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例(12篇)

时间: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声乐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和发展,其应用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活动影像并茂以及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施,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大学和中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渐被认识。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声乐教学采用的是教室内一对一模式,即老师在上课时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的教学。声乐是音乐和声音组合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听音乐对每个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是必修的课程。其次,多媒体声乐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不断变换的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声乐理论与实践的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此外,多媒体能使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成为解决学习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老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免除教师上课板书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

声乐课以听觉与视觉为主,多媒体很适合于各种声乐课的教学。

(1)声乐欣赏: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教师在上网或资料上做课件,就可以让学生去听,去欣赏。如:音乐会、歌剧、中外歌唱家的演唱,或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及共性问题进行对比欣赏。

(2)声乐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做在黑板上的图,如:喉部、胸部或头部解剖图形,在课件上活龙活现的出现,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部位的结构图形。当发声时,各部位的状态,不发声时喉部的状态,声带的变化等。这样讲起来就方便,学生听起来看起来就明白清楚。

(3)声乐史课:讲声乐发展史用多媒体,可以减轻教师的每节课的板书,学生也可以通过听视觉了解各个不同时代、不同的唱法,以及声乐发展的历史。

(4)歌曲处理课:处理中外歌曲,如:唱一首咏叹调,可以把世界著名歌唱家所唱的同一首曲目找到,粘贴到一起做成课件,播放他们的曲目,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所运用的歌唱方法和处理方法。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虽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首先,声乐技巧课既是声乐课的主课,就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因为这门课是一对一的教学,学生上课需要室内有隔音设备,需要教师用耳朵去分辨声音对与错,学生需要用感觉来完成技巧。声乐课需要面对面去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感觉,如:喉咙打开,气息如何托住声音、音色如何优美等技术问题。用多媒体通过的传播声音不是很清晰和准确,因此声音技巧课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上课。其次,多媒体教学师生双向交流少,学生只是瞪眼睛看。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学生无法承受。教师的身态行为、情感表达、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情感的交流很难派上用场,师生沟通机会太少,致使教学亲和力下降。此外,多媒体教室或投影亮度不够,学生难以看清,或光线较暗学生无法记笔记,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来教师课件抄誊课件的局面,或由于其他因素影响,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教学课件;PowerPoint;制作;技巧

制作教学课件,现在比较流行的制作软件是flash、Authorware等,PowerPoint似乎是已经落后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比较喜欢用PowerPoint来制作一些课件,PowerPoint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教师制作自用教学课件来说,对软件的要求一方面是无需特别安装,几乎所有计算机里都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而且的确效果不错。就一般而言,PowerPoint的功能虽然不及flash、Authorware强大,但用在日常辅助教学中应该说还是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的。在课件实际制作过程之中,我们常常要选用和配制一些影片、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而怎样灵活自如地用好这些素材,就成为提高PowerPoint课件制作质量关键所在。在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本人逐渐积累了一些使用技巧,现在简要加以说明,同大家进行交流。

1.文字超级链接的设置

利用文字的超级链接设置,可以建立漂亮的目录。设置超级链接时,建议不要设置字体的动作,而要设置字所在的边框的动作。这样既可以避免使字带有下画线,又可以使字色不受母板影响。具体操作为选中字框,单击右键,选取“动作设置”项,链接到所要跳转的页面。

2.文字的出现与课堂讲演同步

为使文字与旁白一起出现,可以采用“自定义动作”中按字母形式的向右擦除。但若是一大段文字,字的出现速度还是太快。这时可将这一段文字分成一行一行的文字块,甚至是几个字一个字块,再分别按顺序设置每个字块中字的动画形式为按字母向右擦除,并在时间项中设置与前一动作间隔一秒到三秒,就可使文字的出现速度和旁白一致了。

3.利用热键超文本链接功能实现跳转,提高交互

大多数老师开始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几乎都没有热键,因而也就没有交互性,幻灯片只能按原来的固定次序逐张放映,这使老师上课时就显得很被动。其实热键方式是通常进行人机对话的另一种常用的形式,精巧的设置可使你的课件具有专业水准。在PowerPoint中利用热键超文本链接功能实现跳转,其交互也是相当不错的,设计起来也不困难。

⑴热键可以是PowerPoint里本身为你准备的“动作按钮”(菜单栏上的“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中的各种按钮,如电影、声音、信息、开始、结束、帮助等,也可以自己设计任意形状、任意色彩图案、任意字符,只要自认为满意就行,例如:“主菜单”、“返回”、“背景介绍”、“作家作品”、“迁移阅读”等。

⑵选定该热键(单击该键,使其周围出现带点的处理框,此框意味着可以对该框内容进行编辑处理),从“幻灯片放映”中选择“动作设置”,打开对话框,这时你可选择“单击鼠标”或“鼠标移动”两种方式来控制热键动作,一般为了上课便于控制,多选用前者。

⑶在同一对话框中点击“超级链接到”,再打开它下面的下拉菜单。可以选择任意一张幻灯片、一段影片或声音,作为该热键的链接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本PowerPoint文件里的幻灯片,也可以是其他文件(如word、excel)或光碟里面的字符、动画、影片。

⑷点击“播放声音”。同样,在下拉菜单中PowerPoint也准备了多种声音配合“动作”,若均不满意,可在菜单最后点击“其他声音”,这时你可从光碟等各种文件中截取你需要的声音。如果还不满意,还可自己配音(具体操作,可参照下面“你也可以直接为课件配音”)。

