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地心引力》观后感(收集8篇)

时间:
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地心引力》观后感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1

我们全家去看《地心引力》,在电影院里这部电影格式非常火爆的一部著名大片,讲的是美国的一艘火箭飘落在太空上,无法回去,就在他们精心修理火箭的时候,背的火箭碎片就突然来袭,让我感到惊讶,因为是3D的影片,让你感觉在太空好像一样,那碎片像流星,好像人的打中了自己的眼睛,让我们大吃一惊,然后由一名航天员因此死亡,之上下了一男一女,在他空飘着,那个女人的氧气筒快没有氧气了,所以他们现在是身受难镜,无法脱身,只能在太空飘来飘去,他们看见了有一家荒废的火箭,他们连忙过去,但是在途中那艘会见上面漂浮值很多人的尸体,突然出现了,把我吓得不行了。

他们很快到指挥舱,不过在中途那个男的没抓紧,就飘走了,是剩下了那个女的,她到了指挥舱,因为这里的线路不是很好,就冒出了一两个小火球,她没有注意到,所以就到了开火箭的地方。在那里她看了一下火箭指导手册,就准备开火箭了,不过就是现在或经开始警报了,他立即的把火箭分开了,免得这里被火染上,她就开始开飞船了,看到了我们的天宫号,她准备驾驶着我们的天宫号回祖国,但是他现在驾驶的飞船没燃料了,所以他只能出来,自己飘过去了,终于飘过去了,进入到我们的天宫号里面,但是他不认识中国字,所以就不会开了读后感,在这里说一下,没文化真可怕,以后美国人要好好学习中国字,所以他只能乱恩了,这回终于开回了祖国,不过这艘会见快被冲击力化成灰烬了,然后有掉落水里了,他幸亏会游泳,这样才保住了性命,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这部影片才知道女人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干的。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2

最近一段时间大片真多,而我也被那一大一小两男人带着一起享受了几次IMAX之旅,确实很震撼,觉得我也渐渐爱上看电影这种活动了。而且看完后我们一家子进入了一场深刻的讨论,我和小宝约了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所以也要老实兑现,做个表率吧。

《地心引力》讲述了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以及航空新手赖安·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在出舱工作时,飞船与空间站发生爆炸,同行丧生,两个人是如何在缺氧、失重、与外界丧失联系的情况下回到地球的故事。

关于电影方面的诸多感受,理解,认知我是属于迟钝型的,而最初对《地心引力》的期盼也是缘于那一大一小的大力鼓吹,对电影我最多只能算是他俩的跟屁虫,多数时候完全不能理解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含义,需要一个专职人员在旁边给我解释,随时回答那些可能会被认为愚蠢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看电影的兴趣,因为一部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剧情本身,看电影的那一段时间就是一种和平时隔离的时光,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节目,你可以在那一刻忘记掉你是谁。

片头整个太空的风景很美很震撼,3D效果也好到爆,整个影片的过程让人一直处于紧张纠心中,感觉这心脏一直就和主人公一起挂在了太空里,随时有覆灭的可能。好几次那些卫星碎片飙过来的时候我不自然就拿手去挡眼睛了,果然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在家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也让我越来越依赖于IMAX的效果。

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一共只有两个主人公的片子,而且其中一个在影片不到1/3的时候就消失在了太空里,接下来的就是一场独角戏,而我居然也看得紧张非凡,片子里有些惊悚的境头,以至于小宝一直嘀咕着,这简直就是恐怖片嘛。而我其实也有同感。

直到电影结束,我心里仍然很空,觉得在剧情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只是确实被外国片那人性的光辉给感染,在生死之间,勇敢的把生的机会拱手传递,坦然面对浩淼的太空。在面对困难时,把人性的脆弱真实的体现,但最终人的本性,还有那些人性里光明的东西唤醒了一个人生存下去,不怕万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我想如果是我,一定是绝望了,而瑞恩也曾绝望,但那些生命的语言最终还是让她拾起自救的勇气,从容面对。

另一方面影响带给我们许多科普方面的信息与知识,给了我们一个失重状态的想象,以及空间战,天空一号,神州号一个相对具体的印象,以及在失重状态下的一些和平常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等等,这是影片给予的另一个收获。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不管如何,此片还是值得一看的,这观后感是写得不咋得,水平有待提高,但我会学习着每次都简单的写写,相信每次进步一点点,哈!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3

观看《地心引力》的那一天,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为十几年的世事沧桑都过去了,我从不相信还有什么能比奥运会里那些运动员们更值得令人佩服。

