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作文(9篇)
以柔克刚作文篇1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耳畔回响着那首怒放的生命,心已经是凉的透底。泪水不经意间流下,染湿了谁的面颊。手里握着一张语文月考卷,怎么也不敢相信上面的成绩是我的。手指尖攥的发白,依然是不肯放下。执拗,好胜,那一度是我的本性。
曾经我以为,初中不过是压力大了点,作业多了点,学科难了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学习,好好听课,认真思考或许也就是全部。老师的厚望,家长的望女成凤,同学们不同的目光,都让我不敢放松一丝一毫,可以说是拼了命的去学习。
作业任务多,不怕,很多次午夜时分,灯还亮着,我还学习着。
学科难度大,不怕,网络、老师、同学,甚至家长都是我学习的根源。
压力大,不怕,跟最后的成绩比起来,甜还是大于苦的。
于是我拼了命的学啊,学啊,一张张试卷下来,映衬的都是我的笑脸。可唯独语文试卷下来后,我的笑脸定格在了那里。眼眸中的笑意一点点黯淡下去,神色也越来越)写作文●(落寂。突然我转身,向旁边的墙猛砸去。
哐!我的拳上红的仿佛要滴血,而眼中的泪水,好像下一秒就要决堤。我终于还是忍了下去,我绝不能让别人看我笑话!
拖着残缺的步伐,一点点的向家走去。我该如何向父母交待?头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仿佛在嘲笑我:“让你好强,得到教训了吧?叽叽叽叽……”
回到家,把门一甩,将自己关到了屋子里。眼睛瞪得老大,盯着这张试卷。把分数算来算去,是了,终究是我错了。
沉默……无尽的沉默……
爸妈的敲门声当做没听到,屋子里是死一般的沉寂。有那么一瞬间,我曾经质问我自己,这么拼了命学,真的有意思吗?到底是为了什么啊?爸爸在窗子缝里看我很久了,缓缓道一声:“丫头啊,没就没吧,一次失利不会怪你的。你要知道,过刚易折,学会柔软,学会以柔克刚。语文的确是你的弱项,但是水滴石穿,不急慢慢来。如果你今天难受的话,就自己呆一会吧,不打扰你。”说罢他便转身离开。
以柔克刚?真的行吗?我愣了半晌。最终叹了口气,那句话说的好:“行不行,试试才知道。”
于是我把所有的悲愤都化为力量,深深吸一口气,开始投入自己的“觉醒”计划中。
语文课上,曾经我只是认真听,现在我把主要的都记下来,记不全就简略一写,课下自己翻译;曾经课后作业我完成后就放到了一边,现在我写完后仔细看一遍。虽然这些事情很小,但是多一点总比没有强。正如爸爸说的,滴水石穿,我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再不断博取着。心里的执念不再是做最强的那个,而是把成绩一点点提升,真正学到骨子里,而不是为了荣誉而战。
当期末成绩发下来后,我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这,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吗?语文成绩整整比那次月考多了十分有余。我愣愣的看着成绩书,泪水又一次充满了眼眶。这次是喜悦的泪水,是愿望成真的泪水。但其中又包含了多少苦涩,多少辛酸……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可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以柔克刚的作文
这两天放假闲着没事,又随便翻了翻《于丹全集》,被于丹写的“以柔克刚”章节所吸引,于丹引用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来加以解释,说“水是世界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够摧毁世界上最坚强的东西”,说明: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人应该追求的是内在的坚韧,而不是表面的刚强,以刚克刚,则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她举了两个例子,很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有一个人,面对两个持刀歹徒,依然无所畏惧,拼命去夺被歹徒抢过去的包,他越是拼命去夺,歹徒越是以为包里有巨额钱财,所以他才会如此舍命不舍财,于是歹徒更加疯狂了,不停地挥刀朝他砍去,最后他身中二十多刀,倒在了血泊中。可是等歹徒打开包一看,里面只有不到20元钱,就连作恶多端的歹徒也愣住了。
第二个例子:一个女孩听见有人敲门,一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不好,遇到劫匪了!这一念头骤然跃入女孩的脑海,但她迅速地镇静下来。她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接着便让男子进屋,还热情地对男子说:“你很像我以前一个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真高兴,你喝饮料,还是茶?”原来满脸凶气的男子竟有些拘谨起来,忙结巴着说“谢谢,谢谢。”于是女孩买下了那把菜刀,男子拿了钱迟疑了一下便走了。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男子对女孩说:“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通过这两个例子,于丹向我们说明了: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勇敢都值得推崇,只有勇敢中加进了智慧,才是值得学习的,女孩的这种勇敢才是一种智勇双全的全新意义上的勇敢。
说实话,看到第二个例子,女孩的行为,让我很感动,她的聪明、她的智慧、她的应变能力和她的沉着冷静,都值得我们学习。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双方都失去理智,硬碰硬,只有把事情搞得更糟糕,不计后果,最后只有两败俱伤,双方都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修身养性,遇到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化解和缓解矛盾,避免正面冲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刚烈的人也会被柔和之人所征服。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以柔克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充满阳光!
