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见护理技术范例(3篇)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神经外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7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4-02
随着神经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区域的持续扩大,xu9yao的手术设备更加复杂,微创显微等技术不断更新[1],不但对手术者提出了更好的专业要求,而且更加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护理专业化制度,既改善了护理水平,又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双重认可。我院设置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实践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手术室护士39名,其中主管护师15名,护师14名,护士10名。手术间共有9个。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共进行神经外科手术321台次,其中择期手术141台次,急诊手术181台次。对神经外交额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以后,2010年10月至1011年3月共进行手术352台次,包括择期手术190台次和急诊手术162台次。
1.2方法
1.2.1人员配置在研究相关资料[2]并与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后,我们选拔神经外科手术专科组长1名,专科护士2名和轮转组员3名。从而形成专科组金字塔形的人才团队,把组长训练成为科组的学科带头人,确保专科组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出于手术需要,各科专科组固定,专科护士1年轮换一次,护士每4个月轮换一次。
1.2.2人员职责在神经外科手术的要求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3]院里和医生一起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护理制度,明确每名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任务。
1.2.2.1专科组长的职责①在护士长的指导下,确立本组护士的培养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②把握专科手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有力的支持医生完成手术任务,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责任心强;③作为本组的学科带头人,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当前神经外科的最新动态,并带动本组人员进行学习;④对手术需要植入人体的物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⑤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定期维护和保养,做好特殊物品的领取和准备工作;⑥主动参加对一些新型手术、疑难手术和复杂手术的组织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出于最佳状态;⑦定期进行组内业务讨论会,讨论和解决组内存在的复杂问题。
1.2.2.2神经外科专科组员职责①在组长的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②熟练恩恩配合神经外科手术的进行;③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恩知识扎实,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相关手术设备和器械;④访问择期手术的患者,做好前期的手术评估和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术后对患者进行意见调查并向组长报告;⑤勇于参加各种疑难手术和新型手术探索。
1.2.3护理培训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主要通过自学和专家讲座两种形式来完成,定期由技术人员教授精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组织护理人员交流学习新得和工作经验,讨论在学习和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并成为工作规范[4]。每2个月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1.3效果评价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大幅的提高,同时用准备时间等对急诊抢救的效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写x2检验。
2效果
2.2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3.1护理质量的提高我们实行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制度以后,对护士经常培训、考核,使她进一步掌握了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急诊中能为医生提供快捷有效的配合,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大为缩短急诊开颅手术的时间,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意见进行反馈,针对问题及时改进,促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2专科护士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手术室护理人员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和学习前沿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也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水平。手术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和患者的沟通也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
3.3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师医疗护理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专科护理工作是当今医疗发展的方向。在相关研究资料与我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后,我们建立了手术室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制度,对护理技术的发展气到了明显作用。手术医生和患者岁护理满意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治疗现状:在不断进去中辉煌[J].医学研究,200837(8:1-2.