⑸点击“单击时突出显示”以增强画面的效果。

⑹最后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你就完成了一个交互式动作的热键设置。

重复⑴-⑹,设置多处交互式热键,你就可以在文件前后、文件内外任意前进后退、跳跃、重复演播、挥洒自如了。

4.制作特效字幕

大家在看电影时,知道有些电影字幕是从画面中的下部慢慢地出来,然后在画面的上部消失。其实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强大的演示功能,制作出这样一张幻灯片。其制作过程如下:

⑴在“新建”幻灯片中选择“空白”格式的幻灯片,单击“确定”。

⑵在“插入”菜单上选择“图片”中的“来自文件”选项,选择已设计好背景图片的文件名,单击“插入”按钮。这时选择好的背景图片就出现在幻灯片上了。

⑶调整好图片的大小,选定图片框,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复制”,以备后面反复调用这幅图片。

⑷用图片上的“裁剪”工具保留图片下部约1/5的部分,将保留的图片移出幻灯片外,以方便后面的操作。

⑸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以下操作同第4条,保留约3/5的上部图片。

⑹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在屏幕下面的“绘图”菜单中选择“叠放次序”,单击“置于底层”。此时,灯片上有了三幅图片:完整的背景图、上部图片和下部图片。

⑺首先将完整的背景图在幻灯片上放好,然后将上部图片和下部图片在背景图片上拼放好,注意要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幅图似的。

⑻单击“插入”菜单,选择“文本框”中的“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要演示的文本。

⑼先将文本框在“叠放次序”中“置于底层”,然后再将文本框“上移一层”。

⑽决定文本框的动画样式。单击“幻灯片放映”,选择“自定义动画”,在动画效果中选择“从下部缓慢移入”,单击“确定”。

⑾在放置文本框时,要注意将文本框的框底线放在背景图片的上部,如文本内容较长,尽管从幻灯片的上部伸出,多长都没有关系。

⑿现在就可以按一下“幻灯片放映”的快捷键,看一看刚才制作的字幕如何,可以的话,就设置文本的字型、字号、颜色及动画的循环放映和配音等内容,这样,一张仿电影字幕的幻灯片就制成了。

5.插入mp3音乐

PowerPoint的“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不支持mp3,但若你一定要mp3的话,可以这样另辟捷径:单击“插入/对象”在“插入对象”对话框中选“由文件创建”,单击“浏览”,指出mp3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插入文档后,在“动画效果”设置中除“时间”、“效果”外,再选“播放设置/对象动作/激活内容”即可(系统内必须有mp3播放器)。

6.直接为课件配音有时老师需要就课件内容进行配音讲解,当然可到电教室录制成配音文件,但如果经常要配,又觉得麻烦,这时你可以利用PowerPoint自己直接配音。

⑴计算机主机后面有许多插口,其中声卡有一个插口是“linein”,将麦克风插头去。

⑵点击PowerPoint菜单栏上的“插入”--下拉菜单中的“影片与声音”―“录制声音”,出现新的对话框,准备好后点击红点录音键,开始录音,录完后点击黑点停止键,预放确认无误,再取一个文件名(例如abc)后“确定”完成。

⑶在PowerPoint中找到需要配音的幻灯片和具体的画面动作,点击“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打开新的对话框,在“效果”栏中打开第一个下拉菜单,选定动画方式,然后打开第二个下拉菜单,选取刚才录制保存的文件名(abc),最后“确定”完成整个设置。以后每当PowerPoint播放到该动画的时候,就会同时播放出你的配音了。[科]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1.

[2]潘天士.中学数学课件制作实例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3]赵铎.浅析PPT教学与课件制作[J].科技资讯,2010(2):193-195.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超声波测距智能避障系统设计

1引言

智能技术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本系统主要体现多功能小车的智能避障模式,当小车与障碍物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通过单片机控制小车会自动向右转弯逼开障碍物,之后继续直线前进。智能避障系统可用于未来的智能汽车上,与障碍物较近时如果驾驶员未做出反应,汽车会自动减速并避开障碍物,如果多次遇到障碍驾驶员均未做出处理,汽车会自动判断驾驶员已处于疲惫状态,使汽车发出警报,并减速至停靠与路边。同时智能避障小车也可以作为玩具市场的主要发展对象,实现经济效益。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该超声波智能小车系统分为三大模块:超声波路面检测模块,前进、转弯电机控制模块,单片机主控制模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3超声波测距模块设计

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当超声波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时,单片机内部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体就会立即返回,当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同时单片机停止计时。我们知道,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并设单片机记录的时间为t,单片机通过计算可得到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即:L=340*t/2。之后根据设定的最小距离来判断小车是该直行还是转弯。

4数码显示模块

本系统选用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用来动态的显示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单片机通过内部软件计算出距离数值之后,且数值单位为厘米,通过单片机I/O口的P3.0到P3.3端控制4个数码管的选择,P1端控制每个数码管的7段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即显示测量到的距离数值。

5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此模块是小车最重要的部分,它控制着超声波测距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的工作。主要完成超声波发射与返回的计时并计算小车与障碍物之间距离,控制P1口P3口的高低电平,通过输出不同频率的脉冲来控制电机的工作。

6结论

经过设计超声波智能避障小车能够实现基本功能,即近距离遇到障碍物自主绕行,不会撞击到障碍物。该小车内部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并且功能扩展余地大,经过深入改造,智能小车可以更加智能,功能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卢威.智能小车避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西:南昌大学,2012.

[2]王应军等.基于AT80C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J].福建电脑,2009.

[3]周兴超.可移动监控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辽宁:沈阳理工大学,2009.

[4]孙浩.基于HCS12的小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7.