以柔克刚作文篇3
《明史》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
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貌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打了折扣。乔宇所用的是“以柔克刚”的策略。
在企业管理中,这一招也是十分有用的。人的性格千奇百怪,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而你的团队里恰好就有一些不好管理的人,软硬不吃,你该怎样办呢?其实,以柔克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任何人的不合作态度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因为待遇太低,或者不公平,或者是工作量的分配不匀,或者是在对员工的各项政策上有所误解,而这些都是与你这个作决策的管理者有关。也许你不是决策者,而只是个执行者,那你又应当怎样应对下属的这种不满情绪呢?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听指挥的我就辞掉他!这真的是最好的办法吗?
要明白一个企业解聘一个员工很容易,如果不是太差的企业招进一个员工也不难,可是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员工就真的十分难,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的员工,对企业就是相当大的损失,并且会直接影响整个团体的战斗力。
这时候就需要领导发挥以柔克刚的本领了,首先承认错误在自我,让他的气有地方撒,然后再施以缓兵之计,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有的放矢,不是很好吗?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以柔克刚作文篇4
软对硬,软对硬。她用这种方法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的“铁娘子”,已经当了11年的女英雄。可是,在战争频繁的时代,一代女性如何领导这个国家呢她没有利用自我国家的力量来压迫阿根廷或欧洲的战争。相反,她用柔道使国家之间和平相处;随着软硬对抗,美国越来越强大,苏联越来越强大,这并没有激发她想要加入强国的战争,统治世界。相反,她用它柔软的肋骨来避免战争,给她的国家带来和平。撒切尔,用她的柔柔的肋骨支撑着这个国家,用她的裙舞传奇,用她的红妆打败了武装部队,用她的柔化硬化了战争的和平。
软对硬,软对硬。美国总统林肯以一种友善的面孔回应他的劲敌,并试图成为他的朋友。他很好地化敌为友,这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消灭敌人和结交朋友是很容易的。为什么不呢
软对硬,软对硬。他用这种方法证明了他的工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在诞生后就受到了社会的批判,但他并没有使用暴力来与世界的对立进行争辩,而是要求别人离开他的作品。如果他不以柔抗刚的方法来处理对世界的批判,我们今日还能看到不朽的作品吗
普通的水是固体-液体。如果门需要水,用固态的冰是没用的,但液态水要简单得多。可见,软硬兼施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用温柔的方法,因为他能让我们笑着克服困难。可是我们不会放弃硬方法,因为如果我们能够用柔软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呢
软对硬,软对硬。让林肯化敌为友。事实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用软的来克服困难。
以柔克刚作文篇5
这两天放假闲着没事,又随便翻了翻《于丹全集》,被于丹写的“以柔克刚”章节所吸引,于丹引用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来加以解释,说“水是世界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够摧毁世界上最坚强的东西”,说明:柔能够胜刚,弱能够胜强,人应当追求的是内在的坚韧,而不是表面的刚强,以刚克刚,则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她举了两个例子,很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应对两个持刀歹徒,依然无所畏惧,拼命去夺被歹徒抢过去的包,他越是拼命去夺,歹徒越是以为包里有巨额钱财,所以他才会如此舍命不舍财,于是歹徒更加疯狂了,不停地挥刀朝他砍去,最终他身中二十多刀,倒在了血泊中。可是等歹徒打开包一看,里面仅有不到20元钱,就连作恶多端的歹徒也愣住了。
第二个例子:一个女孩听见有人敲门,一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不好,遇到劫匪了!这一念头骤然跃入女孩的脑海,但她迅速地镇静下来。她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之后便让男子进屋,还热情地对男子说:“你很像我以前一个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真高兴,你喝饮料,还是茶”原先满脸凶气的男子竟有些拘谨起来,忙结巴着说“多谢,多谢。”于是女孩买下了那把菜刀,男子拿了钱迟疑了一下便走了。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男子对女孩说:“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经过这两个例子,于丹向我们说明了: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勇敢都值得推崇,仅有勇敢中加进了智慧,才是值得学习的,女孩的这种勇敢才是一种智勇双全的全新意义上的勇敢。
说实话,看到第二个例子,女孩的行为,让我很感动,她的聪明、她的智慧、她的应变本事和她的沉着冷静,都值得我们学习。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双方都失去理智,硬碰硬,仅有把事情搞得更糟糕,不计后果,最终仅有两败俱伤,双方都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修身养性,遇到问题,坚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化解和缓解矛盾,避免正面冲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刚烈的人也会被柔和之人所征服。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以柔克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欢乐和充满阳光!
