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白内眼障的症状以及治疗范例(3篇)

时间:

白内眼障的症状以及治疗范文篇1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白内障手术;焦虑状态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多在老年人发作,随着当前人口老年化现象加重,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升高状况。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焦虑、紧张等诸多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此次研究中,对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探讨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选择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白内障诊断均参照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眼科疾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排除存在其他眼科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4.5±6.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1.7)年;白内障类型:老年性白内障56例,外伤性白内障4例;合并症:高血压28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4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查、眼部检查、生命体征检测、病史询问等,并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访视,及时采取温和语气,与患者家属及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及时了解患者职业、学历、病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相关一般资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时根据患者实际文化程度及理解水平,给予患者针对性疾病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患者进行白内障相关知识教育,及时向患者讲解白内障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手术方法、手术注意事项等,促进患者对白内障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观测,及时从患者的神态、行为等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保持舒畅心态;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了解患者的需求,积极辅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②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在患者麻醉过后,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病房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检测,及时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并告知患者术后需加强休息;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病情监测,及时观测患者伤口状况,出现渗血、渗液状况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术后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讲解,指导患者避免触碰患眼、按压患眼等;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及时根据患者喜好状况,给予患者音乐疗法等相关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避免患者因疼痛导致不良心理状况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及时向患者讲解成功病案,缓解患者焦虑状况,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过程[3]。

1.3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u价患者护理后焦虑状况,总分均为100分,SAS>50表示焦虑。

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包括入院、环境、饮食、手术、用药、心理、出院等,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评分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2.1±5.4)分,60例患者中出现1例忧郁症状患者,1例焦虑症状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7%。60例患者护理后满意4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

患者术后出现1例角膜水肿,1例前房渗出,症状均较轻,采取针对性处理后,症状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

3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增加,不良用眼习惯及用眼方式使得眼科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白内障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引起患者视物时视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而常出现视物模糊状况。白内障患者常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生活质量较低,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失明,是当前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4]。

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有效治疗方法。但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因对白内障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认知错误而导致诸多不良心理状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5]。因此,此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均较低,仅为1.7%。说明采取心理护理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分析为:①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白内障的认知,缓解患者因错误认识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②术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时,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护理过程,术后严密观测患者临床表现,积极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稳定,且术后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等,并及时向患者讲解成功病案,有效提升患者康复信心,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进一步保持舒畅心态[6]。

综上,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减少患者焦虑发生状况,且患者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春霞.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544.

[2]王淑和,陈木标,任葵顺,等.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30-31,29.

[3]郭俊红,齐天梅,陈妍鹏,等.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23):3581-3583.

[4]阚浩玉.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6(21):2920-2922.

白内眼障的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是世界首位致盲眼病,世界范围内51%的盲人是因白内障致盲。白内障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1]。此时由于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挠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该病多年于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药物治疗白内障没有确切的疗效,现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治疗手段。现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目前常规手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乳化仪器及设备的问世,超声乳化术成为白内障的新型手术[2]。现跟大家一起回顾下,我院开张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的成就。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入选实验患者的诊断符合白内障的诊断。选取2010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3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151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在43~65岁,其中单眼发病者95例,双眼发病者5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在45~67岁,其中单眼发病者97例,双眼发病者5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眼部麻醉后,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3~5mm大小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置入人工晶体。对照组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麻醉后,做以穹窿部为基础的结膜瓣,在角膜上方约1mm处的巩膜长约3.2mm反眉状隧道式切口,将穿刺刀刺入前房内,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行水分离,使核完全脱离去前房,将切口扩大5~10mm。注水圈匙将核托出,吸出皮质,植入人工晶体。两组均以7d为1个周期,治疗1个周期。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0.5视力恢复情况,比较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d及术后1m恢复率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治疗组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在7~14d,对照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1~3个月。治疗组伤口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3.31%;对照组有25例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16.6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进行性眼晶状体浑浊病变,白内障发病因素包括吸烟、饮食、类固醇激素、长期暴露与日光以及遗传等[3]。临床表现为视力模糊、怕光、看事物颜色较暗或黄色,甚至复视及看事物变形等。治疗白内障首选手术。白内障手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由于最初手术技术的不成熟及器械的粗糙,以致许多患者失明[4]。如今,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强大,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由白内障摘除术进化到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镜手术的重大成就,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断研究、改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并成熟的手术方式[5]。

