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再造想象游戏教案模板(精选4篇)
第3篇1
幼儿小班游戏教案大全
例一
设计意图
石头是石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石头作为科学活动的探索对象,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幼儿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石头进行观察、感知、讲述、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取广泛的科学方法,并在玩中发展智力,体验接触大自然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的基本特性。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石头的基本特性。
难点: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石头房子图片、颜色、大小不一的石头若干、鸡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带领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出示彝族石头房子图片,激发幼儿兴趣;“这是什么?”
(3)、设疑提问:“这些漂亮的房子是有用什么材料来建造的?”
“彝族人为什么要选用石头作材料来盖房子?”
“石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小朋友找一个石头做朋友)
二、多种感官感知、多向交流、体验特性
1、看石头朋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石头朋友的形状、色彩、花纹、大小等。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你的石头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2)“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两块石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听石头朋友说话,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了解石头是否会发声
“怎样才能让石头朋友发出声音呢?”(引导幼儿玩石头)
3、闻闻石头朋友,引导幼儿闻一闻,看看它是否有味道。
4、摸石头朋友,引导幼儿摸摸石头朋友的脸,再摸摸自己的脸,比比谁的脸硬,认识石头硬的特性。
“石头朋友玩累了,让它坐在你的腿上休息一会儿吧。”
三、设疑、探索操作-----石头与鸡蛋谁硬?
1、出示鸡蛋,提出问题:石头与鸡蛋谁硬?
2、幼儿实验活动,用石头与鸡蛋相碰,得出结论:石头坚硬。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和石头朋友玩?
引导幼儿想出小朋友玩石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乱扔防止打伤人的道理。
四、教师小结:我们石林有很多石头,彝族人很聪明,知道石头外型漂亮,没有味道、很坚硬,所以用石头来建造房子,不仅美观、而且环保、又安全,真好!石头除了可以盖房子,还可以制作工具、装饰品、首饰等,它的用处真大!
五、以送石头朋友回家结束活动;例二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二、活动准备:
1.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教师引导作用)
a.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
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例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抱球跑的动作。
2.能听到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增强跑的能力。
3.对球类运动感兴趣,乐意参加有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皮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运动:(1)绕操场跑两圈;(2)身体各部位活动。
2.教师示范玩球,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皮球)
师:皮球的玩法有很多哦,可以拍一拍、跳一跳、用手投球、滚球、用脚踢……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皮球,在地上玩一下,用聪明的脑袋想出更多不一样的玩法,记得注意安全哦!
2.教师小结(请3名幼儿示范)
师:刚才我看到小朋友都特别棒,想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玩法,谁想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呢?
三、游戏“我和球儿来赛跑”
1.教师讲解玩法。
2.幼儿第一次游戏,请幼儿追赶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第二、三次游戏,幼儿超过球,将球拦住。
4.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加入游戏的幼儿,鼓励幼儿下次活动能把球滚的远,追的快。
5.游戏“送大皮球回家”。
6.教师带领幼儿将大皮球放进篓子里。
四、结束部分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动作离开活动场地。
第2篇2
幼儿英语表演游戏设计:春天来了
游戏种类:表演游戏。材料准备:头饰:春风、春姑娘、树、草、花、小鸟。游戏过程:教师旁白:春风吹来了。(风上场)“春风”说:I’mwind.(回头,招手)ingiscoming.(春姑娘上场)“春姑娘”说:I’ming.(春风和春姑娘开始围绕着树、草、花做小跑步)树开始发芽,小草也钻出了地面,花儿也长出了花苞。“树”说:“I’mtree.I"mgreen!"“小草”说:“I’mgra.I"mgreen,too."教师旁白:花儿也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一朵花儿”说:“I’mredflower."另一朵花儿说:“I’myellowflower."另一朵花儿说:“I’mwhiteflower."教师旁白:小鸟在窝里,听到了小草、花儿和大树们的谈话,也飞来了。(小鸟上场)“小鸟”说:“I’mabird.(小鸟飞来飞去看春天的景色)Ilikering."“小草”、“小花”和“树”一齐喊:“bird,bind.”(小鸟飞到它们跟前)“树”说:“Let’sgotoplay."“草”、“花儿”、“鸟儿”齐说:“Let’sgotoplay."