[5]高吉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系列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邱国普.车速的监测及距离的确定[J].电子世界,2004.

[7]许大中.电机控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张伟(1984-),女,现为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应用。

邢玉秀(1984-),女,现为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应用。

曹义(1983-),男,现为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检测技术及其智能装置。

张怡(1983-),女,现为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分布式预测控制、自动发电控制。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4

1妇产科临床知识的重要性

超声诊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个好的妇产科超声医生必须了解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演变和实验室结果,再结合超声图像,与相关疾病鉴别之后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超声图像加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真正做到临床的第三只眼睛,发挥辅助检查最大作用。妇产科临床知识的累积方式有两种:第一,理论教学。请妇产科专家讲授每种疾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处理时机、治疗原则等。只有在脑海中有足够的知识量累积,才能在遇到疾病时多想、多看、思维开阔。第二,逆向学习。遇到某种特殊疾病后,及时学习、查阅与此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文献,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通过这两种方式的学习,不断累积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知识,形成丰富的知识信息网络。

2掌握多种超声技术

妇产科超声常见的检查途径有经腹、经阴道、经直肠、经会阴,不同检查途径的适应症不同,检查效果不同。检查方法有常规超声以及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利用超声新技术可进一步对疑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因此怎样选择一种最佳检查途径或联合应用一种或多种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超声诊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1]。在妇产超声教学中,我们以常规经腹、经阴道超声为最基本的检查方式,规范超声手法及切面[2],这些足以能够应对80%的临床工作,在此基础上普及超声新技术的应用。首先让学生查阅所学新技术的相关文献,做到理论上熟悉该技术的原理及适应症;其次让学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班,进一步深入学习该技术的临床应用;随后,跟随掌握该技术的老师学习具体的超声操作及病例诊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熟练应用一种或多种新技术对疑难病例加以甄别诊断,去伪存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3妇产科超声诊断的思路

妇产科超声诊断水平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超声图像获取的信息量,二是临床情况及超声图像综合分析能力。前者与超声操作者的手法、设备的清晰度有密切的关系,显而易见,超声教学中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手法,标准切面的获取是超声检查工作最基本具备的。后者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妇产科超声诊断的思路是:

(1)询问病史,收集临床资料,初步判断;

(2)多切面反复扫查,发现病变;

(3)解剖定位,定量病变范围;

(4)确定性质,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5)估计预后提出建议。培养学生遵循以上步骤,有条理的思维,有充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4随访工作及继续教育学习

随访工作是超声诊断提高必不可少的,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也需要在随访中积累经验。妇产科疾病病情变化快,同一疾病不同的检查时期会出现不同的图像,因而连续的观察随访是非常有用的。在妇产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疑难病例追踪、随访的习惯,因为跟随老师的学习时间有限,自己独立工作遇到的病例从诊断到术后随访印象会更深刻。医学是一门经验学,要不断的更新知识补充能量。培养学生自学的同时,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与会议及培训等,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5PACS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

PACS系统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为妇产超声教学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手段。PACS系统在教学中的优势:

(1)获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资料,序贯分析,对疾病的进程变化加深印象;

(2)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查询当日及以往所见的典型病例,复习强化;

(3)按照疾病名称搜索,学习类似病例的图像特点及差异,有利于对一类病例的不同超声表现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对该疾病的认识。

6小结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5

课件结构课件结构应采用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字、声、图的设计

1、文字的设计

CAI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列出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文字颜色/背景颜色白色/蓝色白色/黑色白色/紫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

2、声音的设计

CAI软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CAI软件中应用较少。软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3、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

CAI软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

(1)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3)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

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最好设计重复播放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

注意事项

(1)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

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2)尽量加入人机交互练习。

设计CAI软件时,适当加入人机交互方式下的练习,既可请同学上台操作回答,也可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操作;这样做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超声波;乙醇;山楂叶;黄酮

作者简介:邓光辉(1957-),男,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省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236037),广西教育厅项目(桂教科研[20__]316号)资助

黄酮类成分有降压、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心律不齐等药理作用。山楂果肉及山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而被受人们的关注。山楂叶中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目前广泛使用的乙醇提取法,是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但此方法存在提取温度较高、提取时间长、乙醇消耗大、成本高等缺点。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超声波条件下,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浸提山楂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

1实验部分

1.1材料试剂与仪器

KQ-320__DB型数控超声波仪(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GBC公司),离心沉淀器,分析天平(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山楂叶:采自广西靖西。

芸香叶苷:即芦丁(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

1.2实验方法

1.2.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芦丁的测定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精密称取芦丁42.5mg,用60的乙醇溶解并稀释至250mL,作为芦丁标准液。精密量取1、2、3、4、5、6mL芦丁标准液,分别置25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混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1mL,混匀,放置6min;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比色皿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所得数据经回归处理,回归方程为y=0.0885A0.0013,r=0.9998。芦丁浓度在0.02-1.212mg/ml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

1.2.2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将剪碎的山楂叶2.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00mL60乙醇液索氏回流提取3h,将提取液过滤,残渣用60乙醇液洗涤3次,合并滤液,定容于250mL,放置2h后,离心沉淀20min。取上层清液1mL按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为4.10。

1.2.3超声波乙醇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方法称取2.0g剪碎的山楂叶于100mL圆底烧瓶中,按一定的料液比加入乙醇提取剂,在搅拌条件下,将圆底烧瓶置于超声波仪中用超声波处理一定时间后过滤,残渣用相应的提取剂洗涤3次,合并滤液,定容于250mL,放置2h后,离心沉淀20min,取上层清液1mL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2结果与讨论