以柔克刚的作文篇6
巍峨的青山,不老的挺拔,那雄浑的身姿是刚之美;妩媚的流水,清澈的明眸,那轻柔的流淌是柔之美。刚与柔并存在风中的两种天地。
风撩起长发,飞舞的发丝是思念的绵延,风转换着轻柔的手,如丝般顺滑地抚摸,点出心的涟漪;湖水是温柔的眼神,梦想着满天星辰,如玉面,柔美地触动,那溅起的水花,顺着指尖划出质嫩的弧线,那温柔的流淌,让躁动的心感受着圣洁的洗礼;天际的月亮投下温和的光芒,向月下的大地撒出柔柔的银色,凭栏望月的诗人,心中埋藏的温柔与思念也随着月光漾在脸上,荡在眼中,一颗轻盈的泪在空中折射着月的唯美。那是柔,勾起思念的回忆,吹起人间的风情万种。
坚硬的石在无名的角落承受了千年万年地磨炼,那傲然的身躯依然拔。无畏的面对是激情的火焰,燃尽凡事的琐碎;洁白的雪山周围生机盎然,神圣的耸立是震撼的心跳,那无名的撼动,来自雪山昂仰的雄健;都江堰的江水强悍奔腾,飞奔如兽,桀骜不逊的江水是生命的潋滟,让人叹为观止,那万难不屈的呼啸是生命不屈的活力。那是刚,激发心中的动力,承载生命可敬的恢宏。
夜莺婉转的鸣唱,甜美的音质在林间声声相传,那是柔的融入;
山中雪狼凄凉的叹息,月下昂首的悲嚎,空谷传唱,那是刚的冲击。
如绒的雪花从天而降,松松的在大地上飞舞堆积,轻灵的覆盖是柔的相随;
如注的暴雨倾洒而来,敲击着不振的万物,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痕迹是刚的刻画。
清纯的少女是造物主含笑的缔造,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一声叹息将世界变凉,那如水的洒脱是阴柔最美的雕塑;
英俊的少年是上帝样貌的翻版,健美的身体,肤色如牛奶和玫瑰,黑色的头发更托出英气逼人的脸,那如山的魁伟是阳刚最得意的作品。
……
在清风明月的生活中,刚与柔是最美的交汇,那两种天地中会有最美的风景相互流动……
以柔克刚作文篇7
我们被水的表面所迷惑,殊不知,正是这柔弱的水有着克刚之力。石之硬,水之柔,微微柔水却击穿硬石。虽丝丝缕缕,却有巨大的能量。
依稀记得,那次在图书馆看书,一对夫妇在那里高谈阔论,显得十分自然,俨然不顾及众人异样又仇视的目光。他们神态自若,似乎是把图书馆当成了自我的家去对待了。
最终有人忍受不了了,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走到身旁,怒斥:“那里是公共场合,你们不要讲话!给我安静。”青年显得很是愤怒,言语中满是不满。
那对夫妇仍然我行我素,不管众人。此时,同学林欣前去,脸带笑意地说:“阿姨叔叔,那里是图书馆,是一个要持续安静的地方。我们大家都需要安心认真读书,你们这样会打扰大家。”
那对夫妇一转身,发现所有人都带着异样目光。他们有些不自在,他们开始感到惭愧,连忙安静下来,不敢随便乱讲话。
就是这样的以柔克刚,打败了蛮横不讲理。
不得不说,便是柔打败了刚,柔有柔的力量。柔对刚,相生相克。柔也有大力量。
以柔克刚的作文篇8
这两天放假闲着没事,又随便翻了翻《于丹全集》,被于丹写的“以柔克刚”章节所吸引,于丹引用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来加以解释,说“水是世界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够摧毁世界上最坚强的东西”,说明: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人应该追求的是内在的坚韧,而不是表面的刚强,以刚克刚,则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她举了两个例子,很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有一个人,面对两个持刀歹徒,依然无所畏惧,拼命去夺被歹徒抢过去的包,他越是拼命去夺,歹徒越是以为包里有巨额钱财,所以他才会如此舍命不舍财,于是歹徒更加疯狂了,不停地挥刀朝他砍去,最后他身中二十多刀,倒在了血泊中。可是等歹徒打开包一看,里面只有不到20元钱,就连作恶多端的歹徒也愣住了。
第二个例子:一个女孩听见有人敲门,一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不好,遇到劫匪了!这一念头骤然跃入女孩的脑海,但她迅速地镇静下来。她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接着便让男子进屋,还热情地对男子说:“你很像我以前一个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真高兴,你喝饮料,还是茶?”原来满脸凶气的男子竟有些拘谨起来,忙结巴着说“谢谢,谢谢。”于是女孩买下了那把菜刀,男子拿了钱迟疑了一下便走了。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男子对女孩说:“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通过这两个例子,于丹向我们说明了: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勇敢都值得推崇,只有勇敢中加进了智慧,才是值得学习的,女孩的这种勇敢才是一种智勇双全的全新意义上的勇敢。
