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绿色设计应用(6篇)

时间:

绿色设计应用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设计;空间布局;装修材料

中图分类号:TU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和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又包括室内装修、室内环境和陈设等方面的设计,涵盖范围广和专业性强是室内设计的两大特点。绿色室内设计体现的是一种环保概念,是如今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它是一种符合具体环境和需求的设计艺术,实际操作中采用的艺术手段比较合理科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从更深的层面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和尊重他人,在室内设计中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1绿色设计理念及应用

在真正的操作中,如今的室内设计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来国内室内设计中所用的材料(木材、水泥、瓷砖、油漆等)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而且还愈演愈烈;二来购房者越来越注重室内装修,在这块的投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因此,传统的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会渐渐被绿色材料所替代,绿色材料将会成为建材市场的主角。施工现场也会由混乱复杂变为井然有序的场面。这样才能维护和改善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环保、安全美观的生活空间。将人、自然、经济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统一和谐发展。

1.1绿色设计空间布局

空间在室内设计师眼力是具有生命的,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应赋予空间灵魂,使其具有个性化。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造就一个舒适、美观的室内空间,那么要营造这种舒适的环境至少要做到建筑物通风和采光这两点,如通常坐北朝南的房子是所有购房者的首选,其实这个设计理念是从空气动力学中得来,南北面的窗台并非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是设计成南低北高,这样的设计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增强室内通透感,这种南北通透的格局会让人们有冬暖夏凉的感觉,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还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概念。另外还要结合空间的功能进行分区,厨房应设计在房间的西北方向,卫生间与它相邻,最好做到室内通风,以防止厨房的油烟进入到其他房间。另外应将卧室设计在较安静的区域,以防扰。还有绿色设计还应考虑到实用性这一点,一般可在住宅中设计储藏室和更衣室,也可以利用空间高度进行分区,如小复式格局,在室内设计一个小楼梯或地下储藏室,不仅有效的利用室内空间还增强了美观效果,绿色室内设计就应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环保、舒适美观的适宜居住的环境,现在很多设计师过于形式化,这种仅仅追求美观装饰或某种风格色彩的视觉效果是不行的,追求完美的文化和艺术相结合才是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应具有的,使设计更加接近大自然,呈现出绿水青山、鸟语花香。

1.2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的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材料、环保材料和健康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废料处理再循环利用,安全环保有利于人类健康无危害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相比之下,绿色材料没有污染,而且可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如今一些新型概念的室内设计也已涌现,利用计算机等一些高新技术科学合理的处理室内环境,包括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方面,材料选择很重要,尽量选择耐用、环保系数较高的材料,方便对材料进行管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这些材料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筑材料。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不容易,所有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污染,绿色环保只是相对而言,因此室内设计师就要多花心思,综合全面的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可选择当地的建筑材料,这样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建筑的用途和类型比较关键,公共要求的建筑需健康、安全无害的,但是建筑的标准会因建筑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住宅、幼儿园等建筑标准就比较高,应选择环保系数较高的材料,而仓库类的建筑标准则相应较低,只要空气质量达到基本标准就行了,在注重环境之外如何节约成本也是比较重要的。

将成熟和属性稳定的建筑材料作为首选。所有的建筑都应尽量选择可直接使用的材料,无需通过多次加工后所得,或者是耐久性强的材料,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换的。因为多次加工或经常维护会严重消耗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若使用效果是一样的,那么应尽量选择自身能量消耗较低的原材料,也就是天然的绿色环保材料。

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时尽可能的选择当地生产的。上文中有提到当地的材料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建筑装饰材料适宜选择当地生产的。

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时尽量摒弃不可再生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因为这种材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资源能源枯竭,且有些不能分解的垃圾(如塑料)或污染物质(含有化学成分的液体、气体)会给未来人类造成严重的影响,。

选择建筑装饰材料不得使用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装修过程中,油漆、木材、地板等大部分建筑材料都会在长期内释放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对人们生命健康有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不能保障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尽量不要让这类有放射性污染的建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6、避免使用传统室内装修的构造技术。经常可以看到装修现场工人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所需材料,噪音大、粉尘和垃圾多,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对室内的空气有污染,目前还没有比较合理有效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处理,因此室内设计师应将这种传统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考虑到设计中去,尽量选择不需要加工或加工步骤较少的建筑材料,减轻构造技术带来的影响。

2绿色人文关怀设计

总体来说,绿色室内设计就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不管是设计还是环保都是以人为本,任何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都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上文中着重讨论的空间布局和环保建材的选择使用都体现了要以人的利益为先,只有将这种理念应用其中,深入理解绿色设计观念,节约、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才能真正意义上符合绿色室内设计的要求。日本某设计公司就设计出了没有化学物质的建筑,让人们改变了对化学产品的传统看法,许多化学产品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现在很多地毯和窗帘有防火的功能,但是它们通常含有污染甚至会挥发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致癌物,因此人文关怀的体现就是要防止有害物质出现在室内设计中。

参考文献:

[1]李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2009,No.18:510.