当然,我知道我错了,电影开映还不到那么10分钟。当我见到太空中因卫星爆炸的碎片撞到而废弃的太空站上仅存的两名宇航员漂浮在太空中,一位因没有办法而在太空中不停的旋转。直到后来另一位宇航员找到她一起上国际太空站时,又突然发现推进器没有多少气,而氧气罐里的氧气也所剩不多了。在这危急的时刻,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希望而是一起向那儿冲去的那一幕,令我震惊。

那时候,我感觉在当代生活的人大多数都缺乏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当我看到他们在那十万火急的时刻,为了让女宇航员瑞恩能登上废弃的国际太空站并借力靠近中国的太空站天宫一号,男宇航员马特放弃了生存的机会,飘向茫茫宇宙。在彻底消失前,他通过无线电鼓励瑞恩,一定要返回地球,绝不放弃。这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因为即使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把握住,不让机会给溜走。后来,女宇航员瑞恩历经各种困难,近乎绝望。在濒临死亡的时候,马特的幻象让她再次振作起来,最终登上了中国太空站天宫一号,并驾驶神州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而在影片的最后,我看到瑞恩爬上了湖岸。因为不适应刚刚找回的地心引力,瑞恩踉踉跄跄走在泥地上,像极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因为她克服了恐惧,克服了困难,她选择了勇敢,选择了战斗,她的重回地球成就了一段传奇,象征着人类坚强意志和高超智慧的胜利。在无边的黑暗和深深的绝望中,瑞恩绝不放弃的精神鼓舞人心。电影告诉我们,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的精神,是生命的真谛,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因为小时候,我们总是怀着厌学的心理去学校学习,而导致心思不在学习上,成绩也越来越差。这是我们的心态问题,在上初中以来,我在每天慢慢的调整我的心态,尽量事事都往好处想,而不抱着自暴自弃的心理去读书、去学习。后来我就发现,这样的心态不仅能让我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让我越发的喜欢学校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在学校比在家里还更加的开心。我想我以前就是缺乏自信心,所以事实都不敢去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卑的心理,才发觉已经晚了。从现在起,我要培养我的自信心,想成功之路迈进,不断的改进,相信以后的我一定会比以前更出色。

实际上,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困苦无处不在,生命因为顽强和坚韧才显得如此美丽动人。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当我们面临挫折,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永不放弃,我们就可以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一个的胜利,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充实而美丽。我们一定要坚持永不言败的精神,来创造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传奇。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4

作为一部太空题材的影片,《地心引力》不愧是一部令人感慨万千的新颖之作。正如《综艺》所述--“没有外星人,星际空间的大战,也没有反乌托邦情节的设置,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最不利的环境下,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但这却构成了十分紧凑的90分钟。”实际上,乔治·克鲁尼饰演的马特只占据了影片1/3的时长,剩下的时间,我们看到的是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瑞恩在(幻想中的)马特的帮助下成功回到了地球。

我想,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在走出电影院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就仿佛和女主人公瑞恩一起经历了一场生死奇遇。当人所处一个寂寞、黑暗的空间里,会有着怎样的绝望和恐怖?这部影片给了我们答案。瑞恩作为宇航专家,无疑是成功的,但她的私生活却令人惋惜--单身母亲,女儿四岁时就不幸摔死,自己一直陷入悲伤中走不出来。这次瑞恩在太空中遇到的事故,对她来说也是让她走出低谷的契机。当她因为没有实际操作过飞行器想要寻死时,幻想中的马特给了她答案“你是想回到地球还是在这里等死?”于是,瑞恩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对照着手册进行操作。当她自言自语地说让马特转告女儿她为女儿感到骄傲时,我们知道瑞恩已经走出了阴影。回家后,她一定可以不再闷头开车,去欣赏周围的美景了。

当瑞恩坐上中国制造的飞行器,冲进大气层,忍耐着高热时叫到“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只有真正迈出了步伐,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我们只是缩在黑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那等待我们的只有死亡。即使我们去争取了没有成功,我们也可以享受到过程的美好。

在影片结尾,看到瑞恩因为不适应重力踉跄着爬起,最后终于站立在大地之上时,我感动地笑了,眼泪划过了脸颊。瑞恩已经重生了!我知道,我也会找到生活的力量,面对困难,学会不再退缩。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5

期末检测结束以后,为了缓解我们紧张的情绪,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和初二级部集体观看了影片《地心引力》。

男生,也许会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效和神秘莫测的太空,以及主人公惊险刺激的经历。但是,作为一名女生,我更侧重于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一种感情。

关于牺牲,关于信念,关于母爱,关于友谊……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震撼绝不只有荧幕上的神奇太空,更是这些感情,让一部科幻电影充满了人性色彩。正是这些感情,让我人不看下去。

其实我没有男生那样对科幻电影十分痴迷,更谈不上喜欢,但是,是什么让我看下去了呢?