[2]金海,吴龙仁.我国临床护理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2008,8(1:1-3.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护生;带教;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642.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c)-092-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毕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阶段。通过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培养和提高护生专科护理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所必备的各种技能。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将他们早日锻炼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结合我院神经内科护理专科性强、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风险相对较高,我科在带教实习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及实施方法
根据近几年护生出校的总体素质,神经内科工作的性质,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点及易出现的护理缺陷,经全科护理人员认真总结、讨论,将实习计划修订为五点。具体实施如下:
1.1入科教育
由护士长带领护生熟悉病区环境、病房结构、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介绍科室的专业特点、本专科实习要求、整体护理的概念,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第一时间消除护生的陌生感,使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第1天完成。
1.2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
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独立的操作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介绍本科工作制度,如交接班制度、请假制度、查对制度、保护性医疗制度等。指导护生学习护士礼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与入科教育同时完成。
1.3神经内科常用操作技术演示及指导
每批新入护生实习的第1~2周,轮流挑选科内操作技能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逐一对神经内科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演示讲解。主要包括:氧气吸入疗法、保护性约束带法、康复训练指导、介入溶栓护理等。再让护生在模型人上反复练习直到基本掌握,然后在实习期间逐渐熟练。护生出科前1周抽考1~2项,考核合格方能签实习手册出科。
1.4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
1.4.1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轮流挑选科内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对新入护生进行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讲课内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评估,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评价,出院指导,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统筹指导。此项工作于护生入科后第2~3周完成。
1.4.2临床实习中的理论指导实习护生既有中专生,也有大专生、本科生,带教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平等对待他们[3]。实习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实习护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晨会交接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护理操作时多看、多学、多问、多练、多向老师请教,从而自觉获得知识;带教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的重点、难点及本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的知识传授给护生,随时提问和检查,放手不放眼,如出现差错,带教老师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尽快让护生熟悉本科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从而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并用通俗、准确、清晰的语言与患者有效地沟通,既提高护生的交流水平,又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1.4.3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护生出科前一周对他们集中进行神经内科常用护理知识考试,了解护生对神经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合格方能签实习手册出科。
1.5对带教老师的要求
严格选择护师以上职称,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担任带教,带教老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对专科疾病的治疗护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带教中既能态度严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又能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使用鼓励的眼光、激励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同时生活上又能主动关心、帮助护生,使他们在步入社会的初始阶段就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4]。护生出科时按“优、良、中、差”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科内对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2结果
我科在多年的带教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带教体系,既对培养出合格的护生起关键作用,又提高了带教老师综合素质,促进科内护理质量提高,同时在新形式下对护生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法律意识,从多渠道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带教方法[2]。
总之,带教过程是我们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督促并激励我们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以便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带教中。
[参考文献]
[1]赵国芝,龚玉泓.浅谈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带教[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11(6):21.
[2]李静,况兰.浅谈带教实习护士的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9):838-839.
[3]吴素清,黄青霞.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4.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技术范文
摘要在临床护理丁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并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得出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正确评估患者,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加强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意外受伤
1.1.1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与晕厥。由于上述原因,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躁动患者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
1.1.3舌咬伤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
1.1.4烫伤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严重而未及时调整进食方式,可引起食物误吸。
2原因分析
2.1人员与技术因素人员方面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技术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
2.2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的意识情况是神经内科护士观察的重点,如何判定、有无改变,需要护士准确观察。一旦病情变化而未能及时发现,将带来严重后果,造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文书记录不规范、不详细、不全面,与医疗记录不一致,都将成为在今后的医疗纠纷甚至法律诉讼中的潜在隐患。
2.3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执行监护巡视制度,造成患者坠床等意外伤害;约束时造成患者肢体受损;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均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有的患者入院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改变,这都需要护士定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此时护士疏忽大意,违反护理常规,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
2.4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编制少,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就可能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安全后果。神经内科护士如果观察病情不仔细,没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突然变化,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都将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的痛苦。
3防范对策
3.1加强护士职业责任感教育及技能培训良好的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职业责任感教育是常抓不懈的工作。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指导鼓励,增强其责任感,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会调节自我心理状态。同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年轻护士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业余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
3.2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护士长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督察力度,培养护士树立患者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的前提。因此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同时护理部将法律法规纳入继续教育中,定期进行学习和考核,用法律来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
3.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应增加护士的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的配置,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改变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切关注风险的高危环节在中班、夜班工作繁忙时,合理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问题,适当增加人力,进行弹性排班,保证在输注甘露醇的高峰时段,护士有时间巡视病房,保证甘露醇在规定的时间内滴完,同时,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加强责任心,并告知甘露醇外渗容易引起皮肤坏死。一旦引起输液部位肿胀,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
3.4加强护理管理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健全和完善护理监控体系建章建制,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杜绝不规范的医疗行为。科室的护理质控小组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及反馈,防患于未然,使护理缺陷和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护士长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的管理工作及夜间查房,以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