2.1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料液比1/25,不同乙醇浓度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20min,结果见图1。从图1可知,乙醇浓度在50~70时,有较高的提取率。乙醇浓度大于70以后,黄酮提取率大幅度降低。较高乙醇浓度有利于提高黄酮提取率,但高浓度乙醇使其他醇溶性杂质的溶出增多,有效成分溶出减少。

2.2超声波处理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搅拌条件下做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提取时间在15至45min之间提取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45min后基本达到平衡。

2.3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为了获得以乙醇作为提取剂时,超声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正交法“均衡分散”的特点,以不同的乙醇浓度,不同的处理时间,不同的料液比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浸取样品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表1正交因子水平表

因子乙醇浓度/时间/min料液比(W/V)

水平ABC

150451/25

260301/20

370151/30

按表1的正交因子水平设计L9(34)正交实验,实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

表2正交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因子ABC提取率/

水平

111388.18

212185.29

313268.96

421287.22

522370.25

623165.92

731166.41

832258.12

933357.85

k1242.43241.81217.62

k2223.39213.66214.30

k3182.38192.73217.44

R60.0549.083.30

从表C,乙醇浓度对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超声波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影响最小。对于A因素有K1K2K3,对于B因素有K1K2K3,对于C因素有K1K3K2,由此可确定最佳条件为A1B1C1,即乙醇浓度50,超声波作用时间45min,料液比为1/25。再按A1B1C1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结果见表3。

表3A1B1C1条件时超声波作用下黄酮提取率

实验123平均值

提取率/93.7389.2291.2391.39

由表3知:A1B1C1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确实高于表2中每一项实验结果,A1B1C1为最佳选择。

2.4超声波提取法与常规索氏提取法的比较

A1B1C1优化条件下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索氏回流提取结果如表4。

表4索氏提取与A1B1C1下超声波提取结果比较

提取方法山楂叶重/g料液比(W/V)提取时间/min黄酮得率/

索氏提取法2.01/501804.10

超声波提取2.01/25454.24

由表4可知,常规索氏提取120min与超声波提取45min得率相近,可看出超声波处理时间比索氏提取大大减少,而且超声波提取的料液比为1/25,与索氏提取相比,所用溶剂量减少。上述结果说明,利用超声波提取,可以大量节省溶剂使用量和提取时间,且能达到较高的提取率。因此,用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它与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的优点,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结论

超声波能够提高乙醇提取黄酮的效率,达到省时、高效、节能的目的。实验范围内,超声波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声波作用时间45min,料液比为1/25。此时提取率为91.39。

参考文献

[1]王晓伟.现代应用药学.1991,8(5):39.

[2]张睿,徐雅琴,时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食品与机械,20__,1:21-22.

[3]苟劲.超声波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__,16(3):76-81.

[4]严伟,李淑芬,田松江.超声波协助提取技术.化工进展,20__,21(9):469-651.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7

随着航天员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今后还要到其他星球上探险,在太空中建立太空医院和进行疾病诊断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在地球上,医生们可以用X射线仪观察断裂的骨头,用电脑断层扫描仪去寻找肿瘤,也可以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检查大脑。但是,这些检查方法使用的都是庞大的诊断设备,这些设备都不适合在太空中应用。现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超声检测仪可以对太空中的航天员进行身体检查了。

采用超声检测仪进行疾病的诊断有很多优点:首先,与其它诊断成像设备相比,超声诊断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这对于只有狭窄空间的太空飞船和每千克负载都要花费巨大发射成本的航天器来说是非常重要。此外,在进行超声检测时,医生可以立即看到超声图像,也就是说你不必等待,它的图像就被打印出来,如果被检者有什么问题,立刻从超声图像中可以看到,医生当时就可以得出诊断结果。

从某些方面来看,超声诊断仪的作用类似雷达。它将高频率(兆赫)的声波发送到人体内。当这些声波遇到一个器官的时候(如肝),一部分超声波立刻被反射回来,其余的继续向下传送,直到它们到达下一个器官(例如肾)时再被反射回来。因为声波穿过每个器官或组织的速度不同,探测器就可以“看到”反射声波器官是否正常。

超声检测方法已经普遍用在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上,它通常用于检查胎儿和腹部脏器。但是,德尔恰夫斯基和他的研究小组已经扩展了它的功能。他们将其用于检查眼睛、牙齿、肺、骨骼和肌肉上。他们估计今后在太空中可能出现的500个问题中,有2/3的问题可以借助于超声诊断仪来诊断。

在某种情况下,超声波在太空中的工作情况甚至比在地面上要好。那是因为在低重力环境下,人的脏器会在体内移动:心脏上移了,肝向北移动了3英寸,结果器官彼此靠得更近了。这对超声诊断是一种好的现象,可以使诊断仪发出的超声波从一个器官移向另一个器官时失真较少,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超声图像。

超声诊断仪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或错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果。因此,超声诊断仪的操作人员是专业人员,他们在上岗前一般需要经过几百小时的培训才能承担此工作。可是,航天员是一些非医务人员,他们在太空中要进行各种工作,超声检查实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可能花很多时间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一般情况下,航天员在飞行前只有4小时左右的超声检查训练。仅仅这样短时间的训练,他们在太空中会操作仪器吗?可以得出正确的超声图像吗?这正是现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超声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当这些航天员操作超声诊断仪时,他们和地面上的专家们保持不断的联系,由地面专家指导他们完成任务。

