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例(3篇)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
关键词:儿童急性喉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89-01
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个月-岁的儿童,是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成为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以声音嘶哑,咳声如犬吠为主要特征,重者可导致喉梗阻面危及生命1。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布地奈德(BUD)混悬液治疗急性喉炎明确有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间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喉炎108例患儿病历资料,男60例,女48例,年龄年龄6个月-4岁,患儿临床症状:起病常较急,患儿多有发热,常伴有咳嗽、声嘶等。早期以喉痉挛为主,声嘶多不严重,表现为阵发性犬吠样咳嗽或呼吸困难,继而炎症侵及声门下区,则成“空”“空”样咳嗽声,夜间症状一段加重。声门下粘膜水肿加重,可出现吸气性喉喘鸣。病情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呼吸困难,患儿鼻翼煽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时下陷,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出冷汗,脉搏加快等症状。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个人资料无显著差异。
2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接受常规治疗,静脉点滴地塞米松(DXM,天津药业集团新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3-0.5mg/(kg・d)。每日一次,连续5天,其余用抗生素及支持、对症治疗相同。治疗组5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空气压缩泵(德国百瑞公司产品)喷射吸入BUD混悬液(阿斯利康生产的普米克令舒)。年龄小于1岁,每次吸入0.5g。1-5岁每次吸入1mg,每日2次,连5天。
3结果
治疗组54例患者,显效48例,患儿入院第二天,精神明显好转,呼吸困难缓解,缺氧改善,3天后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消失;有效6例,患儿入院第二天,精神好转,呼吸困难减轻,缺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3天后声嘶,犬吠样咳嗽减轻。5天后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消失,有效率100%。显效率88.89%。对照组54例患者显效率65%,有效率28%,7%的患儿治疗无效,患儿经治疗精神状况,呼吸困难及缺氧均无改善。
4讨论
急性喉炎起病常较急,患儿多有发热,常伴有咳嗽、声嘶等。早期以喉痉挛为主,声嘶多不严重,表现为阵发性犬吠样咳嗽或呼吸困难,继而炎症侵及声门下区则成“空”“空”样咳嗽声,夜间症状一段加重。声门下粘膜水肿加重,可出现吸气性喉喘鸣。病情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呼吸困难,患儿鼻翼煽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上腹部软组织吸气时下陷(多拉临床上称为三凹征),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出冷汗,脉搏加快等症状。喉梗阻分度:一度;患儿安静时如常人,仅在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二度,安静时即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可达120-140次/分。三度:除二度症状外还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绀,口周发青或苍白,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或听不见,心音较钝,心率达140-160次/分。四度:由烦躁不安转为半昏迷或昏迷,表现暂时安静,面色发灰,听诊两种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齐或快或慢。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病情可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尤以声门下区为重,使声门下区变窄。声带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粘膜表面有时附有粘稠性分泌物。本病起病急,根据小儿有声嘶,“空”“空”样咳嗽应立即想到本病,如出现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明显困难即可作出诊问题断。应与下列病相鉴别,气管支气管异物:起病突然多有异物的吸入史。患儿有剧烈的咳嗽及呼吸困难即使等症状,胸部听诊及X线检查左右机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鉴别两种疾病。喉白喉:喉白喉起病较缓慢,低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脸色苍白,精神萎靡,脉细而速,咽部常有灰白色假膜,取分泌物检查患者可找到白喉杆菌。喉痉挛:常见于较小婴儿,起病急,有吸气性喉喘鸣,声调尖而细,发作时间放心短,症状可骤然消失,无声嘶。
急性喉炎治疗的重点是解除喉阻塞,应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以很会控制感染,消除水肿、减轻喉阻塞症状。常用的口服激素有强的松、甲强龙;也可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肌注或静脉给药急性喉炎病理改变为喉部黏膜急性水肿、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以及气道内分泌阻塞。临床表现有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呼吸困难,可伴有发热。在抗病毒抗生素对症基础上及时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黏膜水肿是治疗关键1。GCS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喉部水肿,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静脉滴注DXM,药物分布在咽喉部的浓度相对较低,连续应用其生物学作用递增,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易造成炎症扩散。吸入型GCS具有作用直接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BUD混悬液是目前唯一可雾化给药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BUD混悬液通过空气压缩泵雾化成颗粒,药物颗粒直径合适,有利于大量药物沉积在喉、呼吸道黏膜上,迅速发挥药物作用。BUD非特异性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强度是DXM的20-30倍,BUD混悬液提高呼吸道选择性,延长局部作用时间,从而保证其对喉炎的疗效。
预防保健: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着凉;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减低氧的消耗;急性喉炎的保健措施还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应在18-20度,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篇2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急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5)12-0064-03
