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保健知识范例(3篇)
女性健康保健知识范文篇1
作者简介:叶慧书,女,系景宁畲族自治县妇联副主席;胡颖敏,女,系景宁畲族自治县妇幼保健所副所长,从事妇女健康工作多年,工作经验比较丰富。
妇女约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号称“半变天”,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妇女健康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妇女疾病预防和健康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各项措施不尽完善,妇女家庭负担重、传统思想观念桎梏、缺乏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导致妇科病多发、如宫颈癌、乳腺癌、性传播疾病等严重侵蚀着广大妇女健康的肌体。而妇女健康问题的影响,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和人类发展等各方面,给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关注妇女健康,成为关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我县妇女健康状况作浅要分析。
一、我县妇女的健康状况:
(一)已婚妇女妇科患病率居高;据2006年统计,我县已婚妇科健康体检应查人数为13253人,实际参检人数1903人,普查率仅14.4%,妇科患病人数1546人,患病率达81.20%,其中乳腺小叶增生640例,患病率33.60%,居第一位;宫颈炎367例,患病率19.28%,居第二位;子宫肌瘤185例,患病率9.71%;滴虫性阴道炎137例,患病率7.20%;卵巢囊肿49例,患病率2.57%;宫颈癌2例,患病率0.11%;其他妇科疾病169例,患病率8.87%,妇科门诊每年发现宫颈癌患者有20例余,而且有2-3例妇女因宫颈癌发现过晚无法医治而死亡。此外目前据疾控中心统计我县艾滋病感染者中的54.5%为妇女。
(二)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堪忧;2003年根据我县婚前检查的1964例未婚女青年资料统计,婚前检出疾病人数191例,患病率为9.73%,其中生殖系统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生殖器炎症等)为166例,占8.45%,占同组检出疾病的第一位,检查时已怀孕者285例,病史采集统计婚前有1次流产的786例,2次以上流产的315例。新婚姻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女性婚前健康体检率大幅下降,2006年我县女性婚前健康体检应检人数2004人、实际检查了8人,婚检率仅0.40%。
(三)危重孕产妇时有发生;我县每年有孕产妇数1600余例,其中有高危孕产妇800余例合并内科疾病、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特有疾病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危险到母婴健康,而且就2006年尚有24例孕妇因家庭贫困或计划外生育回避孕期保健、在无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或家庭接生。自1998年以来,我县共死亡6例农村孕产妇,因家庭接生导致死亡的2例,占33.3%,因家庭贫困孕产期疾病延误治疗导致死亡的4例,占66.7%。
(四)不意愿妊娠屡屡发生;每年因避孕失败或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意外妊娠人数尚大量存在,据统计2006年我县医疗保健部门行人流术的1533例、引产术的112余例、因宫外孕治疗的85余例,而且未婚先孕有逐年增加现象。
二、我县妇女健康状况分析
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妇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健康尤其值得关注,因其对个人生理及疾病的认识不到位、自我保健意识非常淡薄,再则传统思想的束缚、妇科检查的特殊性以及就诊的费用虚高等影响非常深远,具体表现如下:
(一)特殊的生理结构。妇女盆腔与外界相通,育龄妇女性生活频率高,经常受到与妊娠有关的人流、引产、分娩及上取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的影响,加之未能及时调养身体、抵抗力降低或无菌操作不严等原因,易导致感染。此外妇女青春期、孕产期、围绝经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巨大的变化。
(二)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落后。我县妇女妇科患病率居高,普遍的婚前导致生殖健康疾病增多,而对健康体检的忽律,主要是一方面因没有开办正规的有关生殖健康教育的课堂,很多妇女在有生以来从未接受有关科学的生殖知识的教育,以至她们没有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广阔渠道,大多数妇女都不知道生殖系统结构、功能等知识,不能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或有了疾病不能正确识别,;另一方面由于羞涩思想在作怪,许多妇女不敢公开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敢到妇科就诊或不能识别哪些是异常情况,以至没有及时就诊,延误治疗时机,最终使小病捱成大病;三是部分妇女不注意性生活卫生,一旦患上妇科疾病,丈夫不配合治疗,致使妇科疾病常治常发,难已治愈,三是偏信谣言,没有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以至反复流产,最后造成更大的妇女身心痛苦和家庭经济损失。四是自我感觉良好,厌烦婚前健康检查及妇科检查的繁琐。
(三)传统思想观念桎梏。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多妇女都谈“性”色变,特别是农村、年纪大的妇女认为那是不光彩、不干净的事,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不能在人前公开的讲,如果谁要谈论这样的话题,谁患了这方面的疾病,就会被人耻笑和怀疑。受“人言可畏”和错误认识的影响,一些妇女患了妇科病,不敢就医,不敢咨询,自己默默承受着痛苦,直到病变至生命垂危。特别是在偏僻山村,妇女有了妇科病或生小孩,不上医院,有的用土办法,有的就是硬扛着,没有行常规的检查和治疗。在发觉自己可能患有妇科病后,大多数妇女从省钱、省时和保密的角度出发,自行买药,不进行系统和正规治疗,或听信江湖郎中,或轻信“祖传秘方”,使小病成了大病,最后不得不去正规医院就医,结果使家庭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四)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以常见的急性阴道炎为例,其病因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在治疗时必须要查清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对症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在我县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妇科疾病诊疗能力在村卫生室不能开展,在许多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堪忧、产科服务功能低下,妇科疾病也不能及时诊治。如不能常规地进行妇科检查,一些常见妇科疾病都很难得以诊断,更不用说治疗。此外县级妇女保健部门设备落后,服务功能不能满足妇女健康的需求,健康教育设施不完善。
(五)农村经济水平低下。我县尚属于贫困县,农村人均年收入在2800元以下,勉强维系着家庭生活——养家糊口,尚有家庭另外支出如教育等,个人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妇产科类隐现的疾病没有引起重视,而且近年来医药费用的虚高,以至能不去医院的尽量不去,如有的孕产妇因家庭经济困窘在家分娩,不仅不安全,而且容易患上许多妇科疾病,有的并发危重疾病则一再拖延致使许多悲剧发生。
三、妇女不健康的危害
妇女健康虽是个人问题,但她不只是个人的资本,而且是维系着家庭的稳定和安康的重要筹码。
