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心得体会优秀(精选4篇)
实验心得体会 篇1
学期接近尾声,我们组的实验也结束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未按照计划做完所有的室内实验,而是重点做了两个实验。
虽然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的经验,也总结了其中的教训,还算颇有心得。
一、种子的向重力性:
这个实验我们做了不下三次,因为种子泡下后总是因为多种因素不能同时发芽,为了使种子在相同条件下生长,我们只有等其他种子发芽后再观察做实验,但到最后结果就是一些已经发芽的种子泡烂了。
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二、番茄的缺素培养:本学期我们组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个实验上了。
从营养液的配制到种子发育长成幼苗等,似乎就经历了这整个学期,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验教训:
⒈种子是不能用一半浸在水里的方法使它发芽的,虽然有一半露在外面,但是还有一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毒物质,使种子烂掉。
⒉在平时配制培养液时,由于一些微量元素用量是非常小的,所以一般实验室里总是将元素分为几部分,配制好大量的再按照比例将其混合在一起。
例如M、S、培养液分为:有机、无机、微量、Fe-EDTA四部分,但在做缺素时,由于各培养液所缺的元素不同,不能像全素培养液那样配制,因此,我们采用了“先将各元素的代表溶液单独配成溶液,然后需要哪种就添加哪种”的方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配制各缺素溶液时,微量元素的加入得很少,所以我们用到了“枪”,从而也学习了“枪”的使用方法,枪只能竖直放置,不可以来回晃动,防止残液倒流进枪里,这样不仅会在下次使用时与新溶液混淆在一起,导致实验不严密,还会对“枪”造成一定的损害。
经分析,缺素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我们配置培养液的时候,其中的有机物质由于配置时间太长、温度太高(放在实验台上而不是在冰箱里)等原因而长毛了,而我们平日是将栽培的植物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的,阳光直射使本就生有菌类的有机物质坏掉,造成植物的死亡现象大致相同,没有表现出缺素的各种不同的现象。
另外,我们还种了云豆,虽然宿舍在阴面,我们植物的长势也是不错的,经过自己亲自动手种植物,才清楚水和阳光真的是植物必备的非物质条件,因为刚开始种植时,总是忘记浇水,我们的小麦就整天弓着背不肯抬头。
至于室外,我们则是对校园植物进行了一些阶段性观察,主要是集中在两种不同种的叉叶槭、广玉兰和大叶黄杨上。
经观察发现,广玉兰今年的花期尤其的长,广玉兰是落叶乔木,一般花期为3~4月份,可今年到了五六月份它依然绽放;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与大叶黄杨一起经历了新生;学校有两种叉叶槭,一种为生科院门外的乔木,绿叶,一种为图书馆外借部门外的灌木,紫叶,经查资料这种叉叶槭叫做鸡爪叉叶槭,我们用比较的方式对两种植物进行了生长阶段的观察。
经过这学期的自主实验,虽然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真的受益非浅。
首先我们过去没有过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培养实验材料的经历,所以锻炼了我们探索科学的主动性;其次,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做实验其实和一场比赛是一样的,需要彼此之间的配合与默契,仅靠一个人是绝对不够的;再次,实验结果固然能说明问题,但是重要的还是对实验方法的掌握与治学的认真严谨态度;最后,就是动手能力的增强。
以上是本学期实验的一些经验教训心得,我们会铭记,努力在今后的实验中在结果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
实验心得体会 篇2
今天学了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有关文本,图片,flash,视频,音频的获取以及思维导图的制作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谈谈网页文本的获取,以前以往我的一般方式都是直接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即可,今天老师叫我们搜索了一篇滕王阁序的ppt,按照以往的方法我们就只是输入滕王阁序然后再进行一一的查找,筛选后下载下来,结果老师说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差不多一样,但是这样查找到的资料多而且很多不符合我们需要的ppt格式,真是验证了那句“我们淹没在数据资料的海洋中,但却又忍受着只是的饥渴”,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搜索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是我们搜索的方式不对而已。之后老师教我们只要在滕王阁序后面添加filetype:doc/ppt ,搜索到的全部都是ppt格式,以后制作课件下载资料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了。接下来学习利用校园网进入华师图书馆进行资料以及文献的搜索,因为大一的时候听说校园网的网速实在是太不给力了,所以开始都在用电信网而没有用校园网,一直都觉得校园网不太好,只是觉得选课的时候用得上而已就没别的感觉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有种有校园网真好的感慨,通过校园网可以搜索到各种对我们学习有用的资料,例如四六级真题或者专业老师发表的论文或者各种文献,还有可以快速下载校园网里面的视屏,速度快的一两分钟就可以下一部电影,这些都让我好感慨,以后有机会应该多浏览浏览学校的图书馆的网站了。
图片的获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用红蜻蜓这个软件进行的抓拍,以前总是用qq进行抓拍的,但只是局部,通过红蜻蜓可以抓拍整个屏幕,整个活动窗口和选定网页等,很好用的抓拍工具,安装下来后以后会经常用的。
视频的获取的学习让我了解到除了迅雷,快车之外的很多视频下载工具,有硕鼠,iku、维棠等,硕鼠下载的视频清晰度不太好,但是可以下载所有的视频,很方便。以及学习了利用专业的录屏软件对视频进行录屏,如snagit等。
音频的获取学习了如何对一段音频进行剪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实验室实验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网络实验室每周六都会举行由学生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大家分别介绍前段时间看的论文,或者提出一些问题一起探讨。
上周末的研讨会很特别,主题是“paper”。经过这次研讨会,自己感触颇多。
身为博士,paper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偏工程专业的博士来说,要发一篇好的会议或期刊,相对有些难度。可是我们往往会无限放大这种难度,整天叫苦连篇,埋怨系里对博士毕业要求的提高。于此同时付诸行动,全身心投入科研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多人虽然天天都在实验室呆着,但基本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电影,游戏和看帖子上。当然自己也不例外。然而,看到别人发了很牛的paper时,此人的光芒在自己眼中又会无限放大,会自叹为啥人家都这么牛呢?
