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绘画教案(精选6篇)

时间: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自制旋转玩具。

2、探索旋转的原理。

活动准备:

图片、剪刀、皱纸等。

活动过程:

1、与小朋友一起看画面,激发幼儿动手制作旋转玩具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制作旋转玩具:

旋转木马

――做法:将旋转木马玩具卡组合好,将一根竹筷直立,插在橡皮泥上,用筷子顶住旋转木马顶端。

――玩法:对着转轮轻轻吹,转轮转动了,木马也随着转圈圈了。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旋转飞机

――做法:请大人用钻子在底片空盒底部钻一个洞,穿入橡皮筋,并圈好竹筷,另一端用底片盒盖盖住固定。将筷子的两端用线绑好,并在线的下面各贴上一张飞机玩具卡。

――玩法:一手拿着底片盒,一手转紧竹筷再放松,飞机就慢慢地飞行了。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纸杯转盘

――做法:从纸杯口朝杯底的方向剪开(不要剪到底),压在桌面上变成扇叶状,再在每条扇叶前端贴一条皱纹纸条,转盘就完成了。

――玩法:用竹筷顶住转盘底部,再转动竹筷,纸杯就会跟着旋转起来。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3、鼓励幼儿除了自制玩具外,还可以加上积木、组合玩具,做出好玩的旋转乐园。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多才多艺的手》中,我们结合园本特色课程《太炎文化》,教育孩子了解章太炎,知道他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从小以我们仓前名人章太炎爷爷为榜样,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因此我设计了《小花小草》这节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自主、大胆地用色,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花小草。

2、在点画活动中,体验手指点画以及蝴蝶找花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花和小草。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用从下往上的顺序画出小草。

活动准备

每组红黄绿颜料各一盘、抹布各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共同表演歌曲《春天来了》,提问:春天来了,除了红花、黄花对你小,还有什么花卉开放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相应的彩色花画在纸上。

二、讲解作画方法

1、让幼儿观察桌子上的颜料,问:桌子上有什么?

2、教师出示白纸,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没有笔,怎样给大地添画小花和小草?

3、重点了解手指点画的过程:先用手指蘸绿色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画许多小草,然后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后,在蘸红色颜料点画许多圆圆的小红花。最后用同样的方法画上小黄花。

三、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大胆的划出小花小草,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

请幼儿将画好的小花小草送到花园里,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扮演小蝴蝶,

在“花丛中”飞舞。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孩子们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以歌曲导入的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环节我又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开动小脑筋,设置疑问“没有笔,怎样给大地添画小花和小草?”让幼儿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中,大胆的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小花和小草,充分体验到了成功作画的乐趣。尤其是我们班翁羽然小朋友,以前对绘画方面似乎有种恐惧感。只要老师一提起画画,她就担心自己画不来,有时还会哭。但在今天活动中,她愿意尝试了,而且玩得很开心!因此,我觉得《指南》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活动,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体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草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三、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剪贴

泥塑

(2)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

四、学生作业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

(2)用什么材料制作?

(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展示

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美术绘画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人的重要性和我对家人的重要性。

2、了解自己身体的重要性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什么作用。

3、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一张大纸, 蜡笔, 彩色铅笔, 照片, 各种形状的纽扣, 强力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唱“我爱爸爸妈妈”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

就有一个可爱的家。

墙上贴满图画,

摇篮插满鲜花,

爸爸叫我好宝贝,

妈妈叫我乖娃娃。

噢!多少春秋,

噢!多少冬夏,

我会笑会哭会走会爬,

才学会叫爸爸妈妈!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当我背上小书包,

跳跳蹦蹦离开了家。

清晨送我上学,

傍晚接我回家,

爸爸教我勤学习,

妈妈教我爱国家。

噢!多少叮咛,

噢!多少牵挂,

我天天向上成材长大,

要感谢你爸爸妈妈。

[展开]

1、谈谈你的家人

- 你管在家里和你一起生活的人叫什么?

- 朋友们家里都有谁?

- 为了家人你能做些什么?

- 和家人在一起你有什么愉快的回忆?

2、谈谈你自己

- 朋友们长得像谁?

- 朋友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 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什么时候最伤心?

- 长大后你想干什么?

3、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 你觉得自己长什么样子?

- 如果让你画出自己的样子,你想怎么画?

- 画一画自己的样子吧。

①把纸铺开。

② 让孩子在纸上躺好。

③ 老师把躺在纸上的孩子用笔描出来。

④ 描完之后在上面画上你的脸。

⑤ 画出手和脚。

⑥ 说一说我画的是自己的什么表情?

4、用孩子们拿来的照片制作出相框

-如果要制作相框需要什么材料呢?

-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呢?

-一起来制作相框吧。

① 准备一张面貌清晰的照片

② 在照片的中央处开始粘贴

③ 用纽扣把相框装饰出来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美术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棉布上想象画。

2、 运用多种材料的笔进行装饰衣服。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己设计的衣服、老师设计的衣服。

2、 荧光笔、闪光星星笔、记号笔、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小演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节目?(两位幼儿穿着设计好的衣服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

2、他们表演的节目好看吗?你们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节目呢?

3、那什么是时装表演呀?进行时装表演的人叫什么?

二、观察范例,大胆想象。

1、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两位模特穿的衣服是怎么样设计的呀?

2、看看衣服上设计了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时装表演呀?昨天呀,徐老师已经和小朋友把衣服设计好了,

可是衣服上还没有漂亮的图案,怎么办呢?

4、请小朋友想想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呢?(幼儿讲述)

5、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想出了很多的特别的想法。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的荧光笔、记号笔,还有很漂亮的闪光星星笔,现在就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画在自己设计好的衣服上,小朋友在画的时候要把图案画的大一点、满一点,还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把它设计的漂亮一点,呆会我们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参加时装表演,好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大胆尝试在棉布上想象画。大胆想象,设计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2、运用多种材料的笔进行装饰衣服,注意色彩的搭配。

3、教师及时表扬与众不同,富有创造性的作品,鼓励中等水平以上的幼儿大胆想象,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克服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先完成的幼儿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图案。

2、随着音乐的节奏,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进行时装表演,体验设计衣服的快乐,获得初步的美感。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中继续让幼儿尝试在衣服上设计美丽的图案。

美术教案 篇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了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还应拓展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