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例(12篇)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
0引言
互联网以其方便、快速、共享、全面、专业、自由等属性迅速成为全世界网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的互联网行业也不断推陈出新,网站建设、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应用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盈利也不断增大。搜索、定位、视频、音乐影视下载、网络购物、通讯等业务的不断推出与扩张,给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实用性。互联网商业价值的飞速提升,为电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服务和内容提供商的融入与整合,转变了互联网服务的价值和产业规则,其盈利思路融合了通信、软件、传媒等行业的经验和特点,在商业运营中具有突出的特色,对我国商业模式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我国现行的互联网盈利思路与模式进行分析,以利于运营商整理思路、科学决策、把握机遇,为电信业和网络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1互联网的特征
我国的互联网行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滞后,商业风险较大,但是其发展空间也较为广阔,为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国的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强但管理涣散的特征,因此致使互联网发展存在商业诚信度不高的问题,网络交易的风险性较大。与传统的购物环境相比,网络购物的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立法保护,消费环境不完善。金融服务业相对滞后,致使网络支付和信贷系统的功能不健全,物流配送低效率,网络零售市场覆盖面低,实际经济价值的缺失和货物运送范围窄的双重矛盾并存。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的缺乏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消费人群具有数量大、普及率低、低龄化,低收入的特征,致使很多的网络公司的商业运行成本较大而收入较低,资金链短缺,商业风险巨大,同时消费人群收入较低的占大部分,难以形成有效地网络消费群体。消费者主要进行网络游戏、无线增值、影视娱乐等服务项目,对于网上理财购物等消费能力较低,主要进行文化交流与心理疏导,因此目前主要的互联网盈利模式是游戏、交友、影视娱乐盈利模式。
2互联网盈利基本规律
盈利模式的定义: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要素整合起来,完成一个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盈利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跟盈利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可见盈利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
互联网主要是通过网络提供商业资讯、影视娱乐、游戏等服务来进行经济活动的,通过需求方和供求方的交易活动来获得利润。其中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数量以及价格决定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需求量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生产结构成本的变化决定了互联网供求方的规模经济,固定成本大,可变复制成本小,生产量越大利润越高。在互联网的成立之初由于投入成本较大,用户数量较少,往往出现负增益,但是随着服务项目和用户数量的增多,服务成本下降,用户收益增大,盈利利润增大。但如果存在经营不善的状况时,会出现用户数量在临界数量之下,便会导致企业亏损的恶性循环。因此,互联网的盈利规律最重要的是用户规模的扩大,利用具有高利润和具有竞争力的正反馈维持自己的市场优势。
3互联网的盈利思路
互联网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种典范,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服务整合能力,其盈利方式主要有单/双边市场盈利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劳务交换模式、开发增值服务模式、虚拟货币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赠予模式等。
劳务交换模式是网络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通过用户所付出的劳务活动来争取资源和难以复制的说服力,如网络中的免费试用活动。不需要为服务项目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在企业的调查与回访中为其提供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获得真实的评价和改进方向,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产品价值提供了依据,同时自身获得了良好的服务,达到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服务模式。企业利用该模式的核心还包括通过对新产品边际成本的控制,用低廉的成本换取大量的参与用户,实现实际利润的二次转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适合于配合其他的盈利模式综合使用的形式,其核心思路是是外部性盈利方式,通过用户参与带动产品价值和市场规模的增长,便利性较强,易于实施。
虚拟货币模式主要是应用于游戏、交友、社区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通过赠送、实际货币购买、优惠支付等形式获得该货币并将其适用于对各种产品的购买或服用的支付,例如金融、旅行、服饰、餐饮等行业的积分活动,可以用于实物购买,如道具、特权等虚拟物品购买、折返购买等。该种方式的使用,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获得了实惠,而厂家提供的该服务增加了潜在的用户群数量,销售量也随之增加,并且不需要任何的附加成本,而营销成本降低,即使用户不使用,厂家也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损失。虚拟货币的盈利思路通过对用户的激励形成了粘性,并锁定系统,将互联网上的多项业务平滑迁移,形成业务链的扩大,并通过积分返利、兑换、购买等盈利平台来缓解资金压力,改变产业链格局,拓宽业务能力。因此,虚拟货币的消费及兑换渠道的拓展是该模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赠予盈利模式是通过为用户免费提供或赠送物品、服务如信息、经验、知识等方式来提供服务,主要利用用户的利他心理实现服务。该种盈利模式没有预期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可以视作为债务经济,其盈利思路不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获得更多的关注、信誉、潜在市场竞争力,以便带来更大的实际效益,可以与其他的盈利模式配合使用,如广告模式。例如目前最盛行的娱乐资讯服务,通过对道具装备的收费来获得直接盈利或者通过用户观看影视娱乐节目获得较高的人气注意力来获得潜在的经济价值,吸引广告商等投资商的投资已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展望
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环境,与传统的商业运行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产品或者服务能否盈利,仍旧取决于供求的相互作用。由于我国的互联网的运行环境的特殊性,人群分布单一。低龄化、低收入较为严重,互联网的服务倾向于娱乐、影视、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交友等实用性项目,但是办公和商业交易仍旧存在很大的困境,专业服务功能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的投入较高,资金的匮乏成为网络游戏视频社区、电子杂志、在线音乐等网站服务功能分布和演变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寻找盈利模式演变力量的来源是互联网盈利的重要途径。
休闲服务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服务质量的异质化较低,搜索引擎建设仍需进一步发展,其目标客户的发掘需不断完善,盈利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创新。尤其是娱乐视频等内容需要解决观看网速低和知识产权问题,为互联网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在创新盈利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网络诚信、快捷支付、资金来源、融资体系问题,根据不同领域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盈利模式,尽早跨过盈亏平衡点,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体系。
劳务交换盈利模式、虚拟货币盈利模式、赠予盈利模式是现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型盈利模式,由于其突出的商业运行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影视娱乐网络,广告盈利模式、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增值服务盈利模式较为适合,既体现了免费网络环境的商业价值,又可以为互联网行业提供良性循环的动力。
5结论
网站要实现持续领先的最终定位是成为网络用户最好的内容提供商,我们认为实现并保持这一竞争优势的最有效途径是制定并执行基于品牌(B),效率(E),可扩展性(S),技术(T),内容(C),平台(P)六要素的发展策略并构建相适应的管理架构和执行能力。基于以上投资框架的评分卡显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尚缺乏绝对的领先者,即便在各个垂直领域均有一定规模的网站但是也很难确保牢固的领先地位。在中国当前的网络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内享有特定的优势。例如,门户网站拥有品牌认知度和先进的基础技术设施;平台型网站凭借母公司丰富的资源拥有较高的货币化效率和较丰富的交叉销售机会。前瞻地看,我们相信该互联网大多数公司仍将持续规模投资以继续提升竞争力和实现业务差异化,因此我们预计中国网络市场格局仍将处于不断演变中。盈利思路与模式的创新是推进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互联网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化、综合化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也存在着多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面临着多元化、市场化的机遇。因此,互联网的盈利思路不是简单的特定的单一的盈利,而是一种机遇开放体系下的融合盈利策略,将多数业务融合于一个机体下,相互作用、自由演进。
当前的互联网盈利模式多样化,但是具有统一的盈利规律,结合互联网发展环境的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改变,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垄断生存、可控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电子商务模式、劳务交换模式、开发增值服务模式、虚拟货币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赠予盈利模式的相辅相成,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结合每个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产业特色,选择合理的盈利模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盈利模式的选择往往不是单一的,综合化、多元化是最主要的方向。利用我国经济特点,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的盈利思路将不断扩展创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编选:)
参考文献
[1]岳鹤.网络营销典型定价策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9).
[2]张琳.“免费”的赢利模式[J].光彩,2010(7).
[3]李雪.中国视频网站盈利模式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公司;盈利模式;网络经济;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00-03
引言
随着信息和网络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经济的逐渐成型催生了网络公司形成与发展。但是,面对经济形势的千变万化,网络公司也是几经起落,经历了一个个波谷和波峰。网络公司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跌宕起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经济的特点,没有找到适合于网络经济的盈利模式。文中主要针对中国各大网络公司进行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多种盈利模式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网络公司在各种盈利模式上应采取的市场战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互联网行业特别是中国网络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网络营销及网络营销盈利模式概述
1.网络营销定义。与许多新兴学科一样,“网络营销”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完善的定义。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一些学者或网络营销从业人员对网络营销的研究和理解往往侧重某些不同的方面,有些人偏重网络本身的技术实现手段;有些人注重网站的推广技巧;也有些人将网络营销等同于网上直销,还有一些把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的网上销售模式也归入网络营销的范畴。但不管他们作如何表述,至少有四点是共同的:(1)网络营销不是网上的销售;(2)网络营销不局限于网上;(3)网络营销不等于电子商务;(4)网络营销建立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之上。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网络营销是一门建立在传统的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块奠基石。
2.网络营销特点。首先,市场全球化。由于互联网络具有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就使企业脱离时空限制达成交易成为可能,从而使企业面临一个更为广阔的、更具选择性的全球市场。其次,产品个性化。网络营销能对顾客个别需求作出一对一的反应,生产出富有个性的产品以满足顾客的个别需求,从而使消费者个性的回归成为可能。再次,服务大众化。企业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对位于世界任何角落的任意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避免了企业因无法与每一位顾客沟通而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可能,减少了顾客的不满意程度。最后,沟通双向化。互联网络可以展示商品型号和目录,联结资料库提供有关信息的查询,可以和顾客作互动双向沟通,可以收集市场情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
3.网络营销盈利模式。网络营销盈利模式的产生并不与互联网相伴而生,它是随网络营销的应用和发展而逐步演变、成长、成熟的。根据对网络营销活动盈利模式的解释以及国内开展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可以将现阶段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分为以下三种:(1)整合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此模式是将传统营销活动与在线营销活动结合以实现价值的一种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它经历了非中间化和再中间化的过程,与网络的兴起―泡沫破灭―重新发展的历程相一致,体现了人们对网络运用和影响的认识由非理性到理性以及认识的逐步成熟。整合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企业网站+在线销售或订购产品或服务。(2)综合门户网站的跨平台多元业务盈利模式。现阶段,网络的应用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平台:交互平台,主要包括通信、交友和娱乐三个方面;媒体平台,主要是信息;以及商务平台,支持在线交易,既有B2B,也有B2C。(3)专业的或细分的基于不同应用平台的盈利模式。
二、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现状――以中国网络公司为例
1.门户型网络公司。门户型网络公司在不断发展创新,在吸引大量网民驻足留步之余,网络广告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各大门户型网络公司的主营业务。门户型网络公司的移动增值业务在随着信息产业部对短信业务的规范后有所萎缩,但随着业务的开通,估计仍会成为网络公司的一大盈利点。门户型网络公司在信息服务和网络游戏方面在不断创出新的利润,尤其是腾讯公司和网易公司,这两家公司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营收入,游戏业务给其带来丰厚的利润,搜狐游戏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搜狐公司一大盈利点。门户型网站有的还开发了商城,通过网络购物赚钱利润。作为即时通讯起家的腾讯由于其QQ用户多,在即时通讯业务上也有不少的盈利方式。总之,中国大型门户型网络公司盈利方式主要以网络广告、移动增值、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等。从发展来看,各公司在开发自己的网络游戏业务,预计将来网络游戏会成为这些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重点。
