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整理10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教学】
出示课题。(师生谈话)
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看到本课的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把它告诉你的同桌,或者把它写下来。(说话)
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准备上课。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优美的风光景色)。
问:假如老师和你外出旅游来到这样的一个地方,你会说什么?(指生答)
地球本身是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上本来也是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板书)人类可以在优美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或工作,但有些人并不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请打开联合国发出的一封信。快速阅读,找出人们破坏地球,破坏环境的内容,用“!”标明。看谁最快找到。──找到的请举手。(指生答)
1、(教师范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段内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那句话划出来。
你找到那句话了吗?(指生答)(1~2人)
2、(示句)很多同学都认同这句话感受最深,请你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这个句子,想想该怎么样读,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同桌的同学之间可以先试一下。
(指生读)(1~3人)(你觉得这段话使你产生什么感受?你觉得他读出了这种感受吗?谁再来试一试?或: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3、对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个性。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个性把这段话读一遍。
4、这段话中究竟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感受?谁谈一谈。(1~2人)
5、学习“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谁能举例说明(1~2人)
6、那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行为,这是最让人气愤和痛心的,让我们用这种感情再齐读这段话。(齐读)
7、地球本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人们却这样毁坏她,多么令人痛心的行为啊!我们地球所遭受的破坏当然不仅这些,请看录像。(播放)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当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都枯竭了,其它资源不能再生了,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情景?
(四人小组讨论。)
8、河水断流,树木都枯萎了,空气不能呼吸,动物不断地灭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灾难”,这样的灾难中,人类的生存也绝对受到威胁。(板书)
9、齐读全两段。
二、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类将面对恶劣的环境,甚至无法在地球上生存。那么现在人类要用什么方法来拯救自己?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生读)(评价:读得不错)有谁可以比他读得更好些?(指生读)
2、联合国在来信结束时向人类提出了号召,你愿意响应这样的号召吗?(起立齐读。)
3、小结:人类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生存(板书)。
三、质疑问难
1、回忆课前的疑问,看看你问题解决了没有;没有解决的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在你们小组讨论一下,看能否把疑问解开。没有疑问的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交流)(巡视检查,班上质疑交流。)
2、试一试: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⑴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⑵地球养育了人类。
⑶现在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3、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概括出来了,说明同学们已经理清了课文的内容。
五、语文活动──地球故事
1、活动目的:
⑴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破坏地球,影响人类生存的现象和行为。
⑵想一想,看到这些行为给地球或环境带来的破坏,你打算怎么办?
2、(音乐)活动方式:
⑴小组讨论。
⑵查找资料。
⑶现场采访。
3、活动内容: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一个环保节目《地球故事》,想请学生在电视上汇报活动结果。
4、总结:通过这次的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懂得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了只有好好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给联合国写一封回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
⑵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⑶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课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教材分析】
本课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有基本的能力和一定的小组自学能力,能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自学来解决。但在学习中容易分散精神,要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课所讲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学生难以得到具体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教学思路】
1、课文叙述的语言很平白,但语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学术语,要让学生很好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理解术语与难理解的词,教学时再适当检查或指导理解。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是顺序进行叙述的,从而掌握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这篇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人类却在随意毁坏资源,希望我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所写内容,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课文叙述的语言比较平白易懂,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能力特点,这节课将运用创新性学习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进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完成本课的学习。
5、在课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在课堂中集中学生的注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之一,因此,本课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并贯穿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种现代教学技术来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学生读了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部分
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地球全貌图。)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地球?(要说出地球美。)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地球美的,找出来读一读。(这里要注意指导有感情朗读并适当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2、除了讲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还从中知道什么?
⑴学生自由读,自己想,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⑵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发言,再让学生读读有关的语句,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练习:
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_____的星球,和_____宇宙相比,地球是_____的,就像一叶_____;地球表面积_____,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_____,所以说,人类活动的范围是_____的。
⑶学生完成这个填空练习后要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地球是渺小的,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并体会文中运用了列举数字、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
⑷指导感情朗读并质疑。(朗读上可以读句子或文段,关键是要读出感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引入:
看来同学们对地球妈妈的样子还是比较了解的,地球妈妈知道了一定很高兴。(故作停顿状)哎,大家静一静,地球妈妈好像有话说。(故作倾听状,然后作严肃状。)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妈妈说什么吗?她说她头昏脑胀,浑身难受。她生病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让学生先讨论,再指几位同学说说。)
2、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好吗?
3、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影象。
4、通过朗读课文和看影象,你们知道了什么?(讨论,找句子或概括。)
5、学生汇报:
⑴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讨论后,让学生自由汇报,形式可以是朗读句子或分析理解句子等。
⑵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人们对地球的两方面的破坏,并要注意指导理解一些重点词语,如:恩赐,慷慨、再生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⑶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下面的句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以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①理解“贡献”、“生态灾难”等词语意思。
②让学生讨论并举例说说人们如何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和滥用化学品。
③问:你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会给地球妈妈造成伤害呢?