Clinicalcurativeeffectofnon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intreatmentof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failure
ZOUShiminMAYuepingMAYanhui
DepartmentofEmergency,ChangjiStat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Changji83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urativeeffectofnon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Respiratoryfailure.Methods90casesofpatientswithRespiratoryfailurefromemergencycareunitinNovember2012toNovember2014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included45cases.Observationgroupwasprovidednoninvasiveventilatortherapybasedonthetraditionaldrugtreatment,whilethecontrolgroupwasgivenconventionaltreatmentandoxygen.Theheartrate,breathingrate,arterialbloodgasindexan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werecomparedafter5treatmenthourswithintwogroups.ResultsThebreathingrate,heartrate,oxygenpartialpressure,bloodoxygensaturation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bothgroups(P
[Keywords]Non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AcuteRespiratoryFailure;Emergencytreatment;Curativeeffect
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呼吸衰竭是包括呼吸道、肺组织、肺血管、胸廓胸膜病变及神经肌肉病变在内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CO2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而迅速发生、发展的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胸廓胸膜病变、神经中枢及神经肌肉病变等在短时间(数秒或数小时)发生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出现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机体发生生理功能的严重紊乱。ARF时急性缺氧10~20s,患者即出现抽搐、昏迷;缺氧4~5min便会出现不可逆脑损害,对生命威胁重大,临床死亡率高,其发生率达40%~60%[2,3]。因此,迅速、及时、有效采取及时抢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维持患者基本生理需要对进一步实施的救治才能够创造有利条件,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以降低患者死亡率。为了寻求急性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12~2014年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传统常规急救基础上配合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监护室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客观指标、胸部CT等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即PaO250mmHg;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满足无创机械通气应用指征。排除标准: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②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③严重脑病者;④心跳、呼吸骤停者;⑤休克、严重心率失常者;⑥面部手术、创伤、或畸形者;⑦误吸者及上呼吸道阻塞、气道分泌物过多且不能有效排痰者;⑧不能合作、意识不清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余45例为治疗组。治疗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0.7±12.6)岁,采用在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9~75岁,平均(62.3±13.1)岁,采用吸氧等常规急救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血气分析和pH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救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支气管解痉剂、强心剂、祛痰剂氨茶碱、静脉滴注抗生素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具体情况若有阻塞性肺气肿给予雾化吸入受体β2激动剂或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等,有利于舒张支气管,增加纤毛运动和稀释痰液。尤其要及时纠正低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以及强心、利尿外,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改善循环功能并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循环功能的相对稳定。均采取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常规吸氧,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用北京瑞斯迈VPAPⅢST-A无创呼吸机,呼吸模式S/T:吸气压力(IPAP)8~16cmH2O,呼气压力(EPAP)3~8cmH2O,EPAP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水平,氧流量(4~8)L/min,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动脉血气分析和呼吸机监测值等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h、4h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的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②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5]:显效: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得到改善(无发绀症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PaO2、SaO2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有所改善(无发绀症状),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PaO2、SaO2接近正常;无效:没有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趋向严重。其中,显效和有效合称为总体有效。比较治疗5h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全部数据经检查核实后,均以双录入方式录入到EpiData软件中进行比对,核查无误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心率、呼吸情况、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参数比较