2.搜索引擎网络公司。竞价排名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由百度在国内率先推出,目前是搜索引擎网络公司盈利的模式之一。企业在购买该项服务后,通过注册一定数量的关键词,其推广信息就会率先出现在网民相应的搜索结果中。关键词搜索广告是一种针对特定关键词的网络推广方式,按时间段固定付费,出现在搜索网页搜索结果第一页的右侧,不同位置价格不同。企业购买了火爆地带关键词后,就会被主动查找这些关键词的用户找到,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搜索引擎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广告联盟,依托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成熟的竞价广告模式,经过多年精心运营,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广告联盟体系之一。各联盟一直致力于帮助商挖掘专业流量的广告价值,帮助广告主推介最有价值的投放通路。自成立以来,各联盟已成功运营了搜索服务,主题推广及其他增值业务。加盟各联盟的合作伙伴累计超过数十万家,不少网民美誉度极高的网站及软件也在和各联盟的合作中获得快速成长,这些合作伙伴的影响力几乎覆盖所有中文网民。总之,搜索引擎公司盈利模式总要有搜索技术提供、竞价拍名、关键词搜索广告、广告联盟、主题推广等。在网络信息海洋化的今天,搜索引擎本身就蕴涵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3.博客网公司。目前我们在网络经济方面发现博客存在以下三种明显的盈利模式:Keso模式。所谓“Keso模式”就是博客高人气,引来广告收入,比如donews的Keso和新浪的徐静蕾。高人气引来高访问量,给广告主可以创造高的广告价值。起点模式。所谓“起点模式”就是效仿陈天桥收购的“起点中文网”,搞一个有偿阅读博客的平台,让博客和Bsp都赚钱。这个故事有个2.0的升级版,就是“出版”――在网上赚了一拨“连载”收费后,出版纸质书,赚书费。平心而论,这个“起点模式”对于普通博客来说,门槛比Keso模式低了一些,但依旧遥不可及。Google广告模式。Google建立广告联盟,可以放在博客和个人站点上,利用“长尾理论”,把博客的流量利用起来,从而获得广告收入。因此,这种模式要成功,其关键是“博客”的网站流量――浏览你这个博客的网民越多,流量越高,你就越成功。从实践来看也正是如此。总之,目前各博客网站的盈利方式仍然是吸引流量赚取网络广告费用。但利用目标客户的体验经济模式可能会成为将来博客网站发展的方向。
4.视频网络公司。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出版的《2009中国网络视频研究报告》,B2B和B2C是网络视频产业的两种基本商业模式。B2B模式对版权资源拥有程度要求高,适用的网络视频运营商较少。主要是各类拥有版权内容的公司,其把内容出售给视频网站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视频内容分销。而B2C模式目前使用的范围更广泛,是最期待创新的一类模式。它可以分为以版权内容为核心的基础模式和以UGC内容为核心的衍生模式。版权内容为核心的基础模式可根据用户付费程度划分为付费模式(如用户付费点播)和免费模式(用户免费,吸引广告盈利)。目前此模式运转情况并不十分顺利,运营商在用户端和企业端都没有获得很好的收入。总之,视频网络公司一直在寻找盈利方向,现在能看到的是带来大量的流量,有了流量带来广告商的广告,获取广告收入。并可能会在将来开发出视频中夹带广告的新广告形式,获得新的盈利平台。
三、中国网络公司的网络营销盈利模式的改进
1.博客营销模式。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博客将进一步普及,到2009年,中国博客用户(Blogger)将接近1亿,同比增长65%,之后博客用户的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中国博客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尾声,成熟阶段即将来临。虽然博客存在用户体验价值、知识传播价值、网络营销价值等商业价值,但目前BSP提供网络空间及技术支持和博客用户提供博客内容都是免费的,如何通过博客盈利仍处于摸索阶段。网络广告、服务托管、企业博客、移动博客等都是博客服务可以选择的盈利模式。博客将向服务细分、市场分化和功能结构垂直化发展。博客技术形态会更加具有人性化和高效的服务性,网络整体架构会发生更加多样的变化。博客将成为普及的网络交流平台,与手机互动结合日益紧密,商务化运营模式前途远大。最终博客将推动整个传媒与出版业的变革。
2.视频搜索。艾瑞研究发现,中国视频搜索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大部分视频搜索网站借鉴了欧美企业成功的运营模式和经验。2005年该市场还进入起步阶段,进入2009年包括多家搜索门户在内的企业采取各种经营方式介入视频搜索领域,互联网用户开始逐步接触视频搜索的概念。而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是以领先的技术产品为基础的。由于视频搜索是一种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音视频处理分析产品,世界范围内以Autonomy公司为代表,近期推出的中文电视及视频搜索网站OpenV的核心技术便采用该公司的。从该市场的盈利模式分析,艾瑞认为,企业端付费在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盈利模式。随着广告主对视频广告认可程度的不断加强,视频搜索运营商通过视频搜索为广告主提供一个全新而且精准的广告展现平台,以视频插片、竞价视频、分类视频为主的盈利模式将可能很快出现。
3.创新盈利模式。网络经济专家吕本富在谈到网络经济发展战略时,提出了网络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第一个我们认为高匹配战略,什么样的网站能具备高匹配力,这个网站我们认为是成立的,比如说电子商务、交友网站,它们的战略应该是高匹配战略。匹配力越高这个网站越存在。第二个是原创战略。你网络公司要存在,必定有一部分内容是要原创,这个地方不仅内容是原创的,包括组织方法是原创的,我们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内容原创。像Google、百度我们认为也是原创,它信息组织方法是原创的,第三个和专一化战略相对应,叫做关系沉淀战略。你能不能建立虚拟关系在网站上,比如像校友录,把原来的关系整到网上,比如现在的一个网络游戏,通过大家游戏,大家在网络游戏上面分层,变成一种关系。所以关系沉淀战略是什么?是和专一化战略相对应,我们有三个,要么你是搞匹配战略,和我们讲的低成本战略相类似,第二个是差异化战略变成我们的原创战略,你有原创的组织方法,第三你的网站上沉淀了很多关系,这个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也可以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新关系,只有关系建立了后,你网上才会有联系。这就是互联网应该是什么?这里面就是我们说的三个战略。”
这三个战略是吕本富参照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被特提出的竞争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而提出在网络公司发展的战略,具有指导性。未来网络公司的发展可以参照这三个战略去进行创新性发展。高匹配战略就是要建立和大家兴趣吻合的网站,大家的兴趣、爱好和网站的模式相统一,比如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校内网”就是一个高匹配网站,它完全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统一了起来,所以发展很快。原创战略,就是你的内容原创或者你的形式新颖是原创。内容原创目前比较发展稳定的是“起点”一类的小说阅读网站,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写作群和读者群,同时也满足高匹配战略。关系沉淀战略是要求把现实的关系虚拟化在网络上,这样就可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进而形成网络经济。这三个战略基本总结网络公司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的指南。
网络公司要不断创新,从高匹配战略、原创战略、关系沉淀战略出发建适合自己的模式,才能最终实现盈利。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大型门户网络公司以及专业型网络公司财务数据和盈利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各种盈利模式的发展状况及网络公司对各种盈利模式采取的市场策略。网络广告、无线增值、互联网增值已成为中国大型网络公司稳固的收入来源,但大型网络公司在稳定网络广告和无线增值收入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同时从多方面尝试具有盈利潜力的业务。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它几乎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商机,这给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虽然大型网络公司已占据了大部分互联网市场,但很多互联网专业领域中都充满了市场机会,如本文分析的博客web2.0、威客模式。创业者可以进入目前网络公司没有涉足的专业领域,有机会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盈利已经成为网络公司成熟与否的标志。从战略的角度讲,网络公司与传统企业没有太大的不同,主要目标都是盈利,盈利也是网络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网络公司在将网络效应带来的价值转化为收入的同时,应不断发掘互联网的潜在价值,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网络公司应把握行业规律,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希望中国网络公司能抓住新的市场机遇,获得新一轮增长并领导全球互联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鑫.浅析中国网络营销运行中的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10,(15):92.
[2]朱蓉容.面向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企业网络营销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0,(23):47-57.
[3]黎涛.基于问答类网站的网络营销策略[J].江苏商论,2010,(7):59-61.
[4]杨湘江.B2C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0,(14):89-90.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3
关键词门户网站发展盈利战略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根据门户网站所提供信息服务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综合型门户网站与垂直型门户网站两大类。垂直型门户网站主要靠提供某特定行业的信息、服务获得盈利。本文侧重对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盈利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门户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1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按门户网站提供的主流服务的不同,可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检索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刚刚兴起,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搜索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引导网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第二阶段,内容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侧重信息内容提供服务的门户网站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凭借其“内容优势”,吸引用户注意、提高网站浏览量,通过网络广告盈利。但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使其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市场风险。第三阶段,多元化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技术进步迅速,网络用户需求渐趋多元化,门户网站开始提供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短信彩铃、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服务。目前,随着web2.0的推广与应用,互联网开始进入整合时期,门户网站将更为注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博客、空间、播客、社区等。
2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分析门户网站作为商业型网站,盈利是其核心目标。本文从利润指标、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三方面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tom在线”进行比较分析,探知影响门户网站持续盈利的因素及其获得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策略。
2.1从利润指标进行分析基于利润相关指标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在收入和利润水平上,新浪2005年度有所下滑,搜狐略有上升,网易和tom在线则获得较快增长;网络广告仍是新浪、搜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tom在线依靠无线互联网服务获得了可观收入,网易则凭借网络游戏获得了丰厚收益,并抢得门户网站的“头把交椅”。四大门户网站在业务上有不同的侧重,从盈利指标来看,在无线互联网服务、网络游戏等商业模式的挑战下,广告商业模式的市场影响力趋于平缓。
2.2从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业务流程创造价值,形成产品或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从客户获取收益的商业系统。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利润,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见图2)。
(1)利润点:指企业获得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必须针对客户需求。各大综合型门户网站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都包含网络广告、收费邮箱、手机无线业务(短信、图铃、彩信等)、网络游戏、网上商城等,但各大门户有所侧重。
(2)利润对象:指客户。企业应着力分析并发掘现有的及潜在的客户需求,注重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综合型门户网站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的互联网用户,网站设置多种栏目、提供多种服务来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相对而言,网易、tom在线对年轻用户更具吸引力,新浪、搜狐则更受成熟、理性用户的青睐。
(3)利润源:指获取收入的渠道方式。企业应不断扩展其市场和营销渠道。从收入获取渠道来看,网络运营商是门户网站主要的信息和服务的宣传、发行和交流平台;支付可在电子中间商(电子支付)、移动运营商(手机支付)完成,在线下也设有充值网点。但与各大门户合作的网络运营商、电子中间商、移动运营商分布广,种类多,不尽相同,工作流程也有差别。
(4)利润杠杆:指为吸引客户、获取收入采取的相关活动,对企业的关键活动起到了辅助作用。综合型门户网站为吸引用户,树立网站形象,广泛开展了与网站价值创造相关的活动。如全面、热门的新闻资讯、免费邮箱、搜索服务、网上交互空间(论坛、交友、聊天室、社区等)、图片等大量免费增值服务,但品牌各异,有新浪爱问、网易泡泡、搜狐nba中国官方网、tom在线宽频等,还通过线下举办活动或提供赞助,集聚网站人气。
(5)利润屏障:指企业为防止其他竞争者掠夺其利润采取的措施。综合型门户网站提供多样化的综合型服务,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且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许多成熟用户对网站已形成一定的习惯与忠诚度,因此,对新进入者来说行业进入门槛较高,风险较大。尽管如此,腾讯、猫扑等网站仍然进入姿态强劲,门户网站的竞争愈趋激烈。在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明显的背景下,门户网站必须着力实现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现今,网易的网络游戏存在一定技术壁垒;tom在线与skype形成了联盟合作壁垒。
2.3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在激烈竞争中,四大门户借助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与思路。①新浪致力于扩展旗下的五大业务主线,包括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sinamobile)、社区及游戏服务的新浪热线(sinaonline)、搜索及企业服务的新浪企业服务()、网上购物服务的新浪电子商务(sinae-commerce)。目前,上海盛大网络公司是新浪的最大股东,业界对这两大巨头能否实现业务整合和优势互补正翘首以待;②网易在互联网应用、服务及技术开发方面保持着业界领先。它通过oem的方式借google、搜房网等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而更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塑造,特别是对大型网络游戏的自主开发与经营;③搜狐提出建立“2c”模式,即企业客户业务线(corporatebusiness)和个人用户业务线(consumerbusiness)。2003~2004年间,搜狐并购了青年社区、网络游戏门户、房地产网站、手机增值服务提供商.cn以及“图行天下”五大公司,试图打造最全面的网络资产组合和网络服务平台;④tom在线开拓了跨媒体平台与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新型门户网站模式,形成其在移动增值业务上的特色和竞争力。tom在线正与skype合作搭建tom-skype平台,并与umpay结成策略,以期捕获长远商机。
3综合型门户网站未来的发展策略3.1获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关注,是获得盈利的基础任何商业模式的利润均来源于客户,从根本上讲,客户是门户网站的中心,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能给客户带来何种价值,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来实现这些价值。综合型门户网站应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是其盈利的前提。