(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老师只要适当点拨即可,无需讲解。)
④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探讨
1、引言: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就像是地球妈妈的血和肉,人类随意的破坏和伤害,地球妈妈当然会生病了。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人类会怎么样呢?
2、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人类破坏地球的影象。
3、看了这些人类破坏地球的情况,你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呢?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先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再让学生自由说,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说,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同学们说得真好,地球妈妈知道她的孩子们那么爱她,想帮她把病治好,她肯定会重新露出笑容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大家知道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人写一两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好吗?好!开始动笔吧!
⑴学生写,写后可以相互交流。
⑵学生宣读自己写的宣传语,可作适当的点评。
五、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六、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几遍。
2、思考:有人说,当地球的资源用完了后,我们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们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易碎
美丽壮观资源有限
无私奉献无节制开采
孕育万物随意破坏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除了让学生体验用词的恰当外,课堂中还可以适当的渗透有关说明方法。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完成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文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文和思想认识,实现了教学目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3
【设计理念】
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完成生字词预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矿物、恩赐、节制、滥用、威胁、目睹、指望、移民、设想、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这个美丽的星球,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表扬。)
二、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多音字:薄扁
3、注意“蔼”、“竭”、“赐”写法。
三、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地球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四、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归纳课文讲了地球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地球的“可爱”。(鼓励学生汇报并朗读体会,重视语感培养。)
①“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②“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③“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3、小组汇报说明地球“易碎”的句子。(课件出示)
4、举例说说哪些是生态灾难?(课件出示)(教师此时应成为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5、相机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读: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6、有感情地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7、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地球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此刻感受到的尽情读出来,站起来用你们的声音、你们的力量呼吁全人类。(齐读)
五、小结:
茫茫宇宙,灿烂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地球很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方面的内容,还知道地球的可爱和易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和说明方法以及进一步体会如何保护地球。
六、选择性作业:
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22日是什么日子吗?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我们应该赶快行动起来,是吗?请看屏幕上的提示(课件显示):我们的口号是──小行动保护大地球!请同学们课外完成……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绿色行动让绿色永恒吧!
小画家:请你画一幅“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环保宣传画。
广告设计师:请你设计一个“人人都来保护地球”的广告。
宣传员:请搜集保护地球的资料,练好朗读,然后上街宣传。
小作家:请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地球、美化环境。
绿色使者:请围绕“世界地球日”策划一次绿色行动。
小研究员:请确定一个环保小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板书设计:
地球的渺小
13.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有限精心保护、造福后代
(美丽、可爱)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指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考虑:
地球的特点: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讲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a.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资源会越来越少。
b.重点理解这两句话,指导学生多读多体会。投影。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就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将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第三课时
练习课
一、仿照例子写句字。
1、我们要精心的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反对……反对……-----------------------------------------------------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地球上的矿物虽然---------------------,但是-----------------------
------------------------------------------------------------------。
二、选词填空
壮观壮丽壮丽
1、江面上,波澜()。
2、祖国山河十分()。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和蔼可亲。
毁坏毁灭
1、恐龙遭到了()性的灾难。
2、人们随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资源()会越来越少。
3、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实现了,()是遥远的事情。
四、剩余的时间,自由做练习。
五、作业。
协议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题目自拟。资料提供者: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的可爱与易碎。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动态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画出宇航员感叹的句子。
2、生汇报交流。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生对此句质疑。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
(1)课件出示: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A从哪里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B朗读、品读、齐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2)课件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A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B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
C指名读、齐读。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了解地球的无私。生交流资料,地球向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
2、了解地球的“易碎”
过渡: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又无私地向人类提供一切资源,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1)自读课文3、4自然段,哪个词最扎你的心?结合收集到资料谈谈。
(2)生态灾难有哪些?生交流。师出示相关的课件。
(3)师播放人类破坏地球及生态灾难的课件,生观课件谈感悟:此时你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地球,你的心情如何?
(4)小结:看到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我们禁不住伤心,禁不住惭愧,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
出示课件,生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3、了解“无法移居”
(1)地球是那样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但人类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
(四)交流谈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了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打开心声,把自己最深感受写下来。
2、生交流感受。
(五)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宇宙之大,如果人类再不断地破坏地球,人类将无立足之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封关于环保方面的建议书。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概况
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
(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
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
(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1、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地球?(要说出地球美。)
2、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地球美的,找出来读一读。
3、除了讲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还从中知道什么?
1)学生自由读,自己想,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板书: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小)
过渡引入:看来同学们对地球妈妈的样子还是比较了解的,地球妈妈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可是,地球妈妈这几天生病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4、让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说说。
5、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画上“-----”线
6、学生汇报
7、学生讨论并举例说说人们如何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和滥用化学品。
8、交流:你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会给地球妈妈造成伤害呢?
