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后感 海洋电影观后感(整理3篇)
《海洋》观后感海洋电影观后感篇1
最近看了一部名为海洋的纪录片,印象很深。无论是出于画面的震撼,还是对于自然的情感迫使我写了这篇文章。
影片的开始是以波澜壮阔的海浪为启迪,一群小孩奔向未曾见到过的大海,它是那样的壮丽,那样的一望无际。而海洋到底是什么呢?影片就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开始了论述……
巨大的海洋中有着数以万计的海洋生物,更是有像楔齿蜥,鲎,海龟等这样的被誉为活化石的自然生物,他们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仅有一个的地球上,海洋便是他们的家,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随着影片时间条的过度,画面把我带入了海面下的世界中,成群的海蜇自由的浮动在水中,巨大而壮观的海蜇群却是真真实实的海洋生物,它们的美不可言喻。紧接着镜头又带我们回到了海面,穿梭在清澈海面下的海豚群,无拘无束,时不时的跃出海面,堪称华美,它们追逐着沙丁鱼群,这便是海洋中食物链的一个表现,依靠海洋而生的海鸟们也在尽情的享受着这场盛宴。海豚,海鸟,鱼群,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和冰蓝深邃的大海所交织而成的画面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金色的沙滩上,海豹们慵懒的享受着午后的阳光,餐后的海豚们也显得那样的平静祥和。体型巨大的鲸鱼用它们独有的,悠扬的歌声感谢着自然的赋予,这是大海另一面的美。
亦是波涛汹涌,亦是宁静祥和这景这美都是大自然所独有的。
新生命的开始,刚刚孵化的小海龟们要经过十多米的沙滩回到大海里去,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米,却是危机重重,海鸟们来享受这美好的午餐,而海龟却是命悬一线,只能一味的冲向大海,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捕鱼业昌盛,人类无情的将双手伸向大海,贪婪的索取着海洋中的资源。鱼叉,渔网,无所不用其极,亦是海洋中的霸主:鲨鱼,也不能幸免,浑浊的海水夹杂着大量的血液,一双双悲伤地眼睛带着无尽的怨恨让人触目惊心。鱼鳍,鱼尾只是他们所需求的,一条条残缺的身体被重新丢回大海中,慢慢的下沉,下沉,最后沦为海洋中的尘埃。()随后人类又将满是血腥的双手伸向体型巨大的鲸鱼,它们没有因为自己巨大的体型而渡过这场灾难,昔日的悠扬歌声也只得变成今日的哀鸣……
正如影片中老者所说的,许多生物用了几百万年去进化,却仅用了几十年就灭绝了,这便是人类对自然,对海洋所做的。大量的生活垃圾排放进了大海人们利用卫星看到了,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一只海狮面对着一辆沉于海底的手推购物车,眼中满是莫名与无奈。
整部电影没有过多的旁白文字,只是画面的剪辑与强大的视觉冲击便达到了电影的效果,并有着自己深刻的寓意,耐人寻味,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片子。
《海洋》观后感海洋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作业做得有些头痛,走到客厅倒了杯水,想坐下来看看电视,此刻想起了严守一的教诲,正想乖乖的挪步会自己的房间,继续折磨昏涨的头脑,身后传来了爸爸的声音:祺祺,这本影片你可以看一下。
爸爸喜欢找一些BBC、DISCOVER探索频道的纪录片看,平时我凑过去想跟他一起看时,经常会被他呵斥开去,理由是怕我搅乱了沉浸在影片里的好心情。今天他居然主动招呼我一起看,这倒是难得,我正好可以松弛一下大脑。
这是一篇探索占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蓝色海洋”的记录片,电影里的主角是鲨鱼和鲸类等海洋生物。
各种类型、颜色的海洋生物在静谧的海底遨游着。
镜头自然地向前、向后移动,使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在美妙的海底世界,然而捕鱼的人类的出现在了,打破了这种和谐。他们使用现代化的机械捕鱼,搜捕可怜的生物们。鲜血染红了大海。我看着奄奄一息的生物,正在做临死前的最后挣扎。只觉心中一震。人类对大自然做了什么?!我在心中反复的问。人们为了己利,不断的破坏着这个本是优美的世界。大量的生物如今以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了。我们如果还意识不到要保护环境的话,我们将成为葬送大自然的共犯!