本研究中治疗组151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并至如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而对照组采用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伤口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比对照组恢复好,伤口恢复比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也叫少。此外,超声乳化术刀口3~5mm明显比白内障摘除术刀口5~10mm小,术中控制度较好,安全稳定。

综上,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伤口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我们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普及该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奕志.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发展及现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6):731-735.

[2]赵镇芳,段香星,宋亚玲,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407-1408.

[3]朱清明.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患者术后眼表状态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5,2:331-333.

白内眼障的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

青光眼和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是引起老年人群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老年白内障患者因晶状体浑浊、体积膨胀而引起房角狭窄或关闭等,常合并有青光眼,患者短期内如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其视力甚至导致失明[1]。近年来,作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49例(54眼),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9例(54眼)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左眼27例(31眼),右眼22例(23眼),男24例,女25例,年龄61~75岁。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积极给予控眼压,抗炎等处理,而后行表面麻醉。手术于上方角膜缘处剪开球结膜,做以穹窿部位为基底的结膜瓣,于11点钟角膜缘1mm处巩膜上做长约5~6mm,1/2巩膜深度平行于角膜缘的弧形切口,形成至角膜的隧道式切口,于2点钟方向做角膜缘辅手术切口,注入黏弹剂,将晶状体前囊环形撕开,进行超声乳化后置入人工晶体,将黏弹剂吸除,于巩膜瓣下切除1.5mm×1.5mm小梁组织,缝合巩膜结膜,结膜囊涂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纱布包扎。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前、后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分别为(37.51±4.02)mmHg(1mmHg=0.133kPa)和(14.17±1.14)mmHg,治疗前、后前房深度分别为(1.52±0.27)mm和(2.51±0.42)mm,治疗后眼压及前方深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术后并发症本组49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浅前房1眼;角膜水肿2眼,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3讨论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且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疾病。患者发病与疲劳、光线暗淡、情绪激动及全身或局部应用抗胆碱类药物等相关。白内障患者由于膨胀期晶体含水量明显增加,使晶体发生膨胀,晶体体积前、后径明显增大,引起虹膜-晶体隔发生向前移位,导致患者眼压升高、瞳孔阻滞及房角变浅,进而引起青光眼[2]。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凹陷和萎缩、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眼压增高等症状。手术是目前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的目的是将浑浊的晶状体摘除,去除因白内障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控制眼压,解除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害。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以往常一期采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待患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二期给与白内障手术,但多次手术增加了对眼部的创伤和患者的精神及经济压力,且单一手术分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的视力有限,疗效往往欠佳,且并发症较多[3]。

本组49例患者经三联手术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治疗后眼压及前房深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研究显示,目前临床常采用的青光眼和白内障联合手术不仅具有传统的滤过性手术形成的房水通道降低眼压,且白内障摘除还可显著降低瞳孔阻滞,增加前房深度,开放周围房角,降低房水流出的阻力等,因而可降低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恶性青光眼及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4]。

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联合手术中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事项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①患者术前应进行有效的降眼压和减轻葡萄膜反应,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对房角粘连的患者应彻底进行房角分离,以使小梁功能得到恢复;③为有效预防前房不形成或浅前房,术后应使切口彻底封闭;④患者术前应于1周停止使用缩瞳剂,对术中有虹膜后粘连或者有瞳孔不能散大者,应使用虹膜拉钩、劈核钩及黏弹剂等,通过分离虹膜后粘连和牵拉瞳孔,以尽量开大瞳孔,从而有利于直视下超声乳化和水分离术的进行。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具有降眼压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东,王彦红,白云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33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50-4551.

[2]李晓阳.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医学,2012,32(5):97-98.

[3]陈炜江.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发症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608-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