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安全措施范例(3篇)
防水工程安全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危险性分析;对策措施;效果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准则,并确保其能够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本文以杨家河二级水电站为例,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杨家河二级水电站位于定西市临洮县境内的洮河干流上,为一座引水式无调节水电站,工程区位于甘肃省临洮县西南约23km左右的洮河干流段,工程区通过整修现有机耕道路与国道312相接,对外交通便利。电站总装机容量31.5MW,设计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1854万kW•h,为无调节能力的Ⅳ等小(1)型水电站。工程主要由枢纽、动力渠道、1号厂房、2号厂房、升压站及管理区等组成。1.2枢纽工程布置。⑴枢纽正常蓄水位为1927.00m,校核洪水位1928.60m,坝顶高程1930.70m。枢纽自左至右依次布置左侧重力式挡土墙、泄洪闸、泄洪冲砂闸、进水闸、右侧重力式挡土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枢纽左侧地势较低,有大片荒滩地、耕地及林地,所以枢纽左岸沿原河道向上游库区修建防洪堤做防护,减少库区占地。⑵工程区内经济基础和交通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工程区内也不存在工业“三废”的污染,整个工程区内水质和大气状况良好。⑶杨家河二级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厂房,主、副厂房均采用机械通风方式,使厂房内湿度降低,对厂房内电器的防潮有一定好处。此外由于电站采用“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的计算机监控方式,这些都可以减少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劳动安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2.1工程选址危险性分析。(1)坝线比选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与上游梯级杨家河水电站厂房尾水位的合理衔接以及库区两岸耕地淹(浸)没损失,水库正常蓄水位初拟为1927.00m,根据现场查勘和对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初步拟定了上、下两个坝线,上坝线位于洮河右岸邱家沟口上游,下坝线位于洮河右岸邱家沟口下游,上、下坝线相距约165m。总的来说,选址区内存在重大潜在自然灾害、危险的可能性较小。自然气象条件、地质条件良好,具备一定的抢险救灾支持能力,选址推荐方案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均尚可。2.2暴雨、洪水危险性分析。据统计绝大多数水库的溃坝、垮坝和水淹厂故都发生在暴雨、洪水出现之时,所以暴雨和洪水是威胁水库大坝及厂房安全的重大危险因素。杨家河二级水电站引水枢纽设计洪峰流量(20年一遇)1850m3/s,校核洪峰流量(50年一遇)2370m3/s;厂房设计洪峰流量(30年一遇)2080/2110m3/s,校核洪峰流量(100年一遇)2760/2820m3/s,为满足泄洪要求,合理设置和布置泄洪闸。主、副厂房和主变压器、GIS设备是防洪、防淹的重点部位,对其也采取了可靠的防洪、防淹安全措施;厂房渗漏排水系统设计及其运行可靠性;能满足水电站运行期的水库防洪、发电的合理调度和施工期的安全度汛等水文预报需要。
三、工程安全设计对策措施
3.1枢纽总体布置的对策措施。本工程总体布置设计已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安全卫生设施、交通道路等因素,作到了统一规划;合理确定了主副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及消防水源。对于地面厂房内油库及油处理室、电缆夹层、蓄电池室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以及发电机组油压装置室、压缩空气设备室、蓄电池室等有一定爆炸危险的房间,均以防火或防爆墙做了局部工程分隔处理,并按有关要求配备了必要的消防措施。能够及时预防火灾的蔓延,减轻爆炸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3.2防洪水对策措施。大坝和厂房是电站最重要的建筑物,一旦失事,危害巨大,因此,应加强防范。在本阶段设计中采取的措施有:(1)坝区地面水有各项排水设施,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必须对建筑物及近坝区各部位进行巡视检查。工程施工期及水库蓄水期的巡视检查工作包括: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专项巡视检查。(2)通向厂区建筑物外部的各种孔洞、管沟、通道、电缆廊道(沟)的出口,其位置低于厂房下游洪水位的,采取防洪措施。(3)机械排水系统的水泵管道出水口高程低于下游洪水位时,必须在排水管道上装设逆止阀。(4)厂房机组检修排水系统的设计,具有防止水淹厂房的技术措施。
四、工程建成后安全管理对策措施要点
4.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第六条规定,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就是: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而降低事故后果的重要措施是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认识事故可能发生,估计这种事故的后果,决定紧急处理步骤(现场和厂外的),这些步骤是在紧急事件时需要执行的。电站应制定针对突发重大事故的预警机制、紧急处理能力与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应对防洪、防汛、消防和水淹厂房等典型事故紧急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如火灾、爆炸、水淹厂房等,应做出更详细、规范、完整的事故应急预案。杨家河二级水电站的通信系统设计,能保证电站正常生产、运行、调度、指挥和各类防灾及事故应急通信的畅通,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4.2预期效果评价。本工程基本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规和主要技术标准的要求。在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对生产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对于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有利于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助于减少生产人员错误操作而导致安全事故,有效控制由于运行人员处理事故不及时而导致设备损坏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降低了经济损失,保障了生产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4.3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劳动安全对策措施要做到业主协调、施工方负责实施、监理现场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均能够得到可靠的落实。(2)建议杨家河二级水电站建设全过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以利于促进企业长效安全生产,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作者:闫世伟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劳动安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J].《科技研究》,2014
[2]何文瑞.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0):99-100.