最近,在国际空间站的第九宇航组中,进行了太空中的第一次超声检测技术的评价实验。参加实验的是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和和俄罗斯航天员吉纳迪・帕达尔卡,他们都没有接受过肩部解剖学学习和肩部超声仪操作的专业训练,只是在飞行前进行了一次2.5小时的超声检测方法短期培训。如果通过此实验,这两位航天员可以将正确的超声图像发回地面的话,说明通过远程遥控的方法,可以使非专业人员掌握超声诊断仪的操作方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这对于今后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的健康和地面上的急救工作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进入国际空间站后,在实验的前7天,他们对超声诊断仪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又进行了一次复习。实验正式开始了,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和航天员依靠卫星下行链进行相互的联系。这次实验轮到迈克当“医生”了,吉纳迪是“病人”。迈克将超声仪的探头放在吉纳迪肩部的皮肤上,两秒钟之后,在约翰逊太空中心的专家就可以看到航天员在太空中所看见的同样画面。

在地球上,这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了。在战场上或边远地区,一些疑难病症需要及时做出诊断,由于那里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专业的诊断仪操作人员,必须采用这种远程医疗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遥控方法,指导另一个地方的非医务人员操作诊断仪,获得清晰的诊断照片后传送到遥远的、条件好的医院,由专家进行诊断和提出治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后,已经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地面上的远程治疗技术在不断地改进,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德尔恰夫斯基说:“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更好地传送信息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台移动电话来实现信息的互通。”他们考虑将超声诊断仪放到急救车上,在急救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在到达医院之前,急救室的医生就可以制定好治疗方案。这种想法已经在地面上成功地实现了,在底特律的红飞行章曲棍球队中已经采用了远程治疗技术为球员服务。在进行曲棍球比赛时,球员很容易受伤,如果及时地对球员受伤的情况做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球员的健康和球队实力的保持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球员的更衣室内配备了一台超声诊断仪,一名教练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操作这台仪器了。在进行曲棍球比赛时,如果有球员受伤了,就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由这名教练对伤员进行超声检查,得出诊断结果。

第9宇航组太空中的超声实验只是一个起步,今后在国际空间站上要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现在正在太空中飞行的国际空间站第10宇航组的航天员也在进行此实验。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会议室音响教室

目前,一些学校和单位在新建或是利用原有场地如报告厅、阶梯教室等改建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时,往往忽略声学设计,一些重要声学指标达不到要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设计的角度谈谈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音响设计。

一、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声学指标和音响设计方法

声音是教学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演示型多媒体教室音响系统担负着重现和还原各种教学课件声音信息的重任。音响系统包括了音响器材和声学环境两个部分,要求扩声后的语言清晰、声音圆润,对音效重现的保真度也有一定要求。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响系统不但用于语言扩声,还兼顾教学课件的音效重放,系统的频响范围应达到80Hz-15000Hz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建设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时,除了对器材(功放、音箱)的指标及性能有一定要求外,还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集中式声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音响设计当声源来自一个方向,集中在一个地方产生的声场称为集中式声场。集中式声场具有声像统一、声源少、声音纯净清晰的优点。如果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面积在100平方米以内,其音响就用集中式声场的音响。这种声场的音响设计较为简单,音响设备造价相对较低。设计方法:多媒体计算机将视频信号传送到投影仪,经投影仪内部电路对视频信号处理后,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放大,传到左右声道的音箱。这时,音箱内的扬声器中的电磁铁因音频电流的大小而产生一个相应变化的磁场,从而引起镶嵌之中的音圈振动产生声波,发出声音。安装过程中,左右声道音箱相对于多媒体计算机必须作对称安装,音箱的位置安装在与投影屏幕同一个平面的墙面的两端,而且扬声器的方向与墙面的夹角为60°。测试声场时,听音者位于投影屏幕墙面的顶端连线的中线上,和左右声道的音箱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音箱安装在墙的顶角,让音箱和听音者成一定的角度,音箱发出的声音使听音觉得舒适就行。同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调至其峰值功率的三分之二,避免音频信号失真。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集中式声场的音响的音频输出幅度,可以通过上课用的多媒体计算机来控制,将其作为一个小调音台,能调制出优美的音色和良好的音质。为了保持集中式声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声音清晰、纯净,一般情况下应将“PC扬声器”设置成“静音”模式,其它选项我们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来作调节。根据笔者的经验,使用“麦克风”选项时,调节音量滑动变阻器即可,不要使用“高级控制”。

(二)分散式声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响设计当声源来自于不同的方向时,它所产生的声场就称之为分散式声场。分散式声场具有音频信号分布均匀,声压级强的特点。当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时,使用集中式声场的音响设计时,就会产生声场的均匀度小,靠近音源的听众感觉到声压级强,离音源较远的听众会觉得声压级弱,给教学工作尤其是外语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因难。此时,就必须使用分散式声场的音响设计,根据其面积大小,常用以下两类设计:

1.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之间的分散式声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响设计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出发,采用5.1声道和AC—3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音响技术中,5.1声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分散式声场之一。这种技术可以将音频信号分为主音左声道、主音右声道、中置声道、环绕左声道、环绕右声道和超低音声道。AC—3系统采用数码压缩技术,把多声道系统中的许多信息压缩到双声道中去,它采用的是一种音频编码方式。图分散式声场多媒体教室音响设计图如图所示:多媒体计算机产生的视频信号(Video)同样输出至投影仪,通过投影仪处理视频。多媒体计算机产生的立体声音频信号(StereoAudio)以左右声道的形式输出。将左右声道信号利用合路器合二为一,合成单声道音频信号(MonoAudio),经过射频调制器调制到相应的频道后,运用一个分配器将其均分为两路,随之配接两个三分配器,把单声道合成信号平均分为六路送入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音频信号送至相应的声道即可。布置声场时,左右声道安装于投影屏幕一面墙的两角,环绕左右声道安装于投影屏幕的投影对面墙中间,减少超重低音声道绕射性。音箱安装的高度同集中式声场一样。调节各声道输出电平时,超重低音调至20—30dB,以免声反馈的产生,其余声道的输出功率电平调至45—55dB,产生的音质较好。

