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的意思_脚踏实地成语解释
时间:
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成语解释: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踏,不能读作“tā”。
成语辨析:~和“兢兢业业”;都包含“做事很踏实”的意思。但~为“实事求是”;用于治学和做事方面;“兢兢业业”为“小心;谨慎”;仅用在做事上。
近义词:足履实地
反义词:好高骛远
成语例子: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成语谜语:跳伞着陆
词语分词解释
脚踏 : 1.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实地 : 1.指平地,地面。2.实实在在。3.犹实际。4.事物发生或产生的地方;在现场(做某事)。
脚踏实地是什么意思
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
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国语辞典解释
比喻做事切实稳健。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现在挽回之法,须要步步脚踏实地,不作虚空之事。」近实事求是反弄虚作假,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