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例(3篇)

时间: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篇1

[关健词]消化性溃疡;阶段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074-02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科常见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在溃疡愈合后减少或消除其复发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出血等并发症仍较多见[2]。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资料显示,多数消化性溃疡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者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3]。

1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科收住消化性溃疡病患者126例,其中男86例,女40例,首次发病入院88例,再次入院38例,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单日入院者为观察组,双日入院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有效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疾病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2方法

2.1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加强健康教育,派有经验的责任制护师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的不同,结合口头、书面、发放宣传资料等一对一地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1次/d,20~30min/次,共1周(标准为患者能复述健康教育内容)。通过交流,反复讲解,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提问和复述,使患者对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形成具有个体差异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4]。

2.2阶段健康教育内容

2.2.1入院阶段指导患者入院后,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环境的陌生,易产生紧张心理,责任制护士要热情接待,自我介绍,并介绍主管医生,告之呼叫方法,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探视陪护制度、查房制度、入院须知等;同时安慰患者,减轻其焦虑心理,协助患者作好各项检查和化验,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2.2.2治疗阶段指导

2.2.2.1疾病介绍:向患者讲解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告知患者需要完善的化验检查,如胃镜、钡餐等,以协助诊断、治疗及护理。

2.2.2.2药物知识介绍:向患者介绍主要用药的名称、常用剂量、用法、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一日剂量在睡前服用。告诉患者如出现头痛、头晕、疲倦、腹泻及皮疹等反应时应及时告诉医生,以便进行对症处理。胃黏膜保护剂如:果胶铋、硫糖铝应在餐前30min服用,服用前者时告诉患者,大便颜色是黑色的,应与消化道出血所致的柏油样便鉴别。服硫糖铝片时嚼碎或打成粉服用,告诉患者,此药能引起便秘、口干、皮疹、嗜睡。乳剂给药前应充分摇匀,避免与奶制品同时服用。服奥美拉唑可引起头晕,告诉患者用药期间避免开车或从事其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2.2.2.3饮食调护: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可有效避免疼痛的发作。在溃疡活动期,伴有少量出血时,宜少食多餐,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饮食不宜过饱,少量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同时唾液可稀释和中和胃酸。宜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症状较重的病人以面食为主,因面食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且含碱,能有效中和胃酸。避免食用生、冷、硬和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头、韭菜、芹菜等。避免食用浓茶、辣椒、酸醋等,以免诱发或加重溃疡。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

2.2.3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引起和加重溃疡病的相关因素。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凡事随遇而安,把身体放在首位,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戒除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嘱患者慎用或勿用致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咖啡因、泼尼松、地塞米松、消炎痛等。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能自行停药、间断和减量,减少复发。定期复诊,若疼痛节律、性质发生并加剧或者出现呕血、黑便时应立即就医。

2.2.4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病的知晓率(表1)。

3结果

3.1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知识的掌握

通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各种检查化验及用药目的和作用,增加了医疗透明度,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通过讲课、交流指导和提问,增加了护患接触和了解,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4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溃疡的形成与各种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急、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等。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1]。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特点是反复发作,在溃疡病愈合后减少或消除复发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如不重视预防和正规治疗,出血等并发症仍较多见[2],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使患者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该病的相关知识显得十分重要。我科派有经验的责任制护师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对该病知识知晓率的不同,实施具有个体差异和针对性的教育计划。结果表明,应用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4]。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2-219.

[2]吴建军.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26(6):399-402.

[3]李玉芬.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15-16.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士;掌握现状;调查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1],在护理过程中逐渐的将健康教育引入进来。因此,本文对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126名护士中,76名为护理管理者,50名为非管理者。护士的年龄为21岁及以上者有35名,31岁及以上者有54名,37名为41~52岁。护士的护龄不高于5年者为15名,34名护龄为6年,35名护龄为11年,42名护龄为16年。60名为中专学历,42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本科以上学历。24名为护士,68名为护师,44名为主观护师以上。126名护士的年龄、学历及职称等,均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

按照健康教育知、信、行三级目标的理论模式,对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包括3个方面,即知识、行为和观念。使用本院自行制定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包括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表,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实践。调查主要为医院,与个人一般情况,及健康教育知识,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评估、计划,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共计20题。答对题目总数,即为得分的计算,总分20分。及格分数的设定,在正确回答题数中,占60%,即12分为及格。同时,此问卷调查表,也可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及护士健康教育实践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的设计,经邀请相关专家,对内容效度进行评定后,进行预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从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情况上看,126名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总分为4~14分,其中15名及格,及格率为11.9%,健康教育的概念,有44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4.9%,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有45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5.7%,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有43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4.1%,42名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混同,占33.3%。126名护士得分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管理者得分为8.8分,非管理者为7.7分,护理管理者明显高于非管理者,以P