说实话,看到第二个例子,女孩的行为,让我很感动,她的聪明、她的智慧、她的应变能力和她的沉着冷静,都值得我们学习。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双方都失去理智,硬碰硬,只有把事情搞得更糟糕,不计后果,最后只有两败俱伤,双方都受到伤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修身养性,遇到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化解和缓解矛盾,避免正面冲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刚烈的人也会被柔和之人所征服。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以柔克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充满阳光!
以柔克刚作文篇9
世上最珍贵的玉料产在中国与缅甸中国最珍贵的玉料产在新疆和田。和田玉里最名贵的一品名为籽料。籽料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身上每一缕线条仿佛是上苍为人指触摸的路子而精心设计的,自然流畅。
谁也想不到,这样秀丽的籽料,原本竟是从山体上风化崩裂而下的有棱有角的顽石,经流水长年打磨翻滚,被磨去了棱角,被改造得圆润可人,光滑流畅。
流水虽湍急,却是天下至柔之物,玉石亦是至刚至强,流水为何能够改变那至刚的玉石?
刚者,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看那熊熊的狼烟,点燃了男儿心中的热血,攻城的横木与炮石,云梯的长索,穿来复往的强驽,咆哮的。怒吼,天边的乌云,无不敲响了人们心中最为激进的鼓点,鼓点隆而有声,人们只想用所集结的最强势的力量,以硬碰硬,保家卫国。
两块石头狠狠相击,火星迸发,两只玻璃盏狠狠相撞,二杯皆碎。
国力皆伤,饿殍满地。
血流头断,家国已保,满身是伤的男儿从伙伴的尸堆上爬起,他们面面相觑:如是第二次,第三次,他们还拿什么来保卫故乡?!
男儿们哑然无声。
匈奴的狼烟仍会燃起,只有再度粉碎,粉碎了他们,也粉碎了自己。
但他们别无选取,长啸一声,抬起了自己的兵刃。
一个秀丽的身影从硝烟中走来,她含着笑,示意他们放下手中的兵刃。
她的身上汇集了天下所有的柔情。
她乌黑的长发,晃荡如春水碧波,她的身段如同河岸边柔柔的青柳,她的眼里永久有一波一波的柔情。昭君一人,抵兵戎十万。
她是昭君,昭君文弱,却以一己之躯,抵住了那万万千千落往百姓头上的冰冷刚硬的刀剑。
她含着笑,身后留一下一片温暖的风,风吹融了百年来的剑拔驽张,换成了一张张和蔼的笑脸。
她用她的柔救了天下。
昭君的故事广为天下流传,为后世流传,直至唐朝,太宗李世民厌恶“汉武穷黜,劳民伤财”,却采用怀柔之法,安邦定国。
沧海桑田,回首望去,桑田交换,沧海依旧。
不必要的硬碰硬只能换来更大的损失,为何不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丝丝入扣,宛转千曲?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讲究的便是一个以柔克刚,借力打力。
刚者横冲直撞,而柔者只需轻轻衣带飘风这么一带一拉,便能将蛮力化解全无。
中国哲理精义之一:以柔克刚。
牙齿是坚硬的,成日以硬磨硬,却只有掉光的下场。舌头虽柔软,却能够完好无损,就在于其柔能够安身立命,能够在坚硬的牙齿之中宛转环绕,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处安身之所,加之时日渐久,日夜消磨,致使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在这变幻的世相之中,我们才能够长长久久的安定与立足。
以柔克刚,这个世界才真真正正一片安宁与完美,满足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