3.2在多样化基础上寻求差异化,是获得盈利的保证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面对互联网内容与商务整合时期的到来,各大门户应基于多样化服务的广阔平台,分析用户需求,细分市场领域,进一步抓住核心用户,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将多样化与差异化结合,利用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从而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3.3追求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获得盈利的条件网络经济存在可复制性,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互联网上成熟的信息服务可替代性强,用户的选择范围广,转换成本不高。要想维持客户的忠诚度、形成客户对网站的品牌认知,必须追求思路上、技术上、战略上的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已有的盈利点、培养产生新的盈利点来避免门户网站盈利模式的同质化现象,形成门户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4整合资源,寻求联盟合作,是获得盈利的手段网络环境下,信息处于大而无量状态,产品服务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任何一个综合型门户网站所能控制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为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企业产生利润的可能和手段会更多。门户网站不仅应加大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应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借助其他企业的技术、客户、资本等优势,扩大业务量,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生系统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4结语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盈利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中各网站间为争夺用户、获取盈利,其间的竞争与博弈十分激烈。因此,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与服务的平台的基础上,寻求网站的差异化、特色化,抓住关键盈利点,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将是综合型门户网站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倪娟。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研究[m].cnki优秀博硕论文库,2005
2张晓洁。门户:拿什么赌明天[j].it经理世界。2005(5)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4
近几年《中国好声音》与《我是歌手》的大热,其中都有一个元素,将往昔经典重新演绎,当选秀节目都在重新演绎传统经典曲目的同时,我们却发现:目前流行乐坛似乎再难创造经典,流行乐坛的新兴巨星再难复现,这背后的根源则是,互联网让音乐唾手可得,音乐人创作新歌的动力源消失了。一首当红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不常见的时间节点,却几乎与互联网的发展兴盛重合。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唱片业产业链的根基
互联网改变了音乐的载体。在唱片工业时代,音乐的载体是黑胶、卡带、CD、MP3。互联网兴盛之后,音乐的载体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视听、下载资源网站与平台、客户端以及音乐资源获取的移动APP、视频网站。
当音乐产业平移到互联网,却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的变化之一是,载体的改变导致音乐的价值变廉价了,音乐从一种具备价值的稀缺资源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获取的资源。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分享与创造,音乐产业由互联网平台充当载体,用户可以是消费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创作者,这样一来,用户自由创造音乐与内容的互联网机制冲击了原有传统的高冷的流行音乐制作发行机制。即互联网颠覆了音乐的传播、发行、创作、录音制作及艺人经纪等各个领域。
在唱片工业时代,音乐产业链上游是唱片公司即内容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即分发渠道,下游是消费者。歌手靠卖唱片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演出可接可不接。互联网多元化的以流媒体为媒介的线上渠道轻而易举的颠覆了唱片业的分发渠道(CD为主的线下销售)与内容提供商(唱片公司)。也就是说颠覆了唱片业的盈利根基。面对新的市场规则与商业模式,传统中唱片业的优势荡然无存。
传统音乐产业链的规则被颠覆,版权与盈利难题难解
伴随着载体变化,音乐产业还要面对的是版权危机。因为互联网开始冲击唱片工业的时候,恰恰是互联网的草莽时代,在这个时代,谈版权是奢侈的,更别提版权费用。而传统音乐人面对无序分享、自由而混乱的互联网,则变得茫然失措,打击盗版的难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向音乐平台谈版权收费则往往因为缺少相关版权法律体系的支撑以及平台的强势而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根据相关的业内机构的《2015年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显示,正版CD的市场份额以每年40%的速度下降。
唱片业时代曾经依赖卖唱片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种盛世早已成为历史。要知道,就在去年,陈奕迅的唱片只卖900张,心酸之下,放话两年后退出歌坛。在互联网时代,理想状况下,音乐人的盈利模式可以源于版权购买、数字发行、广告盈利、付费下载。但在目前,前三者盈利都异常艰难,尤其是广告盈利。音乐不像电视剧,可以插播广告,也不像电影,有着海量的“影院”观影人群以及线下资源的铺设与支撑。因此,尽管每天通过网络下载的音乐超过两亿次,但音乐从业者很难从这些庞大的数字中获得应有的回报。总体来说,问题的根源并非是互联网稀释了音乐的价值,对原有产业链实现了破坏式攻击,毁掉了原有的产业链规则。
当版权付费迎来春天互联网免费思维在用户身上已难以扭转
但草莽格局总有被终结的一天。但发展到目前,已经逐渐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开始愿意为版权付费,许多视频、音乐网站也在致力于引进正版。不少巨头也对互联网+音乐寄予了无穷想象空间,版权付费开始迎来了春天。我们看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在互联网上被独家授权之后,也几乎难以看到盗版。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趋成熟,版权逐渐提升到一个高度,有关音乐版权之争愈演愈烈。在2015年1月,网易云音乐起诉腾讯QQ音乐中的202首音乐作品侵权。2015年2月,腾讯和阿里以支付为由互相封杀旗下产品,网易云音乐跟随阿里系天天动听、多米音乐一同被微信封杀,理由是涉及盗版问题。
随着巨头之间的利益之争逐渐深入,音乐版权价值开始被各自拿出来当枪头使。音乐网站不断加大版权投入,正版音乐曲库已经形成产业规模,音乐视频类网站既成了渠道方,也是版权方。但由于互联网各路巨头多年以来都习惯举着免费这面大旗指哪打哪,攻城略地之后,于是问题来了,用户已经被惯坏了,他们已经习惯了音乐免费大餐,抛弃了唱片之后,更不会再有多少人愿意在互联网付钱听歌、听音乐,而在国外也同样如此,许多音乐都可以在Pandora和YouTube上免费听到。
迎合用户的免费战略使得互联网+音乐进入烧钱游戏的怪圈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产业的收入仅约4亿元。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有1亿付费用户,市场规模就会超过100亿。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的数据则是,2014年,音乐版权方的收入仅为1.05亿美元,整个产业里有1.8万音乐人,分摊下来人均4万不到。而在音乐产业链中的,一般都是唱片公司与平台发行方(音乐网站)合作,再通过平台方通过各种互联网载体与终端设备传播给用户。音乐人的版权的收益往往是与平台的分成中获得,而且是极少的一部分,但前提是用户付费,有数据显示,我国手机音乐用户仅有3.5%的付费用户。用户不付费,商业模式与收益都是空谈。而用户不愿付费,平台方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每千首音乐消费,流媒体网站需要负担版权成本2.5元,带宽成本2元,而广告收益仅1.5元,净亏损3元。
因此,对于互联网音乐平台方而言,这也是一个为抢用户而不断烧钱的游戏,但也不敢轻易为盈利而向用户收费。因为BAT三大巨头在音乐战场还在不断角逐。阿里巴巴已战略收购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完成数字音乐的路径布局;腾讯的QQ音乐则通过大量撒钱大量购买音乐版权来搏杀市场,拿下了华纳、YG、索尼、英皇、华谊等多家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百度已将百度MP3、百度ting、千千静听等诸多数字音乐产品整合,完成新平台“百度音乐”的布局,并与多家音乐内容版权方达成了版权合作。BAT之外,网易云音乐、乐视音乐也风头正劲。多方厮杀正酣,大量充实曲库、购买正版版权、通过免费战略圈用户是当下各平台的默认战术。一旦一方实行收费,其他平台免费,则用户大规模转移到其他免费平台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互联网平台方也不敢轻易做收费的尝试。迎合用户的免费战略使得互联网+音乐进入烧钱游戏的怪圈。
平台混战价值链被分割行业标准缺失盈利模式与新人培育机制断裂
另外,在互联网+音乐时代,音乐人对接的产品形态不是唱片与专辑,而是手机代替PC成为最主要的音乐终端,音乐分发的管控空间更大,在上述所列的等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或者移动终端APP平台上拥有自身的曲库和电台,流媒体音乐平台帮用户提供了快捷链接,但却没有撬动音乐人找到自己的盈利价值。
在国内,互联网音乐平台呈现多方逐鹿的趋势,也没有一家平台可以接盘所有的音乐用户,这导致互联网音乐平台的用户分散化,各个平台的价值被分割,音乐人的推广宣传局限性明显,同时平台方也欠缺对于独立音乐人和独立作品的推荐、流媒体推广与新人培育机制。前面提到,音乐人需要自己去经营与用户关系,挖掘存量市场。
虽然我们看到目前有成名歌手与音乐平台主动去挖掘盈利模式,比如去年汪峰鸟巢演唱会与乐视音乐团共同打造的线上付费Live现场,当时乐视音乐频道副总编尹亮表示,两天内有近6万人为线上付费直播与回播埋单。但说到底,依然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保证这种流媒体转播模式放到每个歌手身上都适应,一方面播放量与付费用户不能确保,另外盈利分成模式的合理性也难以确定。演唱会在线直播的模式以及通过向歌手送花这种增值服务模式欠缺互动点与趣味点,要抓住习惯免费的用户也越来越难。
总而言之,目前的“音乐人”的产品和价值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大唱片公司从音乐服务平台或者流媒体公司获得股份,让唱片公司参与音乐人的打造,音乐创作者在音乐平台作品。但这种模式面临着不同模式的利益分割与不同经营模式的差异下理念的冲突。
另外,国内唱片公司本身的行业标准的缺失与人才流失也是一大短板。在美国,三大唱片公司(华纳音乐集团、环球音乐集团、索尼)控制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早早通过自身实力与话语权制定了行业标准。中国的唱片公司小而多、分散,唱片业从日韩欧美引入,还未发展成熟就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大潮,尚未繁荣即已凋零,唱片工业时代打造出来的人才对接机制已经断掉,加之相比数字时代大潮,传统唱片公司的体制正在变得老化与脆弱,音乐从业人才也在逐步退出,手握资源的音乐从业者人才凋零,导致唱片公司缺乏相应的音乐产业链资源来培养扶持新人,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看到,唱片公司对新人的培育乏力,难以见到经典的流行新歌的创作与推出,流行乐坛已经呈现出年复一年的青黄不接的景象。
因此,唱片公司若在与互联网渠道方的合作或者盗版侵权战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也难以制定行业标准与有效的盈利分成模式。
唱片业的辉煌已成往事这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唱片业曾有过辉煌时代自不用多说,上个世纪80、90年代,唱片专辑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张学友、邓丽君等流行歌坛的大腕歌手只管录好歌,而海量唱片被灌制线源源不断的灌录出来,上市后往往被销售一空,但这种唱片时代流行歌手一张专辑引发成千上万粉丝集体疯狂追捧的辉煌如今再难复制。
现在的音乐消费方式,则是更加随性的互联网流媒体业务。如今的音乐人不仅需要连接制作资源把Demo做后期完成作品的定稿。还需要跟进对接媒介资源,搞定市场与创收渠道,把作品推向用户,而最难的是需要拉取新用户与粉丝,经营用户关系。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5
关键词门户网站发展盈利战略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根据门户网站所提供信息服务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综合型门户网站与垂直型门户网站两大类。垂直型门户网站主要靠提供某特定行业的信息、服务获得盈利。本文侧重对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盈利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门户网站的发展提供参考。
1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
按门户网站提供的主流服务的不同,可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检索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刚刚兴起,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搜索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引导网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第二阶段,内容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侧重信息内容提供服务的门户网站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凭借其“内容优势”,吸引用户注意、提高网站浏览量,通过网络广告盈利。但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使其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承担市场风险。第三阶段,多元化服务阶段。此阶段互联网技术进步迅速,网络用户需求渐趋多元化,门户网站开始提供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短信彩铃、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服务。目前,随着Web2.0的推广与应用,互联网开始进入整合时期,门户网站将更为注重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博客、空间、播客、社区等。
2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分析
门户网站作为商业型网站,盈利是其核心目标。本文从利润指标、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三方面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TOM在线”进行比较分析,探知影响门户网站持续盈利的因素及其获得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策略。
2.1从利润指标进行分析
基于利润相关指标对四大综合型门户网站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在收入和利润水平上,新浪2005年度有所下滑,搜狐略有上升,网易和TOM在线则获得较快增长;网络广告仍是新浪、搜狐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TOM在线依靠无线互联网服务获得了可观收入,网易则凭借网络游戏获得了丰厚收益,并抢得门户网站的“头把交椅”。四大门户网站在业务上有不同的侧重,从盈利指标来看,在无线互联网服务、网络游戏等商业模式的挑战下,广告商业模式的市场影响力趋于平缓。
2.2从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业务流程创造价值,形成产品或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并从客户获取收益的商业系统。盈利模式的核心是利润,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利润点、利润对象、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见图2)。
(1)利润点:指企业获得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必须针对客户需求。各大综合型门户网站的产品或服务基本上都包含网络广告、收费邮箱、手机无线业务(短信、图铃、彩信等)、网络游戏、网上商城等,但各大门户有所侧重。
(2)利润对象:指客户。企业应着力分析并发掘现有的及潜在的客户需求,注重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综合型门户网站面向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的互联网用户,网站设置多种栏目、提供多种服务来吸引不同类型的用户。相对而言,网易、TOM在线对年轻用户更具吸引力,新浪、搜狐则更受成熟、理性用户的青睐。
(3)利润源:指获取收入的渠道方式。企业应不断扩展其市场和营销渠道。从收入获取渠道来看,网络运营商是门户网站主要的信息和服务的宣传、发行和交流平台;支付可在电子中间商(电子支付)、移动运营商(手机支付)完成,在线下也设有充值网点。但与各大门户合作的网络运营商、电子中间商、移动运营商分布广,种类多,不尽相同,工作流程也有差别。(4)利润杠杆:指为吸引客户、获取收入采取的相关活动,对企业的关键活动起到了辅助作用。综合型门户网站为吸引用户,树立网站形象,广泛开展了与网站价值创造相关的活动。如全面、热门的新闻资讯、免费邮箱、搜索服务、网上交互空间(论坛、交友、聊天室、社区等)、图片等大量免费增值服务,但品牌各异,有新浪爱问、网易泡泡、搜狐NBA中国官方网、TOM在线宽频等,还通过线下举办活动或提供赞助,集聚网站人气。