从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看,126名护士中,47例认为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康复,无显著的作用,占37.3%,66例认为健康教育,可减少危险因素,或者消除危险因素,并可预防疾病、促使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占52.4%。

从护士的健康教育实践情况上看,93名未曾使用健康教育程序,占73.8%,即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进行评估,并拟定、实施教育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根据个人,或者科室经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般性知识教育为13名,占10.3%。介绍专业护士,进行饮食指导,及与疾病相关注意事项为80名,占63.5%。16名护士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其行为,占12.7%。

3讨论

在本组研究中,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度均较低,其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从客观原因上分析,主要因我国多数学校,未设立独立健康教育课程[2],导致大部分护士,无法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导致护士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自觉提供健康教育的观念,均较为缺乏。本组调查中,多数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及其基本概念,均尚不了解,并与卫生宣教概念,进行混同。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学习,使护士对有关循症医学,或者循征护理知识[3],进行了解掌握,并选择多种健康教育方式,以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及最科学教育方法,进而使健康教育由经验,过渡至科学阶段。

参考文献

[1]消化科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及患者健康教育认识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8-9.

[2]许莉萍,刘桂萍.不同职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60-262.

[3]张婕,黄婷婷.消化科及肝胆外科护士对肝硬化相关知识及患者健康教育认识的调查[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2):191-193.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文护理;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件入院,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及疾病相关知识.而且患者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加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稳定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尽快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身心尽早康复.现就此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展开探讨.

1健康宣教内容

针对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化及本地区病人教育的特点(文化层次低、住院时间长、教育人力及经费短缺等),制定了全程分期教育: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该过程贯穿患者由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细节

1.1入院教育入院时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作息时间、住院规章制度、防跌防盗等财产安全制度及各项检查的要求.能消除患者初入院的陌生感,明确住院规章制度,尽快适应住院环境,自觉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1.2术前教育术前教育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术野皮肤的准备、饮食、衣着、睡眠、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练习特殊手术、床上大小便、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压疮等。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强调术前戒烟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消除患者术前对麻醉、手术的恐惧及焦虑,要特别加强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情绪,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应对手术。

1.3术后教育术后教育主要围绕如何配合护理工作,防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术后、饮食、药物的指导,各种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减轻疼痛的方法(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区伤口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使用辅助器械的方法.详细讲解术后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1.4出院教育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药物、休息、功能锻炼、复诊时间以及应对疾病变化的方法。应在出院前1-2天完成,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机将作为此阶锻的重点。

2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

2.1个体化教育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大、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差的患者要反复耐心讲解,每次宣教注意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示范式教育,宣教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评估患者对所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鼓励患者复述或示范,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宣教内容,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对于文化程度高、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其了解自身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对于年龄相对小、缺乏耐心的青年病人,在健康教育中要加强趣味性,护士生动的表情、诙谐的语言更能够调动患者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2人文护理人文护理是将健康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用“人”的方法去对待病人、理解病人、关怀病人。通过观察病人病情、倾听病人的诉说,去感受及判断患者目前所需要的健康知识,而不是忽略患者的自身需求,一味地程式化教育.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还应让患者了解自己目前健康需求,自觉自愿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来,使每一个患者都能愉快、热情地构建及使用自己的知识。在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不要对患者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批评、申斥,而要对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多赞许、鼓励,使其感受尊重与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参与到健康教育当中来。除此之外,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病友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调动家属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协助、督导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来。对于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思想负担重的患者,可以找同种成功病例的病友来现身说法,共同交流治疗心得及体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勇敢接受治疗。

3讨论

3.1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通过适时按需分阶段的人性化、个性化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骨科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护理理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频繁地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真正设身处地地为患者服务,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满意度水平。

3.3拓宽护士知识水平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不仅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护理理论水平,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它领域知识,使患者获得更专业、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总之,人文护理及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重病人的感受及自身需求,因人、因病施教,能激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及效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牛欢欢,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0,5(7):1698-1699.

[2]王纯玲,杜如,徐生红,骨折患者按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