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收集8篇)

时间: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1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非常之感人!

节目在一首优美的英文歌曲声中缓缓拉开帷幕,由年轻帅气的撒贝宁哥哥跟清纯美丽的张全宁姐姐进行亲情主持,内容风趣而幽默。

第一课孝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因为受到父亲为他灌钢笔水的启发,他用了30年的精力创作了童话书——《故事大王》。他儿子小的时候,郑渊洁给他买了最爱吃的对虾,父亲当时不舍得吃,留给自己心爱的儿子,没想到儿子对郑渊洁说:“我不要,父亲!你要把虾乖乖的'吃掉!”

其实,爸爸、妈妈一直都在为我们着想。等你长大了,变强壮了,你就好像是火车头,父母是车厢,到那个时候,就是你要报答他们的时候了。我们要让他们幸福,给他们美好的回忆跟最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爱

我国著名的摇滚乐队主唱秦勇。因为他的儿子儿时查出一种病,常人简单的动作他却需要无数次的尝试。父亲依然辞掉了蒸蒸日上的工作,专心的陪伴着儿子,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大珍珠为有秦勇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说下辈子还做秦勇的儿子。让所有的人感动的热泪盈眶。也让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第三课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尊敬长辈、主动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好学生。

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每一位同学,做到百事孝为先,博爱、礼让。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2

每年的9月1日,我都会如约观看“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主要由王亚平、朗朗等“老师”给全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上课,讲述的是关于“梦想是学习的动力、有梦想才有坚持、有梦想才能出彩”等方面的内容。

其间的一幕幕励志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时让我伤心得几度哽咽,有时让我惊喜得欢呼雀跃,有时让我惋惜得长吁短叹,有时,又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瞧,一位一出生就患智障和严重自闭症的同学,原本无法与人交流,经过他妈妈的不懈努力,如今上初一的他,不仅学会与人交谈,而且可以用钢琴演奏许多中外名曲;一位热爱舞蹈的美丽女教师,在地震中失去了可爱的女儿和双腿,她安上假肢后,依靠顽强的毅力,苦苦地练习走路、旋转与跳跃等动作,并练习轮椅舞,完成了自己重返舞台的梦想。

这些真实的励志故事,引起我的深思:有的人因为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看了那位廖智老师的经历,是不是自惭形秽呢?人家在废墟里求生,失去了双腿依然不放弃梦想,你尚且双腿健在,又该作何感想呢?

再看看吧,一位魔术师,能与平板电脑里的人交谈。魔术师先叫醒电脑里的人,再给他倒牛奶,电脑里的人又回赠了几块面包给在舞台上的魔术师;一位老师发现了气流中隐藏的.科学秘密,做出的纸飞机,能够利用气流,永远不落地在板和空气之间飞行,令纸飞机“活”起来。

同时,这些奇妙的科学现象,也吸引着我们去探索、解开知识的奥秘。奇妙的东西离我们不远,就像气流,不就是空气产生的吗?而它,虽是无时不刻存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最普通的东西,但研究过它的人又有多少呢?

上完这一课,我的梦想越来越清晰,仿佛听到:梦想正站在不远处金光闪闪地向我招手:快来,快来!又仿佛看到:梦想,正与我携手周游世界。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3

今天晚上不到八点我们一家人就端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准点播放。

整台晚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节目内容异彩纷呈,又充满了教育意义。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如今已经95岁高龄的郭德贤老奶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摧残和磨难,但说到“国旗”和“祖国”的时候她的脸上和眼神里还是放出了光芒,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95岁高龄的郭德贤老奶奶还清楚的认出自己的战友,说到自己受难的战友她还是不能自已,留下了热泪。该是一份怎样的深情会让她对“国旗”对“祖国”对“战友”有如此深沉厚重的情感呢?

