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污染治理方案(6篇)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1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及第八次全省环保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落实“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为主线,以综合治理××河为重点,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今年7月18日至19日才利民副省长召开××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并对我市进行现场检查指导之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各有关部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在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水体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措施,不断加大结构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年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量较20*年下降了11.1%;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自2003年9月以来,实现了泉水连续三年持续喷涌,创下了1976年出现季节性断流以来持续喷涌时间最长纪录;大明湖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河水质明显好转,出境断面辛丰庄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浓度分别比20*年下降了57.9%、17.3%和62.5%。
(一)加强领导,精心谋划××河综合整治。我市将××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先后编制了《××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创模工作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把××河治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一同谋划,一并实施。今年,我市专门成立了××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鲍志强同志任组长,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0多次,研究部署××河综合治理工作。××河综合治理突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规划理念,强调功能性、景观性、经济性、时限性、带动性,通过各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构建防洪达标、输水安全、城水和谐、生态良好、交通畅通的××河,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把××河建设成为我市北部城区的清水走廊,带动济南市北部城区的发展。××河纵向综合治理范围为源头睦里闸至济青高速公路桥下,长约31公里;横向治理范围按滨河道路红线、南水北调输水暗渠线、规划河道蓝线、水景线、景观绿线、河道中心线六线控制。其中,按照××河截污治污规划,2007~2008年主要完成××河截污管网及提升泵站的建设,改建水质净化一厂、二厂,新建滩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确保旱季污水不进入××河;2009~2010年全面整治市区河道,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和建设中水站,实现××河干、支流所有水体控制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标准目标。
(二)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方案、责任、措施、监控四到位。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及第八次全省环保大会精神,根据省政府和市政府签订的《济南市“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目标和要求,我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切实加大治理力度,全力以赴抓好“四个落实”,确保完成“十一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一是落实分配方案。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科学引导,支持发展”的原则,在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制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方案,将总量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及高新区管委会和重点污染源企业,在10月19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市环保大会上,市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二是落实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各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及高新区管委会和重点污染源企业对完成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总量控制任务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年度削减计划,把削减目标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削减措施。各责任单位按照依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总量、依靠环保工程减排总量、依靠优化发展降低总量、依靠清洁生产削减总量、依靠“以新带老”消化总量的要求,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措施。四是落实总量监控。在各县(市)区跨辖区断面设置监测点位,定期进行监督考核;对重点企业安装废水在线监控设施,有效监管总量控制任务完成情况。
(三)增加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努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3-2005年共投资1.29亿元,在城区新建设了90公里截污管网,全市污水管网长度已达731公里,目前济南水质净化一厂、二厂实际处理负荷均达到10万吨/日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改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6月已与外商签订协议,年内即可完成改制工作。改制工作完成后的20个月内,项目运营公司将对济南水质净化一厂、二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水质净化一厂增加除磷脱氮功能,两水质净化厂不仅能够满负荷运转,而且出水水质由目前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排放标准提高到一级b标准。建成了处理能力2.5万吨/日的章丘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使××河流域济南段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44.5万吨/日。二是开展城区河道综合整治。2005年完成了护城河、玉绣河一期及工商河一期截污整治工程建设,在玉绣河沿岸建成4座总处理能力为750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并全部实现了中水回用,河流水质和滨河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今年实施了工商河、东泺河、西泺河截污整治和玉绣河综合治理引水二期工程,建成截污管道7313米,新建水闸4座,清淤41000立方米,封堵排污口62个,2座10000吨/日和2座2000吨/日的中水处理站正加紧建设,年内即可建成。三是按照“集中处理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污水再生利用。目前,全市已建成小型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63个,处理规模达8万吨/日,回用量4.6万吨/日,有效促进了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四)调整结构,加大流域污染源治理力度。一是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和重点工业的产品结构,加大结构性污染防治力度。关停了19家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对山东酒精总厂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搬迁治理,在采取清洁生产工艺的同时,配套完善了水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对全市51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相继建成了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山水集团和济南圣泉化工集团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有效实现了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三是强化了工业污染源的治理。2003年以来我市对××河流域内45家主要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污染因子不能全面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四是规范重点污水排放企业的排污口建设,目前已完成流域内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口的普查工作,坚决制止企业的偷排偷放行为。
