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论文(6篇)
医学护理论文篇1
1.1制定合理可行的带教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实纲及科室特点制定具体全面的临床实习计划。因手术室实习时间短暂,只有4周时间。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将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在手术室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内容写在教案中,使学生对手术室实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提前学习相关内容和知识。
1.2具体实施方法
1.2.1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的第一周:由于手术室与其他临床科室的特殊性,大多数护生进入手术室后,表现为坐立不安,工作不敢做,束手无策。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般不安排护生具体的工作。可向护生重点介绍科室的环境、布局、三区划分;学习各级、各班次的护理工作和具体任务;熟悉各种物品、材料和常规器械的名称;同时,也要求护生熟悉和了解手术室的常规配合工作。带教老师示范操作,如手臂的清洁灭菌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以及器械台上器械的定位摆放与管理;病人的正确安置等,要求护生反复练习掌握,为以后的实习打好基础。
1.2.2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的第二周:对手术室的环境及各项基本工作已较了解,带教老师根据专科情况举办一个护理小讲座,具体讲解专科理论知识、正确示范和讲解各种护理操作程序,重点说明操作中的无菌技术原则和重要性,让她们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以术中的各项护理操作为主,带教老师边讲边示范,让护生叙述注意事项,然后指导护生再独立操作一遍,进一步帮助护生转变角色,教学结合,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此期可以安排护生一些具体护理工作,如参加小手术的巡回和洗手工作等。
1.2.3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的第三周:环境已相当熟悉,各项常规操作已基本熟悉,有了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此期护生往往对手术中洗手上台这一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而轻视其他的护理工作。片面认为手术室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洗手上台传递器械而已。针对这一特点,带教老师及时给护生讲解手术室其他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实例使护生认识到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地位,从而使她们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1.2.4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最后一周: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为护生作出综合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思想素质,劳动纪律,专业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方法主要依据护生在整个四周的实习过程中,个人的平时表现及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综合评定。要求考评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获得学生好感或为了做“好人”而作不切实际的评定。此期护生易产生自满情绪,要求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强化制度观念,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负责的责任意识,作到放手不放眼,严格三查七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护理体会
2.1护生刚从学校来到医院,既好奇又跃跃欲试,既紧张又无从下手:因此,护生的带教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运用诱导式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尽快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帮助学生较快掌握手术室工作,避免工作上的盲目性与依赖性,提高实习效果。
2.2端正护生的学习态度,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护生进院实习时,护理部集中进行岗前教育,教育她们热爱护理事业,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组织学习护生的职责、考评的方法及标准等。使护生在整个实习期间有一定的压力,并按照考评标准自我约束及评价自己,使她们在紧张有序、有目标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2.3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做到“放手不放眼”:“放手”即大胆让护生操作,“不放眼”即带教老师要严格监督、检查。“放手又放眼”是临床带教老师的最大禁忌,刚接触临床的护生一是没有经验,二是不懂得人命关天的厉害。作为老师应时刻教育及时询问,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学护理论文篇2
针对现代医学护理的普及和影响力,在医学生心中要树立除了现代医学的重要角色之外,还有我们民族的中医学也是医学界之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了根植这样的概念,让学生有兴趣来进一步接受理解钻研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扁鹊治虢国太子尸厥,孙思邈的葱管导尿术的病案,华佗高龄长寿的秘诀五禽戏等养生保健的导引术等例子。这些体现中医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简、便、廉、验”及理论体系的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主动寻找古典医籍中的病案,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能对护理方法的选择和疗效上提出很多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日常生活体验,强磁吸引制造兴趣
在三大哲学的教学中,每一个哲学体系的讲解都是从起源、形成、内容、在医学中的应用逐层解析的。为了使每个哲学体系能充分掌握理解,在讲形成的过程中,比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先让同学闭目,想象清晨独自站在一个山顶上,等待东方的日出。在日出的那一刹那,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眼前有了亮光,脸颊感到了温暖,周围的黑暗被挤到了你的后面。经过大家的视觉、感觉等综合之后,我们理解了最早的最朴素的向光即为阳,背光即为阴。再让大家睁眼看看周围的世界,看看有阳光的地方有什么样的特征,背光的地方又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阴阳的内涵就丰满了很多,并且和自己有密切的关系,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概念的。在讲到五行的知识时,五行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从简单的事物原型就可以找到答案,还可以用身边已知的很多事例来理解,让学生知道五行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水域里水葫芦的引入,但是最终形成的泛滥成灾,就是一个相乘的例子;动物界的食物链,就是一个相生又相克的例子。
三、多媒体教学海量信息,满足多方信息需求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多媒体教学有点很多,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以下几点优势。1.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有图、文,声、影等。能够满足现代人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授课以视听获知信息。如在讲五行之土时,可以在PPT中插入长满庄稼的图片,让同学通过联想获知土的特性。2.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观察。如上述例子,把图片放出来,让同学们自己观察寻找与土有关的信息。3.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在讲到金之时,教师先启发同学思考金的古代用途,然后逐一用实物展示,再分心各种器物的作用就发掘出金的特性有变革,改革之意。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熟练使用各种软件来制作高质量课件,并对知识点要加工塑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事半功倍。