幼儿英语智力游戏教案:快乐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游戏种类:智力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几种颜色和小动物的英语口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准备:红、绿、黄色灯牌,方向盘,将墙壁布置成迪斯尼乐园;墙上贴小动物卡片,小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教师组织幼儿去迪斯尼乐园参观,乘公共汽车,路上经过交通岗教幼儿认识红、黄、绿灯,并用英语说出灯的颜色。来到迪斯尼乐园,“饲养员”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如小鸡、蝴蝶、老虎、象、青蛙等,参观后,请小动物到幼儿园作客。
幼儿英语智力游戏教案:钟表、钟表几点了游戏种类:智力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让幼儿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子“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材料准备:数字卡片1-12,时针一个。游戏过程:请12名幼儿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了?”幼儿说:“1点”或“2点”,“时针”要用英语讲“It’sOne……”并伸直左臂顺时针方向开始原地转,转到1时停止,手指尖指向1点,扮演钟点的幼儿举起卡片one,此后游戏继续进行。要求扮演时针的幼儿要手口一致。
幼儿英语智力游戏教案:你是谁?我是A/B/C…..幼儿英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捉小虾游戏种类:体育游戏。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躲闪及反应力,复习英语的数字。准备:将场地划分好作池塘。
游戏过程:请幼儿站成圆圈作池塘,用英语编号,双号幼儿为虾,单号幼儿为石头。“石头”必须双手叉腰,“虾”在池塘里游玩。果圈外的“鱼”进到池塘中,“虾”必须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鱼捉住。一块石头后只能躲一只虾。“虾”和“石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幼儿英语计算游戏设计:看谁算得快游戏种类:计算游戏。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复习巩固一些英语单词(如1-12,加,减)(Plus、minus)。
准备:写有加减法计算题的数字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教师手拿数字卡片用英语出题,让幼儿观察后马上回答得数,然后,用英语把整个算式叙述一遍。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把幼儿分成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最后看哪组取胜。
水果顺口溜
Apple,apple是苹果,苹果apple大又红;
orange,orange是橘子,橘子orange圆又扁;
banana,banana是香蕉,香蕉banana黄澄澄;
grape,grape是葡萄,葡萄grape一串串;
peach,peach是桃子,桃子peach像心红;
pineapple,pineapple是菠萝,菠萝pineapple多小孔;
mango,mango是芒果,芒果mango人人爱;
watermelon,watermelon是西瓜,西瓜watermelon似蜜甜;
pear,pear是鸭梨,鸭梨pear脆又甜。
小朋友们都喜欢,水果富含维生素,大家吃了身体棒。
水果单词英语儿歌2::
香蕉banana软又香,苹果apple红又甜桔子orange酸又酸,桃子peach甜又鲜芒果mango有营养,梨子pear水分多西瓜watermelon大又甜,菠萝pineapple香香香
幼儿英语角色游戏优秀教案:宝宝商店游戏种类:角色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记忆力。
准备:苹果、香蕉、梨、桔子、西瓜、桃、葡萄等样品,娃娃两个。
游戏过程:教师当售货员阿姨,幼儿当顾客。顾客来到宝宝商店,看见商店摆满了各种水果及玩具非常高兴,主动问好(goodafternoon)。售货员则回答(howdoyoudo)。顾客说出要买的东西的名称。(ale,banana,pear,orange,watermelon,peach,grape等),买完东西后用英语致谢(Thankyou),售货员说不客气(Notatall、Goodbay)。
幼儿园英语优秀教案小小邮递员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单词Postman及短语Heisapostman.2、学会其读音及意义。
3、让孩子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邮递员图片、信、小兔形象。
2、英语磁带。活动过程:
一、问候
二、热身运动:数来宝
三、导入:小朋友今天很开心对不对,可是,有一个可爱的小伙伴它今天就很伤心,来,我们看看是谁呢?配班教师扮小白兔,手里拿着一封信,难过的说:“我妈妈去外地出差了,我好想她,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可是谁能帮我送信呢?呜……”T:小白兔不要哭,你看,周围有这么多小朋友帮你想办法。C:让邮递员叔叔帮你送信。T:展示挂图,Heisapostman。Pleasefollowme:“postman”。C:postman。T:Apostman。C:Apostman。T:Heisapostman。C:Heisapostman。T:Well,“Postman”whatismean?C:邮递员。T:我是邮递员怎么说?(Iam……)C:Iamapostman。T:Ok,Let’saskhim“Whoareyou?”C:Whoareyou?