看完节目,我心里就有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江姐在狱中得知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和狱友们亲手绣一面五星红旗?为什么登峰队在历经生死登上珠穆郎朗玛峰的那一刻,一定要把五星红旗埋在山顶?而又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五星红旗在月球上永不褪色?为什么澳门濠江中学的校长杜岚在澳门回归前,力排众议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学校的上空高高飘扬?

说实话,我的心里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但在提笔写这篇文章时,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他们都是一个原因——热爱。他们都深深的爱着中国这片热土,他们都希望自己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能和祖国共享,他们想向全世界人宣告我们中国有多么强大!想到节目中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我心潮澎湃,真羡慕这些英雄们!他们能用自己的实力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多么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做出一些成就,可以骄傲的说:我代表了自己的祖国!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文章写完已是深夜了,但我却睡意全无!第一次因为“五星红旗”这样热血沸腾!

我想大声说:我爱你五星红旗!我爱你中国!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4

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对爱国进行了诠释。

在我看来,承担责任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角色不同,责任亦不同。在这次疫情中,年迈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带领晚辈们抗击来势汹汹的病毒。已经退休的他,选择义无反顾的承担,可以称之为伟大;医护人员们冲上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警察叔叔和阿姨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持秩序,保护着我们财产和生命的安全;还有数不清的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国,不分昼夜的坚守,是阻碍病毒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普通老百姓,责任就是在家里好好的憋着,不给国家添乱;还有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责任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各个领域的有志之士,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中,敲击出时代的最强音,勇于承担责任的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但请你们也要好好照顾好自己,看着你们受伤的视频,我们心疼啊!

这次疫情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要保护动植物,爱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万物皆有灵,皆为吾友。既然他们是我们的朋友,那我们就有责任保护他们。

承担责任时易时难,但从不后悔,。“让风将我吹回所来之处,但求相随,腾空而行。”国家两个字,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眷恋。如果中国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那么中国必是一轮炽热的太阳。

余光中曾说:“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是,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勇于承担责任的英雄们,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努力成为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5

也许梦想是纯的,也许是无限的,梦想是可以超脱的。梦想如风一样吹拂过我的脑海,在梦想里面人是渺小的,也许我们太过于渺小。--题记

每年九月,都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不论年级高低,大家的第一-课,永远都是相同的。这节课承载着将近两亿学生及其家长的期盼,大家都坐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观看这节课。这节课就是《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为四节课,分别是“梦想”、“奋斗”、“探索”、“未来”。节目中率先登场的是一位重量级嘉宾——成龙。成龙说起自己能坚持用生命演戏,是因为心中从小有个英雄梦。他从小就很有正义感,喜欢打抱不平,立志长大了一定要当英雄。而他曾经却看到,有的小鲜肉艺人,手上长个刺就嚷嚷喊痛,一圈人围着安慰关心,成龙大哥在旁摇头叹气,开着赛车飞撞嘹望塔,从21层的大厦楼外墙,上速降,连续3次飞跃在十几米高的树间…,无数的危险动作,成龙都亲自上阵。眉骨受伤,鼻骨撞裂,眼角受…,,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演员有演戏的梦想,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他们的梦想就是“我要读书”。纪实摄影家解海龙讲述了当年自己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都是我们记在脑海里的照片人物,每一-张照片,拍下的不仅仅是他们人体,更是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对学习的渴望。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会有无数“拦路虎”,你要禁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努力培养自己,他日,中华的骄傲定会有你的一-份功勋!一种梦想就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知道,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活的精彩!

《开学第一课》让我收益匪浅,世界_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相信不久后我们的祖国会更美丽;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6

今天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的副校长为全校学子举办了开学第一课活动,副校长的嘱咐让北交威学子们谨记于心。

从大家迈进大学门槛的那一刻起,请忘记自己的过去——忘记自己的高考成绩,忘记自己以前所取得的荣誉,忘记你在高中时所处的“地位”。

不管大家曾经有多少荣誉,尤其是高考的分数,忘掉就好,从此不要再提。

从这一刻起,我们和身边的人,完全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以往的领先优势和落后差距,一笔勾销,全部清零。如果我们放不下过去,依然沉迷于既往的优秀,或者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找不到自信,那么,这个大学我们很可能会很失败。后面发生的一连串变化,可能会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打得晕头转向。

