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写作指导范例(3篇)
小学低年级写作指导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训练
小学低年级写话指导,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因为这是小学生习作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又明显缺少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写话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进而为学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确定为三个方面:第一,对要写的话应有兴趣,所写之话应该是学生自己想说的,或者是发挥想象的事物,并且要能够表达出自身对周围的思维认知与感受;第二,在写话时,可以将平时的阅读训练和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词语,灵活运用其中;第三,在学习写话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而配合写作的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认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中,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写话指导。
一、寻趣于相应课文中,打好写作基础,进行写话训练
写作的灵感源于生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的文章。在写话指导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这些学生们已经很熟悉的文章来进行训练。如进行《可爱的动物》写话训练时,教师可以联系学过的关于描写动物故事的课文《狐假虎威》《乌鸦喝水》等,让学生们从这些文章中得到启发、找到灵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拓展和续写,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对写话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训练的起步阶段,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学生通过模仿与借鉴的训练,最终将种种技巧化为己有,写出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文字。小学低年级阶段作为习作的起始阶段,其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阶段,要加倍重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写话。
二、寻趣于名著佳文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写话水平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对佳文和名著的接触较少,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涉猎过。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且不是很晦涩难懂、较轻松有趣的文章,如《骆驼爸爸讲故事》《鼹鼠妈妈讲故事》《驴背上的智者——聪明的阿凡提》等,作为阅读材料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寓意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文章描述的情境中,对学生写话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欣赏和品鉴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关于语言技巧和写话方法的训练,鼓励学生将这些文章的优点之处应用在自己的写话中,这是一种思维的迁移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解决学生们在写话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尴尬,帮学生找到灵感。
三、寻趣于多样写话形式中,锻炼写话能力,实现轻松写话
首先,教师可以对写话训练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选择,选取那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准备教学,这样比较容易唤起学生对写话训练的热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容易融入其中的场景,如自然环境中的山水、花朵的开放过程等,并带学生去亲身体验、观察,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就自己所喜爱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对于话题的选择,不要太过传统陈旧,要从贴合学生实际、学生喜欢的内容中选择。在讨论时,让学生仔细聆听,勇敢发言,训练其概括能力,并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品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时可能会出现争执的现象,教师可进行简要的点评。这种既展开讨论,又联系阅读的方式,不仅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写话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进而轻松写话,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小学低年级写作指导范文
关键词:培养兴趣;方法指导;积累素材
写话是把想要说的话写出来,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第一学段应培养起学生的写话兴趣,引导、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阅读和生活中所积累的词语将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写出来,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那么应当如何切实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要让学生提高写话的能力,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起学生的写话兴趣。
1.增加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孩子都想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应确立不同的标准。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时,教师一定要放宽尺度,要千方百计发现每个学生写话中的点滴优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学困生一旦发现他们写话中的进步之处,就要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表扬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如口头表扬和鼓励写话有进步的孩子,在全班朗读学生作品中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通过批改符号、等级的评定来肯定和赞赏学生的写作进步,定期展示或相互传阅学生的优秀作品。
2.降低难度,找准学生写话的时机和切入点
练习写话时,可以从课堂教学出发,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这样难度较小。仿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在教学《小池塘》时,可以让学生仿照“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写出“……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子。此外,多让学生写写身边的人和事,学生会觉得比较容易。比如,学校开展了运动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写话机会,可以让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在写话方法上给予有效指导
1.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因而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先说后写。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日常生活交流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把话说正确、说完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并予以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说一句话到说几句话,再到说一段话,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由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话。这样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先说后写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2.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句式训练
对于用给定句式写话的练习,我们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地完成句式训练。首先,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说清所给句式的用法。接着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所给句式有话可写。最后,由扶到放,学生自主造句并修改。举例来说,《探母》一文中要求用“一边……一边……”造句,我先引导学生理解:使用这一句式时必须是同一个人干事情,不能是两个或更多的人做事情;另一个要求是两件事情要能同时发生。紧接着我举了两个例子让学生做判断:①我一边写作业,妈妈一边看电视。②我一边做作业一边扫地。显然,这两个判断题都很容易,都是错误的。然后,加大难度――我给出情境,学生进行造句。情境是这样的:人物是小红,她可以做的事情有唱歌、跳舞、扫地、织毛衣、听广播、看电视、吃零食。情境一给出,造句也相对容易。最后,学生脱离开我给的情境,主动思考、发散思维、自主造句。这样将各个步骤分解开来,用给定句式写话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
