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精选8篇)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1
运算顺序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应用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简单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
(3)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4)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5)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6)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米,需要多少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米,6天修完。实际4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4)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
(和+差)÷2=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例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94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46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12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1)=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115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5倍多7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货车各有多少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法:两个数的差÷(倍数-1)=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63米,乙绳长29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长的3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各减去多少米?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2
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
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
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
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3
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
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4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二)小数四则运算
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3=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通过本文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这些知识点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不断探索它们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5
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π
无限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
一个无限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无限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纯无限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无限循环小数。例如:3.111……0.5656……
混无限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无限循环小数。3.1222……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3.777……简写作0.5302302……简写作。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6
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7
数的互化
-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 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为100,分子为这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部分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篇8
数的整除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注:0也是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4、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1、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