[2]胡霜霜.浅析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No.21:139-140.

[3]曹瑞祺.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J].美术大观,2009,No.26210:104.

绿色设计应用篇2

1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绿色建筑是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环保和节能的概念,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执行,从而在保证建筑使用质量的同时起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比如对太阳能的利用、对风能热能的利用、对绿色植被的利用等,从而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意义。

1.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是相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已经科学发展方式需要,更是存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们健康稳定生活的重要途径[1]。

1.2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在设计建筑方案的过程中,绿色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就可能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并尽可能的实现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并且在规划建筑方案时,也会考虑到施工方式对资源利用率的改变,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步骤,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规范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必要的资源浪费,既节省了建筑成本,也提高了其环保节能性。为了降低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会增加建筑中的环保装置,比如装置太阳能光板,来为居住者的日常生活提供热力资源;设置雨水自动收集器,能减少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利用;装置水循环利用设备,也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如果在后期的建筑中能够大范围推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城市用水匮乏的局面[2]。

1.3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具备环保和节能的作用,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为其营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变现在因为空气质量变差、环境污染严重而造成的各种健康问题。并且在建筑中增加的某些环保装置,可以减少居民对取暖和纳凉等电器的使用频率,从而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不会因为过分吹空调暖气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为了提高建筑的环保节能性,并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建筑需求,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建筑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生理需求,因此必须考虑到绿色设计理念的融入是否会给后期的建筑使用带来不便,比如因为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影响居民正常的用水排水活动,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设计建筑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第二,可实行性。可实行性一方面是指设计方案能够通过施工手段顺利完成,并且不会影响预期的施工计划,因为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方案时,不考虑目前的施工技术是都达到其设计需要,盲目的增加设计难度,给实际的施工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并提高电力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是指设置的环保节能装置是都能够在后期的建筑使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就成了摆设,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试验,确保其可实行性[3]。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方法

3.1增加对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率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环保材料,具备可循环利用、能源消耗量少、对人才无害、结实耐用等特点,非常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确定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建筑的环保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绿色材料的造价比较高,会增加建筑成本,这不利于建筑上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将传统材料和绿色材料结合使用,保证其性价比。

3.2房屋的保温隔热设计

在墙面设计中增加保温隔热层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冬季温度,并降低夏天的热辐射率,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室内温度受天气影响变化大,对取暖设备和纳凉设备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众所周知,在使用这些设备时,会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玻化微珠提高砂浆的保温作用,进而在墙面形成一个保温层,并且在保温层上涂刷防火和防水的材料,以确保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保温防火系统[4]。在设计建筑的屋顶是,可以采用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方法,在夏天形成隔热层,冬天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4]。

3.3水系统的设计

居民的日常用水和排水量都比较大,如何通过增加水循环利用装置,设计一个完善的水循环系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首先,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周围的供水系统和自然水源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结合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设计合理的水利用通道以及完善的排水系统。其次,建立雨水自动收集装置,提高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由于雨水中杂质较多,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设计相应的雨水净化装置。

3.4对自然风的利用

利用自然风能够调节建筑的室内温度,并增强空气的流动性,从而减少对空调的使用频率,并提高居住质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地的风向变化规律来设计建筑间距和门窗朝向,进而控制不同季节室内的自然风流动量。

4结论

绿色设计应用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逐渐发展,由于建筑耗能较大对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绿色建筑被引用到设计中来。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应用,在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人们居住的水平。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长效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

1.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使用周期内,实现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实现空间的高效、健康的利用,促进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自然、工程以及建筑科技的结合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同时,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绿色建筑,将自然美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设计体现美与自然的统一。

1.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①以人为本。为人的生存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②经济高效。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经济高效,确保建设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③环境保护。施工前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资源利用的各环节。④健康舒适。建筑设计中渗透绿色理念,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和科学性,达到生活、工作空间的健康舒适目标[1]。