9、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双向导行
1、过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就像是地球妈妈的血和肉,人类随意的破坏和伤害,地球妈妈当然会生病了。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人类会怎么样呢?
2、课件播放人类破坏地球的影象。
3、看了这些人类破坏地球的情况,你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呢?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4、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地球妈妈知道她的孩子们那么爱她,想帮她把病治好,她肯定会重新露出笑容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大家知道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每人写一两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好吗?
1)学生写宣传标语
2)学生宣读自己写的宣传语,师生互动评价
五、拓展延伸
师:有人说,当地球的资源用完了后,我们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们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课外请同学们去收集有关材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讨。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地球概况的,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查找搜集有关环境保护(或者人为破坏环境)的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导入新课,给课文分段逐段深入学习,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通过读来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地球仪,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
二、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可以分几段?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讨论分段,归纳段意。第一段:(1、2)地球上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第二段:(3、4)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第三段:(5---7)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四段:(8、9)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指四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读通课文,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理解“遨游”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2)理解“晶莹透亮”“水蓝”。
(3)理解“遥望”。找出它的近义词。
(4)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5)理解“半径”“一叶扁舟”。课文中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类活动范围很小?
3、齐读第一段。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默读第二段。思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方面?
3、讨论。
(1)理解“地质”,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多长时间?人类又是怎样破坏矿产资源的?
(2)理解“生态”找出这一段中的关联词语,说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指名读句子。
4、小结:第二段主要从矿产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破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两种:一种是不能再生的,如:矿产资源,它们是经过漫长的时期的地质变化形成的;一种是可以再生的,如:水、森林、生物、大气,这类资源本来可以给人类做贡献,但因为人类随意加以破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它们就不能再生了。这样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5、齐读第二段。
六、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理解“枯竭”“基地”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七、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讨论:
(1)理解“目睹”,为什么宇航员说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
(2)理解“别无去处”。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齐读第三段。
八、课外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2、学术交流所查找的资料,提出改革建议,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作业设计: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9、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8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⑴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⑴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⑵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⑴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⑵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⑶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⑷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⑵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⑶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⑴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⑵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⑵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⑶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极个别生字词的把握和理解;
2、难点:对课题的导入方法、解说要巧妙得当,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一组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们可想过,人与自然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出示几组地球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地球,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先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画出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出示生字、生词,学生认读和理解。
三、梳理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反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讲地球很小。运用了什么方法?找出相关于语句,体会含义。
2、课文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宇航员眼中的地球,读读相应的句子,想象地球的样子。
看到如此美丽的地球,我们不禁感叹道:“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3、抓住“母亲”一词引导,过渡到第二部分。
我们理所当然以加倍的爱来回报她。那么,对于养育了人类的地球母亲,人类是怎样做的呢?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自己读课文,找答案。
2、交流。
3、同学们,如果你是一条河,一棵树或是一只鸟,此时,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六、学习第三部分。
1、你们说的那么可怕,然而,“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大家说说,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2、引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七、小结延伸。
有的同学把地球比作母亲,说的多动情呀。今天我们走进了地球母亲,初步了解她,想必现在同学们也有许多话想对我们这位母亲说,我们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八、作业布置。
1、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10
一、学习目标
M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N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O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P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M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N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O学生自由读课文。
P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M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N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M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N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O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M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N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M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N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O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P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Q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说理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一些知识。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内容浅显、主题鲜明。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一、整理思路,活用文本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只有一个地球》思路清晰,从写作顺序入手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的布局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预习的时候,我注重让孩子们说说,文章讲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课上,让学生随心所欲谈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在七嘴八舌中,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便一一明朗起来。
二、切入中心,重点议读
一篇文章往往包蕴着丰富的内涵,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在教学中,我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中心主旨进行教学。通过让孩子体会地球妈妈的可爱温柔,地球资源的有限,破坏后无法移居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资源。层层递进进行思想的升华提高。
尤其是在处理有限资源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地球资源的资料了解地球资源现状,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了解地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认识到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三、鼓励表达,训练思维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讲课的最后,我让孩子谈谈:你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些什么?由于有了前面认识上的升华,所以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王杉:我想对地球妈妈说,地球妈妈,非常非常对不起,你慷慨无私的为人类提供资源,为人类做贡献,但我们人类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你,我代表人类向你说声对不起。
于佩杰:我想对大家说,保护地球吧,她是我们的家园。
王泽泰:我想对地球说,地球妈妈,对不起。昨天我不小心弄断了你的一根头发,我决定明天为您美容。
杨明昊:我想对自己说,爱护地球就是爱自己
……
60个孩子就有60个不同的回答,60个回答就有60个不同的认识,孩子的回答虽然稚嫩,但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我想,听了这样的话,地球也会欣慰的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