医学护理论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60例产后抑郁症产妇,年龄18~36岁,平均25岁,其中56例初产妇,4例经产妇;36例剖宫产,24例顺产;10例产妇生男婴,50例生女婴;文化程度:14例小学,30例中学,16例大专以上。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A、B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1.2.1心理问题调查
对产后抑郁症评定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精神抑郁自评量(SDS)。焦虑是SAS标准分>50;抑郁是SDS标准分≥50,对患者进行测试时严格按照量表进行。
1.2.2干预措施
B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检查医学护理,不给予系统干预。A组在常规医学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①给予孕期保健、卫生宣教,并培训孕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对产妇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使其恐惧心理得到减轻。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使其能积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与患者谈心,进行开导,使不利因素在萌芽状态得到消灭。②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医院环境,并提供协调的医患关系。在患者入院时需要给予热情接待,生活上给予患者方便。③产妇临产前给予教育,若其有心理恐惧,给予其心理安慰,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与其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④为盼生儿子,但却生了女儿的产妇给予心理医学护理,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使其消除心理焦虑。
1.2.3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及产后15天均进行SDS和SAS评定。
2结果
通过对产后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具有明显意义,见表1。通过表1可发现两组首次进行SDS和SAS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再次评定在2周后,发现两组SDS和SAS均下降,但A组更显著,由此可发现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重要性。
3讨论
医学护理论文篇4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循证医学模式教学,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构成和平时成绩等方面,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实习教学模式,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模式。
1.2.2试验组的带教老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学生和老师针对具体患者提出内科护理中的主要问题。(2)查阅文献收集解决问题的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患者的护理。(5)经过临床实践后作出效果评价和总结。
1.2.3采用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试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教学模式间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评分结果两组学生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操作及病案分析的评分别为(79.4±6.9)分、(88.6±6.1)分和(89.3±5.7)分,对照组学生评分分别为(75.3±7.8)分、(74.1±7.2)分和(70.4±6.5)分,对比两组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和病案分析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自己在内科护理学实习期间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教学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肯定率分别为86.67%、76.67%、86.67%、100.00%和93.33%,均优于对照组的56.67%、46.67%、53.33%、40.00%和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循证医学(EBM)是美国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方式,并在1992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CordonGuyatt教授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1)临床诊疗方法和医疗决策应该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后善于查阅医疗文献寻找现有临床研究科学依据。(2)科学合理的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研究证据的约束性和医务人员经验的局限性。(3)促使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和诊疗思维的与时俱进。作为培养临床医务人员的医学教育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尝试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和理念引入医学教育,即循证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教育是循证医学在普及中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医学教育新模式,其核心是将现有的最佳医学证据与临床教师的临床经验、最新的研究证据很好的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
医学护理论文篇5
1.1一般资料
80例哮喘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08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哮喘的诊断标准;②经相关检查确诊;③未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无精神病史。排除标准:①肿瘤及其他心、肺等全身器质性疾病;②合并过敏性鼻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他疾病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本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82岁,平均(45.5±15.3)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9.5±4.2)年。病情严重程度:中度64例,重度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服用茶碱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当天:进行入院评估,介绍科室医护人员和规章制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哮喘的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医学知识,适当进行用药指导。②入院2d:根据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评价第1天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介绍其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饮食、吸氧、体位指导。③入院3~4d:结合患者的性格、文化背景、职业等继续哮喘知识宣教(诱因、发作先兆、治疗、保健以及康复等),告知患者只有长期遵医嘱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吸入方法,多采用现场演示方法。④入院5~6d:继续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调整饮食结构,同时发放哮喘防治手册,介绍出院后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
1.3评价指标