2影响绿色设计的因素

2.1社会影响

建筑工程具有热辐射、光污染、耗能高的特点,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工程建设依旧存在弊端,但在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体现了城市的轮廓,高层建筑良好的光照、视野和通风使得居住的适宜性提升,随着环保观念不断加强,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绿色设计也随之发展,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有限,使得在建筑中绿色建筑的应用存在难度。

2.2自然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为低碳环保,通过对各类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循环应用资源的利用,提升居民生活的质量。因此设计必须统筹考虑耗能、结构、选址以及节能和造型,依托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实现环境和建筑的高效循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的理念,需要技术支撑达到对建筑的废弃物处理、材料、设计以及建材的加工。对技术的选择应该兼顾环境的协调。

3在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应用

3.1节能建筑材料的选择

对建筑材料的学者应该体现低耗能、低污染,在济宁材料的选择时应当注意:①尽量避免使用装饰性构建,保持建筑造型的简单化。②对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等的学则应该负荷耐久性的要求,且具有较高的强度。③材料的选择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尽量在建设项目周围进行材料的选择,降低运输成本。

3.2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条件和环境优良更高的要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在设计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现状,绿色建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绿色建筑设计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耗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就目前应用的可再生资源来说,较为广泛的为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资源利用的技术将会渐趋成熟[2]。

3.3节能设计

建筑的屋面工程是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物屋面具有保温散热的作用。在冬天,室外气温低于室内,因此,设计的屋面保温效果具有较重要,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对保温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该严格控制,保温层一般在外墙;夏天,由于光照较强,太阳照射屋面,应当加强节能的设计,在屋面空间和坡度允许的条件下,可合理利用太阳能,节约电能。

3.4采光设计

中国建筑多采用坐北朝南设计,从而增加屋内采光面积。在房屋建筑设计中,采光也逐渐成为设计的重点,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高层建筑逐渐兴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较多、可利用空间有限,高层建筑较为密集,因此建筑之间间距对和采光之间的矛盾对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进采光设计时,应当注意对建筑物距离的把握,确保光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情况,合理设计建筑物日照时间。

3.5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对设计的抗震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的弹塑性以及抗震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结构增强方式提升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水平

参考文献

绿色设计应用篇4

关键词:绿色设计;工业设计;绿色材料;可再生;可回收

1绿色产品设计概述

1.1绿色设计的方法

绿色设计表现出了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反思,也表现出了社会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心。人类的工业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这百年的发展中,它创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从古老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过上了效率更高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也使得地球资源被无限制的开采,从而造成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被严重地破坏。另外工业产生的垃圾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处理,任意排放、任意掩埋,长此以往超出了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了地球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被严重的污染,几百年的污染一直没得到有效的治理,所以当今很多人对工业的发展有很多的批评与质疑。质疑的人越来越多,工业设计师和环境保护的专家们就开始思考怎么使得工业继续发展又不加重环境的恶化,这时绿色设计就产生了。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就有了初步设计产品的思想,这为我们以后的设计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1.2什么是绿色产品设计

绿色产品设计是为了保护生态而产生的,所以称之为生态产品设计或环保产品设计。前面我们提到,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愈加恶化。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制造了很多的保护环境的产品,使得环境有了少许的改善。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身为地球的公民我们都有责任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环境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有所改善和提高。这类产品的设计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环境能有所改善,这是这类产品的初衷,也是目的。在其生产过程中要本着节能、节水、无毒、可再生、可回收的原则,这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主要体现,从而使得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绿色设计是为人类所设计的,所以它达到以上要求的同时还要具有人性化,即加强人们的满意程度,使得产品更好的满足每一个使用者,使其更加的方便快捷舒适。产品的绿色还应体现在安全、自然等方面,这样才算是达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

1.3绿色节能技术

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的就是绿色节能技术,而绿色节能技术就是在进行资源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不仅环保,还可以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节能技术特点如下:(1)材料使用高效。绿色节能技术能够将建筑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够将建筑垃圾进行重复利用,绿色节能技术能够促进对节能材料的应用。(2)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高。绿色节能技术中对水资源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能够较高效率的节约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中水资源的使用,将混凝土中的水量进行使用就能够大大节约用水。(3)节约用地。随着人口的发展和建筑面积的扩大,能够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建筑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建筑中的房屋以及水电道路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就能够节约用地。同时,还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材料合理的堆放、布局,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地。(4)高效节约能源。绿色施工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节约能源,利用现代新型技术进行能源节约,将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推广和应用。