(五)攻坚破难,认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由于多种原因,济南裕兴化工总厂外排废水和铬渣堆场对××河的污染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成为城市环境的巨大污染隐患。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环保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市下决心彻底解决裕兴化工总厂的污染问题。一是将铬渣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全市环保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加强组织协调,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是加快整改进度,完成督办任务。今年2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对裕兴化工总厂铬渣污染问题挂牌督办后,我市建立督办检查制度,做到每天必调度,三天必到现场,每周必有小结,加快了铬渣污染治理步伐。目前该厂已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整改方案,投资1200余万元,修建了雨水收集池、铬渣围挡墙和导流明渠,对铬渣堆场进行了围挡、覆盖,完成了全部整改事项。三是延伸循环链条,突破治理难点。经多方论证考察,促成了济钢和裕兴的合作,今年4月14日,济钢正式通过烧结炼铁方式对铬渣进行处置,为困扰我市多年的铬渣污染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间废物的循环利用,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资源节约的循环经济之路。目前已处置铬渣1.51万吨,预计2007年底前可全部处置堆存铬渣。四是着眼彻底根治,实行整体搬迁。市政府成立了以杨佩钦副市长为组长,经委、发改委、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济南裕兴化工总厂搬迁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搬迁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裕兴化工总厂编制完成了《济南裕兴新厂一期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正在进行搬迁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五是提早谋划裕兴化工总厂搬迁后的土壤修复问题。为确保该厂搬迁后不留隐患,我市正组织专门力量,对裕兴化工总厂土壤污染的种类、范围、强度、数量和土壤修复的技术方案、修复费用等问题进行调研,为下步土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坚持源头控制,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认真贯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是在项目审批中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拒批。二是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把清洁生产标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引导企业从原材料选用、产品方案、能源资源消耗、污染防治措施等各个环节选用清洁生产技术,并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三是切实抓好“以新带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加环保投入,促进企业对原有污染源进行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三年来,全市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2149个,拒批各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印染、小电镀、小炼油等建设项目60多个;验收各类建设项目407个,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3970吨/日,削减cod排放量8960吨/年,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
今年我市按照国家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要求,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各类建设项目459个,检查发现违法项目41个,其中属于国家和省管的14个项目已上报省环保局;属于市管的27个项目全部依法进行了处理。今年三季度又对上半年新开工的142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清理,对无环评批复文件的16个建设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并全部落实到位。
(七)依法强化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我市相继组织开展了“严查水环境违法行为遏止污染反弹专项行动”、“严查××河流域水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环境安全大检查”等多项执法活动,采取定期检查和巡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普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加大了监测和现场检查频次,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依法进行了严肃查处,始终保持了对不法排污行为的高压态势。在今年的环保专项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7101人(次),现场检点排污单位3715家(次),市政府对8家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对15家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超标排放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各县(市)区政府也对37家重点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接受社会的监督,对违法排污企业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八)依靠科技手段,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为进一步加强对××河流域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2005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废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改造建设工作,首先在××河流域废水排放量占市区废水排放总量60%的10家排污单位安装了11套废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实现了对××河流域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今年又对14家重点废水污染源企业下达了安装废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的计划,年底可完成安装工作,并实现联网运行,进一步强化对××河流域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
(九)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减轻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近年来,我市共认证部级无公害农产品78个,绿色食品30个,有机食品6个。以喷、滴、管灌、渠道防渗为主要形式推广节水新技术,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效应,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3.33万亩。全市有13个乡镇完成《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近期完成了全市14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状况的摸底调查工作,并制定了污染治理计划,实现畜禽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面源污染,改善××河水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市在××河流域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历史欠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河济南段水质与过去相比虽有好转,但除源头区外,其他河段仍为劣ⅴ类水体,××河综合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城市水污染控制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收集管网不配套,雨污混排,现有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运营市场化程度低。三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违法排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济南是××河的发源地。实现“××河变清”的目标,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按照《济南市“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实现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