除了展示海洋生物,渔民,影片里探讨了经济问题。不同的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不一致,所以他们对海洋的依赖程度也就不一样。对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首先要喂饱肚子,其次才能谈得上考虑环境问题。
这使我想起来了几年前,我跟爸爸去浙江奉化一个小渔村游玩时听到的故事。爸爸的那个厂长朋友,指着停在渔港的船,对爸爸说:这些船最远到韩国海域去捕鱼呢。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去捕鱼呢?有了地理常识的我当时很纳闷。
后来那位叔叔告诉我,我国捕鱼的人多,作业不规范,违规捕捞,使得优质渔场越来越少,而韩国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国家和渔民都很重视海洋保护,有些渔网是不能使用的,有些鱼即使你捕上来了,还得放回去。
当时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今天看了这部影片,我突然明白了许多,脑海里多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概念。
听爸爸讲,这部历时七年、耗资五千万欧元、堪称“史上最烧钱纪录片”,今年八月在国内上映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他是在微博上了解到这部影片的。
这部影片虽然没有《变形金刚3》那般震撼,但里面向我们展现的海洋生态画卷,展示了海洋的食物链,告诉我们人和其他动物都和海洋息息相关的,海洋中发生的事情也和我们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其现实教育意思是非常深刻的。
《海洋》观后感海洋电影观后感篇3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海洋》。我看到蓝鲸、大白鲨、海豚、海象、水母、章鱼、小丑鱼、梭子蟹……在那深蓝色的家园中,追逐嬉戏,生息繁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富有生命力。我被轻而易举地带进了海洋的世界,海的唯美、海的.灵动、海的柔软、海的深沉。各种姿态,穿过屏幕,通过眼球,传达至我的脑海,竟迟迟难以忘怀。然而《海洋》带给我的,除了超美的视觉震撼,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残忍行为深深的反思。
《海洋》的前半部分,以展示海洋生命的多彩绚丽为主,譬如那巨大的沙丁鱼群,在鲨鱼的追赶下,疏密有致的排列组合,迅速地变幻出各种状态的美;又如那成千上万的海鸟,如箭雨般扎进海水中捕食的健硕之美;再如那成群结队的海狮,被鲨鱼追赶捕食而后为同伴的阵亡而闭目哀歌的悲凉之美……这一切,看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震撼的画面,而对于海洋生命来说,它们是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也处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们的捕食虽然残忍,但这是它们的生物链,自然之规则不可逆转。我们且悲且叹之,但它们的世界,我们是无权干扰的。正如小海龟与秃鹰的故事一样,游客不忍秃鹰吞食打探敌情的小海龟而出手相助,最后导致一大群小海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而惨遭鹰群吞食。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若任性伸出援助之手,终将违背初衷。即便如此,好心做错事犹可饶恕,而有些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海洋生物痛下杀手。
在《海洋》的后半部分中,唯美和谐的海洋生态不复存在。随着人类的入侵,海洋垃圾一再的驱赶着海水中的居民。不仅如此,围猎、杀戮、剖尸、解体……似乎要等那深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人类才能停下那充满血腥的双手。这将是怎样一种悲哀?导演在影片前段部分缔造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在人类狠心地将猎捕的鲨鱼去鳍切尾,然后扔回海底苟延残喘的那一瞬间,支离破碎了。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啊,人类怎能对它如此残忍!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导演唤醒了人类心底的良知,是的,这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心灵的震撼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知已经使多少物种灭绝或即将灭绝。此时,我仿佛听见鱼儿们在对我们呐喊:“人类,觉悟吧!不要再滥杀和污染了,赶快停止这一切吧!让我们成为朋友,和睦相处吧!”不敢想象当海洋被污染,生物灭绝,海洋变成一潭死水、臭水,海洋不再提供光合作用,不再生成氧气,人类只能逃离地球(假如能逃得了的话),真正的末日的来临取决于人类对自己欲望的控制程度和对地球的爱护程度,如果不爱护海洋不爱护地球,真正的灾难迟早就会来临,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