(5)利润屏障:指企业为防止其他竞争者掠夺其利润采取的措施。综合型门户网站提供多样化的综合型服务,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且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许多成熟用户对网站已形成一定的习惯与忠诚度,因此,对新进入者来说行业进入门槛较高,风险较大。尽管如此,腾讯、猫扑等网站仍然进入姿态强劲,门户网站的竞争愈趋激烈。在综合型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明显的背景下,门户网站必须着力实现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现今,网易的网络游戏存在一定技术壁垒;TOM在线与Skype形成了联盟合作壁垒。
2.3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在激烈竞争中,四大门户借助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与思路。①新浪致力于扩展旗下的五大业务主线,包括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SINAMobile)、社区及游戏服务的新浪热线(SINAOnline)、搜索及企业服务的新浪企业服务()、网上购物服务的新浪电子商务(SINAE-Commerce)。目前,上海盛大网络公司是新浪的最大股东,业界对这两大巨头能否实现业务整合和优势互补正翘首以待;②网易在互联网应用、服务及技术开发方面保持着业界领先。它通过OEM的方式借Google、搜房网等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而更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塑造,特别是对大型网络游戏的自主开发与经营;③搜狐提出建立“2C”模式,即企业客户业务线(CorporateBusiness)和个人用户业务线(ConsumerBusiness)。2003~2004年间,搜狐并购了青年社区、网络游戏门户、房地产网站、手机增值服务提供商以及“图行天下”五大公司,试图打造最全面的网络资产组合和网络服务平台;④TOM在线开拓了跨媒体平台与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新型门户网站模式,形成其在移动增值业务上的特色和竞争力。TOM在线正与Skype合作搭建TOM-Skype平台,并与UMPay结成策略,以期捕获长远商机。
3综合型门户网站未来的发展策略
3.1获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关注,是获得盈利的基础
任何商业模式的利润均来源于客户,从根本上讲,客户是门户网站的中心,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能给客户带来何种价值,然后采取相应策略来实现这些价值。综合型门户网站应充分发挥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提高网站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是其盈利的前提。
3.2在多样化基础上寻求差异化,是获得盈利的保证
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面对互联网内容与商务整合时期的到来,各大门户应基于多样化服务的广阔平台,分析用户需求,细分市场领域,进一步抓住核心用户,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将多样化与差异化结合,利用差异化建立利润屏障,从而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3.3追求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获得盈利的条件
网络经济存在可复制性,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互联网上成熟的信息服务可替代性强,用户的选择范围广,转换成本不高。要想维持客户的忠诚度、形成客户对网站的品牌认知,必须追求思路上、技术上、战略上的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已有的盈利点、培养产生新的盈利点来避免门户网站盈利模式的同质化现象,形成门户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4整合资源,寻求联盟合作,是获得盈利的手段
网络环境下,信息处于大而无量状态,产品服务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任何一个综合型门户网站所能控制和掌握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整合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为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创造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企业产生利润的可能和手段会更多。门户网站不仅应加大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应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借助其他企业的技术、客户、资本等优势,扩大业务量,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生系统效应,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4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综合型门户网站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盈利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中各网站间为争夺用户、获取盈利,其间的竞争与博弈十分激烈。因此,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信息与服务的平台的基础上,寻求网站的差异化、特色化,抓住关键盈利点,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将是综合型门户网站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倪娟.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研究[M].CNKI优秀博硕论文库,2005
2张晓洁.门户:拿什么赌明天[J].IT经理世界.2005(5)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6
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在20余家互联网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6%、持平和21.7%。以各单项业务模式见长的互联网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盈利能力。百度作为国内搜索市场中份额最大的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加了902%,网络游戏翘楚盛大净利润增加58.1%。
互联网分析师指出,2006年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得益于人们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需求。
2005年,以博客大众化及各类Web2.0网站的涌现为标志,互联网进入Web2.0(第二代互联网)阶段。而在2006年,在继续发挥web2.0特点的同时,互联网行业被视频和搜索两大关键词垄断。
新生理念往往是新技术应用的产物。2006年,正是由于宽带引起的一系列技术和内容变革,生发了互联网的新理念。
以被视为Web2.0最主要形态的博客为例。2005年是博客发展最快的时期,而2006年,以视频节目为主的博客则步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受美国YouTube网站成功模式的影响,国内亦出现相当数量的视频共享(分享)网站。
虽然互联网是高科技行业,但并非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事实上,纵观近5年来的互联网行业,模式的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们一直认为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业,因为它的盈利手段实在有限。新浪CEO曹国伟形象地阐释广告和增值服务这两种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他认为,互联网企业做一件事,收钱的方向只有两个端口,要么是下游受众,要么是上游企业。如果推出的某种信息或服务能够让受众心甘情愿的掏钱,那就是增值服务;如果不能让受众掏钱,那就只能让企业打开钱袋子,这就是广告。
而口碑网CEO李治国则认为,有这两种模式就足够了,关键在于将现有的模式“做加法”。李治国认为,分类信息的分类区分、地域区分特征使其具有明显的广告特色,而社区服务的原创性和针对性则能够解决网民的信息需求。如果这两者结合起来,则口碑网就可以拓展将广告和增值服务结合的全新盈利模式。
学会了做加法的还有网络游戏公司。去年12月,第九城市宣布与新浪举行“魔兽世界博客大赛”。这是国内首次将博客与网游结合在一起的成功案例。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国网络公司;电子商务;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6-0043-06
互联网的商业化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传播的信息革命中,刚左(gonzo)营销愈演愈烈。韦氏辞典对“刚左”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的主观想法参与事件”。如今,网络作为双向的载体,使网民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的封面人物。浏览新闻、搜索信息、传送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3项服务;博客,网络教育、视频共享和上网购物人数剧增,社会服务网络化呈现良好的潜力和前景。
风险投资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纳斯达克市场在其中当属首冲。作为全球设立最早的创业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有着最为完备、最为规范的监管制度、上市制度、退市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管理制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30多年来,纳斯达克市场得到快速成长。纳斯达克市场被誉为美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后,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也正是基于此,众多的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企业纷纷把登陆纳斯达克作为公司的一大战略。目前,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已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而纳斯达克自1998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以来,也正在加速吸引中国的优质公司。
纳斯达克中国网络公司的发展几乎代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缩影。纳斯达克中国网络公司主要分为:互联网门户与媒体;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几类上市公司。我们借鉴纳斯达克的平台,来研究分析中国网络公司。我们重点选择新浪、盛大和百度公司,研究与分析其在盈利模式上的特点。
一、新浪,盛大和百度的产品和服务
研究网络公司的盈利模式不能离开其研发的产品。由于网络产品的虚拟性表现最为突出,或者称为“服务”更为贴切。根据网络公司不同的战略定位,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表1是新浪、盛大和百度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对比表。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人气,也就是要有尽可能好的流量。因此,各个互联网厂商在不遗余力地大打免费牌(无论是免费看新闻、免费游戏,免费的搜索工具,还是免费邮箱、博客等等)以便争取最大的人流量和点击率。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得平台,其以低成本而迅速崛起,然而各个互联网公司运营毕竟是有成本的,同时投资者也在强烈地要求其加速盈利。这就要求网络公司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做好流量,同时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更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其支付费用。
作为最大的互联网门户,新浪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全面、最及时的信息资讯,培养了人们“上新浪网看新闻”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了的新浪用户也就成了新浪广告客户的客户。盛大对于网络游戏的免费战略着实给竞争对手猛烈一击,当然其免费只是给游戏玩家降低了门槛,另一面则是通过道具、装备等等附加虚拟产品的销售增加收入;百度对于普通用户的搜索请求一直是免费的,这算是互联网给我们的免费大餐吧,给人们创造着获取信息的最佳路径,同时,免费的结果造就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流量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百度才得以用“竞价排名广告”这一全新的盈利模式赢得了纳斯达克众多投资家的青睐。
专注于本领域的细分化市场,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新浪定位于互联网门户,其关注于内容的丰富,增加可读性,以便能增加其点击率,围绕如何将虚拟化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强而努力:根据其战略定位――最强的中文互联网门户,其产品围绕着做实门户网站的内容出发,首先是新闻、财经、体育等传统优势频道,同时加强在博客社区频道的影响,力争在Web2.0阶段能够继续领跑中国互联网,新浪战略重点放在做实、做好、做强新浪广告上,2006年,新浪在逐渐剥离非主营业务,其中就包括网络游戏,盛大战略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从最早的网络游戏,到开发游戏以及购并上游厂商,到数字家庭的盛大易宝EZPOD,昭示着盛大战略转型的轨迹,从其目前的产品及服务结构来看,其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百度作为中文搜索的老大,在不遗余力地分类搜索中深耕着,从网页、资讯、社区、地图到空间、知道、贴吧等等,都彰显出百度对于搜索领域的专注与专业。
通过对比表可以看出,新浪、盛大和百度战略定位不同,但是同为互联网公司,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着共同点,网络广告是3家企业所共有的服务,其产生的基础就是广泛的用户群体,这是包括新浪、盛大和百度等所有互联网公司所梦寐以求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百度也可以算作门户网站――专注于搜索,盛大也可以算作门户――专注于网络游戏或者说叫互动娱乐门户。
二、新浪,盛大和百度的盈利模式
网络经济在摆脱了互联网泡沫后逐渐走向成熟,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互联网门户以及盛大、滕讯、百度等网络公司,也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网络公司最初仅仅靠吸引尽可能多的眼球而获得网络广告收入,今天的网络公司不再只单纯考虑如何吸引眼球,而是在不断寻求新的盈利途径。
1新浪盈利模式新浪目前采取了保守型策略,更强调以广告为主业,以媒体为支撑点,以新浪品牌、影响力的强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更加强调网络广告,把主要精力放在广告上。新浪未来产品的战略发展,就是广告的发展,业务的发展可能是围绕着增长各种各样的广告来进行。其实,要做广告就是要看流量,是用户做的量多少最终决定你广告市场份额是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浪侧重在两件事:一个是怎么继续增长新浪用户的流量,另一个增长新浪广告的高端用户。
广告形式的创新将是新浪发展的重要战略,以往的弹出广告由于一些IE插件的出现,过滤掉弹出广告,使得弹出广告的效果大降,同时这种广告也是网民所难以接受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广告形式需要不断创新优化,以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广告形式。
同时新浪作为中国第一网络媒体,如何利用其“新闻超市”开展更多的收入来源也是新浪所要考虑的。毕竟后面有那么多门户梦想成为中国第一网络门户,包括Yohoo等国际巨头,国内的搜狐、网易以及TOM、腾讯等等,就连新兴的博客网也喊出要做第一门户。现在的新浪是稳重的,但是也不能少了创新,不单单是创新广告,要真正迎接Web2.0和3G时代的到来,必须创新更多的稳定盈利模式。
2盛大盈利模式盛大自2005年年底主动改变游戏收费模式,宣布游戏免费以来,经营业绩一度出现下降趋势。盛大在2006年财年,经营业绩连续呈现增长,扭转了业绩下滑的态势,进一步证明了盛大新模式的可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
网络游戏在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据IDC的数据,到201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美元。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最具有潜力的网络游戏市场,因为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1.23亿,而且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以运营在线游戏为主要获利手段,这就是盛大的早期盈利模式。在今后,网络在线游戏仍然是盛大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毕竟这个利润率相当高的行业是盛大的生存之本。游戏的免费证明了其正确性,使盛大的收入来源转移到一个新的赢利模式,避免了旧模式下恶性竞争的风险,其稳步实施“网路游戏蓝海战略”,迅速打通了业绩上升的新通道,也重新取得了华尔街的理解和信任。
作为盛大家庭战略的重要部分,盛大通过对软件、硬件、内容、网络以及服务的整合,以及与业内多家居领先地位的合作伙伴联手,形成了完善的家庭娱乐服务解决方案。作为盛大的两驾马车――网络游戏和EZPOd,虽然都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也在遭遇着各类竞争对手的夹击,盛大仍然不能说转型完毕。
3百度盈利模式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方式,而搜索引擎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为搜索公司提供了盈利基础。百度专注于中文搜索引擎,自公司成立以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不断扩大,不断增加着百度用户的基数。2005年百度已经成为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络用户使用最多的,无疑百度也在受益于中国网民的迅猛增加。根据iResarch的研究预测,到2010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将达到2.16亿,年增长率为11.3%,将达到162.4亿元的收入规模。这将为包括百度在内的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提供巨大的商机。