(二)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开工建设××河济南段综合治理工程。结合“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的实施,对××河济南段进行全面综合治理,使××河水变清,实现防洪、生态、景观的有效结合,建立起人水和谐的流域生态环境。二是加快市内主要河道截污步伐。在今年工作基础上,2007年完成市区内兴济河、柳行河、全福河部分河段的截污整治工作;2008年完成市区内工商河、东泺河、西泺河、兴济河、柳行河、全福河等六条河道所有河段的截污整治工作;2009年完成腊山河、大辛河的综合整治工作。三是今年完成济南水质净化一厂、二厂改制工作,并使污泥得到无害化处理;加快章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年底前竣工投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中水回用量1万吨/日;2008年底前建成滩头污水处理厂,同时完成污泥处置设施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四是坚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污水处理站,以利于中水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今年年底前,力争完成11个在建的区域性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新增中水处理能力3.1万吨/日,全市区域中水处理能力达到11.1万吨/日。
(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扶持发展污染小、耗水少、效益高的生态环保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制定重点汇水区禁止、限制、发展产业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性法规和配套政策,体现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引导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继续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大力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终身负责制,切实加大源头控制力度。对河流没有环境容量、严重缺水和地下水超采的地区,不得新上增加排污总量、影响水环境质量和耗水量高的项目。按照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证能力,对污染源排污量进行分配核定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大力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按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把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2007年底前,对重点排污企业和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发放排污许可证。2008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自2009年起,所有排污单位实行持证排污。
(五)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实施停产治理,对经停产治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关停。2007年底前,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积极督促裕兴化工总厂全面落实国家环保总局挂牌督办和省政府提出的搬迁要求。
(六)深入开展严查违法排污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把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检查活动引向深入。着重解决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不能稳定达标、超标排污或偷开偷排、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不法企业,坚决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实施限期治理、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关闭,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加强宣传和警示教育,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建立健全污染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问责制,对造成环境污染单位的上级分管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几点建议
我市××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整体改善××河水质将产生十分重大的作用。为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河综合治理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密切衔接,同步实施。南水北调输水暗渠自西向东穿越济南市区,目前,渠顶标高偏高,这将对我市北部沿河道路桥梁、市政管线、城市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省南水北调工程主管部门采取技术措施,尽量降低渠顶标高;考虑到部分暗渠渠顶与规划道路重合,建议将重合部分按城市道路设计;暗渠的外立面也要尽量考虑城市景观的要求。
二是按照“自求平衡、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带动两岸城市建设,通过土地开发收益平衡综合治理工程投入,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建议省里在用地指标以及土地开发政策方面予以支持,并将××河两侧拆迁安置纳入经济适用房计划,同时帮助协调解决高压线迁建等问题。
三是××河综合治理工程不仅将改善我市城市环境,同时对于改善整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减轻渤海湾污染以及促进××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恳请省政府适当给予资金支持。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2
城市河涌治理已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河涌的被污染,河涌治理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对市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也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当前,我们在河涌治理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案:截断污染源,雨污分离,清淤,水质净化,引水补水。
1城市河涌治理方案
1.1截断污染源
城市河涌环境系统的好坏主要受到沿岸工业、生活污染源的影响,其次是季节性的降雨地表产流、产沙、产泥、产污,再次是河涌上游的环境的影响。因此截断污染源是河涌治理中首要而关键的治理工程。截断污染源工程传统的方法是截断生活、工业污染源排入河涌,而将它们先引入地下排污管网,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这种处置方法很常规,但问题的焦点在于城市区域性地下管网工程建设难度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容,投入巨大。应该说,对于原有足够排污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的城市,或者不计成本地扩大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的城市是可行的。而事实上很多城市无法做到这些,对于河涌深居旧城区或者深居管网布置缺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新城区,可以通过建设区域性小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来解决污染源排放问题,具体做法是将点源污水和雨污集水通过拦集管道收集到区域性小型地下污水处理厂,经过固定繁衍微生物污水减泥净化集成系统处理达标后再直接排放到河涌.也可以使用大容量大尺度快速物理处理方法,自动曝气复合介质精滤水处理机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河涌.由于固定繁衍微生物污水减泥净化集成系统具有有机物减泥处理特点,这就为地下区域性污水处理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大多数城市河涌上游都是丘陵或者山地,为了杜绝上游的泥沙、污染物等进入城区,可在上游合适位置修建拦水坝。
南岗河中上游段属于山丘性河流,流经工业、人口密集的地方,水环境现状较差。南岗河截污工程完成后,原先直接排到南岗河的大量生活污水被收集起来,输送到规划兴建的萝岗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大大减少了对南岗河的污染。
南岗河中上游段属于山丘性河流,流经工业、人口密集的地方,水环境现状较差。南岗河截污工程完成后,原先直接排到南岗河的大量生活污水被收集起来,输送到规划兴建的萝岗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大大减少了对南岗河的污染。
1.2雨污分离