当电影里面的斯通博士讲述着自己女儿死去的事时,我的眼泪并未掉落;但是当她即将入睡,诉说着即将去见女儿时,我的眼眶却湿润了。这是怎样的绝望啊,当人们面对死亡时,首先想到的是否是自己的至亲。斯通博士的压抑,她面对着女儿的离去却并不能挽回什么,这是否是一种无奈?面对死亡的'无奈?

我觉得电影中的克沃斯基令人痛恨,他虽是为了同伴的生存而选择牺牲,但是对于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让她再次放手时多么的残忍?她未能有机会救自己的女儿,却在拥有救同伴的机会是被迫放手,这种痛苦谁能想到?我承认,克沃斯基是理智的,在死亡面前,能活下去就是最主要的。但是,我宁可选择毫无可能的救他,也绝不会放弃他!亲手放任同伴死去,这对谁都是一种残忍,尽管最后女主人公成功活了下来,她对生命的渴望令人动容,但是我始终相信,同伴的死去,对她来说永远是一个隐痛。

影片的最后,女主人公爬上沙滩,面对的是生和希望,令我再次动容,这是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是新的希望!

总之,这是一部男生女生都十分适合的电影,要想了解更多,不妨去搜寻这部电影看看,相信你会陶醉于它的神奇!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6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在影院里看到的最好的、效果最棒的IMAX3D影片,没有之一。当我从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似乎还完全沉浸在浩淼无垠的太空中,仿佛旁边就是漫天的黑夜,仿佛整个空间里有两个人还在一直飘着,我们还在想如何让他们抓住太空站活下来。仿佛空气中真的会有像子弹一样的碎片正面扑来,很可能击中自己的胸口。阿方索?卡隆才能真正的造梦大师,他实现了好久以来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而超大号的IMAX屏幕,让梦想更真实,仿佛触手可及。如果说,今年到目前为止,真要我推荐两部最值得去影院看的片子的话,首推《地心引力》,再推《环太平洋》,而且一定是IMAX。

有很多人肯定是要质疑这个故事本身过于简单,比起同种太空空难题材的朗·霍华德的《阿波罗13号》显然要单薄得太多,但这并不影响它给我带来的感动,《地球引力》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把一个格局如此之小的故事借助特效的力量讲得如此气势磅礴、力道十足。它把人类面对极端状态、面对死亡的恐惧,所能有的一切肢体的、言语的行为全部真真实实地呈现出来了。乔治?克鲁尼不放弃自己的同伴,寻找生的希望,每一次镜头都带着一张笑脸,支撑着两个人共同前进,在直面死亡的袭来中,他还在感受着太空所带来的美与震撼,甚至当他松开绳子扣子让桑德拉?布洛克活下去时,还是一脸的帅、一脸的美好,生命就到这吧,我已经见识过别人未曾见过的至美了,再多活下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而全片的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更是最直接呈现出在太空遇难中一个宇航员的真实状态,由恐惧到冷静到鼓起勇气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面对桑德拉?布洛克的时候,我的整个人的情感完全被调动了,陪着她哭,陪着她笑,总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笑,人果然是个复杂的动物,你从来不可能把你自身的种种情感彻彻底底条分缕析,反而是多重感情的交织,然后混杂成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情。最能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大喜或大悲,反而是极端状态下最朴素、最真诚的表达。都已经记不清桑德拉?布洛克最后坐在天宫一号返回舱里是有多恐惧,又是有多希望,但是那种熬过极端环境存活下来对生命本身的感激之情还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所以,最后15分钟左右艰难的求生之路,让我一直坐在影院里直到字幕都结束了,才回过神来,好像我也才刚刚着陆一样。

也只有好莱坞才能有这么成熟的电影工业,《地心引力》显然就是流水线上优秀的成品。阿方索?卡隆的运镜让这个优秀成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极致,让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太空慢慢向我们敞开它的神秘,让整个在屏幕前方的人都完全陷入了一片黑夜的太空之中。长镜头的长驱直入、主观镜头配合着桑德拉?布洛克真实的呼吸声打探着一个完全未知的外部世界,开头的超高难度的旋转镜头又让我们充分地去了解太空的每一个不能被找到的方向,我们所能感到的除了深邃,只能是人的渺小,漫太空的星辰和地球表面的微光、极光等等,简直就是复活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一切都太美!太美!太美!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7

刚学了《梦圆飞天》这一课,承老师就给我们看了《地心引力》这部电影,引得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赞叹:“哇!这片子真不错!”

