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收集5篇)
五年级教案篇1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81页的内容,这是一节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购物问题课,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发现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商家,发现购物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体验必要性
师: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
师:应用不同的比赛策略,比赛的结果也会不一样,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东西,常常推出优惠策略。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请看,新华都、新百姓和安盛超为了促销汇源果汁,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活动。[汇源果汁(1200ML)10元,小瓶(200ML)2元]
师:从情境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三种不同的优惠策略,怎样购物最省钱?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2.请同学们先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后再回答好吗?
出示问题:屏幕
①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②要买1瓶饮料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③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你会建议他去哪家商店?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老师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你们都可以当一个聪明的商家了。
师:请将的所算的结果填在书上81页,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再买1大瓶1小瓶怎么买合算?
师:你用的方法真好,大家同意吗?
3.买3大瓶3小瓶
师:看来我们买东西时还真得动动脑筋,仔细分辨,才能买到比较合算的饮料。那么淘气也有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他想买3大瓶3小瓶饮料,能帮他解决去哪家买比较合算吗?
生:(学生自主解决)
师:你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还谁有不同的方法?
师:你用比较折扣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真好!这也是我们购物时常用的方法。师:如果你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你准备去哪家买?
师:同学们都是聪明的消费者。
4.为每人准备约200ML饮料
师:一年三班有35人去游玩,李老师想为每人准备约200ML的汇源果汁,去哪个超市买比较合算?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算一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购买方案,我们都认为去安盛超市买5大瓶比较合算。
师:看来大家都是一个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我们以小组讨论下面这三个问题。
①说一说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②解决完这四个问题之后,你认为应该如何选择商家?
③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
全班交流
师:你们能说说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吗?(思路导航:分别算出各个商店需要的钱,再进行比较。)
师:说一说如何选择商家?(要根据商家的优惠策略和所要购买的东西来选择商家。)
让学生发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商家,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工具。
师: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货比三家)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货比三家――是我们在购物时常用的一种策略,其实生活的购物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优惠活动采用不同的购物策略。范例:购买酸奶
(1)出示酸奶情境图
师:大家爱喝酸奶吗?老师在超市中还发现这样同一品牌的酸牛奶。请看――(课件出示)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如果你自己喝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如果再为你的家人带点,你会选择哪种?(学生自由说想法。)
(2)解决买1升,1.5升酸奶分别有几种买法的问题。
师:要买1升有几种买法?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师:大家同意吗?要买1.5升,有几种买法?
(3)小组合作解决怎样买2.4升酸奶合算的问题:
师:淘气要买2.4升酸奶怎么买合算呢?
(反馈学生不同的购物策略)这么多方法怎样做就能不重不漏?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并作好记录。
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作好记录(每组一张)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电子表格,数据有序排列)
②学生分组汇报,投影展示不同买法。
③引导思考: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买法?
(4)总结策略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买吧!你建议别人怎样买同一包装不同容量的酸奶?(在满足所需酸奶的前提下,同一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数学故事:(机动)
有一个人,要买带骨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结果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那人就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克?”卖肉的人一听,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不就是15元吗。于是就对那个人说:“15元一千克。”。如果你是买肉的那个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这些精明的消费者想一想吧。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学生说一说。
师:看来生活中的购物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我们换一下角色,你们来当精明的商人――家电城总经理。你为了促销,准备将原价3000元一台的“春兰”空调以每台2400元的价格出售。请你发挥自己的数学、艺术等本领设计一张广告,看谁的设计的广告最有吸引力。
首先是在“原价3000元”和“现价2400元”之间的创造性设计:
其次是对标题的个性化设计,有的学生打出了“惊喜价”、“好消息”的标题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五年级教案篇2
简易书立
学习目标:1.掌握锤、弯、折等基本小金工技术,掌握制作简易书立的方法并能动手制作出一个简易书立。
2.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体验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制作学习用品的快乐过程。
学习重点:制作简易书立的方法。
学习难点:校直和按尺寸弯折。
学前准备:教具、铁丝、小钉锤、钳子、尺寸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我们现在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书和资料也增多了,如果用书立将书直立在桌面上,看上去既整洁,用起来也方便,那该多好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简易书立。
2.板书课题:简易书立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利用基本线条制作物品。
1.教师出示书立,让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书立是怎样制作的。
2.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明说书立的制作方法。
3.教师随机进行板书。
截取铁丝
校直铁丝
弯折铁丝
整形
三、感知
课本
让学生感知课本上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加深印象。
四、动手制作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注意安全和工具的使用。
2.四人一组制作一对书立。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展示评比
1.各组把制作好的书立展示在展台上。
2.请学生评出做得最好的书立,它好在哪里。
3.指名说说制作书立的感受与收获。
4.试试书立是否好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六、拓展与延伸
1.教师出示各样书立让学生欣赏。
2.师:除铁丝以外,还能用其他材料做书立吗?