目前的城市排水系统都是采用的雨水与污水合流制系统,在采取截断污染源后,所有污水都需进行处理,而原有的合流制系统显然不合时宜,极大地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任务,故必须实行雨污分离,将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后排到河涌,这样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负担,也能更好控制水污染,利用各种水资源。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截污和雨污分离实现了污水不入流,雨污分离,消除了水浸现象,水质黑臭的现象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1.3清淤
河涌之害非一日为之,而是长期的污水污物积累沉淀而最终致使河涌成为了臭水沟。近来,由于工农业、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加上气候原因常常导致干旱发生,枯水季节,流经城市的河涌由于雨水量小,无法将污物带走而至城市里弥漫着淤泥的恶臭,这些淤泥所散发的味道是长期的污物积累腐烂的结果。要治理河涌,清淤工作必不可少。一般,清淤有两种方式:排干水后清淤和带水实时清淤。排干水后,由于于淤积体中有机物份量较多,颗粒极细,水排出后河涌河床干而不干,含水率在75%~80%,黑臭粘稠可溢动,挖掘机和清淤船实施困境重重.相反,虽然水下清淤定位出现少数盲点,但绞吸式或爬吸式挖泥船的清淤技术可以得到较好运用,且更重要的是清淤过程不受季节性影响,与其他淤泥处理处置技术也可以得到较好对接。
城市河涌环境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河涌底泥清除和资源化处置,简单地说,河涌底泥的清除要建立在有合理的河涌底泥的处理方法和去除。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河涌清淤工程在技术和操作上都相对简单,难度不高。要提高淤泥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淤泥处置技术经济性能好、无污染物二次转移,核心问题在于淤泥的调理调至减量化处理。带水实时清淤工程的主要问题在于泥水体积增量,体积增量一般在4~8倍,不管处置采用何种方案都将为后续处理和处置增加了技术困难、用地安置和经济压力。因此,清出淤泥减量化处理就成为问题的焦点,其主要内容有:资源型去水、零排放除污和目的性有机物稳定处理。目前比较先进的处理方式是“脱水固结一体化”,即直接将泥浆泥水分离,泥浆压缩成泥饼,含水量30%,可以资源化处置利用,分离水浊度SS≤20mg/L,可以直接返回河涌。
广州市番禺区河涌综合治理中对污泥处理的总要求是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通常将污泥脱水之70%~80%以便于贮运,然后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堆肥、干化和加热处理,由于河涌淤泥是长久堆积的泥土,富含有机自然生物,是植树造林的理想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使用这些原本发臭的淤泥构筑了一片肥沃的土壤,既净化了河涌、美化了环境还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3
【关键词】同里古镇;污染源调查;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散性入河负荷;生态河道;水动力调控;生物过滤;
SuzhouTongliTownriverwaterqualityimprovement
andmaintenanceoftechnicalsolutions
XuGuo-zhong1,ChenXi-qing1,HuangChen2,DingYong-wei2,JiaHai-feng3,DingYi3
(1.SuzhouMunicipalWaterAuthority,Suzhou215011;
2.DrainageManagementOfficeSuzhouCity,Suzhou215004;
3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s,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
【Abstract】Asa"secondfive"waterdemonstrationprojectsofspecialtopicsofSuzhou,Suzhou,TongliTownriverwaterqualityimprovementandmaintenanceprogram,thefirstofTongliTownconductedasystematicsurveyofpollutionsources,andasabasisfortheestablishmentofwaterpower-waterqualitymodel.AccordingtoTongliTownwaterstatusandwaterpollutionloadanalysis,themodelforeachalternativescenarioanalysisresultsofwaterenvironmentimprovementintheoverallprogram,willbeheldindispersedintotheriverpollutioncontrol,ecologicalriverdesign,riverwater,powercontrolandwaterqualitytechnicalmeasurestomaintainsuchareas.TongliTownseeksaradicalimprovementofthewaterenvironmentsituation,andtothehistorictownofriverwaterenvironmentimprovementandprovidethebasistomakeademonstration.
【Keywords】TongliTown;pollutioninvestigation;hydrodynamic-waterqualitymodel;dispersedintotheriverload;ecologicalriver;hydrodynamicregulation;biologicalfiltration;
1.项目背景
同里古镇地处吴江市东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曾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等多项荣誉。同里古镇的经济以旅游业及其配套的服务业为主,高峰期大量游客的涌入对区域水环境的压力很大。
同里古镇保护区面积约1km2,水域约为26000m2,水岸线约4400m,河道最窄处约为5m,最宽处约22m,基本为垂直硬质驳岸。地势平缓坡降不明显,水流平缓,水动力学条件差。古镇区水系流向基本以“从西向东、从北到南”为主流线,受闸坝调控以及风向影响,有时表观上河道表面水流呈现反向流。古镇区水系主要以京杭大运河为补水源头,经古镇河道流入下游同里湖和南星湖,水系平面示意见图1,整个水系有一个入口,七个出口,每天由人工巡视,根据河道感官性状,按需开闸,由进水泵站从外部运河调水。
京杭运河吴江段水质属劣V类,主要超标因子是NH3-N、TP和TN,且运河通航致使补水浊度指标明显升高,感观效果不佳。由于外部补水水质不佳、河道水动力学条件差及古镇区域居民生活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负荷过重等原因,致使古镇水环境质量恶化,严重影响了水乡古镇的品牌形象。因此,苏州市水利(水务)局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十二五”苏州课题实施的契机,依托同里古镇河道水质改善和维持工程的建设,在调查古镇河道污染源构成和特征的基础上,拟重点研究分散性入河污染源的控制、水系的生态调度和调控、河道典型污染物的快速去除及水质持久维持技术等,通过技术集成和示范工程的建立,一方面改善古镇水环境,为古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形成古镇河道水质修复与调控技术体系,为类似地区的改造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古镇污染源调查情况
污染源的调查是治理水环境的基础,同里古镇的污染源主要有居民生活污染、旅游污染、干湿沉降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居民生活污染主要分为两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与人均产污量和污水的收集处理率有关,生活垃圾的污染主要与垃圾的清运率、清运周期及降雨有关。在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的计算中,根据古镇居民住宅空间格局(如图2所示)及与其相关的污水管道建设情况(如黑水、灰水的各自不同走向,雨污分流状况等),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总结等方式,估算人均产污量及其入河率,进而计算出对河道的污染负荷量。
图1同里古镇区水系及主要流向图
图2住宅格局形式
旅游污染,主要是指餐馆,旅店以及部分休闲娱乐场所所产生的污染等。根据对餐馆和旅店一年用水量的分析和汇总,确定餐馆和旅店的平均排水量,并根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确定旅游高峰和淡季的游客人数,上座率,入住率等,再结合污水管网的收集状况,估算得到旅游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情况。
大气干湿沉降污染是指区域内的降尘和降雨携带的入河污染物。同里古镇降尘负荷按《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系数计算,其中降尘总氮污染负荷为180kg/(a·km2),总磷污染负荷为14kg/(a·km2)。降雨污染负荷与雨水中平均的污染物浓度及降雨量有关,在本项目中借鉴有关调研资料估算降雨中污染物浓度COD=20mg/L、TN=3mg/L、TP=0.05mg/L。
同里古镇的农田很少,在本项目中可忽略不计。其它污染主要指农贸市场的污水和污水漏排;农贸市场污染主要包括鲜鱼、鲜肉的现场清洗加工,地面清扫及冲洗产生的污水等;污水漏排主要指污水管道在收集输送过程中的漏失等。
表1给出了同里古镇污染源调查的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的负荷量调查成果。从中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及污水漏排的污染负荷最大,是未来水环境治理方案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表1不同类型污染源负荷量
污染源类型COD/t·a-1TN/t·a-1TP/t·a-1
生活污水污染负荷34.072.270.17