①健康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及诱因、疾病的预防知识、生活方式、疾病监测、自我护理知识、药物知识、预防复发七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分,得分越高,掌握情况越好。②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完全了解不遵医嘱的危害和药物作用原理,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部分依从:对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部分按照医嘱,完成部分治疗;不依从:不配合护理工作,仅偶尔或在病情加重时遵医嘱治疗。三种类型,其中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计入依从率。③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医学护理论文篇6
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72岁~93岁,其中68%术前有伴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2、结果
本组56例病人,出院半年时复查,48例恢复良好,已能行走如常,X线片复查见骨折已愈合;5例骨折延迟愈合均为严重复合伤患者;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粉碎性骨折,经二次手术植骨已愈合。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表现为忧虑、消极、危机感、思念家庭等,所以心理护理要从患者进病房即应开始。必须主动发热情与患者打招呼,护送患者到床上,并帮助整理用具。亲切自然细致地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要使患者感到受尊重,把忧虑、恐惧的心理转移为积极行为,同时也可以排除患者入院后的孤独和寂寞感。尽可能提供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身体舒适,睡眠充足,食欲增进。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栽植一些花草,在休息室设置收音机、电视机,看花解闷,听歌消愁,以调节患者的心情,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情绪比较容易紧张、担忧,因此要注重调理患者的情绪和情感,要经常深入病房多做交谈和问候,可适时做好病情解释和暗示治疗,介绍同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才能获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使各种治疗手段得以顺利完成并达到理想的效果。
3.2饮食和营养护理
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弱,加之骨折后卧床,肠蠕动减弱,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我们可结合病人具体病情,按照治疗过程中各期的特点合理调配营养。骨折早期:在补充营养的额基础上主要是纠正失盐、失水,由于骨折后发生出血、疼痛、神志休克,失水、失盐严重,需供给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分多、味鲜、易消化、清单的食物,每日5餐,可给鲫鱼汤、豆汤、少量水果及蔬菜。骨折中期:主要解决蛋白质和热量的补充。伤后1周,疲劳消除,失盐、失水、休克已经纠正并稳定。但因手术感染等使身体虚弱,这时食欲逐渐恢复,机体进行修复,需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维生素和含无机盐的食物,以利于伤口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使蛋白质合成增加,如猪肝、瘦肉、牛奶等。骨折后期:骨折处血肿很快开始吸收,机体营养已得到补充,创伤大都愈合,蛋白质分解合成代谢平衡,供给稍高于一般正常人的营养,如多喝骨头汤,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3.3卧床护理
监督患者在床上的姿势要尽量接近站姿。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顺延到肩部,避免出现头向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足部勿压种衣被,为防止外旋,最好穿戴钉鞋。俯卧时胸前、骨盆前方、踝部垫枕,便于呼吸,使脊柱肌肉放松,使足尖离开床面,足与小腿成直角,这样符合生理状态。侧卧时,头部垫枕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为准,两腿前后分开,下腿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处放垫枕,两腿之间夹垫,上腿呈屈曲状,一面压迫下腿和防止上腿的髋内收。另外,要保持正常的脊椎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同时做好皮肤等基础护理。天天定时检查并按摩骨突部位、每2h~3h翻身1次。保持衣服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教会陪护正确使用便器,每日清洁尿道口,达到清洁舒适,促进血运,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3.4防止意外伤害
病人手术后髋部肌肉松弛,如搬动或给病人翻身不当,不正确,以及不适当的功能锻炼都会造成错位或畸形愈合,在病人回病房过程中用中单托住骨盆整体搬运,避免用力向前方托抬患肢髋关节,造成髋脱位。翻身时患肢在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外旋位,尽量伸髋。协助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帮助托起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次,同时自编床上体操做扩胸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和排痰。
4、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4.1足下垂
腓总神经位置较浅,容易受压,引起足下垂。下肢水平牵引时,距小腿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加之关节不活动,会发生跟腱挛缩和足下垂。因此,下肢水平牵引时,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应用足底托板将距小腿关节置于功能位。若病情许可,应定时做距小腿关节活动,预防足下垂。
4.2压疮
由于持续牵引和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足跟、距小腿关节等处易受压形成压疮,故应用棉垫、软枕、棉圈、气垫等加以保护。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和干燥。
4.3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头低足高位,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已发生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每日定时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上身,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以利于肺部扩张。在保持有效牵引的条件下,协助患者每日定时变换。
4.4便秘
与长期卧床及水分摄入不足有关。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含高纤维食物。每日做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若已发生便秘,则遵照医嘱服用缓泻剂。
4.5血栓性静脉炎
知道患者进行有规律的功能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各关节的全范围活动。
5、床上功能锻炼
5.1术后搬动病人时小心托起臀部,注重合适
手术后1d~5d患肢外展于30°中立位,穿中立位鞋,嘱病人取平卧位,禁止盘腿及患肢垂于床边,以防假体脱位及伤口渗血。因手术后疼痛,多数病人对抬动患肢有惧怕感,我们在给病人有效的药物止痛后,术后48h~72h即可做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上午、下午各5min~10min。鼓励病人做臀收缩活动,保持10s,重复20次。每日2次~3次做仰卧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上,被动为辅),抬高小于30°保持时间由15s开始,逐渐增加到30s。指导,卧床时采取平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逐渐增加屈髋度,但避免大于90°,6周内不要交叉盘腿,不要坐沙发或椅子,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
5.2离床功能锻炼
术后7d~10d,病人体力恢复,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逐步练习下床活动锻炼,但不能负重,在恢复期功能锻炼时,要指导患者不要做盘腿动作,不宜久坐,睡觉时,平卧或半卧,3个月内避免侧卧。护士务必把术后有关注重事项向病人及家属具体交代以取得合作。术后制定康复计划时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个体性、渐进性、全面性,才能达到满足效果。
6、出院指导
出院前教会老人及家属自行康复护理的有关内容,继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及强度,根据肌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不盘腿,避免屈髋。出院后要注重合理饮食,保证足够营养以促进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