0.5千克黄金、40.8千克铁、29.4千克铅、19.9千克锡、18.1千克镍、10.0千克锑。日本横滨金属公司对报废的手机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每100克报废的手机机身中含有14克铜,0.19克银,0.03克金和0.09克钯。
电子废物的高增长性、高危害性、高价值性,决定了必须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电子废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我国电子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二、循环经济及其对电子废物的指导意义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应用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其废弃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资源消耗型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按生态循环重构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闭环流动的经济系统。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并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点。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资源化Recycle,3R”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则。“减量化Reduce”就是要减少进入社会循环系统的物质流量,属于输入端预防控制原则;“再使用Reuse”就是要求消费主体尽可能多次、多种形式地使用已经购买的产品,最终也是要达到废弃物减量化的目标,属过程性方法;“资源化Recycle”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转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置量。
循环经济对于电子废物的指导意义,在于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贯穿于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消费、回收、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实现电子废物的循环利用。这种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废物循环利用,就是按照3R原则设计建立电子废物的收集、贮运、处理、处置的网络体系,防止并减少上述过程中的潜在环境危害,提高电子废物再生利用水平,尽可能降低最终废物处置量,它包括电子废物的回收、再使用、再生利用及热回收四个方面。回收,是指向地理位置分散的废物排放者收集电子废物,运输汇集至指定集中地的过程;再使用,是指将电子废物作为产品直接使用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以及将其全部或者部分作为零部件或其他产品的一部分予以使用;再生利用,是指将电子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原料进行利用;热回收,是指对全部或部分的电子废物通过利用其可供燃烧或有可能燃烧的物质获取能量。
三、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现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电子制造业高度发达、电子产品高度普及的地区之一。2006年上海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名列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浙江台州路桥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2006年实现行业销售收入150多亿元,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2003年,国家发改委确定浙江省为国家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试点省份。2005、2007年国家四部委确定浙江、上海为循环经济试点地区,并确定了相关的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为试点单位。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废物循环利用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研究了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现状。
1上海市电子废物回收渠道分析。通过对电子废物的相关监管部门、流通市场、电子电器零售商等的实地调研,了解到个体回收户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随行就市。就地成交,是目前上海市现存的直接面向“废物排放者”的主要回收渠道。
具体来说,上海市电子废物回收渠道主要包括以下5种:
(1)个体回收户上门收购。个体回收户,有称流动小贩,有称“街边游击队”,是目前上海市的回收主力军,个体回收
户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随行就市,就地成交,是目前上海市直接面向“废物排放者”的主要回收形式。
个体回收户收购后,有直接再用价值的,直接转售至旧货市场(又称二手市场、调剂市场)或城乡结合部的各种“贸易市场、小商品市场”。比如:九亭镇小商品市场、七宝镇东方国贸城,虽名称各异,实质都是废旧电子电器集散地。
(2)旧货经营业主坐地回收。旧货经营业主几乎不直接面向家庭收购,而是面向个体回收户或下游旧货经营业主收购。旧货经营业主有上下游之分,下游旧货经营业主多是些资金少、仓库小、收购量小、收购价低、转售价亦低的小业主。上游旧货经营业主则多是些资金大、仓库大、收购量大、收购价高、转售价亦高的大业主。大业主不是面向个体回收户而是下游小业主,一些大业主甚至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直接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有的还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回收其淘汰更新的废旧电子电器。
旧货经营业主收购后将有直接再用价值的整机和经过维修拼装的整机直接出售。其余不具有上述两项属性的电子废物,则经简单拆解后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件经上游大业主或直接流向“地下拆解工厂”(即不具环保生产能力的非法违规资源再生企业)。实地调研中发现,电路板、压缩机、电线、金属部件多销往广东、浙江,而CRT玻壳多销往西北,如新疆、青海等地。维修拼装后的整机和能直接使用的整机多销往上海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如安徽、江西、苏北。流程如下图。
(3)零售商“以旧换新”。经调研发现,“以旧换新”活动仅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厂家并不参与回收处理过程。“以旧换新”得来的废旧电子电器,由与商家有协议的旧货经营业主回收。甚至“以旧换新”活动本身就是厂家、商家、旧货经营业主三方合作搞的促销活动。厂家要推新产品,商家要增销量,旧货经营业主可大批量购进旧货。
(4)通过社区废品收购站回收。据调研发现,通过废品收购站回收的电子废物很少,主要原因是旧货经营业主的出价比废品收购站高,个体回收户并不将电子废物卖给废品收购站。只有当旧货经营业主不收时,才将电子废物卖给废品收购站。家庭出于价格、时间和运输成本的考虑,也很少将电子废物卖给废品收购站。
(5)机关、事业单位统一交投。这是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将机关事业单位淘汰更新的废旧电子电器统一交投给有资质的资源再生企业,集中处置。
2上海市电子废物回收模式分析。在目前上海市现存的5种电子废物回收渠道中,存在下列两种回收模式。
(1)“无偿交投”模式。2007年5月上海四部委联合《关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废弃电子产品集中交投回收处理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推行电子废弃物集中交投收集处理。《通知》要求,本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应委托取得相关部门资格认定的企业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置。鼓励本市其他单位和个人将废弃电子产品无偿交投给指定企业统一回收和处理。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费用暂由“指定企业”自行承担。实地调研发现,废弃物处理者――“指定企业”,虽是无偿交投,但电子废弃物的运输费用也全部由处理者承担。
依据上述要求,就形成了一种废物排放者无偿交投,废物处置者无偿集中处理,政府对双方均未实行征税、补贴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本文称之为“无偿交投”模式。江苏、浙江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如《江苏省省级机关电子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浙江省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试点暂行办法》。
(2)“有偿回收”模式。由“废物排放者”到“收集者”再到“处理者”,每一阶段都是购销关系。本文将这一模式称为“有偿回收”模式。该模式是上海市最主要的生活电子废物回收形式,该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电子废物处理者不是具有环保资质、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正规资源再生企业,而是非法的“地下拆解工厂”或“家庭拆解小作坊”。
四、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分析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系统,并结合我国现状,我们认为我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下:
1.回收网络残缺。工业电子废物与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电子废物其回收网络健全,而生活电子废物的回收网络缺失,导致生活电子废物流向非法的“地下拆解工厂”或“家庭拆解小作坊”。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有偿回收”。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正规资源再生企业为达到环保要求和无害化处理,其生产运营成本显著高于“地下拆解工厂”或“家庭拆解小作坊”。因此,正规企业的回收价格就比上述二者的回收价格低,在利益驱动下电子废物最终流向了“地下拆解工厂”和“家庭拆解小作坊”。而这二者的环保技术不达标,再生利用程度低,在现存“有偿回报”模式下,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负荷。
废旧金属回收现状范文篇3
论文摘要: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其回收再利用的空间也较大。目前我国在废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废电池回收利用机制,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伴随我国科技水平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人们购买和使用。而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能量储存器,消耗量与日俱增,其所含的重金属等物质一旦进入环境中的土壤、水体等,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如果有合适的处理方法,这些重金属又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在废电池的回收处理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根据我国废电池回收处理的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1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进行随意的丢弃,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科学调查显示,一颗纽扣电池一旦随意丢弃,可以污染掉高达60万升的水体,约等于正常人一生的用水量。概括起来,废电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酸、碱电解质溶液的污染
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溶液,特别是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淋溶之后,会对附近的水体和土壤的PH值造成影响,导致土壤及水体的酸化或碱化,水体PH值的改变直接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环境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
1.2重金属污染
从电池的主要结构可以看出,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总的来说主要有Zn、Hg、Cd、Ni、Pb等,这些重金属一旦流入生态系统并进入食物网,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汞特别是有机汞化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和极长的脑器官生物半衰期,能引发中枢神经疾病;铅会导致人体精神紊乱及消化系统的损害等;镉具有致癌性,是引发疼痛病的元凶;镍、锌的毒性相对较小,同时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3其他污染类型
除了酸、碱电解质以及重金属的污染,废电池的随意丢弃和处理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污染。例如:废电池在进行焚烧处理的过程中释放的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的危害;在废电池集中清运、贮存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局部地区更加严重的污染问题等等。
2我国废电池处理的现状
我国是电池的使用大国,对废电池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再生都有着极大的效用,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废电池回收处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
2.1缺乏相关教育,个人意识淡薄
由于对废电池相关影响的知识教育的却乏,大部分人认识不到废旧电池对环境危害的严重性,环保意识的淡薄使得群众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上,致使许多的电池回收设备形同虚设,并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来。
据调查,目前我国电池的年使用量高达70亿左右,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然而其回收力度却不足2%。较低的回收水平也导致废电池的处理难以产业化、规模化。
2.2处理技术的要求高,利润低
由于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特殊的结构又决定了其处理难度的升高,加上处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废电池的回收很难向产业化发展。同时该产业较低的处理利润很难吸引较多的投资者投资处理,给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3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乏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缺乏对废旧电池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使得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之间很难分清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由于缺少法律的制约使得一些正式的回收处理厂商经常面临回收量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小加工作坊由于技术上的难以跟进及设备的缺乏,不但使得废电池中的有用物质很难得到回收利用,还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
3我国废电池回收的发展建议
3.1开发新的回收利用技术
在传统的废电池回收利用中,主要用到的是湿法冶金处理工艺和火法冶金处理工艺。其中湿法工艺是利用重金属盐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可溶性盐的特点,进而用电解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火法工艺主要利用金属化合物高温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得以将其回收利用。两种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优越性,也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问题,如电解过程中水体的污染以及高温下的热污染等等。
因此可以对传统的处理工艺加以改进,比如加入一些预处理的工艺,从而简化传统工艺的工作条件,减少其带来的一些污染;再者可以增加一些后续处理设备,尽量使产生的二次污染危害最小化。
3.2提高群众意识
加大关于废电池的危害及处理过程的教育力度,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回收源头上解决处理难题,实施分类回收和处理方针,尽量做到回收的规模化、正式化。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良好的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外部力量,在我国废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上应当逐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明确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义务、权力和处罚条件,建立完整的废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关闭不符合环境要求的小作坊,对存在问题的回收企业实行整改,逐步完善回收处理市场。
3.4实施合理的经济手段
由于我国电池价格普遍偏低,造成对消费者的错误引导,因此可以通过对电池进行合理定价(将污染治理的部分费用并入商品的价格中)来减少电池的使用,同时对电池的生产企业征收合理的环境治理费用。将这些费用利用到废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上,对回收利用企业给予补贴,提高其回收生产积极性。
4总结
废电池的随意堆放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很有必要。目前我国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还刚刚起步,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更应当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多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处理模式,做到科学的、系统化的回收利用,以实现废电池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参考文献:
[1]崔燕,王海宁.浅谈废电池的处理与综合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265-266.
[2]王雪松.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行业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2):60-61.
[3]王金良,王琪.再谈废电池的污染及防治〔J〕.电池工业,2003,8(1):37-40.
[4]白青子,白云起,钟乃良.废电池回收利用与二次污染的防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