搜索引擎总体收入和运营商收入之间的差额是由商环节收取的,这一差额在2005年为10.8亿,和引擎运营商收入相当,数额是相当惊人的。也正是这个原因,百度着手在一些主要城市开始直销,意图把原来给商的分成收入自己的囊中。几年来,随着百度战略定位的明晰,网络广告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其竞价排名广告的推出,更是加重这一趋势,到2006年财年在线市场收入更是占到99%以上,其他所剩无几。
当然,对于百度的网络广告来讲,除了其拿手的竞价排名之外,百度也在把自己打造为一个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所有的网络广告格式,在百度也是大行其道。同时,百度在2006年6月,优化了智能起价系统,从而使关键词的竞价更加合理化。9月,百度又推出了智能排名系统,通过把相关性引入排名算法,同时提高了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客户的投资回报率。在产品层面,百度2006年第3季度的“百度空间”,加速进军Web2.0,与其他搜索社区化产品――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一样,持续受到用户的欢迎。同时百度也推出或进一步升级了许多垂直搜索产品,例如法律搜索、百度指数、大学搜索、政府搜索以及少儿搜索等,以满足用户的特定搜索需求。此外,百度针对手机WAP设备开发的移动搜索产品也得到了扩展。这些都为百度网络广告的增长提供了扎实的基础。2006年10月,百度与维亚康姆签订协议,为广大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视听娱乐资料。百度正在软件正版化的大潮中寻求机会,或许能从在线销售音乐、电影或电视剧中以及其他电子商务运营中分得收入。正如Google在众多搜索细分行业大举购并拓展,百度也在寻找下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近期,百度推出“杀毒频道”,预示着百度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拓展倾向。然而竞争一直没有停止,正如百度战胜Yahoo后成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一样,在百度的后面既有国际级别的Google和Yahoo,也有国内后起之秀中搜、奇虎以及门户网站的搜狐搜狗,新浪爱问,腾讯等对搜索行业的虎视眈眈,毕竟100多亿的蛋糕还是相当诱人。
目前百度已是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一方面在搜索行业寻找更好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加强内控体系的完善,并强化制度的实施与落实。
三、新浪,盛大,百度的盈利模式对比
从互联网历史角度看,第一代网络股卖的概念是点击率――眼球经济,第二代网络股卖的就是它们实实在在的收入和盈利模式,笔者认为第一代网络股是在烧钱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其盈利模式,这类公司以新浪为代表而第二代网络股都是在创新了盈利模式后而赢得了风险投资家的青睐,进而更加清晰了盈利的战略方向,这类企业中盛大等游戏厂商通过创新的运营模式而实现收益,以及百度依靠创新的竞价排名广告方式实现高速成长,等等。
无论哪家互联网公司,都不能舍弃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就可以赢来收入,从而迈向盈利的天堂。新浪、盛大和百度公司同为网络公司,新浪号称“中国第一网络媒体”,盛大为“中国最大互动娱乐媒体”,而百度则定位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都是媒体和门户,其收入赖以生存的基础还是流量。因此,它们都纷纷打起广告的注意,其收入来源中网络广告是三者都有的,而新浪和百度盈利来源中,则主要是网络广告,因此两者也具有竞争关系,尤其是百度,其收入九成以上是广告收入,收入来源的单一性是百度需要去克服的,去创新更多的广告形式。
作为3类不同的网络公司,其盈利模式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是收入集中度较高的百度和盛大则表现得更为专业与专注,而新浪过往几年则表现为多元化倾向,既曾经涉足过网络游戏,也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爱问,但是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好的收益。进入2006年,新浪开始专注做新闻超市,紧抓网络广告,创新广告,应该是新浪最大源泉。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讲,网络广告和移动增值业务无疑是其奶牛项目,明星项目则包括爱问搜索等,而网络游戏则披暂时归为瘦狗,新浪已经在放弃那些瘦狗的项目。
盛大公司战略定位为“中国最大互动娱乐媒体”公司,其盈利来源是目前的网络游戏和正在打造的数字家庭中的盛大易宝EZpod,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上说,网络游戏是奶牛项目,而易宝目前还处于明星角色。战略转型中的盛大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百度目前是流量最大的中文网站,巨大的流量为其竞价广告等提供了最大的说服力。专注于搜索,细分搜索,正是百度的追求,利用源源不断广告资源提升其盈利能力。百度的渠道扁平化战略为百度埋下了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然而自身消化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其需要迫切提高的。
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机会
互联网的诞生催生了网络公司,反过来网络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地推进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充满着机会,它们吸引着大批的人才进入到这个行业,同时,大量的资金也看好细分的互联网市场和公司。
1网络游戏等娱乐服务市场前景看好网络游戏在中国的兴起刚6年多,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网游作为自己娱乐选择之一。由于市场需求的存在,国内网游市场规模依旧会保持较高增长,越来越多的民间风险投资为国内网游研发注入活力。
除了网络游戏等娱乐,可能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收费服务,收费服务主要跟娱乐有关,
现在主要是游戏,在国外还有音乐、电影等等,随着中国对版权的重视,网络数字内容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收入来源。现在有卡拉OK,今后在网上大家可以和他人拍演网络电影、电视。网下的所有内容或许今后都可以在网上形成虚拟的内容。
2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电子商务已经不单单是中介服务,在其中收取佣金,这些公司包括网上银行、当当网、阿里巴巴、ebay、淘宝网以及网上商城之类,国外电了商务已经日渐成熟,只是在国内受制于诚信体系的缺失和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很好使用。
无线增值业务可算作是一项特殊的电子商务类型。这个无线增值业务也可能说是直接跟互联网有关,也可能是一个引申出来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业务。在2001年就是无线增值业务挽救网易、新浪和搜狐等网络门户,引领了互联网春天的到来。随着3G的来临,无线增值业务机会巨大,将催生一批无线网络公司。
3Web2.0良好的盈利预期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博士把blog概念引入中国,并创立了博客网,从此Web2.0概念在中国迅速蔓延,众多的Web2.0概念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众多风险资本进入,仿佛一夜之间Web2.0网站又成了可以“烧钱”的宠儿,然而毕竟经历过互联网寒冬,盈利模式的可见性是Web2.0发展之本,因此探索Web2.0的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将为众多互联网公司所关注。
4网络广告市场前景看好互联网主要是提供信息的,而有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人们热爱上网搜索、寻找使用信息,也就有了广告存在的基础。这个广告是广义的广告,有门户网站广告、有分类广告、有搜索广告,包括博客广告,都属于网络广告的范畴。可以预言,广告市场是未来互联网最大的市场,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今后将不断增长。在传统的品牌广告基础上,视频、搜索、博客、邮箱、分类广告等等都可挖掘。
5差异化竞争越来越细化百度专注于搜索,为华人提供最便捷的信息获取工具。新浪新闻超市把最快和最多做到了极至,盛大则很好地把游戏与网络融合在一起,网易的新闻做得越来越有深度、活泼有新意。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用户模式;盈利模式
1传统电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我国传统电信业务的资费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但电信行业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不小的反弹,尤其是移动数据业务收入以及宽带接入成为了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数产品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APP化的趋势,这一新型的APP业务创新模式对传统电信业的基本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该模式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云和端的直接对接,而且对智能终端和即时通信类客户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即时通信类软件在2011年一经推出,软件的客户规模一再出现井喷,预计在2016年能够达到12亿人次。一个客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多个即时通信软件,采用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微信、米聊、飞聊等短信聊天软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短信功能。此类应用使得传统的点对点短信和彩信的业务量和收入不断下降,而即时通信类业务量和VoIP类业务量将不断增大。根据摩根士丹利统计的移动数据流量发展总体趋势可以看出,移动视频将会对2014年移动流量的总量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估计占总量的66%。此外,其它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移动游戏、音乐、图片、QQ农场等)也将带来数量流量的大爆发。根据Ericsson最新的报告[1]可以预测,在2016年之前,全球的移动数据流量将会以每年60%的速率快速增长,移动数量流量将会达到传统语音业务流量的30倍。因此,实现从传统电信业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是市场所需,势在必行。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等)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方式,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技术到业务的融合。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运营策略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不尽相同。一些电信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成效显著,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在国内,三大运营巨头均已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今后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应用和IPV6的实施,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正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但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在其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难题,如手机上网资费高、速率低,计费方式相对单一等。在诸多难题中,运营商数据业务普遍存在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2008到2013年的五年时间里,全球移动数据业务的数据流量增长达17倍,但同期的数据业务收入增长仅有1.8倍。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便携式移动宽带上网的快速普及,数量流量也出现了空前的增长速度,在整个网络中的比例升至83.5%,而盈利价值则降到0.01美元/兆[3]。这意味着,数据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流量的增长速度,全球的电信业面临着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增量不增收问题的关键在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选择。如果采用的商业模式不符合实际,那么所有的运营商和企业将不会盈利,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即使再美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怎样建立可盈利、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商业模式,找到自己的位置与营收方式已成为大家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目前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无统一的标准定义。但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选择是否正确。其中,用户模式主要为了创造客户价值,盈利模式则是使得企业获利[4]。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改进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内容,将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3.1协调好用户规模、用户活跃度和用户时间之间的关系,改进用户模式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传统的电信业务多数是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的,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首先要将重点放在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如何扩大用户规模,然后再考虑占领用户的时间份额,即注意力经济。全球的互联网业务都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谁能够把握足够多的用户,谁就占领了时间份额,谁就会是通信市场未来的巨无霸。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业务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用户时间。在未来的用户模式中,我们可以在扩大用户规模、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占领用户时间三者之间进行有效协调,使其达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用户模式的优化改革。具体如下:
⑴调查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开发相关产品,迅速扩大用户规模。这个过程所获得的用户对企业来说往往是匿名的,企业并不知道用户是谁,具有什么特征,而只是通过相关业务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量规模。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一般只卖流量。
⑵通过内容丰富、功能优化来提升用户活跃度。企业可以建立用户的真实档案信息,真正了解和掌握用户的特征并切实的拥有用户。一般来说,抓住客户的,都会带来信息流量。
⑶通过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来占领用户在线时间份额,最终创造客户价值。
3.2采用衍生收费的盈利模式,占领客户的钱包份额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子模式。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往往只局限于前向模式和后向模式。前向模式是向使用了相关服务和内容的客户收钱(开通-保障-计费),如各大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的移动网络流量费用等;与前向模式恰好相反的是后向模式,是向内容和服务的提供商收费,即向企业收钱(吸引客户,客户使用,有人付费),如通过各种衍生的广告模式来进行广告分账,包括CPC、CPR、包月收费等各种流量分账方式。企业如果采用单一的盈利模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盈利。为了更好地占领客户的钱包份额,企业可以将前向模式和后向模式黏合起来,形成“衍生收费”的双模模型。即服务提供者通过用户模式所形成的用户黏度,吸引用户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向新产品服务提供商收费的模式[5]。
4结束语
传统电信业的商业模式要求电信业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该业务获取盈利。而新兴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业务实体和时间上不再高度耦合,可以实现分离,即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为企业获得收入的业务可以不是同一业务。企业可以先提供业务,创造客户价值,再利用客户规模创造盈利,最终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卓,贺石昊.移动互联网迈入2.0时代加速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J].通信世界,2014,1(2):41-42.
