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教师工作总结

2023蚕桑个人述职报告(精选2篇)

时间:

蚕桑个人述职报告 篇1

半年来,我站工作在局里的统一部署、领导下,在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XX年度总体目标任务以及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通过全站职工的积极努力,实现了春季发放蚕种1612张;产茧48000公斤(含外流茧);单产29、8kg/张。提高单产2、35公斤/张,单张养蚕收入增加50余元;夏季发放蚕种1662张,正在饲养期中;同时,积极推广实用养蚕技术,春夏两季共育小蚕225张,收效明显。1—6月我站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认真抓好桑树冬季管理的扫尾工作,使大面积修枝整形达90%以上,治虫刷白干达35%以上,为提高今春桑叶的产、质量奠定了基础。

2、认真抓好春蚕种的落实、发放工作。鉴于我县蚕桑主产镇(乡)桑树资源多,养蚕劳力严重缺乏的客观现状,为稳定现有的蚕桑基础,我站人员经常深入乡村,面对镇(乡)干部和蚕农,以市场经济的观点、以蚕桑发展的前景作引导,以省力化为动力,努力进行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多渠道的积极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今春蚕种发放量的大幅下滑。

3、积极推广养蚕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养蚕单产和效益。鉴于我县蚕农养蚕技术差,蚕茧单产低、效益差的客观现状。要真正调动其养蚕积极性,必须从加强养蚕技术培训,推广养蚕适用技术着手,让蚕农真正从养蚕中尝到甜头。对此,我们一是认真作好宣传发动工作,并组织有关村社干部、养蚕大户到垫江、涪陵、铜梁进行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二是搞好技术培训,今春,我们在龙石镇组织了有一定规模的蚕农户进行了两次养蚕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达300多人次,进行了科学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让蚕农掌握了养蚕技术,为提高养蚕单产、效益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推广小蚕共育实用技术,今年春季已在龙石镇青山村共育小蚕112张,平均单张产茧比大面积提高5—7公斤,单张增加效益90—130元,收效非常明显,也为今后的小蚕共育化奠定了基础。

4、积极繁育优良新桑品种,巩固繁育基地。为迅速改变我县桑品种老化、产叶量低、叶质差的状况,我们分别从西南农业大学和潼南县引进了“嘉陵20号”和“湘7920”优良新桑品种在中敖、珠溪、龙石进行集中推广繁殖,现已具一定规模,今后将逐年扩大,保证全县大面积桑树品种改良的需要,以促进我县蚕桑发挥更大的效益。

5、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和优良簇具。为提高蚕茧单产,节约劳力,解决农村劳力外出打工的矛盾,今春,我们又在龙石镇推广省力化蚕台30套、塑料折簇XX片进行广。省力化蚕台技术既能节约劳力,减少大蚕除沙,又能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蚕农反映较好,单产普遍在35公斤以上,高出普通育3—5公斤,塑料折簇可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

存在的问题:

1、工作、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2、本站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蚕桑发展的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

下步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夏蚕共育和秋蚕种的计划落实以及出库、催青的各技术环节管理。

2、计划在珠溪、龙石恢复四季养蚕,充分利用好桑叶资源。

3、继续在珠溪、龙石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和塑料折簇。

4、抓好桑树冬管工作,全面总结全年经验教训。

XX年6月22日

小编精心推荐

述职报告范文 | 述职报告开头结尾 | 述职报告模板 | 述职报告格式 | 述职报告ppt

蚕桑个人述职报告 篇2

蚕桑产业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蚕桑办的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帮助下,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学习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切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六个“为什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主题,办公室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实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对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桑农增收、产业增效,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为工作重点,促进我县蚕桑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生产情况

(一)桑园建设。XX年新增桑园面积536、2亩,实有桑园面积3152、3亩,投产养蚕桑园面积2649亩,实际投入养蚕面积2037、2亩,种桑农户1110户。

(二)养殖蚕种。全年养殖5批次,养蚕种2804、5张,完成市下达2978张的94、2、其中:春蚕养殖635张,占22、6;夏蚕养殖659张,占23、5;正秋蚕养殖858张,占30、6;晚秋蚕养殖400张,占14、3,晚晚秋养殖252、5张,占9、0,养蚕农户892户。

(三)张种产量:平均张种产量38、4kg,完成市下达36kg的106、7,超2、4kg。张种产量45、6kg。

(四)优质茧率达95,超额完成市下达92指标,超3、蚕茧质量是省内外为数不多优质茧之一,各项指标较高,夏茧庄口上车率达96,清洁91,解舒率69,平均丝长1117、2m,是缫制5a级生丝优质原料。

(五)实现鲜茧总产值214、06万元。平均亩产值1052元,亩产值3910、40元,养殖户均收入2407、98元。

(六)重点户。重点扶持培育重点户131户,其中:种植桑园5—10亩,养殖蚕种6—12张,有123户,种植桑园10亩以上,养蚕种12张以上8户。养殖收入2、46万元。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在县、乡蚕桑办,佳浩公司共同努力下,今年对种桑养蚕做了较多富有成效的工作,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势利导,加大种桑养蚕宣传力度,提高桑园管理及养蚕的积极性。

1、积极做好桑园管理的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伐条翻挖,除草、施肥、排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2、全力巩固老桑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落实新植桑园面积,抓好536、2亩新植桑园管理与技术指导。

(二)统一渠道,规范订购桑苗和蚕种,搞好蚕种补催青。

1、为规范种桑养蚕市场秩序,杜绝非法购桑苗和蚕种,指定由佳浩公司统一渠道购进,同时在养蚕环节中,明确蚕种补催青责任,各项技术环节分工到人,严格消毒,规范操作,保证小蚕成活率和质量,力求做到养好小蚕一半收。

2、蚕种发种后及时跟踪调查,加强消毒防病,加强养殖技术指导与服务。

(三)加强种桑养蚕科技培训,提高桑农科技素质。

蚕桑办及佳浩公司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下乡入户开展科技服务,组织临时现场会,开展种桑养蚕技术培训。

1、全年举办技术培训班20场次,受训1400人次。

2、印发《蚕桑饲育参考表》、《蚕室蚕具消毒药剂使用标准表》、《小蚕饲养技术要点》、《大蚕饲养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和明白纸1400余份。

3、利用广播、电视、农业信息、政府阳光工程等网络媒体将农业政策,蚕桑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提高桑农整体素质和科学养殖水平,提高效益。

(四)积极引进蚕桑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扩大发展。继续推广方格族应用技术,配套方格族上族技术,科技人员驻点开展全程指导与服务。

(五)为提高蚕茧质量,缓解养蚕环节中蚕房不足,加大投入在德安乡恩永村、勐先乡和平村,建立标准蚕房69间、1380m2,小蚕共育室8间、320m2、

三、取得的主要经验

××种桑养蚕已有十多年历程,产业发展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没有惊人的成绩,但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经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