所以副校长希望我们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发图强,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在教室的同学们都戴着口罩认真的`聆听副校长的讲话,巍巍交大屹立百年,在风雨中愈加焕发活力,副校长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大学,闫学东领导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学,大学是我们修身问道之地,我们应该传承交大精神,以校训“知行”为准则,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立足于交大,将中国青年的创新、拼搏的品质传播到世界。

在报告厅的同学们也都戴好口罩认真的聆听副校长的开学第一课,副校长的讲话展现出的家国情怀,让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应当有‘冷板凳’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每一次测试,将我们的实验、科研工作扎根在大地上,解决国家的‘卡脖子’问题、前沿问题,建设祖国的绿水青山。”

副校长的讲话让大家受益匪浅,每位会计专业的同学也希望自己能够恪守知行的校训,不负老师们的期望,不负国家对新青年们的栽培,每个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7

今天央视一套直播了《开学第一课》它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有“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讲述一个个真实的长征故事的让我们回顾长征时期。

首先第一节课讲的是“信念不移”99岁老红军胡正先爷爷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长征途中,胡正先爷爷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雪山上忍饥挨饿48天,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让我知道了要坚定信念,向目标前进,定能取得胜利。

第二节课讲的是“勇往直前”,是贺炳炎叔叔的故事,贺炳炎叔叔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在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这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贺炳炎叔叔竟然忍了下来,这是让我们敬仰的。

第三节课讲的是“百折不挠”一位著名指挥官的女儿讲述了父亲在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她还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鞋,踏着这样的草鞋走了240里的路,相当于绕体育场300圈,在最艰苦的时候,红军们一人一天的口粮只有一颗黄豆,红军以超人意志力克服血肉之躯极限。

最后一节课讲的是“坚持不懈”是航天员王亚平讲述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TFboys一起高举国旗,和同学们一起唱过歌。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肩上,作为21世纪的我,一个小学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份精神,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登高峰,使祖国更加强盛,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750字篇8

中华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不论是别有内涵的方块字、名垂千古的诗句,还是精湛无比的传统技艺,都有一番风味。

《开学第一课》第一节主题是字以溯源。从仓颉创字到甲骨文、金文、篆书,渐渐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中间经历了几千年啊!可是它却经久不衰,还在逐步的发展进步—从繁到简。尽管世界上的语言种类很多,但却不像我们中国汉字这样变化万千,意蕴深厚。

第二节主题是武以振魂。一场武术配朗诵《少年中国说》的表演让我感叹: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又正直的精神,再与《少年中国说》一起表演可真是令人感到浓浓的中国色彩!

第三节主题是棋以明智。几个月前一场被戏称为人类与机器人的世纪大战,以青年棋圣柯洁的惜败而告终。其实不管谁赢,都是人类的胜利。第一,机器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人类十分聪慧,到头来还是人类赢了;第二,机器人并没有情感,即使它胜利了,它也不会激动、欢呼,仍旧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唯一的情绪也就只是中央处理器发热而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四艺中,就有棋这一技艺,其变化之多令人无法想象。不过,如果现代人的`智慧结晶——机器与科技碰撞而擦出的火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第四节主题是文以载道。米斯巴教授的演讲让我大为感动:她的老师常敬宇及他的爱人杨老师为了弘扬中国文化,放弃了优渥的条件来到巴基斯坦教中文,杨妈妈为了她的孩子们,忍着疟疾带来的痛苦坚持上课。帮杨妈妈去拿草药的路上,汽车输油管堵塞,米斯巴为了争取给杨妈妈治病的时间,不顾一切用嘴硬把异物从管子里吸了出来……

我们中华的文化是如此之精彩纷呈,可是却因没有多少人关注它而渐渐没落,有被超前科技取代的危险。我以后一定要多多努力,让中华文化再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