2.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分散式声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音响设计当我们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在300平方米以上时,应使用定压式功率放大器来推动扬场器,形成均匀的分散式声场,所用的定压式功率放大器应大于扬声器的总功率,使扬声器能产生相应的输出功率。音频信号经声反馈抑制器有效控制声反馈之后,通过定压式功率放大器放大,以220V的交流电压形式输出。在接扬声器时,按扬声器输出功率运用线间变压器,把电压降至9V或12V交流电压。音频信号的强弱所产生的交流电压大小不同,从而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扬声器的安装,一般位于听众头顶,距听众头顶约2.5米,各扬声器间隔距离为3米,在听众的头顶上方形成一个声墙。此设计造价较高,但产生的声场均匀度很大,声压级合理,能给听众以舒适的享受

二、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声缺陷的调校

刚建成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往往会留下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音响指标达不到要求时,易出现啸叫、回声、共振等情况,称之为声缺陷,这类声缺陷如果不排除,将对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问题。在使用验收新建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时,应对几项重要声学指标作一次检查测试,对某些声缺陷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一)声反馈自激传声增益特性差是忽略音响技术指标或设计不良的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通病,功放的话筒音量不能调大,稍微提升就产生啸叫,这种现象叫声反馈自激。声反馈自激的存在对扩声系统损害极大,不仅破坏了音质,限制了话筒声音的扩声音量,使现场授课不能良好扩音,严重时还会损坏功放及音箱。解决方法:

1.让音箱远离话筒,重新调整音箱与话筒的相对位置。设备讲台(或主席台)一般位于投影幕的正前2米左右的地方,音箱可改移到讲台两侧差不多靠墙的位置处,尽量使音箱的强声区远离话筒。

2.利用音箱和话筒的指向性。话筒拾音均具有特定的灵敏区域,配置话筒时应选用指向性强的品牌和型号。使用话筒时使拾音的灵敏区域避开音箱的声辐射区域,使话筒吸收不到或尽量少地吸收到音箱的声音。当使用无线话筒时,教师(会议发言人)应避免走到音箱声辐射区内。

(二)共振主要指机械共振,声音开得稍大时教室的门窗玻璃、桌面上较轻的刚性物品(如玻璃器皿、茶杯等)均极易产生机械共振。机械共振一般容易发生在低频段,因为声音的低频成分占整个声音能量的绝大部分,特别是当播放影视资料片,低频成分较多时尤为突出。解决方法:一是对容易产生共振的部位(比如门、窗以及松动的玻璃等)进行加固处理;二是给桌面上容易产生共振的物品增加一个软垫。(三)回声直达声与某一个或多个较强的反射声到达同一位置的时间相差超过50ms以上时(主要从四壁反射引起),使听者感觉到同一句话有几个不同声压级的声音相继传来,这种现象称为回声。解决方法:轻度的回声可将轻盈的窗帘布料改为较重的厚绒面料,并适当加大窗帘面积来改善。而当回声较严重时,就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工程改造来进行调校,目的是加强漫反射,进行强吸声处理。

参考文献:

[1]翁泰来“.音质”和“音色”[J].电声技术,2004(6).

[2]王建林.声频系统的噪声分析及排除[J].电声技术,2004(6).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1篇9

1.1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AB135-S十万分之一天平(德国),HH-42快速恒温数显水箱(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2试药水曲柳采自长白山,经吉林大学药学院张静敏教授鉴定为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Rupr.;标准品白蜡树精(自制),经过1H-NMR,13C-NMR鉴定,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含量达98%以上;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白蜡树精对照品,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含白蜡树精0.1mg/ml的原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适量,加甲醇定容至50ml,配制成含白蜡树精分别为8,16,24,32,40μg/ml的对照品系列溶液。于334nm处测定吸收度,并以吸光度与对照品浓度进行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Y=0.036X-0.0219,r=0.9997(n=5)。实验表明白蜡树精在8~4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上述原对照品溶液适量2ml,加甲醇稀释至10ml,于334nm处测定吸光度,连续6次,结果表明6次测定的RSD为0.54%,故仪器精密度良好。

2.3稳定性实验将精密度实验项下的对照品溶液于0,1,2,4,6,8h在334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结果表明RSD=0.93%,对照品溶液在8h内稳定性良好。

2.4重现性实验取水曲柳皮粗粉6份各2g,精密称定后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线,超声30min,过滤,取滤液稀释20倍后分别于334nm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实验结果6个样品含量RSD=1.57%,表明本法重现性良好。

2.5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重现性实验项下的6份样品中的任意一份,精密吸取1ml,稀释20倍后,准确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混匀,在334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蜡树精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2.07%(n=6)。

2.6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以水曲柳中总香豆素为考察指标,选择超声提取工艺中4个主要影响因素:浸渍时间(A),乙醇浓度(B),水浴温度(C),提取时间(D)进行优化提取水曲柳中香豆素的条件。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以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具体影响因素及实验水平见表1。

表1因素水平(略)

每一实验号取水曲柳皮粗粉2.0g,精密称定后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线,按要求浸渍一定时间后在设定的水浴温度下进行超声提取,取出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稀释20倍后进行测定,各实验号平行操作重复3次。结果见表2。

