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冰块(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冰块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冰块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同一种东西在水里可能会浮也会沉。
2、学习寻找让东西浮起来的方法。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胶泥若干、玻璃弹珠、卡纸、屈别针若干、桂圆若干、水、水杯、盆、小空塑胶瓶若干、吸管若干、盐、糖。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从前,有一位魔法师,他住在一座魔法城堡里。他的城堡四周围着一条水沟,使城堡和外界隔离,不准外人进入,可是总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找这位魔法师。所以在城堡的水沟外,每天都有一堆人等候,希望有一天魔法师能够大发慈悲,可以收他们做徒弟。
于是,有一天魔法师设了三道关卡。他说如果有人闯过这三道关卡,就可以收这个人做徒弟,否则,就施展魔法把他们摔得鼻青脸肿……
现在,老师就按照魔法师的方法设立了三道关卡,请小朋友来进行闯关,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宝宝。
二、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在教室两边设立三个关卡
(1)水盆中有沉在水里的玻璃弹珠,旁边有纸、胶泥等魔法物。
(2)水盆中有沉在水里的屈别针,旁边有空塑胶瓶、吸管等魔法物。
(3)水杯中有沉在水里的桂圆,旁边有糖、盐等魔法物。
2、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两边的关卡。
请幼儿开动脑筋看如何让沉在水底的物品浮起来,你可以利用旁边的魔法物进行帮助。哪一组闯关成功就是“聪明宝宝队”。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确认物体是否浮起来,是否闯关成功。
操作后谈话:你闯关成功了吗?过了几关?你是如何做的?
让闯关成功的幼儿介绍其方法。
四、鼓励幼儿再次操作
听了小朋友的介绍,你再去试一试好吗?
五、老师带上魔法师面具给每位闯关成功的幼儿贴上奖牌:“恭喜小朋友闯关成功,小朋友真聪明,魔法城堡欢迎你们,你们将在这里学到更多本领。”
小班小冰块教案小班科学好玩的冰块
1.通过摸、看等多种方式,引导感知冰的凉、易融化等特征。
2.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冰中取宝的方法。
3.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重点:引导幼儿在多种感官和自主实践的方式下获取冰的直观经验。
难点:在自主探索中,能明确并说出自己所运用的取物方法。
冰、夹心冰块、水、盆、小石头、剪刀等物品。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冰的特点。
1.老师收到了来自南极好朋友企鹅送来的礼物,猜猜看是什么?
2.引导幼儿通过摸、看等多种方法,感受冰的特征。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冰的特点:冰摸一摸是凉的、很光滑;放在手心里会慢慢融化成水,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二、探索活动“冰中取宝”。
1.打开第二份礼物。小企鹅把礼物放在冰块里了,有什么办法能取出礼物?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可以取出冰中小礼物的方法。
2.介绍环境中的一些辅助工具,请每位幼儿取一块冰块,尝试想办法取礼物。
3.幼儿自由取宝,教师观察记录不同的取宝方法。
4.分享交流。
(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块敲碎,用小手捂冰,用石头敲冰……)
三、品尝自己取出的宝,体验成功感。
请幼儿介绍自己冰块里藏了什么?你是怎么取出来的?
四、留疑,激发再探索的欲望。
小企鹅是怎么把礼物放到冰块里的?引导幼儿回家试一试。
让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参与下,获取对冰的初步认知,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如何冰中取物,增加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下面的实践探索作经验铺垫。
自主探索,检验设想,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经验。
提供说说吃吃的平台,帮助幼儿经验共享,感受成功的喜悦。
保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并给予新的探索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冰块篇4
1、进一步认识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认识保护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东西需要光线。
4、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5、认读“眼”字。
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
眼罩。
小镜子、没有五官的脸谱、彩笔。
识字图卡“眼”(见教具)。
与眼睛有关的图书。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请幼儿蒙着眼睛触摸物品,看看能否说出物品的颜色。
2、与幼儿一起讨论眼睛的功能,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赏上述物品美丽的颜色,过一会儿,老师把活动室的灯光调暗,并拉上窗帘,向幼儿提问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颜色(有些幼儿可能怕黑,老师最好站在他身边)。
4、再把灯光调亮,与幼儿一起讨论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后总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5、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再在一个没有五官的脸谱上画自己的眼睛。(脸谱留待以后的活动使用。)
6、出示识字图卡“眼”让幼儿认读。
请幼儿互相观察,说说彼此的眼睛有什么不相同。
1、能说出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4、能认读“眼”字。
请幼儿到“全家福”区,观察谁的家人戴了眼镜。
1、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与保护眼睛有关的儿歌等。
2、邀请两位戴眼镜的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戴上眼镜的原因及带来的种种不便。
3、在图书角中投放与五官的汉字认读有关的图书,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读汉字。
小班小冰块教案小班科学好玩的冰块篇5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⒈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活动过程:
⒈体验冰块的特征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
⑵幼儿自由体验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该活动也是幼儿在家中经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小礼物⑴冰块里的这些东西其实是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可怎么把冰块里的小礼物取出来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鹅卵石、吸管、温水,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试一试,将小礼物取出来。
⑵幼儿操作⑶集中:你有没有取出我送给你的小礼物?(请你将小礼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样取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师现场演示)师小结:鹅卵石可以将冰块击碎将小礼物取出来。吸管可以吹出风将冰块融化取出小礼物;放在温水里,冰块受热融化掉了。
【该环节是让幼儿利用鹅软石、吸管、温水,尝试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来。选用的这三种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同时这三种材料代表着将礼物取出的三种方法即鹅软石是击碎法、吸管是靠风力加速冰的融化、温水是遇热融化。这三种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这样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⒊经验迁移⑴冰融化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呢,请你想想那除了刚刚我们用到的这些工具,还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将冰块融化?(在太阳下晒、用吹风机吹、用手悟)⑵那接下来大家说的这些方法请你在家和幼儿园去试一试,将结果告诉我们。
【此环节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上两个环节虽说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决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毕竟还是在学习的活动中。该环节可以说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请幼儿想想: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这样就让幼儿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试一试,让幼儿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点。】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