故事讲述了美国宇航员瑞恩·斯通在太空中九死一生,最终通过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驾驶中国飞船飞回地球的怀抱。整部片子可谓是悲喜交加,时而让人感动至极,时而却让人捧腹大笑。

有一个情节不知大家注意与否:虽然多次遭到宇宙碎片的袭击,但瑞恩每次都能冷静地分析情况,并应对自如。就在进入“联盟”号飞船却点不了火时,她失去了沉着冷静,关闭了氧气与照明……迷茫中,瑞恩仿佛看到为了救她而飘走在宇宙中的同事也进入了飞船,并指引她从死亡的边缘走了回来,还告诉了她如何运用反推力自救……突然醒来的瑞恩重新打开了氧气和照明,重新见到了希望的曙光,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要活下去!看到这儿,我的眼里不禁充满了泪珠,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它是热的。

还有一个地方让全班笑得吵翻了天:一进入中国飞船,瑞恩就呆住了,因为飞船里全是中文,她根本就看不懂,只能通过模拟飞船上按钮的位置来大概理解方方正正的所表示的意思。最终通过记忆让飞船启动了起来,回到了地球,回到了苏黎世湖的家。看到这,我还是蛮为是一个中国人骄傲的,造出来的飞船能让一个不识汉字的人重新返回地球,还是挺厉害的(虽然离现在还远了一点)。

影片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勇敢的瑞恩·斯通,与她一起在宇宙中探险。奥斯卡大奖也是名至实归。

《地心引力》观后感篇8

看电影这回事,约摸也是有眼缘的。地心引力这部神作,一开始我就有些不太感冒。在豆瓣看完一水的五星影评,心里半丝波动也没有。去影院买票时,本来也是准备看雷神2的。未料突然接到朋友F君的电话,说她正准备看3DMAX的引力,挂了电话顺手刷下朋友圈,发现朋友圈也是引力归来观感。买票时就犹豫了,小手一抖,就买了引力。

进场以后电影院里人并不多,大概上座率是三分之一的样子。看了一气乱七八八的广告,终于开始放了。屏幕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地球还有艘小小的飞船,隐约能听到有人说话,但是一直听不太清,由于这个听不太清的时间有点长,影院里开始有群众在愤怒的吼叫,搞什么鬼,把声音放大一些,还有热心人出去叫影院管理……

虽然后来觉得开始那种细碎的说话声是一种剧情需要,但真心有点略长了点。这个糟糕的开始导致我完全没感受传说中的“十分钟长镜头之美”,好吧,我也不知道什么叫长镜头……

尔后观影中我就开始不停的出戏了。

女主角在我看来整个就是没断奶的小娃娃。想起她,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她和马景涛大叔混合在一起的脸,“哦我没有氧气了!”“吟霜!吟霜!”在宇航飞船发生灾难以后,男主角想方设法要挽救她的生命,她一直就是笨手拙脚,各种出状况……还有不停地在太空中转啊转啊转啊……

说到男主角这又是另外一个槽点,乔治克鲁尼大叔,大概在全戏中出现不到30还是40分钟,后来全是桑大婶一个人的戏。这样的戏份,撑死了也只能算个第一男配吧……而且他最后死得也太冤了,整个一圣母圣父光环罩身,有时候看晋江小说觉得那些言情文女作者苏得不行,看了此片才知道玛利苏的新境界。在地球上有一票高帅富为你死心塌地要生要死算什么,上太空去舍身就义一回才叫苏值爆表。

至于那些物理学、太空学什么的智力硬商我就不提了。我也是看果壳看回来的,不装大尾巴狼。

观影40分钟我开始打瞌睡,50分左右时我开始顶着3d眼镜刷淘宝,间或看眼大屏幕。

影片后半段大概就是男主角为了女主角牺牲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她,自己去死了。女主角经过各种磨难终于登上了我们国家制造的天宫,成功返回地球。女主角进入天宫时全场终于小高潮了一次,她戳着手指按着各种中文按键不知所措时,全场开心地笑了。后来她平安返回地球,掉在一个大池子里,脱掉衣服从池底往上游的时候,后排传来一个哥们的声音“这电影要是这样结局也不错,在天上没死,回地球在水池里淹死,这才是传奇。”

我忍不住在黑暗中给这哥们抛了个媚眼。

地心引力是我本年度看过的最不能入戏的电影。平时看看什么《精灵旅社》、《金刚狼2》这种俗片我还能看到有资有味,间或流点眼泪,看完这个引力,我只记得中间有几次想站在影院椅子大叫,你丫神经病、你丫神经病。不是电影真的有这么神经病,而是心中一股欲结之气无地发散,只有大叫神经病才能散发这股郁气。

下次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