是自己智商太低了?是自己高考后智力记忆力减退了?也许真有点这方面的原因,毕竟比起爱因斯坦发达的大脑,我们还是太逊色了。可世上有几个爱因斯坦呢?那些学士牛人都是天生的吗?答案是显然的,其实身为科大的学生,智商绝对不是制约个人成就的主要原因。
我们看到的都是牛人光鲜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一师兄转述了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一个同学的话,“对于我们,其实你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外在的荣耀,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荣耀之前,是我们多余其他人几倍的付出和努力,365天一如既往的坚持,每天凌晨2点睡觉,7点上班的艰辛”。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迷失许久的心。
的确,当年高考的时候,我们都曾有过这熟悉的激情。为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无怨无悔的坚持。然而上了大学,我们都基本遗失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渐渐的迷失了当年的理想,随波逐流,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规划,甚至对于读博,自己当年也根本是在追随别人的脚步而保的研,跟本都没想过自己为啥要读博,读博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对于平庸的我和那些牛人们的本质区别俨然呼之欲出。我们缺的不是智商,而是对于自己理想的坚持和对科研严谨的态度—我们有理想,但大都停留在想而不是行动上——我们熟悉的很多牛人本科都只是一般的二流院校,然而他们所到达的高度对于缺少对理想坚持的我们,确实是遥不可及。而试问,如果身为一流学校的学生,能付出和别人一样的努力,成功也会离我们很近;我们懒散成风,而科研需要严谨的态度——我们在科研上,眼光局限于表面,很多东西浅尝辄止,这样的态度显然是做不出什么好的成果。
上面这些道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都太浅显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认真看待这些问题呢?希望自己在写了这篇体会后,能真正的付诸实践,真正的从思想上改正从前错误的态度。
实验心得体会 篇4
这次参加创新实验,让我受益匪浅。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 从开始的找老师寻找课题到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咨询相关老师学长,确定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到撰写项目任务书; 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整个实验过程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与专业有关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实验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实验进度很慢,而且好多失败。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咨询技术员,查阅相关资料和组员们的思考讨论,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实验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耐心不怕失败的决心。最后我们采用单一循环法调整实验中配方的组成,设计出跟自己原料相符的配方,最后取得了预期成果。
能力培养方面
首先是创新思维的整体提升,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层面上进行陌生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不仅仅是学习难度的提升,更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大二上学期接触水性木器漆,刚开始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学习难度很大,很多知识对于我们的眼界都是很难想象的,有时候更是一脸茫然的,陌生带给我们恐惧与畏怯,但同时带给我们惊奇与渴望。这期间让我在创新思维上有了提升。
其次在合作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实验内容较多,历时较长,仅靠一个人的努力很难获得成功。从项目开始到结尾,每个人都时刻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习心得,工作的分担以及相互的交流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最后在创新实践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其次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实验,不是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通过思考与改进,使实验产品更加完善。
素质提高方面
通过这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不仅在学习实践方面收获颇多,也让我在为人处事方面更加成熟稳重。创新实验极大地磨砺了我的耐心与细心,也让我学会了坚持与不怕失败的精神,我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有所提升,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与此同时,它也提高了扩展思维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在实践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希望以后还能更多地参加类似的活动,充实我的大学生活。
过去一年的实验过程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与专业有关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此外创新实验极大地磨砺了我的耐心与细心。在实验初期,由于知识方面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实验一直失败。通过询问指导老师,查阅相关资料和我们的积极思考
讨论,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实验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耐心不怕失败的决心。最后我们采用单一循环法调整实验中配方的组成,设计出跟自己原料相符的配方,最后取得了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