2“绿色设计”的趋势和风格

产品的设计功能是主要的,但是设计师在注重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外观和设计风格,因为产品的外观形象也对环境保护有影响。产品制造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现今在进行产品材料的选择上具体有两种,好的材料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可大大减少人们对产品的更换频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对于消费者喜欢潮流商品的特点,在决定使用材料时就得更加的注重,因为消费者的喜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寿命。成功的绿色设计来源于设计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验,一个完美的绿色设计背后必有一个对环境有着高度保护意识的设计者,设计者运用自身的所有经验和知识在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来,使得作品对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将是一件成功的“绿色设计”。据有关材料指出现如今绿色设计有如下几种设计趋势:(1)人们都喜欢纯天然产品,所以运用纯天然的材料在绿色设计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2)怀旧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在怀旧的风格中融入现在的高科技,使得产品充满温馨的感觉。(3)产品要实用才会有市场,实用且节能还绿色环保的产品就更受欢迎了。(4)经济实用的材料制作出产品,废除无用的功能和样式,制造形象生动的造型。

3绿色设计的主要流程

在绿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加湿器就是很好也很成功的一件绿色设计,该设计主要体现了它的节能。它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水,不污染环境,而且对环境还有很多好处,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好处,它的设计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设计”。首先,绿色设计的重点就是技术层次的设计,不论是从保护环境而言还是节约能源来讲,都将自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理念。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绿色产品的设计中,不仅仅要对技术层次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要对设计出产品的使用周期、寿命、经济性、审美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够设计出较好的产品。下面我们就对加湿器的设计进行分析。

3.1社会环境角度

加湿器的设计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现象,不能够离开社会这个大的背景。加湿器的设计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将空气中的有害细菌进行一定的过滤,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有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出现。

3.2以人为本

加湿器的设计必须要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产品设计之前,必须要对加湿器的用户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包括使用者的年龄、思想、收入等等。

3.3造型、配色、材料

加湿器的设计不仅仅要实用,同时要有一定的造型。造型是每一个产品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对造型的设计要将色彩等进行合理设计,要从外部造型上就给人们一种绿色、环保的感受。除此之外,加湿器的设计要为人们的健康着想,因此就要从用户的心理需要出发。当然,加湿器的设计应符合当代人的生活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对环保、绿色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

4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在建筑行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比如下面的几种材料:

4.1新型墙体建筑材料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墙体材料在建筑材料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因此,为了全面实施绿色节能的理念,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是必然的趋势,推广新型墙体建筑材料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块、砖、板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能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4.2绝热保温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制冷和制热都会带来较大的资源浪费,但是使用绝热保温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在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中逐步向外墙保温、多功能复合方向以及轻质化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墙体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够将传统的单一保温模式改变,能够在全面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向着绿色化发展,使得绝热保温材料能够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需求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将废弃物、塑料等进行充分利用。

4.3防水密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是一大难题,由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建筑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进行建筑材料的合理防水就能够将这一问题解决。

4.4从环保的因素发展应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使得建筑行业朝着环保方向发展,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污染,因此传统的施工材料迟早会被人们所淘汰。建筑行业应该使用环保型发泡剂来代替传统的聚氨酯硬泡,这样就能够降低对大气层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还能够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保护环境。

4.5从应用的因素上发展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过程中,传统的材料大大污染环境,同时还浪费资源,不能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到底,在使用的过程中,现代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才能够符合要求。现代绿色节能环保材料从原料的选用、加工的过程到施工的过程,都是在最大程度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保护大气层。

5结束语

绿色设计已经成为工业设计中的热点,同时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中最受欢迎的科学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将环境改善,设计师应该将设计产品进一步改进和设计。当然设计师必须要在充分了解科技的基础之上,对环境问题有专业的认识和见解,这样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宋广生.中国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实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8).

[3]何人可.中国工业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傅志红,彭玉成.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0,(02).