由表2极差R比较可知,影响水曲柳总香豆素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B>D>A>C,即乙醇浓度最重要,超声时间次之。按表2的K值直观分析,得出超声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B3D3A2C3。进一步经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和超声提取时间均对总香豆素的提取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2L9(34)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略)

3讨论

由于水曲柳中的秦皮乙素与秦皮甲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但白蜡树精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本实验选择白蜡树精为对照品考察检测条件的可行性。游离香豆素能溶于沸水,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溶剂;香豆素苷类能溶于水、甲醇、乙醇,而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溶剂[4]。考虑对总香豆素的溶解与溶剂的毒性,本实验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水曲柳中总香豆素的溶剂。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和超声提取时间均对总香豆素的提取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水浴温度与浸渍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实际条件,优选出水曲柳皮总香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曲柳粗粉加25倍量95%乙醇,室温超声提取45min。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曲柳皮中含有较多的糖,所以选择95%的乙醇既能提高总香豆素的提取率,又能降低糖的溶解度,有利于香豆素成分的进一步纯化和分离。该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省时,对研究水曲柳的提取分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严仲铠,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9.

[2]ReppelL.Naturalcoumarins,Pharmazie[J].1954,9:278..

[3]M.V.Artem'eva,G.K.NikonovandM.O.Karryev.CoumarinsofFraxinusmandschuricaandF.potamophila[J].ChemistryofNaturalCompounds,1975,9(4):465.

[4]肖崇厚.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7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声音B.两次声音C.三次声音D.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0.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1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5.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

1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7.由于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的。

18.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19.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

20.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1.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22.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3.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

图是乐音的波形图。

2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上图(24)所示的标牌,

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25.在屋子里说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使原声得到加强的缘故。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是为了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第26~27小题各4分,第28~29小题各5分,第30~31小题各6分,计30分.)

2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7.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这个现象表明,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如何对话的。

29.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30.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1.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2小题6分,第33~34小题各7分,计20分.)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1篇11

【关键词】健康体检;彩色超声检查;甲状腺癌;护理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04-02

早期甲状腺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不引起患者的注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甲状腺也成为健康体检项目之一[1]。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的检查操作简便,对于早期不能扪及或摸不清的微小病灶,彩色超声可以发现并有可能辨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有重要意义。

我院2005年至2010年年间职工体检9677人次,发现甲状腺癌4例。2011年职工体检增设了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请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界、大小及纵横比、质地、有无钙化、血运分布等进行检查,发现高危员工10例,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癌8例。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职工健康体检最近7年的甲状腺检查资料。

1.2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2005~2010年6年间职工查体9677人次,年龄21~92岁。甲状腺检查以外科触诊为主,检出甲状腺结节者,部分接受了进一步检查及手术,追踪收集手术病理结果以确定甲状腺癌筛查阳性比例。第二组为研究组,2011年职工查体1964人次,年龄21~93岁。除了外科触诊甲状腺外,全部提供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高危者追踪手术及病理结果。回顾分析其彩色超声征象,比较甲状腺癌的筛查阳性率。初步分析印证彩色超声征象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阳性检出人数等技术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1.4护理宣教对2011年确诊为甲状腺癌的职工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宣教。术前: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关心、体贴病人;介绍疾病有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环境、程序、疗效、术后不适和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配合方法;指导病人进行术中头颈过伸及术后头部转动方法的练习;讲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满足其合理需求,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术后: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元气大伤,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因此一定尽快调理好身体,增强免疫力;饮食营养均衡,进食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维生素食物,可慢慢由流食、半流食过度到普食。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干燥,避免磨擦、搔抓与接触刺激较大的肥皂、酒精、胶布等。坚持服用甲状腺片,长期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甲状腺手术治疗后,肯定声带有所改变,像是声音嘶哑,音调变低,这样的状况出现后要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可以用中药调理,以促进恢复,这样副作用也会变小。还要多多的注意术后复检,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血象及甲功八项。还要注意给患者解释指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使他们有所了解,按时的门诊随访。

2结果

2.1一般情况因为是本院职工查体,所以人员相对固定,两组性别、年龄分布等互相匹配。

2.2两组间检出率比较情况2005~2010年6年职工查体9677人次,检查甲状腺用外科触诊方法检出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大66人,高度可疑甲状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癌4例,甲状腺癌发病检出率为0.04%。2011年查体增加了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总体检出甲状腺结节和肿大76人,高度可疑甲状腺癌并建议手术者10例,病理证实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癌发病检出率0.41%,较往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体检情况2011年高度可疑甲状腺癌建议手术者10例,病理证实甲状腺癌8例,彩色超声预警诊断准确率为80%,其中8例甲状腺癌病理分别是:滤泡型状癌1例,状癌7例(其中微小状癌2例)。另外2例良性病变手术者均为多发结节,彩色超声全部发现可疑钙化。

3讨论

在过去30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4倍,是增加速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2]。早期甲状腺癌经手术切除后,几乎可以根治,而晚期甲状腺癌则会发生淋巴结、肺、骨等远处转移,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职工查体2005至2010年年均甲状腺癌检出率为0.04%,2011年增加彩色超声检查后甲状腺癌检出率为0.41%,显著增加。2011年查体高度可疑甲状腺癌并建议手术者10例,病理证实甲状腺癌8例,预警诊断准确率80%,查到甲状腺癌体积最小者3mm,达到很高的医学诊断水平。这说明体检中应用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检出。