两组间治疗前RR、HR、平均动脉压和SaO2各临床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治疗后均有显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pH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组治疗后PaO2、PaCO2、pH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临床一种常见功能障碍状态的急危重症,直接危及伤病员患者的生命,只有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抢救措施,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才能降低病死率。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维持适宜的肺泡通气;其次为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及严密监测病情的发展。在呼吸道通畅基础上保持有效通气量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和愈后极其重要[4]。
随着医学水平的日益提高,抢救措施的不断更新,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已大大提高,但部分重症患者经传统药物治疗加氧疗效还是较差,缺氧状态往往难以纠正。以往临床对于急性呼吸衰竭即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经氧疗无效后多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改善氧合,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此方法存在着人工气道管理困难、脱机困难,而且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发症,另外患者及家属因为高龄、经济负担、慢性疾病终末期等多种原因导致依从性较差,使得符合气管插管标准的严重ARF患者中约有21.5%的患者和(或)家属拒绝有创机械通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急诊医生抢救难度,导致抢救成功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机会,临床效果理想,缩短住院时间,更进一步降低了呼衰的病死率,因此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无疑成为最佳选择[5,6]。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最常用的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通气方式,分别调节两个压力水平和时间,两个压力均为正压,气流速度可变,吸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吸气压(IPA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时又能立即自动转换至较低的呼气压(EPAP),利于气体呼出,故相当于有呼气末正压作用(PEEP),以自主呼吸、时间调节、压力控制相结合为其特征。在呼吸周期间呼吸机产生两种不同水平的持续正压通气,其时间、压力各自可调,使在自主呼吸期间能维持肺泡通气、减少肺内动静脉分流。这种方式允许患者不管呼吸机送气的哪一期均可自主呼吸。其中在应用EPAP时应注意,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以代偿回心血量的不足,但又不能过量,否则会加重肺水肿,使用EPAP须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水平。
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正压通气呼吸肌做工减少,使肺泡内压和肺间质静水压提高,减少肺泡渗出,肺间质水肿减轻,有利于肺泡和间质液流入血管腔,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减轻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提高氧分压,降低耗氧量,使肺氧和功能改善;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维持适当的通气量[7-10]。另外,部分重症患者由于缺氧后细胞内酸中毒可导致肾血流灌注减少和肾脏血管收缩,利尿剂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而行无创通气治疗后,可有效改缺氧状态,促进pH值升高和二氧化碳排出,从而使患者迅速利尿。因此通过正气压力能有效纠正酸中毒及低氧血症的症状,而且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
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无创机械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传统吸氧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发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氧分压、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和PH值各参数在较短的时间里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
综上所述,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且操作安全、简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而且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有创气管插管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另外,笔者认为尽管无创机械通气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获得肯定的效果,但在对急性呼衰患者实施救治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症状、病史并结合患者的神志、呼吸窘迫的程度、肺部体征及治疗配合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把握时机,严格掌握无创通气的适应证并合理规范应用,使用过程中亦需根据患者实际应用情况及病情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必要时进行有创通气,通过对患者进行整体细致地判定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31-1333.
[2]秦海萍,罗明.无创机械通气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成功率[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5):292-294.
[3]韦永光.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急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43-44.
[4]成忠风,徐青.急性呼吸衰竭行紧急机械通气40例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296-297.
[5]刘以群.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38-39.
[6]BolesJM,BionJ,ConnorsA,etal.Weaningfrommechanicalventilation[J].EurRespirJ,2007,29(5):1033-1056.
[7]龙小平,秦志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3):263-267.
[8]周亮,吴宗劲.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1):1324-1327.
