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盲人摸象的意思_盲人摸象成语解释

时间:

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摸,不能读作“mē”。

成语辨形:盲,不能写作“肓”。

成语辨析:~与“管中窥豹”有别:~含贬义;不作自谦之词;管中窥豹常作自谦之词;是中性成语。

近义词: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反义词:洞察一切 、仰视观察

成语例子: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成语谜语:舜父抚爱幼子

词语分词解释

盲人 : 1.失去视力的人。俗称"瞎子"。亦喻胡涂﹑不明事理的人。
摸象 : 1.犹仿照,模仿。

盲人摸象是什么意思

佛教故事:有几个瞎子摸一只象,有的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有的摸到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不全面,以偏概全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鲁迅《这也是生活》

国语辞典解释

数个盲者各自摸一只大象,所摸的部位各不相同,然都误以为自己所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见《六度集经.卷八》。后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也作「盲人说象」、「众盲摸象」。

德语eine Seite für das Ganze nehmen

法语(expr. idiom.)​ comme des aveugles touchant un éléphant (l'un la trompe, l'autre l'oreille, etc.)​, pour désigner qqn qui ne connaît qu'un côté des choses, qui ne connaît pas un sujet en profondeur

盲人摸象的其他解释

盲人摸象,是汉语成语,贬义词,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寓言中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