甲状腺癌和其他器官的癌相比,除未分化癌以外,预后相对良好。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差别较大,影响预后的因素也很多,而术前术后做好护理宣教对其预后和康复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利平,杨波,夏艳.高频彩超对早期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研究,2011,9(28):316-317.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范文篇12

[关键词]超声;工作平台;研发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28-03

引言

我院超声科原来使用的是多个厂家的单机版影像工作站,各个系统操作界面不一致,超声医师需熟悉每一个系统;单机存储空间的限制需要频繁使用移动硬盘导出数据、备份数据,既不安全,又不方便而且浪费时间;查找病人的资料非常麻烦;还有录入量大、容易出差错等问题,更无法对超声科病人进行动态分析。现有超声科信息软件,费用高昂且无法解决上述全部问题,为此,我院信息中心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自行设计开发了一套和医院HIS系统无缝连接的超声整体工作平台。

1整体工作平台设计

1.1整体框架

重庆市中医院编制床位1800张,日门诊量5000人次,有多个厂商的各类超声设备18台,日超声检查超过500人次,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需要一套操作界面统一,系统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安全性能好的超声整体工作平台。

平台工作流程见图1:将超声工作站生成的图像,用自行设计的统一接口采集后,结合从HIS提取的病人信息、在超声医师录入诊断报告后,传输到超声RIS服务器、集中存储,图像和报告同时发送到医生工作站。

图1工作平台流程图

1.2功能模块设计

1.2.1图像采集这是使用最频繁的功能模块,要求是快速、清晰、完整、稳定地实现图像的动态显示和采集、传输。采用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捕获,兼容常见的采集卡,对每个病人采集张数不设限制。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遵循DICOM3.0标准完成。

1.2.2图像处理对采集的图像可进行亮度、对比度以及色彩调节还可实现图像的镜像、翻转、负像、伪彩等以便于医师观察。

1.2.3诊断设计自定义专家词库,减少临床录入工作量。把常用的临床正常、异常诊断结果需使用的词汇设计为专家词库,使用快捷键即可调用,词库可以随时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复查病人可以提取历史图像和诊断报告到当前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1.2.4报告提供丰富的报告模板,分公有模板和私有模板两类,用户可以自行添加、修改、删除模板项。不同的用户可自行定义和使用模板。常用的诊断结果还可直接调用词库。支持报告预览和打印,支持历史报告查询,支持报告补打功能。

报告自编辑功能可对报告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排版位置等进行自定义。

1.2.5病历支持病历的查询、统计、导出等。具有图片导入导出功能和光盘刻录功能,形成单个或群组病历资料。形成科研、教学材料存档。可把病人的资料以EXCEL文件格式导出。方便医生使用或让病人方便的把资料带走。可进行典型病例及复诊病人标记,方便查找。

1.2.6登记预约提供病人的登记和预约功能。自动记录登记时间,实现登记预约的查询、打印和修改,通过预约部分实现检查的忙闲分流。

1.2.7排队叫号排队规则实行先登记先检查,对危急重症、年龄70岁以上,或者憋尿做腹部超声检查的系统允许插队。调用语音模块,实现自动语音叫号,大屏幕同步显示。

1.2.8数据分析分疾病分析和设备分析两个大的模块。对临床研究、领导决策、医院管理、科室管理提供支持。

1.3软件设计

通过对系统流程的研究和软件模块的分析确定使用C/S架构,在windowsserver平台上选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采用工程化的开发方法,系统软件采用可视化开发工具powerbuilder8.03编写。

1.4硬件设计

服务器使用六台IBMX3650组成Vmware虚拟集群系统,即使五台服务器出现故障,系统也能照常运行,同时存储双柜互为镜像,最大限度保证数据安全。

1.5安全性设计

对工作平台所有功能模块设置完备的权限控制,如实习医生可以查阅但不能修改,平级医生之间不能互相修改、删除数据,报告提交后只有上级医生才能修改。

提供多种备份方式,可按病例编号进行数据备份,也可按时间段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后可进行数据的刻录。

工作站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禁用USB端口,避免移动存储设备的接入。

2系统应用效果

在整个软件系统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方便临床、高效快捷、界面友好的设计思想。软件系统经试运行,修改完善功能模块后正式运行,完成了总体设计上的功能要求,应用界面见图2。经每天数百病例验证,系统功能完善,运行速度快捷,完全满足了临床需要。

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检查预约、排队等候和发送报告的时间,缓解了病员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维护了检查的良好秩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了超声科工作流程。

通过对医师工作量的精确统计,为效益津贴的核算提供了直接数据,激发医师的工作热情,科室管理更加精细化。

系统投入使用半年后的统计显示,超声科月工作量提升24%,月收入提高19%,模拟第三方病人满意度调查达到98%满意的好成绩。

3系统搭建经验

3.1设计成功的关键一是遵循标准,二是功能全面,三是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医生的操作最好在同一界面中进行。实现鼠标、脚踏开关双结合的方式,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3.2数据分析是设计的重点。结合HIS、RIS数据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疾病的分类统计、各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与收益分析、各疾病类分年龄段发病率的对应分析、某个地区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次数的比例等等,为临床科研和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撑。

3.3采集卡的选用,注意采用标准的接口类型,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3.4经实际测试确定采集图像大小以768×576为宜,过小则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分辨率,过大则浪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影响采集速度。

我院自主开发的超声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较高的可用性和较好的易用性。也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谭易芬,朱向明,赵峰,等.基于医疗信息整合的超声科工作运行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6):1218-1220.

[2]李工.医院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的做法和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07):1127-1128.

[3]皇甫立夏,曹慧,张晖.超声影像工作站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06):15-17.

[4]刘永辉.医院超声工作站开发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