3.设计一个你喜欢的书立式样,并把它做出来。
板书设计:
1简易书立
制作方法:
截取铁丝、校直铁丝、弯折铁丝、整形
2
做
衣
叉
学习目标:
1.运用弯、锉等方法制作衣叉。
2.培养学生认真不怕困难的精神,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做衣叉的方法。
学习难点:弯和锉。
学具准备:教具、铁丝、钳子、锉刀、锤子、尺子长木棍等。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题:
1.把衣服晒在高处,挂、取都不方便,如果自己动手做一个衣叉,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板书课题:做衣叉
二、探究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衣叉,让学生观察研究。
2.提问:
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它用的是什么材料、怎么制作的?
3.指名回答以上问题,教师适机进行板书。
三、动手实践: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衣叉。
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评比
1.师:衣叉做好了,我们要来试用衣叉,看衣叉是否稳定牢固,若有松动,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2.个组评选出最稳定牢固的衣叉。
3.教师进行评价鼓励。
五、拓展与小结
1.师:如果没有木棍,也可以用竹竿代替。想想,如何在竹竿上固定叉头?
2.怎样制作一个两面带叉的衣叉,想一想,应该怎样制作?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2
做衣叉
铁丝、钳子、锉刀、锤子、尺子
长木棍
3
简易衣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制作铁丝衣架的方法和弯折铁丝的技能,并能自己动手做衣架。
2.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学习制作简易衣架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铁丝连接处的紧固。
学前准备:铁丝衣架、铁丝、半成品等。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课题:
1.师:衣服洗干净后用什么晾晒比较方便?(衣架)衣架的种类有许多,有木制的,塑料的,也有铁丝制作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用铁丝做衣架。
板书:简易衣架。
二、感知教材,讲解制作要领: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重点讲解铁丝弯折的方法和制作衣架的顺序及要求。
三、深化认识,掌握方法:
1.学生看书中的“制作过程”。
2.齐读制作要领。(课件)做衣架,要记清,调直铁丝。量画尺寸再弯折,架身要对称。架颈扎牢固,架钩大半圆。这样的衣架,平整,坚固、又美观。
四、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1.教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纠正制作中的错误。
2.重点指导弯折铁丝的方法。
五、评比总结,扩展延伸
1.展示评比。把学生的作品挂在黑板前的绳子上,让学生自己评,说说哪些同学做得好,好在哪。
2.讨论:自制铁丝衣架的意义,谈谈自己动手做衣架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制作衣架的方法,大家也谈了自己动手做衣架的感受,你们不仅说得好,也做得好,希望你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多动脑,多动手。
板书设计:
3
简易衣架
调直铁丝
架身对称
架颈扎牢
架钩大半圆
4有趣的线体造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线体造型,继续巩固尖嘴钳、锤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插、交叉绕、弯折的基本技能。
学习重点:学会用铁丝弯制人物的造型。
学习难点:掌握交叉绕的方法,插、固定手臂使其不松动。
学习准备:铁丝、尖嘴钳、锤子、人物线体造型、木块。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线体造形
2、揭题,板书。
二、新授
1、观察、交流。
(1)各小组内观察人物线体造型,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再次认真观察人物线体造型互相交流探讨人物线体造型是怎样弯制的。
(4)全班交流人物线体造型的弯制方法并演示。
(5)小结
2、学生制作
3、展示与评价
(1)组内欣赏评价。
(2)全班展示评价。
三、拓展
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四、欣赏,开阔视野,感受线体造型之美。
板书设计:
4
有趣的线体造型(1)
人物
头部
弯
躯干
交叉绕
双腿
弯折
双臂
插
绕
5
有趣的线体造型(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线体造型,继续巩固尖嘴钳、锤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插、交叉绕、弯折的基本技能。
学习重点:学会用金属丝弯制人物的造型。
学习难点:掌握交叉绕的方法,插、固定手臂使其不松动。
学习准备:金属丝、尖嘴钳、锤子、人物线体造型、木块。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线体造形
二、新授
1、观察、交流。
(1)各小组内观察人物线体造型,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再次认真观察人物线体造型互相交流探讨人物线体造型是怎样弯制的。
(4)全班交流人物线体造型的弯制方法并演示。
(5)小结
2、学生制作
3、展示与评价
(1)组内欣赏评价。
(2)全班展示评价。
三、拓展。你用金属丝还能做写什么作品!