生活垃圾污染负荷2.070.10.04
旅游污染负荷19.760.890.06
干湿沉降负荷8.561.270.02
农贸市场污染负荷2.250.170.02
污水漏排负荷65.704.380.33
合计(含污水漏排)132.419.080.64
合计(不含污水漏排)66.714.700.31
3.古镇水系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
在对同里古镇的污染源及水系水质、水动力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古镇水环境改善的技术方案,采用EFDC和WASP模型构建了古镇水系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的污染源主要是点源,同时考虑温度,风速,太阳辐射,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条件,以水位和BOD5,NH4+-N,TP分别作为水动力和水质的验证指标进行模型验证,总体模拟结果良好。
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同里古镇水环境改善工程的两套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方案一是在同里古镇区水系5个出水口分别设置5个集水井,用泵将水提升至位于进水泵站附近的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排出至三桥景点附近进入古镇水系,考虑到同里古镇河道水网由于表面蒸发和渗漏而损耗的水量,为了维持水网的正常水位,需要从其上游的“苏州吴江大运河水网”每天调入适当的水量进行补充。由于损耗有限,拟在原有大运河泵站内设置两台小泵(一用一备),将少量补充水提升入净化池一并处理。方案二是仅在在饮马桥和升船机闸两处附近建立两个取水措施,其余和方案一同。具体如图3,图4所示。
图3方案一工程示意图
图4方案二工程示意图
模型的模拟结果,为两套不同方案在水动力调控、生物过滤方案等各项技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4.水环境改善技术方案
4.1总体技术方案
根据对同里古镇水系现状及水体污染负荷分析,水环境改善的思路将围绕分散性入河污染的控制、生态河道设计、河道水动力调控及水质维持技术措施等方面展开。
4.2分散性入河污染负荷控制方案
分散性入河污染负荷的控制从工程和管理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完善居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在空间位置特别狭窄的地区,考虑采用真空负压排水系统等特殊的收集系统;第二,调整和完善沿街餐饮、旅店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减少管道堵塞和满溢;第三,将农贸市场及其周围雨水排放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第四,加强污水管道建设质量及养护质量的管理,提高垃圾的清运率、缩短清运周期。
4.3生态河道方案
根据对同里古镇河道的实地调研,同里古镇的河道断面可分为自然(近自然)河道和人工渠化河道。其中,主镇区的主要河道为人工硬质驳岸,人工渠化作用明显。仅外河运河的少部分河段保留着自然河道的形态结构。河道的人工渠化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如对自然河流进行的裁弯取直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相间的格局消失;对河流横断面上的几何规则化也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形态,而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考虑到研究区河道可供建设的场地非常有限,且需充分保证河道的景观作用等。考虑在部分河段的原有护堤上设置垂直型的生态护坡,河道内设置人工鱼礁。研究网格式生态护坡,利用陶粒、碎砖石、混凝土制作的复合砌块材料形成网格,在网格中栽植植物,形成网格与植物综合护坡系统,既能起到护坡作用,同时能恢复生态并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人工鱼礁是为鱼类及甲壳类生物提供栖息及庇护场所,帮助恢复河道水生生态。同时人工鱼礁也结合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植物-软体动物-鱼生态系统,发挥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
4.4水动力调控方案
同里古镇区河道断面流速普遍偏低,内河各断面流速基本在0.01m/s左右。为了维持河流系统健康和满足河流系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古镇水系水体交换,提高河道自净能力,使古镇水系动起来,做到水活,以期达到水美、水清、水优,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
水动力调控设计方案的选择上,根据前文“古镇水动力-水质模型”一章中对两套初步设计方案的情景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于水动力改善状况,以6月1日的模拟结果为例,比较现状条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各断面流速分布情况,如下图5所示。
图5现状条件、方案一和方案二
情景下流速分布情况
由上图可知,相对于现状,经过方案一和方案二改造后,同里古镇区水系的整体流速明显下降,且均小于0.02m/s,滞留现象严重。
通过进水泵站的水泵运行功率核算同里古镇区水系的流速,如表2所示。其中,现状流速根据进水泵站处水泵的功率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如下:
水泵功率为95kw,扬程为3.04m,转速为5.85r/min,效率为65%。根据公式:
其中,P——功率,w
H——水泵扬程,m
Q——流量,m3/s
n1,n2——电机和水泵效率
得到流量Q为:
由于水泵每天工作约4h,平均到一天24h,故流量为:
根据现状流量,以及方案一,方案二的总流量,测量得到的现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入流口断面面积,可以计算得到现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入流口流速计算值。具体如表2所示:
表2现状条件下、方案一和方案二下入流口流量及流速计算值
现状方案一方案二
流量t/d29387.7650005000
流量m3/s0.3401360.057870.05787
断面面积m216.78.889.91
流速m/s0.0203670.0065170.00584
注:现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入流口分别为进水泵站,蒋家桥和吉利桥
由表2的计算结果可知,模型对于流速的模拟结果在数量级上接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单独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情景下整个水系的流动状态,如图6所示:
图6方案一、方案二情景下流速分布情况
由图6可知,方案一情景下对于整个水系的流动状态较为有利,整体流动状态较好,流速为0的滞留区域较少。通过计算可得,方案一情景下水系的平均流速为0.068cm/s,方案二情景下水系的平均流速为0.094cm/s,因此,方案二情景下对流速的提升有利。
对于水质改善状况,方案二情景下的水质改善效果均要高于方案一情景下的水质改善效果。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用方案二为最终方案。
4.5生物过滤方案
生物过滤作为水质改善和维持的主要技术措施,采用多级生物滤池技术方案。该技术在“土壤净化法”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采用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采用具有自净功能的“不饱和炭”、“脱氮材料”和“除磷材料”等多种介质的填料,组成复合填料床。通过特殊的曝气系统在填料床中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交替的环境,达到脱氮、除磷和过滤的多重目的。
对前文所述两套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情景模拟,选取NH4+-N和TP为指标,具体结果如下图7~8所示。
图7方案一、方案二及现状NH4+-N浓度比较
图8方案一、方案二及现状TP浓度比较
由上述图中可知,对于同里古镇水系的主要超标污染物NH4+-N和TP,方案二对于其去除效果要好于方案一,因此,对于生物过滤工程的构筑物选址,采用方案二的设计,即在饮马桥和升船机闸两处分别设置集水井抽水,并在进水泵站附近的空地设置生物过滤的主体净化设施,设施规模为5000t/d。
生物过滤方案与河道水动力调控方案结合,逐步提升河道水质,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功能,回复水体的生态功能。预计工程投入运行一年后,古镇核心区河道氨氮、BOD5、溶解氧主要水质指标时空
分布上90%达到IV类,透明度提高50cm以上,彻底消除黑臭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5.效果预测及评估
同里古镇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建成后,古镇区水网将形成独立于大运河的内循环水系。通过水动力调控、生态河道的构建和生物过滤对水质的深度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同里古镇河道的水环境质量,保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项目作为国家水专项“十二五”苏州课题的示范工程之一,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结合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同步的测试和评估,积累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密集型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11ZX07301-003。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4