[2]庚志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08,32(9):20-21.
[3]刘伟.四网协同发展研究及移动互联网转型思考[J].广东通信技术,2012,25(4):53-54.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版权问题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57-03
数字出版在中国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桌面出版系统和电子出版,发展到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都是信息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显现的是数字出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业态,从本质上说这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的结果。我们探讨推动数字多样化的盈利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一、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概述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指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为349.8亿,互联网期刊为7.49亿。我们就探讨手机出版和互联网期刊两种出版业态的盈利模式。
手机出版盈利模式。莫林虎、王一认为,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包括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阅读三个方面内容,其中手机游戏占了很重要的份额。
手机游戏的产业链由“运营商+游戏开发(服务)商+手机设备制造商+游戏客户”构成。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了手机用户、渠道、游戏开发的方向、收费及其系统的设定等。手机游戏开发商负责手机游戏产品的开发,服务商负责将产品卖给运营商。手机设备制造商负责手机游戏平台的搭建。
中国移动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分为话费收费和点数收费两种模式。话费收费,用户下载或激活游戏时,所需费用直接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扣除,客户端单机游戏采用这种方式,下载不同的游戏收不同的定额费用。点数收费,用户下载游戏客户端后使用到一定次数、某个关卡、购买某种道具时触发点数支付计费,同一业务多次点数支付计费,用户在使用此类业务时需先在游戏业务平台的用户账户中充值。
中国移动采取了合作运营的模式,与游戏开发(服务)商,采取收益分成、利益共享的形式,实现了产业链的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完成了手机产业链的增值业务。一般情况下,收入的15%归运营商,85%归游戏开发(服务)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数据部在《中国移动MOBILEMALL汇报材料》中披露,与开发(服务)商建立普通、半紧密和紧密,采取的分成模式是,中国移动提取信息服务费15%、30%、50%。
互联网期刊(文献数据库)的盈利模式。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和龙源期刊四个文献数据库。各数据库各有特色,涵盖了中国的9300多种纸质学术期刊,占中国期刊出版总量的95%以上,以中国知网收入份额最高,故以中国知网为例说明。
2006年10月,中国知网总投资达3.45亿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设并通过验收。中国知网集知识资源大规模整合出版、原创性学术文献出版、多媒体出版和专业化、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为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全面整合了中国90%以上的学术文献和海外重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资源。截至2009年底数据,中国知网日访问人数256万,年访问9.4亿人次,年下载文献18.3亿篇,销售收入4.56亿元。
中国知网的盈利模式。产业链由“中国知网+文献资料提供商+客户”。文献资料提供商的资料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国家科技成果等。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及部分数据库为一次出版,期刊、图书、报纸等为二次出版。数据库的形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网络课程、科学数据等多种媒体方式。中国知网的客户群体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各行业的知识应用服务和个人查询服务。文献资料提供商(各种专业的期刊社)通过中国知网的数字技术,逐步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提高内容资源的附加值,并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了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即学术研究、信息采集、适时印刷、资源集成、网上服务、产权保护等完善的产业链。
李广宇、戴铁成指出:盈利方式包括网上包库(用户按照年限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通过远程登录服务器获取数据库资料)、镜像网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购买数据库,在本地安装服务器,在局域网内使用)流量计费(查询者购买知网卡付费,下载一页0.5元)。2009年包库收入2.31亿元、镜像收入2.03亿元、流量计费收入为1500万元。
数据库出版的关键环节是要遵守“先授权,后使用”这一项知识产权的最根本的制度。中国知网与文献资料提供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采取了数字版权独家许可的使用模式,版权使用费=按照年度(保底)+发行版税分成的方式结算。
发行版税分成的计算。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11%分配给相应的期刊编辑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按各刊关于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声明或各刊与作者的约定由各编辑部确定;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3%作为作者稿酬分配给编辑部。
二、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出版从电子书到按需出版有十几种出版业态,突出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盈利能力的出版业态还要走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出版在数字出版中属于收入不断增长,出版业态稳定的两种出版业态,重要的原因是寻找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这个盈利模式具备了几个方面的条件。
1.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支持系统,这个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需要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成本。这就要求客户群体必须庞大,才能将高额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一个客户身上。有海量的客户作为支撑,每一个客户分担的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就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2.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外部经济性。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虽然投入高、成本高,但是都实现了增值服务和增值收入。在这一固定的技术系统上,实现了多种增值服务,中国移动有网络音乐、电视、手机报和广告的收入,中国知网有互联网、局域网、光盘出版三种形式的出版,还有广告增值收入。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形成了边际投入趋于小,边际利润趋于大的良性发展状态。
3.这两种盈利模式都较好地完成了产业链条的利润分成。数字出版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利润如何在产业链上合理分配。利益分配不当,数字出版的版权收益解决不好,就不能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与服务商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分账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和可以监督,就得到了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4.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属于自觉的盈利模式。经济学教科书往往将盈利模式划分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式。自发是一种本能,就像蜜蜂建造的蜂房,是以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空间,这是一种本能。而自觉发展的盈利模式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得企业创造的盈利模式具有清晰性、针对性、相对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三、关于推进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发展的思考
1.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技术难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数字出版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出版发展面临着多重技术性难题。技术性难题之一,是我们要不要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创建新的盈利模式。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应该搭建这样的技术平台。中国移动搭建了这个平台,中国知网搭建了这个平台。北大方正集团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包括了内容生产、管制技术、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投递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的中小型出版社、甚至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类型的出版集团都没有能力搭建这样的出版平台。新的盈利方式从何谈起呢?
2.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版权纠纷难题。这是妨碍数字出版发展的一大障碍。正如谢广才指出:全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权利复杂;授权时间多样;渠道多样,内容格式需求多变;原始数据量大,分析成本高。这四项既是数字出版的特征,也是出版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性难题。针对版权授予的问题,任殿顺指出: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从来就没健康过。各个渠道的授权方式不同,定价方式不同,分成比例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而各个渠道又互通互串,授权给了门户,门户想拿着资源到基地运营;授权给了基地,基地又想发展互联网上的业务,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混乱。我们如何解决版权问题呢?
3.政府应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具有公共产品的服务性质。这个平台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先进,只有由政府牵头出面才能做好这件事。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提出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业。而利用“云出版技术”,在国家建立的9个数字出版基地上,搭建数字出版技术平台,建立区域性的数字出版联盟,把各地区的出版社联合起来,就可以解决中小出版社无法解决的身单力薄的问题。“云出版”技术的利用,是加强传统出版业和科技融合的有利契机。这样,就把握住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创新盈利模式,打下基础。
4.政府出面解决数字版权纠纷的难题。政府在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下,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中的“避风港规则”。这个规则是:网服务商队网民上传至网络的信息没有事先审查的义务,原则上网站都为网民的版权侵权行为负责,但是版权人向服务商提示网络中存在版权侵权行为后,服务商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如果网络服务商接到版权人提示后怠于采取必要措施,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个原则就是最大公约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一个既有利于数字出版的发展环境,又有利于版权人的权益的办法来。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的版权办法可以借鉴,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中国知网的产业链中存在着使用者付费过高,而作者所得过少,大部分的利润被中间环节的杂志社、学校和文献数据库厂商的平台获取的问题。但毕竟我们还是迈出了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郝振省.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EB/OL]..
[5]郝振省.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6]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MOBILEMALL汇报材料[EB/OL]..