四、欣赏
欣赏老师作品!回家试着做一做
板书设计:
5
有趣的线体造型(2)
人物
头部
弯
躯干
交叉绕
双腿
弯折
双臂
插
绕
6旋转飞碟
学习目标:
1.了解旋转飞碟,继续巩固尖嘴钳、锤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插、交叉绕、弯折的基本技能。
学习重点:
学会制作旋转飞碟。
学习难点:
掌握五金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准备:
直径0.9-1.0毫米金属丝、尖嘴钳、空易拉罐1个,铁钉,筷子,铁皮剪、钉锤各1把。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旋转飞碟
二、新授
1、观察、交流。
(1)各小组内观察,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再次认真观察。
(4)全班交流旋转飞碟造型的制作方法并演示。
(5)小结
2、学生制作
3、展示与评价
(1)组内欣赏评价。
(2)全班展示评价。
三、拓展。你用!
四、欣赏
欣赏老师作品!回家试着做一做
板书设计:
6
旋转飞碟
做发射杆
做飞碟盘
做发射管
发射飞碟
7
小漏斗
学习目标:
1.学习制作小漏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学习重点:学习制作小漏斗的方法。
学习难点:画扇形图。
学习准备:易拉罐、剪刀、钳子、锤子、木棒、圆规、尺子、漏斗等。
课
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从大瓶往小瓶里倒油或倒酒,没有漏斗就很不方便。自己动手用易拉罐做一个小漏斗,爸爸妈妈一定很高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做小漏斗。
板书课题:小漏斗
二、尝试制作,反馈矫正
1.阅读理解、归纳方法。
(1)请大家看书P12-14,请大家讨论一下制作小漏斗的方法是怎样的?
(2)学生小结:选材——画图——折边——对接——整理手柄——试用
2.尝试制作体会方法。
(1)根据刚才讨论的方法来试着做一个漏斗。
(2)学生实践,教师辅导,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反馈信息,落实训练,请学生说出在实践过程中自己认为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三、反复实践,掌握技能
1.明确要求。刚才大家试着制作了一个小漏斗,请大家看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
2.教师利用半成品进行示范。
要求:制作精细,讲求质量。注意安全。
四、小结评议,拓展延伸
1.将自制的漏斗带回家,请家长试用一下,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用易拉罐还能做其他东西吗?动手做一做。-
板书设计:7
五年级教案篇3
9
猎人海力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o
chóu
dīng
zhǔ
fā
shì
hòu
huǐ
(
)
(
)
(
)
(
)
zhēn
bǎo
chí
yán
bēng
tā
huǎng
huà
(
)
(
)
(
)
(
)
二、补全下列词语,完成练习,再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飞(
)走(
)
大吃(
)(
)
(
)真(
)确
乌云(
)(
)
狂风(
)(
)
倾(
)大(
)
1.以上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
,我能写出类似的词语
、
;含有近义词的是
、
、
,类似的词语有
、
;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是
、
。
2.造句: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海力布听到消息。
扩写句子:
2.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第二课时
一、读句子,填写恰当的AABB式的词语。
1.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
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2.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
照实说了。
3.人们
纪念海力布。
二、课文主要表现了海力布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多选)
A.乐于助人
B.大公无私
C.舍己为人
D.无私奉献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报酬
叮嘱
发誓
后悔
珍宝
迟延
崩塌
谎话
二、禽兽
一惊
千万
密布
大作
盆雨
1.震天动地
大惊小怪
天南海北
飞禽走兽
千真万确
和颜悦色
聚精会神
狂风怒号
倾盆大雨
2.他说的话千真万确,我可以作证。
看到眼前的情景,人们大吃一惊。
三、1.善良的海力布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
2.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1.老老小小
2.原原本本
五年级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2、3页
折纸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的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体验数学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相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上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1: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3: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探究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
解读问题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生明确数学信息后,并用纸折出1张纸的1/2和1张纸它的1/4)
列出算式:列出算式:1/2+1/4,并结合情境理解1/2+1/4的意义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提示: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算一算)
组内交流,整理计算方法
汇报展示
方法一:运用画图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后)。
学生汇报画图计算的过程1/2+1/4=3/4,并引生反思,如果从算式出发,怎么算出答案是1/2+1/4=3/4,3/4的分数单位是1/4,就启发我们把1/2的分数单位转化成1/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将
1/2再次平均分成2份的意义。这样就能得到脱离直观背景的算法(方法二),并能够沟通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方法二:运用通分法计算。
1/2+1/4=2/4+1/4=3/4
启发生思考:运用到我们学过的那些知识?