[9]郑瑞强,林华,刘玲,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8):626-627.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范文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8(c)-0074-02
食管癌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指食管鳞状上皮或者是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其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及浸润癌等阶段。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上[1]。目前,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食管癌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具有的生理特点,在进行手术之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概率较高。因此,做好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工作是当务之急。该研究就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以来收治的26例老年食管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以及防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65~75岁,平均年龄为(70±5)岁。2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有20例为磷癌,有6例为腺癌;食管的病变位置为:有3例为上段,有19例中段,有5例为下段。手术方式为:有23例患者为左胸弓上吻合,有3例患者将胸食管胃部分进行切除以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两天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在临床中表现为:气促,胸闷、血压高、脉搏增快等。对所有患者进行听诊,发现有痰鸣音,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合并有液气胸,肺不张等症状。
1.2治疗措施
对26例老年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给氧,在气管插管之前,简单的呼吸器面罩加压是有一定必要的。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增加通气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的清楚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使氧气直接进入到肺泡中。当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6d之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时,尽早行气管切开。
1.3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在该组25例老年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之后,均得到抢救成功,最终治愈25例,占96.15%;仅有1例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并且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最终导致多器官工恩那个衰竭而死亡。见表1。
3讨论
目前,尽管吻合技术得到不断提高,食管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是急性呼吸衰竭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2],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达到2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食管癌的特殊解剖位置,手术时需要在胸腔以及腹腔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占据一部分的胸腔,最终影响呼吸功能。呼吸衰竭的进展速度比较快,并且死亡率比较高,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危机生命。
食管癌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为:①患者出现心律加快、血压轻度升高或者伴随有心律失常,严重的低血氧症没有得到及时的及时的纠正,患者的血压降低,甚至出现心跳骤停的现象;②患者的胸腔内既有大量液体,气管偏移向健侧,患侧肋间出现间隙增大,或者呼吸音降低;③患者的呼吸频率增快,低氧血症最早出现的呼吸方式改变,并且与缺氧程度是成正比的;④患者的四肢湿冷、大汗淋漓以及鼻翼扇动,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淡薄以及神志恍惚症状。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为:①这时期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的后期,渐渐的损失其功能,患者的功能、应激、免疫以及代谢机能等都明显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也得到降低,因此,老年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比较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高。②有些老年患者得有冠心病,然而食管癌手术就会刺激冠状动脉痉挛,从而造成冠状心病的机型发作,或者是夹具心肌缺血,导致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力衰竭[3]。③老年患者的性格一般比较固执,不听取医护人员的指导。在进行食管癌手术之后,没有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何时进食,禁食量以及进什么样的食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④老年患者因为气体交换功能的降低,以及咳嗽带来的反应,就更容易造成呼吸道的感染,同时加上手术之后长期卧床,活动量也比较少,就容易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症。⑤最后,老年患者对疼痛的忍受力下降,切口疼痛就会造成恐惧心理,因此,控制自己的咳嗽,这样一来,就引起呼吸道分泌物的积累,严重的就会发生呼吸衰竭并发症。⑥手术时间长,手术时为显露术野而使开胸侧肺萎陷,手术结束后,侧肺迅速腹胀导致的张性肺水肿,从而影响血气的交换。
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措施:①手术前: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各项化验检查,像乙肝5项指标检测[4],对于结果呈现阳性患者,手术医师应该在手术前在手术单上著名感染剂等。手术间的物品进行简单,主要以实用为主,护士应该根据手术的类别,准备好各种无菌包以及手套等[5]。对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戒烟,保持口腔卫生,治疗牙疾以及咽喉部炎症等。做好呼吸道准备,在手术前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尽可能为顺利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②手术中:注意缺氧、低血压以及肺保护,减少肺挫伤,隔肌切口不要太长,尽量原理隔神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时间;进行手术操作时,操作比较熟练,防治吻合口漏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要进行及时的吸痰,防治痰阻塞小气管导致的肺不张。③手术后: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来达到镇痛目的,良好的止痛能够缓解伤口疼痛,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应激反应,这样一来,有利于患者排痰,改善呼吸技能。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持胃管、引流管等的通畅。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做好肠外营养以及肠内营养的支持治疗[6]。
综上所述,对食管癌老年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做好呼吸道准备,在术中及时有效的预防,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使用有效镇痛剂进行镇痛,鼓励患者进行排痰等,能够有效的预防急性呼吸衰竭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音,郑秋霞.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30-2232.
[2]李淑娟.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2012,1(4下旬刊):252-252.
[3]朱逸,方良伟,田小丰.中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69-170.
[4]TanQY,WangRW,JiangYG,etal.Imngvolumereductionsurgeryallowsesophagealtumorresectioninselectedesophagealcarcinorawithsevoreemphysema[J].AnnThoraSurg,2006,82(5):1849-1856.
[5]关纯.食管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J].山东医药,201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