四、Game。
幼儿园英语教案和教学反思Unit1Leon1Iamhappy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绪主题,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喜好。
2、模仿教师做表情
3、学习五个与情绪相关的英语形容词——Happy,angry,sad。
二、活动准备:三张不同表情的脸(快乐,生气,伤心,)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进教室后,用Hello!与幼儿打招呼,鼓励幼儿也以Hello!回应,然后再请幼儿和同学说Hello!,全班一起热闹地互相打招呼。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脸,问幼儿现在的心情如何(Howdoyoufeel?),然后替他们画上五官表情。
3、如果幼儿说出快乐、生气等本课将要学习的形容词,教师可利用机会介绍这些英语单词。
4、请幼儿看教师表情,请幼儿猜猜是哪种情绪,鼓励幼儿说出来。
5、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表情(Happy,angry,sad,)
6、老师出示五张脸,一边念,一边做出幼儿能理解的情绪表情。
7、带幼儿儿念一遍单词卡,请幼儿一边念,一边模仿教师的表情。
第4篇3
幼儿体育游戏教案:《金鸡独立》
活动目标:
1、练习两臂平举,单脚站立3秒钟,动作协调。
2、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
3、在游戏中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质。活动准备:
鸡妈妈标记一个;狐狸头饰一个;垫子、大圈、小圈、泡沫垫等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
原地踏步——大圆——高人走——矮人走——便不走——解放军走——切断分队——四路纵队。
2、热身操。
师: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吧!
(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角色扮演,引起兴趣。
师:我是鸡妈妈,你们来做我的小鸡好不好?你们指导小鸡都有哪些本领呢?
2、自由探索,分散练习。
3、请幼儿集中,示范。
师:你们练的怎么样啦?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4、幼儿练习。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一条腿抬起来,两条腿要靠拢,抬头挺胸,手臂伸直。
5、游戏:狐狸捉小鸡。(1)熟悉场地。
师:妈妈肚子饿了,你们肚子饿不饿?我们一起出去找好吃的小虫子好不好?我们要爬过草地,钻过山洞,跳过小石阶,绕过小树林,来到小石林,找一找有没有好吃的小虫子。
(2)介绍游戏玩法。师:有没有找到好吃的小虫子呀?那我们再去找一找。不过到了小石林就要当心了,那里有可怕的狐狸!当我们遇到狐狸怎么办?刚刚我们学过什么本领呀?(金鸡独立)请小鸡站在石头上,这样狐狸就害怕了。(3)幼儿游戏。(2次)
6、总结
7、放松操。
幼儿游戏教案大全(精选20篇)
幼儿面试游戏教案模板
幼儿游戏教案模板中班
幼儿环境游戏教案模板
幼儿小班简单游戏教案(精选20篇)
第1篇4
第8次课教学整体设计课题
游戏与幼儿心理
授课时间
第7周星期五(4月20日)第12、34节
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习题课()讨论课()现场教学()其它:
教学资源
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音像()报纸()其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其它:
教学目标(包括职业素质、能力、知识目标)
1、理解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幼儿游戏理论
3、掌握幼儿游戏的种类及发展特点
4、掌握游戏的组织原则与指导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幼儿与游戏的关系,游戏的种类教学难点:幼儿游戏的理论与发展,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设计:
●授课思路简述:(围绕所选用教学方法分条编写授课步骤,要涵盖课前准备、课程导入、师生活动安排、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效果检测等主要环节。)课前准备:问题准备、资料收集、教具制作课程导入:通过回忆童年游戏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安排:讲述游戏的内涵、重要意义及游戏理论,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幼儿游戏,学会幼儿运用游戏理论
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效果检测: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对提出的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
●课堂训练内容安排:
1.通过一组图片回忆童年游戏,并组织户外活动2.学生讨论、分析案例,理解游戏理论并学会运用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
作业:请你任意选择一种幼儿游戏理论,设计一个适合5、6岁孩子年龄特征的游戏。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自我介绍,导入新课(10分钟)
一、自我介绍
二、导入
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回味儿时的游戏,思考:你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你认为它们是游戏吗?什么是幼儿游戏?幼儿为什么喜欢游戏?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步骤2:游戏概述
一、什么是游戏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在英文中,游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
德国的福绿贝尔(F·Frnbel,1982-1852)最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游戏的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凭借语言的功能,以角色为中介,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味性②具体性③虚幻性④自由自愿性⑤社会性
丁海东《学前儿童游戏论》P15刘焱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毛曙阳在《关于幼儿游戏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
二、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3、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4、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三、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游戏的种类
(一)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
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
3、结构性游戏
4、规则性游戏
(二)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分类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
3、单独的游戏
4、平行的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三)我国常用的游戏分类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性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五、游戏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教育作用
(一)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
1、游戏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2、游戏是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游戏促进大脑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①游戏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为儿童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②游戏(特别是语言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③游戏不仅使语言理解深刻化,而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调节功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①游戏,是儿童创造性的源泵
②游戏中获得的技能,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③游戏,特别是结构游戏,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认识结构,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④游戏提供了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气氛。
3、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
①智力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②游戏中问题的解决或新颖的联想,能够改善或组化儿童的智力结构,使智力转化为一种认识策略和机制。
③游戏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智力活动。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