关键词:河道治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水是万物之源,更是城市居民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保障。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人口、用地的增加,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建设和环境产生了种种矛盾。因为这些年城市过快发展,让城市的水体受到了侵蚀,造成水体环境、水质恶化。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案去优化河道的水环境,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一个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无法离开宝贵的水资源的,而河道治理对于净化水质、保护水环境非常重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河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治理城市附近的河道,防止城市河流的污染成为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通过对河道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河道治理所存在的问题
1.1河道治理观念陈旧
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河道治理观念也显得比较落后,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符合。实际上,人们对于河道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传统的方法已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例如,在过去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只考虑到其河道的排洪功能,用大量的混凝土对河岸进行硬性处理,虽达到排洪目的却分散了水与土之间的联系,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体本身的净化能力。
1.2控制污染的难度比较大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由此引发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在加大。也正是因为污水的大量增大,在现有城市中,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时能力不足。当城市污水无法得到及时处理时,河流自然就成了接收污水的场所,久而久之就无法控制。所以政府一定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运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城市污水往河流的排放量,由根本上改变这样的格局。同时,面源的污染也是河道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复杂性的特点,治理难度大。
1.3生态护岸技术还有待研究
当前,生态护岸技术作为河道治理的有效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此技术的推广与运用还在起步的阶段,对生态护岸这一概念也不十分清楚。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去研究、积累有关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态护岸在结构上满足水体自我净化等要求。
2.河道治理及水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法
2.1执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和规划
改变原有观念,科学、合理的设计并规划相应的河道治理方案,主要是要优化生态与环境的关系,让环境与生态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对河道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可以说是保护水体环境的基础。在当前的建设中河道治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河道的情况,把要重视的内容进行合适的规划,拟定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改变原有传统治理河道的思想,要将规划与设计和生态有机结合。
2.2加大管理,激发水体活性
要想切实做好水环境的整治工作,激发起水体的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流水不腐”一直是千年以来所认为的真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水体流动的重要性。做好水体的活性激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也是保命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的基础。例如,XX市在新一期的河道整治中,就提出了“调水式方案”,针对原有水利工程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中,考虑水环境的用水需求,把环境用水纳入到需水的总量中,同时启动引水工程,为水体流动提供保障。
2.3采取生态护岸法进行处理
生态护岸故名思义指的是让河道恢复成成自然性的河岸。当前,一些发达工作大这方面已取得了比较好好的成果。例如荷兰、日本等国家,他们将水面及绿地面积进行人工扩大,同时设置相应的生物生长区及水边自然景观,实现河道生态护岸的建设。
生态护岸技术可选择很多种护岸的结构形式。比如,植物护岸,运用河岸的植物来抵御洪灾对河岸的破坏。有关部门也要借鉴国外技术及经验,对河岸的设计、规划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保证生态护岸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推广,提升此技术的运用效果,对水环境的保护可以起到真正的作用。同时,河道截面污染控制治理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水体达标要求有所降低,污染的程序也是每年递增的,分析原因在于受到工业、农业、生活及其他污染源的污染。在污染当中,最严重的就是工业污染,占到年平均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对污染采用截留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解决河道水质根本所在。比如,通过污水的集中、统一排放,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等方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河道内的水质情况。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主动去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理河道的技术与经验。根据不同的河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综合的方法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河道治理不单要避免过去单一工程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还要注意与生态的有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也不断出现,例如化学除藻剂、新型催化剂等等,应用潜力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戴梅.对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2):59-61
[2]孙倩,邢华.桐柏县五里河固县段河道治理工程设计[J].科技视界,2014(5):320-320
[3]宋天晖.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J].低碳世界,2014(04X):75-76
[4]吴永红,刘剑彤;基于引江灌湖为基础的物理生态工程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14年10期
[5]朱亮,苗伟红,严莹;河流湖泊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肖芳,刘静玲,杨志峰;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以北京市六海为例[J];水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沂河、沭河流域(以下简称沂沭河流域),是指临沂市及淄博市所辖沂源县、日照市所辖莒县向沂沭河汇水的区域。
沂沭河流域的河流、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沂沭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目标,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规定提出,并分步组织实施。
第四条沂沭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必须坚持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防治并重,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条沂沭河流域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或者控告。