[7]荣忠霞.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成并通过验收[EB/OL].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1篇10
在浏览器最初作为一款上网的工具时,它的收费模式本来曾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后来,随着上个世纪微软IE与网景浏览器的大战上演,浏览器进入了一个由付费到免费的新时代。直到现在,在IE强势垄断下,免费模式一直延续了下来,而收费模式几乎不可能重现。但浏览器厂商,特别是那些单一独立的浏览器厂商,并不是慈善机构,无论是开源的Firefox还是非开源的IE,他们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因此,浏览器在不断革新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浏览器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寻找自身的发展之路;确切的说,盈利模式决定了浏览器是生存模式,甚至是生与死。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当前浏览器的主要盈利模式。
通常而言,浏览器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企业定制
与诸多其他互联网应用一样,主流浏览器基本秉承着IE浏览器“延续”的“用户免费,企业付费”的模式。通过针对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为企业用户提供区别于一般浏览器的定制服务,以期制定出更好的上网体验方案而获取利益。
最近,Firefox浏览器所有者Mozilla基金会决定:待Firefox3.5正式版后,将允许企业用户完全定制Firefox浏览器。Mozilla此举意指分食微软的IE企业用户;说白了,Mozilla是想把触角伸向微软的地盘,希望从IE的企业用户中分一杯羹。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定制”收费服务。
二.与搜索引擎合作分成
这是多数浏览器都采用的盈利模式。比如Firefox浏览器,依靠其庞大的用户数量,通过将Google作为FireFox的默认搜索引擎的方式与Google达成合作,进而实现了广告分成,获利颇多。国内的傲游、世界之窗等IE内核浏览器基本也基本沿用了这一模式。小则申请百度联盟账号,市场占有率高的则直接与国内的百度、Google中国合作,从广告分成中盈利。
三.其他第三方服务推广
除了与搜索引擎合作,一些单一的浏览器公司,如傲游还往往与其他一些企业等第三方服务、软件公司合作,利用自身庞大的装机数量来帮助他们宣传推广,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做,普遍被认为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前提的,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维系企业生存,浏览器厂商也迫不得已。
四.网友捐赠
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浏览器本身很难找到一条清晰的盈利路线,网友的捐助行为不仅是对自己喜好的浏览器的支持,也算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块可获得的利益不多,精神上的支持大于物质上的鼓励。
除了以上四种,当然还有其他的盈利模式,但在所有的可实现盈利的手段中,浏览器最主要还是与搜索引擎合作。曾有数据显示,位列浏览器市场第二的Firefox,其盈利额有超过85%的部分来自Google。由此可以想见,浏览器盈利不是靠软件本身,而是依存于其他合作方。说得严重点,浏览器是互联网应用中的工具,而不是获利的终端,它一直像“寄生虫”一样的生存着。
看到这一点,也许你已经明了:靠浏览器本身几乎不可能找到前景明朗的盈利模式,也就不可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流。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1篇11
一、web2.0简述
2003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模式web2.0走入广大网民的生活中,甚嚣尘上。web2.0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模式,包括博客、RSS①、播客、SNS②等多种形态,这种网络模式强调分众传播、对等传播,每个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这个阶段,网民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这是全民织网、全民DIY[1](doityourself)的网络时代,这个时期的网民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传播着,形象的说法就是“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土豆网在首页的左上角写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维基百科(/)的首页左上角是“开放、中立,源自维基百科”、“维库,知识与思想的自由文库”[2]……目前国内著名的web2.0模式网站有豆瓣网(/)、土豆网(/)、博客中国(/)等等。
与web2.0模式相对应的是web1.0互联网模式,是2003年以前以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这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时的互联网被称为门户网站。表一[3]具体比较了web1.0和web2.0的区别。
表1web1.0和web2.0的区别
web1.0(1993~2003)web2.0(2003~)
模式读写与贡献
主要内容单元网页发表/记录的信息
形态静态动态
浏览方式互联网浏览器各类浏览器、
RSS阅读器等
体系结构clientserverwebservices
(运行机制)
内容建立者(作者)程序员普通用户
应用领域初级的“滑稽”应用大量成熟应用
传播模式网站中心化个人中心化
web1.0和web2.0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者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传统的门户网站逐渐进军web2.0领域,新浪、搜狐都开了博客,腾讯既做web1.0性质的网络聊天,也做了门户。但web2.0的个性与共性融合、用户共同创造、长尾效应、互动性、低成本、高效率等代表了整个互联网操作的方向和互联网的精髓,正如腾讯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化腾也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把传统生活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4]。
二、web2.0商业价值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web1.0时期商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技术上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但商业上仍然沿袭工业化模式,表现为内容上的大众媒体广告模式,以及商务上的大卖场模式。互联网web2.0显著变化将是,不仅在技术上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其商业模式也开始向内容上的小众媒体窄告模式,以及商务上的一对一营销模式发展。国内知名web2.0网站豆瓣网创始人杨勃说“只要豆瓣对一部分人有用,那豆瓣就是有价值的,而且小众虽小,但加在一起数目也是很庞大的。[5]
解释web2.0的发展有很多概念和理论,比如长尾理论、六度分隔理论③、用户贡献价值、网络传播效果、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其中,长尾理论是web2.0商业价值的理论基石,长尾理论指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6](P.35)。而互联网应用水平和产品的数字化程度是决定长尾能否存在的关键。通过数字化网络的“边际成本递减”这一低成本扩张特性,小批量产品的低成本化生产(取得类似“大规模”那样的成本优势)成为可能。光有网络,没有数字化,长尾的尾巴也长不了。长尾是数字化、网络化的长尾[6](P.221-230)。
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首次提出了“长尾理论”(thelongtail),他是从得知一家数字点唱公司Ecast的一万张专辑中有98%能在每一季度中至少被点播一次得到启示,随后,他考察了亚马逊和iTunes(一网上音乐商店)等新兴数字娱乐业的所有大企业,发现虽然大热门很棒,但是无数利基市场(市场中通常为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正崛起一个广阔的新市场。开始,他将这个现象称为“98%法则”、“新娱乐经济的新法则”,后来他根据一在线音乐公司Rhapsody一个月的消费数据汇成图,根据流行度排序,开始的形状和其他需求曲线很相似,接下来曲线随着曲目流行度的降低而陡然下坠,但是一直没有坠到零点,形成统计学中的“长尾分布”[6](序言)。如下图:
长尾理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④的彻底叛逆。如果说二八定律反映了资源短缺时代经济学特征,那么长尾理论则描述了丰饶经济时代的实质。资源短缺时代,人们缺少选择,同时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同一类产品中只能在少数的几件商品中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趋同,形成很大的“头部”,如由于政治原因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期间小说、电影、戏剧创作枯竭,出现“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局面;而在选择范围无限扩大的今天,特别是网络时代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web2.0网站提供了无限的个性化的微内容(microcontent,如一张图片,一个音频等等),人们的选择范围无止境的扩大,形成了越来越长的“尾巴”。博客就是长尾现象在媒体领域的体现,截至2006年9月21日,徐静蕾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达到5500万左右,而99%以上的博客可能访问量不到1000人[6](P.233-234)。
三、web2.0互联网盈利模式
虽然一些网站陆续推出无线和网络游戏业务,但是广告成为web1.0时代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与传统的媒体没有多大区别,网站的盈利存在二次售卖,网站吸引网民的阅读,赢得了注意力资源,网站再把这种注意力资源售卖给广告主,为网站带来了广告收入。网络在做广告的时候最多是在不同的频道上投放不同的广告,不同的位置上收取不同的广告费,根本谈不上筛选个性化的受众群,而且传统网站的网络广告用“推”(push)的方式,对网民根本没有吸引力,甚至遭到反感,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计算网络广告的点击数也不准确,甚至造假。此时的互联网虽然有专属技术(超链接、海量存储等),但依靠吃传统媒体的“免费午餐”,内容原创能力不强。
在web2.0时代,网络用户进一步细分,越来越小众化、个性化,每个人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进行信息的传播,传播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盈利模式的变化,就目前可以参考的盈利模式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广告
曾经在web1.0时代立下汗马功劳的网络广告仍然要在web2.0时代有所作为,只是此时的广告发放形式更显示了它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和传统的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的广告盈利有所不同的是,门户时代的网站是属于大众传播,网络的细分还不太明显,网络和受众的互动还很受限制,网络的广告基本上可以按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模式运行,但是在web2.0时代,网络越来越变成个私人的空间和工具,其广告盈利模式必然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广告投放的精准化。针对不同的细分目标群体有的放矢的投放广告,甚至可以针对某个人配制个性化的广告,如果要投放杀毒软件的广告,可以寻找IT从业者的博客进行广告投放,甚至可以选择更小的一群人,首次尝试博客营销的阿芙董事长孟醒透露,该公司曾与博客网合作营销其新出的针对女性的牙膏,他们根据博客网已经细分好的人群,选择500名美女博客作者免费试用该牙膏,这些作者随后把个人试用的感受写在个人博客上,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体验购买,而博客网获得的则是以现金形式体现的“营销费用”[7]。广告商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利用tag标签投放,网摘把互联网上的分散的信息汇聚分类整理,用于分类广告。一个好的P2P软件往往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可在软件和公司网站上投放广告。还有基于RSS的广告,2005年12月,卓越网宣布将与RSS服务提供商FeedSky合作,将RSS引入基于分众传播的B2C电子商务广告中。
这种有针对性的细分广告提高了广告的效果,对网民而言,还省去了大量无关广告带来的干扰。但是目前web2.0网站广告的利用远远不够,浪费了很多商机,截至2006年9月底,徐静蕾的博客“老徐”以超过5500万的博客访问量获得“中国第一博”称号。虽然有广告商们就在这庞大的访问量背后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但是因为徐静蕾和新浪网就博客的所有权问题争执不下,产权不清、责权利没有明确[8],造成现代社会及其珍贵的注意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二)无线增值业务
目前中国手机普及率33%,远大于互联网不足9%的普及率(据百度CEO李彦宏在北京“2006互联网大会”上的发言)。这为web2.0的无线增值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移动博客⑤。移动博客采用的就是“手机+博客”的服务方式,可用手机随时随地用手机写博客。
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经常使用博客的人数达到3466万人,占网民总数的25.3%(半年前这一数据分别是2800万人和23.7%)[9]。2006年8月中国移动高调推出“2006年中国移动首届移动博客大赛”,这家中国最大的手机运营商联合十家互联网公司发起了“草根级”的博客推广运动,也是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一次介入博客产业,中国移动的这一举动将直接带来博客的一场革命[10]。移动博客促进了博客服务商、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厂商的发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除了广告之外,移动博客服务商还可以有其他收费服务,如手机好友之间的短信、彩信发表、好友通知、好友博客订阅服务、针对家族社区中VIP手机用户的服务,以及一些增值娱乐服务(如在手机上养宠物)等[11]。
将互联网业务模式复制到移动增值业务领域,为手机用户提供从RSS处理到阅读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形成了以“RSS+SP⑥”为主的新业务模式。2006年1月7日,掌上灵通正式宣布与国内RSS处理服务商Feedsky进行合作,共同开拓RSS商业媒体市场。掌上灵通将提供无线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渠道,而Feedsky则会提供RSS内容,双方将为用户提供从RSS处理到阅读一系列的解决方案[12]。
其他移动增值包括网站用户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的短信、WAP⑦和IVR⑧等服务。如以兴趣圈交友为特色的碰碰网,以SNS+WAP的商业模式打造了Internet/Mobile/Media三线合一的综合互动娱乐兴趣交友平台。碰碰网根据个人兴趣喜好,拥有分类最细致、目标最明确的兴趣圈,凭借强大的无线资源、结合强有力的线下执行,形成一条贯穿线上、线下和无线的三位一体的影音娱乐交友产业链。
(三)行业及企业应用
企业博客开创性地将“博客”的概念与电子商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企业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网上商务与办公门户。2005年9月博客网将“中国黄页”电子商务团队和业务整合到自己的旗下,推出“企业博客”。在国外,企业博客与博客营销已经兴起,并且企业博客在营销活动中发挥了多个方面的作用。企业正在使用博客来进行对内对外交流沟通,达到增进客户关系,改善商业活动的效果。web2.0在企业的应用还有基于SNS的企业应用,如天际网SNS服务定位于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的职业人士,很多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人际交流平台,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而个人则可以拓展职业生涯,网站本身可基于招聘信息收费。九帮网针对商务人士细分出销售人员,再提供了一个销售人员管理工具,既可以管理自己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利用人脉来拓展自己的关系网,未来九帮网可以向着企业SNS发展,并向企业用户收费;还有基于RSS内容的二次开发,以RSS为核心,围绕音视频和文本Blog环境,不断向纵深拓展业务范围,将自己拥有的内容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提供给高端用户,主要面向企业用户。这部分业务发展成熟后,可以和用户采取分账的方式获得收入。Feedsky目前已经和许多网站签订了协议,负责对其进行RSS源的改造,并力图实现流量跟踪、博客烧录和用户分析等增值功能。每一个订阅用户不单是其产品的享受者,更是建设者、推广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这个产品的股东,可以参与同Feedsky的利润分成。
(四)内容出版
由于博客是很私人的产品,一些人气很高、网民参与性强的博客,尤其是名人博客,从上面可以读到其他途径了解不到的信息,使得博客图书成了出版商的新宠。如2006年3月,《潘石屹的博客》、《老徐的博客》分别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中信出版社出版,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大热门。由博客写、博客编的杂志《博客》和“博客中国系列丛书”成为目前博客的一种衍生产品。
除了常规的出版售卖,博客图书还可以借助数字出版,实现信息增值:博客内容经过加工整理,通过SP订阅、下载,利用手机,EBOOK或者其他支持媒介进行阅读。
(五)线下营销
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打破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鸿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现实中的交易。利用web2.0网站上的信息和形成的人气进行线下的商业交易。
豆瓣网和大众点评网也是两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豆瓣网依靠线下销售图书音像制品赚钱,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大众点评网则针对餐饮行业缺乏渠道推广,为食客和餐饮商家提供一个桥梁,通过线上的评论指导了消费,引导了线下的消费。类似的网站还有八界网。
还有一些网站和企业联合组织会员活动,获得线下收益,如世纪佳缘网站每到情人节、圣诞节等时候会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举办各种交友、联谊会,收取会费,为网站赢得收益。
(六)会员费、下载费
会员费是一种最简单的收费模式,但对于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网民来说,对个人推广起来并不容易。飞行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收费,每位会员每月收取20元会员费。还有会员成为企业的朋友,享受企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服务而获得会员的费用,如会员费、票务折扣、商业折扣等。在美国,有专业的博客网站SIXAPART通过对写博客的人进行收费已经开始盈利,国内有些博客对作者收取VIP会员费,这点类似互联网邮箱的盈利模式,在免费提供小容量存储的同时,在大容量和更多功能提供上向会员收取费用。在国内也有像blogbus这样的专业做博客的网站开始对一些特殊服务进行收费。但收月租费的模式,在中国除了交友和,很少能有取得大规模的成功。
有些网站对下载和观看进行收费,有按流量的收费,也有划一收费(比如收取月租的无限制下载等)。博客网的梁书斌也表示,对播客托管进行收费也可能是一种赢利模式:“在我们开放播客平台之后,我们会提供100M的免费空间给注册用户,不过如果一些用户的播客做的特别好,需要更大空间的话,他们就需要从我们这里购买空间。”[13]
(七)其他盈利模式