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它是儿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逐渐地解除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游戏促进儿童性别社会化
2、游戏促进儿童情感社会化
3、游戏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
4、游戏促进儿童更好地接受文化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
①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疏导消极情绪②游戏有助于幼儿意志品志的培养。③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④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步骤3:游戏的理论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19世纪和20世纪初较有影响的游戏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霍尔(Hall)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
席勒-斯宾塞(Schiller-Spencer)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格罗斯(Gro)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拉扎鲁斯-帕特瑞克(Lazarus-Patric)的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博伊千介克(Buytenclijk)的成熟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三种欲望是: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由于有童年,才会有游戏。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这一理论已被应用于投射技术和心理治疗。据此发展起来的游戏疗法(playtherapy)是一种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方法,目前已经在特殊教育领域和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游戏疗法针对儿童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设计出不同的游戏方案,通过比喻、象征、玩具和游戏等方式,使儿童自然地进行心理投射或升华,释放紧张情绪,并最终从伤痛及焦虑中解脱出来。
(二)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体来进行游戏,称为练习游戏。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语词和表象),就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他能把眼前不存在的东西假想为存在的。以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真正的有规则游戏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
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
(三)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的游戏中。
(四)维果茨基的游戏学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1.游戏的起源
当儿童在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时,游戏就发生了。
2.游戏的发展价值
(1)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2)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
上述游戏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游戏的实质和功能,对我们从不同侧面全面认识游戏现象有一定启示。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自然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组织和正确引导。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户外活动:呼啦圈毽子团体活动
步骤:4: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
一、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关注幼儿自主游戏的价值
自主游戏——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当前现状——“三轻三重四困惑”现象,即轻自主自发生成重设计导演,轻自由表现重集中统一,轻游戏过程重游戏结果,以及教师对什么是游戏的认识困惑,如何指导的尺度困惑,游戏与发展的引导困惑和游戏评价的标准困惑。
二、创设幼儿游戏场地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
1、促进儿童的发展
2、培养儿童的自信
3、保证儿童的安全游戏场地的分类创设
(一)室内游戏场地的创设必须保障足够的游戏空间
游戏区:积木区、美工区、角色游戏区、益智操作区、科学区、图书区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1、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来设置
2、设置应体现层次和渐近发展性,不断更换游戏材料
3、设置应体现用空间,因地制宜
4、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5、整个环境应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整体效应。A、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平面界限的划分/立体界限的划分/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B、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互转换性
(二)室外游戏场地的创设
1、意义:
①促进幼儿身心多方面发展
②提供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③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接触的机会。生一生互动,师—生互动
2、构成: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养殖区
3、创设:①场地的面积②场地的器械设备③场地的结构④绿化
三、准备玩具及游戏材料
一、玩具的教育价值
(一)玩具能激发儿童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二)玩具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信息。(三)玩具是儿童探索科学的启蒙教具。(四)玩具为儿童品德行为的形成提供条件。(五)玩具能使儿童获得运动!操作的技能。(六)玩具有平衡情绪的价值。
(七)玩具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二、玩具的种类
1、形象玩具科学形象玩具角色玩具用具玩具
2、智力玩具
3、结构造型玩具
4、体育玩具
5、音乐玩具
6、娱乐玩具
7、日常用品
三、对玩具的基本要求
四、各班玩具的选择
五、玩具的使用
步骤5: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一、角色游戏
(一)什么是角色游戏?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2、角色游戏特点*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幼儿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特殊的想象活动
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3、角色游戏产生背景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1、角色的扮演
2、对物品的假想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联想
(三)角色游戏的发展
1、角色游戏主题的发展
2、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3、角色的发展
4、规则
5、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
(四)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角色的扮演离不开形象的玩具材料,且受同伴的影响较大。
2、在角色游戏中喜欢重复某类角色个别的典型动作。
3、会经常变换游戏角色,有时出现“角色混淆”。
4、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性水平低,多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逐渐会有意识地选择角色,安排情节。
2、游戏活动的兴趣集中在角色的分配上。
3、喜欢集体游戏。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游戏中兴趣大多集中在角色的行为是否合乎“规则”上。
2、游戏主题明确,综合性强,内容充实。
3、在游戏活动中想象丰富而自由,表现出创造性。
(五)角色游戏的指导
1、确定游戏的主题
2、分配角色
3、设计游戏的情节,布置游戏的环境
4、指导游戏的进程
5、游戏结束部分的指导
(六)对游戏的评价
1、对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
2、对教师指导作用的评价步骤6:总结步骤7:布置作业
请你任意选择一种幼儿游戏理论,设计一个适合你所教班级年龄特征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