[3]王建平,聂本武,张丰宇,李智.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执行传递机制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6):116-122.
防水工程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有益措施
任何项目的施工安全都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其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实施过程困难重重,所以要加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一、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
①要提升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得人人明白安全生产是自己的职能,确保他人和自身的安全是自己义务,要从员工的自身意识上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还有习惯性的技术违章,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②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且认真的落实到位,从根源上将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消除掉,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结合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着手,更具可行性、全面性、针对性、科学性,一定要将所有措施都真正的贯彻执行。
③所有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的防护用品,必须要检验质量,只有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才能真正的起到防护的效果。
2、安全优先的原则
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生产活动,无论是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工程成本以及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安全状态是最为首要的,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能以身犯险只为了抢工程进度,赶工期而不顾安全生产,使得成本效益降低。
3、强制性原则
安全作为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安全生产必须要重视,不可以因为领导人忽视而缺乏关注。生产活动中的人员配置、设备采购、防护用品的配备都需要严格的按照制定的标准来落实,如果发现哪一项没有贯彻实施就一定要追究责任。
4、全员管理原则
安全职责要贯彻落实到人,各项目的领导人以及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职责,从上到下将安全生产贯彻执行,使得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感受到安全管理的意识,所有人都以自身为基础,做到人人关注周边所有的事物安全,更好的形成全员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
5、全方位管理原则
安全管理的重点是要全方位的贯彻落实,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长久的生产活动可以总结出来很多的事故发生前就能够提前做出预防。有些事故具有着随机性,需要在整个生产活动中提升监督职能,从员工的思想上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严谨的贯彻所有制定好的安全管理措施,认真的对事故做出处理,全方位综合性的提升生产管理体系。
二、加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益措施
1、安全措施的制定
安全措施的制定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施工安全方面的技术措施制定。施工安全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三类:
①一般工程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包含了临时工程以及主体工程中的安全施工措施,例如设备用电、施工交通、洞室开挖、模版工程、机械设备等等所涉及到的项目工程。
②特殊工程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就是针对那些危险性较大、结构过于复杂的特殊性工程,应该制定出符合这些特点的专用安全技术措施。例如在爆破拆除、工程截流、大型吊装设备以及特殊的专项设备的安全施工措施。
③季节性的工程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针对雨季和雪季时的项目施工在夏季时首先要做好降温防暑的预备工作,在雨季时重点的做好防洪防雷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雪季时就要做好保温防冻的预备工作。
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是落实安全施工的重中之重。水电工程施工前,施工部门要协同相关的安全部门一起对施工工作人员及时的交底。安全交底的工作重点:水电工程的项目施工特点、操作危险方面、防范的具体措施、安全的操作规范、操作标准、施工注意事项以及应急救援措施。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主要就是保障生产安全过程顺利的施工,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需要保障自身的安全,满足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刚强度的需要,并且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条件特点相应的设置符合特点的措施来施工。
2、提升预防工作
①经常组织召开班组会议,可以及时的对工作中会出现的状况作出预防,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现场,各作业班组中在交接班过程中,组织召开班前会议,对上个班和下一个班的工作重点、施工任务、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施工安全措施、监督监察的职能权限划定清楚,找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将重点责任明确到位,做到科学合理的实施防范,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安全的施工作业,提升安全生产的有序执行。
②提升自身的预知和防治意识。科学合理的制定工作表,由专门的项目施工安全部门定制宣传板栏,将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写明标清。根据每天的工作任务重点,将所有警示标语醒目的标注在宣传板兰上,对工程施工的动态过程全程监控,将所有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掉,从而起到预知和防治的效果。
③提升预防事故分析的能力。预防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将所有的因素作出分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所分析出的结果制定出项目表,通过全方位、综合性的对所有相关项目作出检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的概率。
3、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①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是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全方位教育。应该根据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内容,相应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根据工种的特殊性和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分批分次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提升个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②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水电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任、企业领导人、各部门安全员以及生产工作技术人员等等,都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所有的专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学历,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在真正熟悉和掌握了相应的技能特点以及施工标准后,才能上岗工作。而流动型的兼职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熟悉掌握了安全生产的准则和工程特点之后,才能上岗工作。各工作人员经常要组织培训和教育,以提升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企业安全生产而服务。
4、处理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出现之后,要及时的找出事故的原因、等级、类型,严格按照事故处理标准步骤及时做出解决和处理。应急事故处理的内容主要程序有:对现场的伤员要迅速实施抢救,将事故现场做出保护,将事故报告及时的上报,各相关部门一起对事故开展调查,科学合理的制定出预防措施,找出责任人追究其职责,将事故做出结案并且最后处理。