绿色设计应用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特色小镇;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1.1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最初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中,应用形式相对简单,仅仅运用太阳能以及保温技术等形式。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体现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运用能源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2)绿色建筑技术注重项目的管理以及维护;(3)绿色建筑技术注重舒适的环境以及建筑目标;(4)绿色建筑技术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同样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GreenBuildingTechnologyinLandscapeDesignofSmallTown宋丽1,杜金龙2SONGLi1,DUJin-long2(1.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青岛鼎建园林有限公司)(1.QindaoCollege,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2.QingdaoDingjianGardensCo.Ltd.)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景观技术中,需要把握以下两点:(1)需要开发设计思路,从整体布局,但要从单体上突破思维;(2)在应用中,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如雨水回收再利用、渗透性地面设计以及遮阳设计等。

2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特色小镇概况

特色小镇位于青岛市,2005年经过政府批准扩建为特色小镇,东西横向距离15km,南北纵距8km。总面积93.71km2,耕地面积830hm2,年总人口3.03万人,共辖3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2.2小镇场地设计

2.2.1小镇分析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对其交通、高程、制备以及构筑物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交通环境方面,特色小镇用地为东西走向,在小镇规划中,通过隧道的方式来解决车流量的问题,在小镇入口广场,车流经过隧道的辅路通行,因而要求小镇的规划中,要对南北的辅道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便保证停车场的最佳位置。2)在高程分析方面,小镇高程变化为120~143m,坡度相对较为陡峭,在小镇入口,标高为130m,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在小镇内,坡的走向通常为西北以及西南方向,同时,隧道的完成面高度为135m,相对于基面较高。3)在植被分析方面,小镇主要以乔木和果树为主,乔木主要以黑松、白蜡、国槐等为主,果树主要以葡萄和樱桃为主。在标准高程场地中,就有成长多年的樱桃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有景观。现有的护坡,需要通过生态景观设计来进行优化。4)在构筑物分析中,在小镇西南处,具有400㎡的平台,可以结合景观进行设计,凸显绿色生态理念和地域文化,结合生态观光走廊的设计,将此处定位为小镇的景观亮点。2.2.2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对特色小镇的规划中,需要顺应地势进行规划,在小镇西侧,组织景观道路,并且设计双车道,并且在北部设置生态停车场,可以容纳200辆小型私家车和20辆旅游大巴。在规划过程中,在小镇入口存在雕塑区和生态广场,广场位于西南部,在广场东北部位以及东南部位,具有游客的入口。在总体设计中,展现了顺应山体的趋势,运用自然的线条来进行设计,体现了延伸的视觉效果,并且在舞台的设计中,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地。在小镇的设计中,利用了场地的高度差,节省了土方的运用量,符合绿色建筑技术的特点。2.2.3建筑设计在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中,在小镇的入口,结合生态的理念和现代景观的处理手法,营造开放景观空间,突显小镇天人合一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山体与环境的结合,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特点,加入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设计。在竖向设计中,仅仅对山脚以及缓坡地区进行开发设计,借助地形进行设计,在山体边界处设置截洪沟,可以保证广场的安全。2.2.4植物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考虑广场具有旅游以及集会的特点,结合硬质铺地的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在不同标高穿插的部位设计花坛,可以提升小镇的绿化面积,并且通过乔木以及灌木的搭配,可以烘托田园的氛围。

2.3特色小镇构造设计

2.3.1雨水处理及回收设计在基层设计雨水回收系统,统一汇聚到广场地下暗池,收集的雨水用作广场的喷泉水景和周边植被的灌溉使用。透水地面具有渗透和保湿的作用,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会通过水分蒸发而达到降温的作用,并且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可以降低尘土带来的影响,可以为人们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在渗透性地面的设计中,其有利于蓄水和排水,由于地面具有渗透性,因而可以降低地面的径流量,有利于储水和蓄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2.3.2绿化停车场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了绿化停车场。在设计过程中,在停车位采用植草格设计,用级配碎石和中砂做垫层,保证水分的渗透,种植大叶紫薇以及其他遮阴乔木。植草格的绿化率相对较高,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升环保性,并且具有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提升整体的环保价值。2.3.3屋顶绿化设计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对于部分公共建筑物,采用屋顶绿化设计,主要体现在管理中心以及公厕的建设,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如下:(1)对公共环境进行屋顶绿化设计,可以保证自然通风,同时可以将屋顶设计为隔热层,这样可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2)在绿化屋顶的设计中,在公厕采用绿化屋顶,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感受,降低其对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绿化屋顶的植被选择中,普遍采用佛甲草进行种植,因为种植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并且具有绿化和环保的效果。2.3.4设计生态廊道在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在广场设计生态观光走廊,游客相对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廊道的宽度为3m,采用沿着廊道架空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在基础部位设计柱墩,铺设踏步面板,这样可以节省建筑的造价,同时可以保证廊道的生态特性。使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自然的美感,并且可以提升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