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沂沭河流域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水污染防治目标,制定本辖区的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沂沭河流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把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固定的资金渠道,并在年度计划中予以安排。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每年都应当对沂沭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专门监督检查。对依法履行职责并做出显著成绩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九条沂沭河流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都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人民政府报告本辖区的水污染防治情况。
第十条临沂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授权,依法对沂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淄博市、日照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加强对沂源县、莒县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共同做好沂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十一条沂沭河流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的具体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水利、卫生、地矿、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十二条沂沭河流域发生水污染事故时,排污单位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的24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其相邻下游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重大水污染事故应当向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第三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第十三条沂沭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第十四条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由临沂市人民政府商淄博市、日照市人民政府拟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分解下达执行。
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包括排污总量控制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排污削减量和完成削减量的期限要求等。
第十五条临沂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沂沭河干流和各主要支流的市、县(区)的行政区交界处和省界处设置排污总量控制断面,监测、监督有关市、县(区)的排污情况,并将排污情况按季度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沂沭河流域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监测、监督其上游县(区)的排污情况,对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知报告单位。
第十七条向沂沭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排污总量控制计划、排污单位申报的排污量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确定。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许可证应当明确规定持证单位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排污削减量及削减期限。
第十九条排污单位必须在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内,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并缴纳排污费。
对超标准、超总量排放的,除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外,按规定标准征收2至3倍的超标准排污费或者超总量排污费。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二十条凡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必须按规定标准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超总量排污费。
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市、县(区),不得新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第四章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第二十一条沂沭河流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淮河流域禁止和严格限制的产业、产品名录、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和城乡建设布局。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工业小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项目。
第二十二条禁止在沂沭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项目。
禁止新建制革、印染、电镀、酿造、化工等污染严重的小型生产项目。本办法实施前已建成投产的,由县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转产或者关闭。
严格控制新建前款所列产品的大中型项目;确实需要建设的,必须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建设项目,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且国内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不能配套的,必须同时引进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第二十四条禁止向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转移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企业和个体式商户,不得接受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第二十五条凡向沂沭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或者技术改造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并应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对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经济、外经贸、乡镇企业、土地、建设、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银行不予贷款。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由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评价单位必须提供完整、准确、规范的评价报告,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第二十七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或者技术改造项目,其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八条城市污水应当进行集中处理。
沂沭河流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水污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沂沭河流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农药、生物生长调节剂、化肥和地膜。
第三十条在沂沭河流域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或者建设地下工程设施的,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体。
第三十一条沂沭河流域的水闸应当在保证防汛、防旱的前提下,兼顾上下游水质,按照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的防污调控方案调控水的流量,避免闸控河道蓄积的污水集中下泄,造成突发性污染事故。
第三十二条在沂沭河流域的枯水期,临沂市人民政府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沂沭河干流、各主要支流和水库的水质、水情的动态监测,并及时通报监测资料;
(二)将准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确定的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总量及时分解到所有排污单位,并监督排污单位严格按照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方案限量排污;
(三)按照淮河流域水闸防污调控方案,调度水闸。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排污单位无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或者不按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二)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