三、总结
工程的安全管理是水电工程项目的重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员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从自身做起将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放到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孙小春.浅谈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防水工程安全措施范文
[关键词]防洪规划目标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TU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069-01
1防洪规划的定义
防洪规划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水灾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根据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安排,研究提出规划的目标、原则、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内容。规划类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规划、河段防洪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
2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根据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规划范围内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以及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需要与可能,研究防治毁灭性灾害的应急措施。防洪规划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规划的主要目标,此外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3规划原则
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3.1局部与整体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和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有时要做局部牺牲。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
3.2近期与远期洪水灾害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历次洪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要根据各地区或部门对防洪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一般地区防御常遇洪水灾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资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较少投资,减轻洪灾损失,是防洪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规划中要研究二者的结合,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设。
3.4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人均、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把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修建山谷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洪水,消减水沙洪峰;平原区一般以泄为主,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顿、挖潜为主,争取少花钱多办事。②兴建控制性水库与堤防工程相结合,水库工程应结合兴利考虑防洪等综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标准选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突出体现城市与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城市防洪规划”遵循的原则如下:“为提高该区的综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两岸的洪水威胁,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防洪重点,上、下游兼顾的原则,选择经济指标优越,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占地少,动迁少,工程坚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4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防护对象、治理目标、标准和任务;研究确定防洪体系布局,包括设计洪水与超标准洪水的总体安排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防洪措施,划定洪泛区、蓄洪区和防洪保护区,规定蓄滞洪区的使用原则;对拟订的防洪工程措施进行工程方案比选并初选工程设汁特征值;拟订分期实施方案,估算所需投资;进行环境影响和防洪效益评价;编制规划报告等。
4.1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流域与保护区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气象与洪水等资料;了解历史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损失、社会经济现状与今后发展状况;摸清现有防洪措施与防洪标准,广泛收集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工作。
4.2拟订防洪标准根据规划范围内自然地形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将其划分为若干防洪保护区,根据保护区不同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洪灾损失的严重程度,结合可能的防洪措施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合理选用。
4.3选择防洪体系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防洪体系,综合考虑各部门对防洪的要求,研究各种防洪工程在整个防洪体系中的作用、工程量、施工年限和投资等,通过综合比较论证,选择最优防洪系统方案。
4.4进行环境影响和防洪效益评价防洪工程以减轻洪水灾害、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它本身是一项环境工程。但是,防洪工程的实施也会带来一些负作用,如牺牲局部保全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废排放”、移民安置等,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环境敏感因子进行调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洪效益是指防洪系统实施后所能减轻的直接与间接洪灾损失。防洪经济效益计算能用货币表示的部分,以年均效益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年平均效益的计算一般用频率法或长系列洪水资料逐年计算法推求。由于年均效益并不能全面反映防洪措施的实际效用,因此,必须对典型特大洪水年进行计算分析。为了考虑实际防洪效益的不确定因素,应作敏感性分析,并根据防洪对象的具体条件,按预测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估算计算期内各年的效益,以反映洪灾损失随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的经济效益只是防洪效益的一部分,此外,还要对不能用货币表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加以定性分析。
4.5编制报告一般包括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水文气象与洪水特性分析,历史洪灾损失,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现状,规划比较方案与选定方案的防洪作用,工程投资、施工、移民安迁计划以及规划图表等。
结束语
现代生活中,面对洪水的袭击,人们不仅要求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要求保持或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要求防洪工程及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与防洪对策及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重点地区防洪保护标准,而且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与自然的和谐。为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基础知识,将这些防洪规划的基本认识、理论知识与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切实编写好符合各项要求的防洪规划报告。
参考文献
[1]浅谈关于水利综合规划中防洪规划综述.徐迪飞,修硕,《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