3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存在明显的应用不足,对整体环境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希望通过本文结合特色小镇的分析,在设计景观时,可以积极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在提升美观性的基础上,可以提升景观的环保性能,进而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游览欲望。

参考文献

绿色设计应用篇6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应用

引言

现如今,城市中的民用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对于绿色建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开始将大量绿色元素融入其中,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达到了十分理想的节能环保效果,促使我国建筑业真正向着生态化方向而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概念、建筑物的根本功能要求、实现建筑物自身的节能环保、实现建筑物与人的整体和谐。其实质是能够在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同时使建筑的自身功能多样化,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的污染能耗,最终达到人与建筑物以及其周围环境能够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1、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对于建筑能耗来说,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时间也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降低能耗的目的,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延长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对于建筑物材料的选择来说,我们应该选取一些耐久性的材料,当前很多建筑物不能够继续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建筑材料损坏较为严重造成的,所以选择耐久性良好地材料对于建筑物使用寿命来说至关重要;(2)加强设计的灵活性也能够切实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和建筑物设计中建筑材料的使用有关,对于一些建筑物中较为关键的位置,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设计思路加强该位置的施工质量,切实提高其使用的年限。

在考虑建筑的经济适用性的同时,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手法,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可能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2、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对于这些能源消耗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建筑施工的水平和效率,尽可能的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建筑设计时,我们首先需要勘察施工场地,根据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施工时间和施工期限上做出正确判断,减少因为施工时间造成的能源消耗;另外,对于建筑物使用后期造成的能源消耗来说,我们也应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预先设计,尤其是对于采光和通风来说,必须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建筑物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进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3、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建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会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因此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不同建筑所处的地理条件与相关环境。比如在采光较多的地区,就可以通过太阳能技术供应一部分的热能与电能。在夏热冬冷地区需要注意夏季的供冷与冬季的采暖,在严寒地区则要通过合理的保温设计以及开窗的限制,来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在炎热地区则尤其需要注意室内的自热通风,以及相关供冷设备的配置。对于不同的地理条件,也应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标高设置,日照角度的选取,窗墙比的设定等,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户型的建筑均能实现最舒适的室内环境。

4、绿色建筑整体设计

(1)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在建筑物整体布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对现场的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周边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布局在有自然水源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尽可能的布局在自然水源的上游。在风向上尽可能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社会环境方面,要考虑建筑物布局的周边有没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

(2)各个单元内部结构的优化。即内部设施的布局和功能都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的设施在布局上面既要能够满足其基本功能,又要使能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使其效益达到最大化,最后还要尽量的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和谐。

(3)对建筑物各个单元的设计和优化。因为建筑物是一个整体,它分好几个单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其每一个单元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对各个单元的设计与优化时,我们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即“整体性与结构性相结合”。建筑物单元的设计与优化,一定要考虑整体的布局,争取在满足各个单元基本功能的同时实现建筑物的整体化。

5、建筑后期设计

在我国当前建筑工程中,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以及设备的选择对全寿命周期的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保障建筑使用性能,确保建筑使用寿命,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影响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因素,遵循设计原则,选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只有将先进的技术与装备都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6、加强绿色景观技术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绿化是重要的绿色元素。绿色植物可以调节碳氧平衡,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还可以吸收和降低噪声,节约能源,改造室内外的热环境。绿色房屋节能设计的重点就是因地制宜,利用立体绿化模式,让植物绿化效果达到最佳。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房屋顶层绿化方式来实现,降低屋顶温度也可降低建筑的热岛效应,对建筑的美观和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墙体和阳台等进行绿化,墙面绿化可以隔热遮阳,在实际的操作中可选择藤蔓植物或者在阳台种植花草等方法来实现。

7、建立绿色建筑评估机制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要对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基本设施、建筑形态,控制过程、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等进行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考察的主要指标有:(1)环境;考察评价绿色建筑受到使用材料、建筑物周边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2)规划;在建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融合对城市整体环境和交通等的影响。(3)设计;综合考察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水平、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以及在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技术和理念等。(4)经济影响;主要考察在建设中绿色建筑物所采用的经济指标和相关节能管理中所发生的费用。评价机制包含了对环境标准和相关评价标准的确定,同时结合建筑物周边环境、资源、经济以及文化等特点,完善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估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绿色建筑评估的最高标准。

结束语

我们目前所用的能源大多是不能再生的,绿色建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要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把握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为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