(一)影响和谐的性生活和夫妻感情。患有妇科病的妇女不但个人要经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而且还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妇女患疾病后,有的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甚至会对性生活产生厌恶,严重的妇科疾病会导致疼痛,对于妇女来说患病后的性生活是一种摧残。然而正常的性生活是维系夫妻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对夫妻常年不能进行正常性沟通的话,夫妻的关系势必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妇女的生殖系统疾病将成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导火索。此外,有的妇科病还会影响育龄妇女的正常生育,给家庭的正常生活蒙上阴影。
(二)破坏家庭经济运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妇女是支撑家庭的一根顶梁柱,她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如妇女孕产期死亡或患重病在床,则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变成了哽咽,老人对儿媳精心照料的希求成了泡影,给丈夫的嘘寒问暖变成了相对无语泪四行,本来虽不宽裕但生活自在的家负债累累……。
(三)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妇女是构成家庭的细胞。妇女患有妇科病后,夫妻之间不能有和谐的性生活、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关爱,因病致贫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由于夫妻缺乏性沟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纠纷增多,大大增加了夫妇的离婚率;另一方面在妇女患有妇科病的部分家庭,由于丈夫不能获得满意的性生活,长期处于状态,迫使他们通过和婚外情来获取性满足的行为大大增多,这样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三是有些性传染疾病如梅毒、艾滋病、淋病等得不到及时医治,会相互传染以及传给下一代,关乎着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妇科疾病的缠绕将是潜伏的对未来世界影响最大的危机,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块顽石。
四、提高妇女健康的几点建议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妇女权益,调动社会资源,认真组织好集中性的社会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关爱母亲健康,关爱女孩健康成长”。
(一)加大政府投入,促进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促进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是关系社会发展、民族昌盛、人类文明的基础工程。政府应加大力度,为民干实事,一是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加强综合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依法查处各类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大对妇妇幼保健机构经费投入,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稳定妇幼保健队伍,深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卫生保健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对贫困孕产妇的救助工作,制定“景宁县贫困孕产妇救助办法”,切实保障贫困孕产妇的基本医疗需求,维护广大妇女的生存健康权益。四是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做好预防保健的综合服务,重点筛查和治疗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疾病。五是建设一处妇女体育运动场所,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提高妇女身体素质。六是实行免费婚检,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及时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妇女的健康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妇女对生殖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因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和认识不到位有直接关联的。因此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宣传教育:一是青春期保健要与学校卫生相结合。随着女性青春期的提前,建议教育部门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生理、心理卫生课,使她们对自己身体将要发生的生理变化做好思想准备,能够适应由于生理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根据青春期学生的特点,编写和发放青春期卫生知识健康手册,请有关专家定期深入学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答疑,保健部门开设性咨询门诊、开通热线电话等,协助校区满足女学生在青春期的保健需求,正确对待生理疾病,提高“性”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是充分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定期举办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对新婚夫妇、孕产期妇女开展生理知识、性知识、优生优育、保健知识教育;三是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要联合加强对女性生理、心理和性理方面的宣传,消除多数妇女认为妇科病“是常见病,无大碍”和得了病就“见不得人”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一种新型的婚育观念和相对开放的性观念。四是充分利用舆论、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使妇女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度,掌握妇科疾病的特点、症状、危害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平常预防、患了不慌、及时诊疗。发现自己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时,能够正确、冷静地对待,做到自己不随便用药、不病急乱投医、不使用所谓的祖传密方或偏方以致耽误治疗的时机,而能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五是在社区、农村开办妇科病防治、性传播疾病防治课堂,开通妇科病咨询热线,让患病而又害臊的妇女同胞能够多渠道咨询和了解妇科病防治知识。
(三)认真组织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提高妇科疾病的诊治率。2007年开始我省着手实施了“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由省财政保障经费,每两年为农村妇女妇科健康体检一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各妇联组织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发动并组织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健康体检;各乡镇卫生院则要增强妇科诊治的能力及完善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进村入户,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和预防爱滋病知识,健全健康档案,对在检查中发现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疑难杂症转到县级医院治疗,帮助她们恢复健康并做好随访工作。保健部门及时总结分析我县妇科患病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不断促进妇女健康水平。