写话练习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即是看图写话,这类写话练习可以通过观察画面、发散思维、口头叙述、想象写话、评议修改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完成。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因而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看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时应指导他们从整体入手,弄清“谁”“在哪里”“什么时候”“做什么”。然后要让学生有步骤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是非常重要的。
4.引导学生将句子写丰满
很多学生在写话时总是只有一句话,显得干瘪和有血无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将句子写丰满。举例来说,一个看图写话的练习,图上画着小女孩正在帮妈妈洗脚。首先,让学生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大概描述图意,学生写出“小红正在帮妈妈洗脚”这一句子。接着,可以让学生在句子成分上做添加,学生就能这样写:懂事的小红正在仔细地帮妈妈洗脚。最后,还能拓展句子的长度,可以让学生想想她们的对话和心中的想法。于是,学生写为:懂事的小红正在仔细地帮妈妈洗脚,小红问妈妈:“妈妈,泡脚舒服吗?今天一定很累吧,你辛苦了!”妈妈听了小红的话,心里很开心。先让学生写出句子的主干,再添枝加叶,就能把句子写丰满了。
5.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之一为: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教师要结合语文课本详细讲解各类标点的用法,在写话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标点,对于错误要及时更正。
6.引导学生勤写多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能生巧,勤写多练是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不二法门。
三、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写话时无话可写正是因为没有素材。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积累素材呢?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教科书所选的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十分贴近儿童生活,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份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来积累素材、练习写话。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时,我就让学生用书中所给的词语写一段描述夏天的话。另一方面,课本中的优美语句、优秀篇目要常读常背、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便能信手拈来了。
2.多从生活中取材
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校园的花、草、树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自己亲身经历或听闻的事情等都是启发引导学生写话的良好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自己写话的材料,激发写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厚积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写话的基础正是阅读和积累,阅读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最佳途径,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相机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热爱阅读,乐于与书做朋友。
总而言之,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要在方法上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低年级写作指导范文
一、练好“字词句”,为“写话”奠基
字、词、句是小学生写话的“原材料”。小学低年级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教师应结合识字教学,及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词、句练习,既可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音、形、意的记忆,又可以为写话做有效的积累。如,教学“飘”这个生字,教师先让学生扩词:飘扬、飘动等。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词进行扩词成句的训练。因为学生对句子的概念比较模糊,以为比一般词语长的就是句子。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说的句子常常会出现成分残缺的现象。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学生才能逐渐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才会逐渐养成说完整的话,继而学习说生动的话的好习惯。字词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句词句意识,为学生写话做好准备。
二、把好“说话关”,为“写话”搭桥
写话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说”的基础上把表达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说话是口语表达,写话是书面表达。在说话训练基础上训练学生写话,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写话的难度,说话训练是促进学生学会写话的关键。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由说到写、说写结合。
“口语交际”活动是学生得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最好途径。每个“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题目,如《我们身边的垃圾》《续讲故事》《该怎么做》《未来的桥》,都能为学生准备好“写话”的有关内容。
在课堂中的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对主观性问题的回答,除了重视学生回答的内容是否正确以外,还应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是否正确。如果我们多元地关注学生的回答,既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能在讨论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完整性、条理性。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的说话训练的机会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训练学生说话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还应该重视课外活动、家庭生活等更广阔的天地。只有坚持不懈地关注孩子的说话习惯和表达能力,孩子才会有更强的口语表达欲望和更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由此“牵出”学生的写话能力来。
三、增加“阅读量”,为“写话”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力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广泛的阅读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除了课内阅读,我们需要与家长结成联盟,指导和陪伴孩子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真正成为“悦读”过程,维护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并让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做好“模仿秀”,为“写话”留趣
新课程标准称第一学段的写作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因此,培养和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和指导学生的写话方法同样重要。教师应小心培养、呵护学生写话的兴趣,否则学生一旦形成“写话很难、我不会”这样的畏难情绪,我们的写话教学将会事倍功半。
从说话到写话,并不是一个能自然生成的过程。说话与阅读可以为写话打下基础,做好准备。但适当的写作训练,在说话中学习写话,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学生的写话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套用好词写佳句。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年龄特点,引导孩子通过学习、模仿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写句子。课后都有“读读说说”练习,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从模仿开始学习写话,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又降低了“写话”的门坎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并维护学生的写作兴趣。
模仿课编者。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能对这些课文中的人物描绘、精彩对白等进行改编,并生成自己的“作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课文编几句诗歌,写一段文字,也许学生就能创编出我们始料不及的精彩文字。
五、精心“做指导”,为“写话”W光
诚如古人所云:功夫在诗外。学生的写话指导,需要在学生的写作前、写作后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写话”的功夫,并为学生将来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习作能力的基础。
写话前的指导要淡化要求,强化兴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写话指导中,我们应缩短指导时间,淡化写话要求,强调“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写话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同时消除写话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样才能实现写话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真正到达“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写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