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数学、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6篇)

时间: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惊慌)地喊

(嘶哑)地喊话

(冷冷)地说

(放肆)地舔着

(安静)地睡着

(从早到晚)地干活

(猛)地推开门

(忐忑不安)地想

(喃喃)地说

(久久)地坐在床前

(缓慢)地驶出柏林

(不假思索)地嗤笑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语言描写:

(1)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到我这儿报名。”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2.环境描写: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3)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4)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c=2πr

注: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2、任意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如果r1∶r2∶r3=d1∶d2∶d3=c1∶c2∶c3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2πr÷2+2r=πr+d

六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些动词与介词的搭配:

give…to…

show…to…

write…to…

bring…to

take…to…

use…to…

sent…to…

buy…for

make…for…

ask…for…

thank…for…

take…with…

help…with…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已知直径求周长:3.14×直径

已知半径求周长:2×3.14×半径

已知周长求直径:周长÷3.14

已知周长求半径:周长÷3.14÷2

已知半径求面积:3.14×半径2

已知直径求面积:直径÷2=半径3.14×半径2

已知周长求面积:周长÷3.14=直径直径÷2=半径3.14×半径2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桥》描写了一位老支书在山洪暴发的紧要关头,果断地指挥全村人跨越了死亡的生命桥,赞扬了他(无私无畏、含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穷人》通过记叙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在柏林》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