(四)加强基层妇女保健服务建设,提高一线防控能力。逐步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尽快提升,每个乡镇卫生院应逐步完善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的社区服务站或中心,常规开设妇科疾病门诊,切实提高农村妇科病诊疗能力;卫生、计生要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运用医疗卫生资源为农村妇女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工作。从加强一线防控能力入手,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预防、医疗、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社区责任医生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进行家访,电话指导。做好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指导,防止计划外怀孕,保证妇女的健康。
女性健康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妇女保健;妇产科;健康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院也在不断的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以及医疗服务模式,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虽然当前医疗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0例妇女作为研究目标,年龄19~55岁,年龄平均为(35.2±5.8)岁。
1.2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向300例妇女发放调查问卷来完成,问卷中包括7个问题,具体为:①你是不是自愿接受妇女保健知识的学习?②你是不是需要妇科保健这方面的帮助?③你遇见过哪些妇产科健康问题?④你是否了解产妇生产结束后的相关保健工作?⑤你是否了解生产结束后子宫复旧和纯母乳喂养的关系?⑥你多大程度了解本院妇科这个科室?⑦你之前是否来我院妇科进行过保健知识的咨询?本研究一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用百分比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
2结果
本研究经过调查发现,自愿进行妇女保健知识学习的妇女有240例,占总例数的80%;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保健知识的妇女有20例,占总例数的6.67%;可以例举3种甚至更多种妇科疾病的妇女有150例,占总例数的50%;对于生产结束后康复工作完全不了解的妇女有65例,占总例数的21.67%;不了解生产结束后子宫复旧和母乳喂养之间的关系的妇女有190例,占总例数的63.33%;基本不了解妇科科室的妇女有180例,占总例数的60%;以往在我院进行了妇科相关知识咨询的妇女有25例,占总例数的8.33%。之所以会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医院针对妇女保健工作没有加强宣传,很多妇女并不了解妇科科室,有些妇女甚至不知道医院是不是设有这个科室,降低了保健工作实施效果。另外,由于交通不方便,农村妇女偏多,保健意识淡薄。
3讨论
医院开展妇科保健工作主要是为了使妇女人群能够对妇女保健的效果及其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进妇女群体保健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2]。妇科疾病防治是临床上开展妇科保健的重要内容,我国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的质量紧密联系着妇女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因素[3]。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的意义与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越来越重视妇科健康普查的开展,同时也出台了多部条律,公布了具体的保健方法[4]。②近些年我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建设事业,建设的工种越来越多样化,妇女参与到这类工作中会吸入各类有害物质,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胎儿的健康,所以国家逐步在妇女劳动保障中增加了妇女保健这一内容[5]。③产妇在怀孕期间,胚胎是否能够健康发育以及成长影响着足月后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分娩,所以产妇在怀孕期间必须尽可能多了解胎儿生长的相关因素,杜绝不良因素,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怀孕期间的保健,保障体内胎儿的健康成长[6]。除此之外,产妇的家属也应该对基本保健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能够指导和监督产妇的孕期保健。第四,在产妇孕期保健中,产期保健是整个保健工作中的主要部分,保健工作实施质量的好坏对母婴的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妇女人群中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是有必要、有依据且有价值的。妇女如果早期健康状况不佳,那么到了后期,其健康状况同样会受到影响。如果女性在生育年龄时期损伤了生殖道或者损伤了骨盆,那么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妇女进入老年时期后肌肉张力将会减退,导致子宫脱垂或者失禁。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妇女保健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她需要贯穿女性的整个生命过程,对于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重要价值。
生产结束后恢复保健指的是产妇的分娩结束后,为了促进产妇虚弱身体恢复而进行的多项保健措施。此阶段中需要保健的项目有体形恢复、心理恢复、生殖部位细胞因子恢复、子宫恢复等方面。在保健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妇女饮食合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取。母乳是一种特殊的乳制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和各类感染的发生,降低婴儿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婴儿饮食母乳有利于更加健康的成长,确保婴儿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得到满足,而且由于母乳的特殊性使得更容易被婴儿吸收和消化。除此之外,母乳中包含多种免疫物质,可以对呼吸系统疾病和肠道系统疾病等一些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神经和胃肠道系统的发育;能够有效防止婴儿成年后发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疾病;能够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缩短产妇产后恢复时间。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0%的妇女愿意接受妇女保健知识,医院也应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多层面、多途径入手,做好妇女保健宣传工作,促进妇女保健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月芳.论述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J].科技展望,2015,(9):242-242.