(三)向无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转移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
(四)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建成后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第三十四条被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者停业。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新建化学制浆造纸项目和制革、印染、电镀、酿造、化工等污染严重的小型生产项目或者未经批准建设属于严格控制的项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建设或者关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并处20万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建设单位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擅自施工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限期补办手续;逾期未补办手续的,责令其停止施工或者关闭。
第三十七条对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之前,为建设单位办理有关批准手续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方案超总量排污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或者关闭;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违反水闸防污调控方案调度水闸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依据本办法规定实施罚款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罚款收入应当全额缴同级财政。
第四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二条拒绝、阻碍承担本办法规定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承担本办法规定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水污染治理方案篇6
一、项目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监管。共审批建设项目62个,出具基层环境预审意见13项,对审批项目及时在环保网上公示,环评执行率为100%督促开展了县何川工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规划环评。同时,对三大通信公司的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评开展情况、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内需项目环评执法情况进行了专项清理,督促有关项目补做了环评。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对市、县两级城市饮用水源,城区空气质量,渭河、藉河、葫芦河、牛头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进行监测,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测得准、说得清、过得硬”监测数据。
二、污染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一手抓增量消化的原则,认真落实《市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坚持一手抓存量削减。督促完成了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1#窑尾除尘器改造、发电厂脱硝设施建设前期工作,淘汰关闭了永固水泥有限公司1#2#立窑生产线、鑫能电冶炼厂、马跑泉镇黑王鸿利氧化锌厂,秦川锌品有限公司,渭阳水泥厂、磐安水泥厂以及7个小砖瓦窑,第二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祁连山水泥公司1号窑尾袋除尘器改造和县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均已完成计划进度。建立健全了以排污申报登记为基础、排污总量控制为主线、排污许可管理为核心、污染源自动在线检测为手段、环保日常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治污设施稳定运行。从目前情况看,预计今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均能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计划之内。
三、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全市对各类污染源进行现场监督检查434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和“三整治一督查”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企业1500余户,依法查处环境违法单位18家,行政处罚30余万元。餐饮业油烟治理中,共完成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66家,燃煤锅炉治理中,完成城区燃煤锅炉烟尘污染治理45家,天宝塑业、金宇花园等7家锅炉烟尘噪声超标单位完成了限期治理,噪声污染治理中,制止违法施工行为30余起,对4家噪声扰民的建筑工地进行了处罚,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达到352天,占总天数365天的96.4%水污染治理中,制定了严格的县区断面考核制度,保证渭河出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标准要求。各县区以渭河及其主要支流为重点,认真开展了辖区内主要河流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工作,并制订了综合整治方案,为下一步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1月份,环保部和省政府两个调研组先后来我市调研了渭河水质情况,对渭河段水污染防治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四、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对存在问题督促相关企业进行了整改。完成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界标、交通标志和宣传牌的设置任务,重点加强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水泥行业、饮用水源保护区、尾矿库、炼焦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造、核与辐射等环境风险源和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监管。全市共制作设置标志牌70块。各县区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排污口的清查及取缔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加强与安监、国土等部门的配合,督促17家重点企业制订完善了环境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组织市环境应急、监察、监测、信息中心以及秦州、麦积两区环保部门,针对尾矿库矿渣、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进行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实战演练。年,妥善处置了县桦林乡境内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和“310国道山岔乡段危险化学品车辆翻车交通事故”认真查处了环保部批转的党川乡吊坝子矿区石咀村包家沟金矿污染案件、省政府批转的县洛门镇私营冶炼厂污染等环境案件。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案件289件,均进行了查处,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五、农村生态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等3个农村环境保护“三统筹”机制试点推进工作及县镇村等4个“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按照《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年度实施计划》要求。并通过了市级初验。联合国土、安监部门,对秦州、麦积两区滥采乱挖国家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共捣毁氰化池5个,取缔混汞碾8台,有效地遏制了非法盗采、偷选行为,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制定了市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涉及两区五县21个乡镇133个行政村,总投资预计8000万元。年,由、县率先实施,涉及两个县区的9个乡镇46个行政村,总投资2760万元,受益人口105724人。目前,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2484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年,市共建成部级、省级生态乡镇各2个,部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8个,有效解决了影响渭河水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和重点乡镇及村庄突出环境问题,遏制了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