通过与其他社区、博客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合作(通过朋友推荐),派生出其他模式如P2P派生模式。如豆瓣网用相同兴趣作为交友媒介,形成以书为中介的人脉关系网。然后通过“友邻”推荐链接到电子商务网站,完成交易后,豆瓣从卖方那边得到分成。还可以与运营商分成,主要针对VoIP⑨中的pctophone,如Skype公司推出的Skypeout业务;另外还可以与内容提供商分成,web2.0代表了草根社会普通受众的需求,这也是和社会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相统一的。网站和内容提供商分成广告费用,这种理念本身就代表了草根社会的民主,不但给网站带来了利益,也激发了全体网民的创造热情,增强他们对网络的忠诚度。从而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被称为“中国最好的视频博客网站”的酷溜网在其首页上宣称“有钱一起赚”,同时还宣称“在创造中娱乐,在娱乐中收益”。注册成为酷溜网博客,上传原创视频作品后就可以参与分成,该网站根据酷溜网根据访问量和广告展示把博客分为九段。表二是酷溜网给作者的分成细目。
表2酷溜网给作者分成明细表
原创视频每广转载视频每广
段位当月总PV当月广告展示告展示分成告展示分成
1段0-10万0-2万0.01元0.001元
2段10-20万2-4万0.015元0.0015元
3段20-30万4-6万0.02元0.002元
4段30-40万6-8万0.025元0.0025元
5段40-50万8-10万0.03元0.003元
6段50-60万10-12万0.035元0.0035元
7段60-70万12-14万0.04元0.004元
8段70-80万14-16万0.045元0.0045元
9段80万以上16万以上0.05元0.005元
2006年下半年由酷溜网主办,伊利集团独家冠名的“伊利优酸乳中国首届酷溜微视频大赛”在全国正式展开,为业内规模最大、作品质量和数量空前的视频大赛,赞助商投入数百万巨资奖励获奖选手,强化了与作者“有钱一起赚”的模式。博客网也宣布推出新业务,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加入“博客金行”系统而获得广告分成。博客用户在“博客金行”注册后,博客网将在其博客页面上链接广告。之后博客网通过技术手段,对各个博客页面广告进行跟踪分析和统计,按照广告访问量的不同、对广告主广告效果影响的不同等标准,与个人博客分成。首批广告投放的具体分成标准是:个人博客上的广告,每获得一个有效点击(有效点击就是同一个IP地址,24小时内最多算一次点击),作者将获得0.05元至0.2元的分成。和讯博客也宣布,该网站的1000名博客作者每人都拿到了从50元到1000元不等的广告费。
在中国,黄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准确性和及时更新率,利用wiki,借助群体的力量参与内容的编辑和修改,可有效解决黄页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难题。wiki地图也可解决地图的准确性问题,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媒体融合为人们参与播客活动提供了更多方便,也为播客的盈利提供了空间。例如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还为上海电视台DV365节目提供片源,这一案例说明,播客向手机、电视领域的渗透,使它的获利有了更广的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播客只是一个中转站[14]。
搜索功能如今已成为继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二大网络应用。web2.0可以加大搜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带来全新的企业运作模式。随着博客信息的增多,博客搜索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博客盈利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web2.0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盈利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web2.0的及其个性化、私人化,对网络内容监管乏力,有些内容格调不高,比如笔者在酷溜网首页上有这样几个视频的标题:“芙蓉姐姐谈”、“七秒衣服”、“老婆生子送情夫”等视频作品,从标题上看都有媚俗倾向。网络内容(如网络视频)版权的难以界定和保护,在维基百科中,如何能够保障网民不去恶意篡改百科全书的内容,如何禁止网络视频的黄色内容以及博客等私人内容的健康,如何保证web2.0中内容的真实性等等,还有上网时烦琐的注册、实名制、五七八门的个人设置等等,要想web2.0真正实现盈利,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应该承认,web2.0网站的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明朗,虽然有少量网站出现盈利,但是也有很多网站已经出现亏损,这种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随着web2.0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对于目前web2.0的创业者们而说,最重要的是不断办好自己的网站,不断聚集人气,而不是一味钻营赚钱之道,因为人气是网站盈利的基础,没有受众就谈不上传播,更是谈不上盈利了。早期腾讯免费给大家用,使中国的网民基本上人人是腾讯的用户,在这个时候,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给腾讯网的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受众基础,实际上web2.0的盈利会在人们全民DIY的时代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注释:
①RichSite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或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聚合”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多称为“简单信息聚合”。
②SocialNetworkSoftware,社会化网络软件。
③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1933-1984)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即人们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由此推论:最多通过6个人,人们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④这是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归纳出的一个统计结论,又称帕累托法则。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市场营销中,为了提高效率,厂商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户。
⑤目前国内的移动博客主要有手机博客(/)、移动博客(/)、中国移动在线-移动博客(/)等。
⑥ServiceProvider,由门户网站提供的短信服务。
⑦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范文篇12
简而言之,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营收与利润的手段和方法。尽管这在概念上并没什么惊人之处,但每一个商业模式创新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在某一行业,由于商业模式不同而使企业的价值与盈利能力有天壤之别,更是因为基于某种创意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盈利模式或发展模式,还成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诸多企业的成功缘于偶然而失败归于商业模式者比比皆是。实际上,成功的商业模式非常一样而又非常不一样。非常一样的是这一模式创新性地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盈利模式与经营机制等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盈利性、协调性、价值、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与行业地位等。非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个性,不能简单的拷贝或复制,而且必须通过不断地修正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因而,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永远是商业模式中商业智慧的核心价值。
成功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解所形成。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为以技术为基础、依托产业价值链、着力管理创新的方式。其中,基于产业价值链这一外生因素的价值定位、盈利源选择、盈利点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依托产业价值链挖掘商业机会、展开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商业模式建构与实践的分水岭。而商业模式最核心的部分—盈利模式,恰恰完全依赖于对产业价值链的分解。目前,将某一环节或细分领域做深、做专、拔高,或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条实现耦合,成为做强做大企业的主流。而纵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等产业整合,适合一个全新产业初期,但不能当做长期发展战略。
其次,有独特的、持久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最为关注的不是交易的内容而是方式,其目的不在于概念的重整而在于实现营收与利润,因而盈利模式是成功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同时,一个盈利模式必须有一定的价值主张及运营机制的导向和支撑,因而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与持久性。所谓“独特性”,就是能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且在同一行业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采用;所谓“持久性”是指能够支持企业持续赢利。
最后,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或较强的创新性。创新是一种商业模式形成的逻辑起点与原动力,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区别于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创新性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灵魂与价值所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有多种路径,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成功商业模式”不必苛求完全原创但也不能完全模仿,需要将中国人的特定思维或特质与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形成经世致用的商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的商业模式主要来源于两个层次:一是具有完全的原创性,或在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原创性;二是模仿或借鉴了国外最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定创新,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后十大成功商业模式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十大成功商业模式”来源于一批在持续经营、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增长态势、影响力与体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成功度、创新性方面优异的企业。
腾讯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新的业态的机遇,通过建立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嵌入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在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上影响和改变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借助这种影响嵌入各类增值服务。创新性:借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之力切入市场,通过免费的方式提供基础服务而将增值服务作为价值输出和盈利来源的实现方式。
阿里巴巴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相结合的机遇,将电子商务业务主要集中于B2B的信息流,为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网上交易渠道。盈利模式: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向国内外供应商提供展示空间以换取固定报酬,将展示空间的信息流转变为强大的收入流并强调增值服务。创新性: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国内外分销渠道和市场机会,使中小企业降低对传统市场中主要客户的依赖及营销等费用并从互联网中获益。
携程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传统旅行业相结合的机遇,力求扮演航空公司和酒店的“渠道商”角色,以发放会员卡吸纳目标商务客户、依赖庞大的电话呼叫中心作预定服务等方式将机票、酒店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约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作为核心业务。盈利模式:通过与全国各地众多酒店、各大航空公司合作以规模采购大量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消费者在网上订客房、机票积累客流,客流越多携程的议价能力越强其成本就越低,客流就会更多,最终形成良性增长的盈利模式。创新性:立足于传统旅行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完成一个中介的任务,用IT和互联网技术将盈利水平无限放大,成为“鼠标+水泥”模式的典范。
招商银行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的机遇,以“金融电子化”建立服务品牌,先后推出国内第一张基于客户号管理的银行借记卡、第一家网上银行,第一张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币信用卡、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理财产品的金葵花理财、首推私人银行服务及跨银行现金管理等业务。盈利模式及盈利能力:通过扩大服务面、延伸服务线取得多方面的利息收入与增值收入。创新性:将信息技术引入金融业的发展,并以“创新、领先、因你而变”时刻不断推出新服务,引领金融业的发展。
苏宁电器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同时加强与全球近10000家知名家电供应商的合作,打造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高效供应链,强化自身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盈利模式:基于SAP系统与B2B供应链项目、通过降低整个供应链体系运做成本、库存储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节流+开源”的方式实现营收。创新性:以家电连锁的方式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向上游制造环节的渗透,使零售与制造以业务伙伴方式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进而打通整个产业价值链以谋求更高价值回报。
百度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力求“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为网民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系列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盈利模式:采用以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实现营收。创新性: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并从中扩大盈利来源。
华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定位为通讯设备领域的系统集成服务商与量产型公司,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并围绕通讯设备领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产品线。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整个通讯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赚钱。创新性:凭借通讯设备领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上完整的产品线的营收,以牺牲暂时的亏损为代价将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按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定价,利用企业规模效益、低耗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非核心环节外包、流程优化等方法挖掘出的成本优势挤垮或有效扼制国内竞争对手,并利用研发低成本优势快速抢夺国际市场份额,打压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西方竞争对手,形成著名的“华为优势”。
巨人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集团紧紧抓住企业价值链上“营”与“销”的环节,通过颠覆式的“营”定义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地毯式”与“侧翼进攻”的“销”加强对市场后端的控制力。盈利模式:尽管在表面上“脑白金”、“黄金搭档”、“黄金酒”用的是传统盈利模式而“征途”游戏采用“基础服务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但实质上巨人是通过营销创新形成的产品服务新概念实现营收。创新性: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决策处境、消费心理、消费心态等实际需求,用全新的“营”与“销”的方式将实际品质不高的产品或服务赋予全新的概念,并以较短的销售渠道、较宽的销售网络从侧翼迅速介入市场。
比亚迪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某一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在相关产业转型或兴起的背景下,将其产业优势向这一领域进行逆向的产业转移,形成跨领域的、稳步攀升的产业扩张。盈利模式:在产业转移与扩张的过程中,通过改变产业景框、设定新的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以蓝海战略实现营收。创新性:基于电池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与产业优势,在已有商业领域取得成功后,以较强的复制能力、稳定性、技术创新等,集中利用内部资源、整合各业务群中的优势元素塑造向新兴领域或转型产业进行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实现塑造蓝海、产业扩张与价值创造的统一。
联想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以“贸工技”向“创新驱动”的路径,围绕国际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产业价值链,从加工代销的低端环节向重研发、重服务的高端环节与高级业态攀升与演化。盈利模式: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逐步由以往的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作为盈利源开始向以服务增值作为盈利增长点的方向转变。创新性:在缺乏,甚至一度弱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弯路”下,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与政府支持,利用民族情结建立起庞大的营销体系、服务网络与市场优势,逐步以产业后端(市场)的控制力提高对产业中端(资本)的控制力,进而以产业中端(资本)的控制力提升对产业前端(技术)的控制力。
对上述商业模式进行梳理不难发现:
第一,“十大成功商业模式”从年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两端少、中间多”的格局,所涉及的企业实现了持续经营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