[2]焦丽云.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456-457.
[3]郭妍.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析[J].医学信息,2014,(26):357-357.
[4]李云.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2):90.
女性健康保健知识范文
1.1组织建设
妇女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团队成员:我院妇幼保健医师1名,护理人员3名,健康宣教人员1名,及各村女村医、村计划生育专管干部。在实施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前,对所有组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她们知道组建健康宣教团队的目的、意义及各自担当的角色、任务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细化分析,并对设立的相关预案进行交流学习。
1.2干预方法
(1)宣传发动:对这一活动的组织、落实、分工、推进等问题,妇女健康宣教与护理促进团队的人员都事先做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核心内涵,坚持政府参与、医院主导、社区村医协助、护理人员指导、计生专职干部督促等全民参与的方针。以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妇女劳动保护规定》及妇女健康知识宣教的相关医学教材为宣传基本理论工具,充分利用各基层社区的宣传画廊、媒体板块、媒体电教工具进行反复宣传,以此来促进和感染广大妇女思想意识,激发其自我认同、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该活动中来。最终,以帮助她们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妇科疾病的防治,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及更年期等妇女“五期”保健知识;住院分娩的基本知识和优点,消除分娩的恐惧心理;充分建立妇科肿瘤“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认真进行免费体检及妇科筛查。
(2)建立健全社区妇女护理管理档案,搭建医护人员与社区妇女互通信息平台:我们健康宣教团队定期下基层、进社区、入门户。深入社区、农村妇女活动场所,正面传播卫生保健知识,认真为她们解疑释惑。协助行政部门创建新婚学校、孕妇学校、老年妇女学校,不拘一格举办多形式、多层面的互动学习与知识讲座。利用逢集、妇女节、儿童节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条幅,印发“关注妇女健康,奉献一片爱心”明白卡。建立爱心咨询热线,随时为社区妇女提供健康知识援助。
(3)开展特殊服务,拓展妇女保健服务领域:以高危人群管理为切入点,如对在疾病筛查中存在肿瘤迹象的妇女,我们督促其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并保持信息畅通,定期随访。对围产期保健孕妇,我们与社区计划生育部门协同管理,做到信息互通,只要有新婚对象,我们就及时联系驻村医师,要求她们及时“捕捉”新婚妇女怀孕信息,以确保早建卡、早孕期检查、系统孕期检查和定期孕期检查,做好产后访视服务,并继续进行宣传和保健指导。针对一些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管理与防治。围绕优生优育,不孕不育、妇女营养、更年期心理咨询等方面问题,积极进行探索与研究,以不断拓展卫生保健服务领域,优化妇女生活质量。
2结果
2010-02~2010-12间接受并妥善处理各种心理咨询124起,妇女疾病筛查1319例,其中,阴道炎344例,占26.08%;宫颈糜烂231例,占17.51%。109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疾病均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孕产妇早检查率、建卡率、产检次数合格率、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
3讨论
妇女健康是妇女最基本的人权。妇女健康不仅关系到妇女的自身,更关系到夫妻、子女、父母及其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风、传承与发展和从深层次反应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WHO提出妇女健康的目标是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促进健康[2]。从妇女的生命周期来看、从健康的定义来看,妇女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条主线将贯穿于广大妇女的一生,包括幼儿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直至生命的最后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