分析比较:
师:观察两种方法,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生理解面积模型中每个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使生理解1/2+1/4表示半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的“一角”即2个正方形的“一角”+1个正方形的“一角”明白只有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才能得到它们的和,从而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的道理)
引导学生明确通分是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2)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减。(鼓励学生探究直观运算与通分法之间的联系,结合方格图说明各自的思考过程,用于理解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
独立算一算,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
注意:1、交流计算结果;2引导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用画图法要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
二、尝试计算,展示交流
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思考质疑。
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优化算法:不特意的强调要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计算的过程中,让生尝试“智慧的偷懒”。体会出用最小公倍数通分的方便,达到算法优化的教学。
3、算一算
指名板演,其余生在本子上做。集体讲评。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折
纸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
1/2-1/4
通分=2/4+1/4
=2/4-1/4
五年级教案篇5
水平:三
年级:五
执教者:
课的
内容
1、变向跑
2、跨下传球接力比赛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
篮球四个
课的目的
1.使学生了解篮球变向跑的基础知识和动作要点。
2.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并通过篮球游戏锻炼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等发展体制。
3.培养同学们敢于克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能精神。
重难点
重点:改变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出要迅速、果断,身体转动要快。
难点:脚尖内扣,腰带动髖担转,快速移动重心并迅速跑出第一步。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准备部分
8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目的要求。
3.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4.讲解安全问题。
二.热身活动
1.慢跑500——600米。
2.活动身体各关节
1.教师站预铃等待上课
2.师生互相问好
3.报告人数
4.说明内容
1.
教师组织学生和学生一起慢跑。
2.教师口令和学生一起活动身体各关节。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要求:站排严肃认真
1.
学生成两路纵队围绕操场慢跑。
2.学生认真活动各关节。
1
1
基
本
部
分
27分
一、变向跑
重点:改变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出要迅速、果断,身体转动要快。
难点:脚尖内扣,腰带动髖担转,快速移动重心并迅速跑出第一步。
二、游戏:
跨下传球接力比赛
要求:每名队员必须用双手从胯下向前方传球,不需抛球或是扔球。传完球的队员到排尾站好继续比赛。
哪组下传完球到终点为优胜队。
1.
教师讲解示范篮球变向跑动作及动作方法。
2.变向跑动作方法:
交向跑时(以左侧交向为例),最后一步是右脚落地,脚尖向左转,迅速屈膝,上体向左转,右脚用力蹬地,同时左脚向左前方快速迈出,身体重心还迅速前移,右脚快速用力蹬地向前迈出,两臂迅速摆动。变向跑的前三步要迅速、款捷。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小组展示。
4.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5、教师总结、讲解示范。
6、指导纠正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口令比赛开始。
1.学生分成四组,根据教师口令,依次练习。
2、
学生在练习时注意跑的动作要领。
3.小组讨论汇报展示。
4、学生进行练习
5、优秀学生展示
6、学生反复练习
1.学生明确方法和规则
2.学生小组合作练习
3.小组比赛。
6
4
结束部分
5分
三.整理放松
1.放松操
2.小结
3.下课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2.小结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