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精选7篇)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认识和喜欢自己的小朋友,谁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学习短句:《找朋友》的儿歌。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动物胸卡若干活动前贴于孩子的胸前,
2、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活动过程:
引导孩子们用各种方式打招呼,如“你们好!你们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会怎么和他交朋友啊!————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孩子们寻找和自己胸卡一样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去寻找同样佩带小鸭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嘿,嘿,我们做朋友吧!音乐:《找朋友》全体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戏,提醒他们要说好听的话,做好朋友的动作。
附儿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找朋友》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喜欢,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学习巩固了儿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合作。
小百科:朋友,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语言而经常交流,相处起来很舒服,双方有时间就相约在一起而聚一聚。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2
目标:
1、幼儿能高兴。愉快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
2、学习听信号。手膝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3、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幼儿平衡的能力。
准备:
猫头饰与幼儿它让人数相当;鱼若干;铃鼓1个;口哨1个;平衡木1个
重难点:
1、听信号分辨方向爬行。
2、掌握平衡能力。
活动过程:
一、舳
师:今天我碰到一个魔术师,他告诉我,只要我把眼睛闭上数十声就能把我变成一种小动物,我有点不相信,咱们来试一下好吗?(幼儿和老师一起数十声并把眼睛闭上)助教老师帮忙戴头饰。戴好后请幼儿睁开眼睛。
宝宝们你们看看自己的胸前,看看魔术师把你们变成了什么小动物了呢?幼儿回答。那今天老师就来当猫妈妈,你们来当小猫,我们一块来听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好吗?
二、听信号变换方向爬行
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今天妈妈要小猫听着铃鼓声和口哨声来学本领。看看谁最聪明能干。
1、听到的是拍铃鼓声小猫们就往前爬,听到的是摇铃鼓声就往后退着爬。
2、听到的是敲鼓的声音就转着圈爬。
三、小宝宝们,我们玩累了,让我们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吧。咦,妈妈的肚子怎么叽里咕噜的叫呢?(幼儿回答)那宝宝们饿了吗?(幼儿回答)
四、游戏:小猫找鱼
1、师;你们看,那边有好多鱼,你们想不想吃呢?(幼儿回答)但是要拿到鱼我们必须摇爬过草地,到那边去把鱼拿回来,在回来的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才能把鱼拿回来给妈妈。看看谁最能干,最勇敢。每个宝宝必须拿一条鱼回来给妈妈。那我先请一个勇敢的宝宝先过去拿一条鱼回来。
2、请幼儿重复游戏规则
五、游戏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真勇敢,每个都是妈妈的乖宝宝。那咱们都表扬一下自己吧。哇,这么多鱼,宝宝们赶快跟着妈妈回家把鱼煮好一块吃吧。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高25cm,宽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过有趣的情境,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3.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平衡木,大积木若干,洋娃娃一个,小熊头饰一个。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诉幼儿”洋娃娃有许多好朋友,都是可爱的小熊,你们想不想来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拿着洋娃娃,幼儿随着音乐,围在老师身边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戏活动-小熊过桥。
(1)介绍游戏内容:这里有一座小桥,河对岸住着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须从桥上走过去,你们瞧,小熊是怎样过桥的教师戴上头饰边念儿歌,边走过平衡木。教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敢过这个小桥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过平衡木,教师站在一旁观察。
(3)讨论:你是怎么走的?小结:两臂侧平举,眼睛看前面。
(4)幼儿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师站在一旁重点帮助个别较胆小的幼儿。
(5)幼儿多次练习走平衡木过小桥。
3.放松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在河对岸,与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圆圈舞。
评价:表扬大胆走过小桥、身体不摇晃的幼儿。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4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平时就比较喜欢模仿动物,今天我进行此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引发幼儿能用动作来表现动物的明显特征,通过儿歌语言来丰富幼儿口语表达,让他们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来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动作特征。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情景,提供与主题相互的操作材料,把《动物人类的好朋友》这一主题置于一定的游戏背景中,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发现动物的秘密。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走、爬、跳等来表现出不同的动物的特征。
3、情感目标:能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体验学做动物模仿操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动物图片(小鸭、螃蟹、青蛙、大象等)、音乐课件,幼儿半圆团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走、跑、跳、爬等动作,大胆模仿小动物走路。
难点:根据音乐变换动物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今天老师有几位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掌声欢迎!
二、逐一认识小客人
1、认识小鸭并模仿小鸭走路。
教师点击,画面出现小鸭,教师:“谁来了?”“它生活在哪里呢?”
师:“小鸭嘴巴什么样子?小鸭屁股啥样的?”“它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动画吧!”
音乐课件播放:“小鸭子,屁股翘翘,左右摇”。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一起来走一走,摇一摇。
2、认识螃蟹并模仿走路。
师:“瞧,又有一位小客人来了,你认识它吗?它什么样子?你害怕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说出螃蟹的一对大钳,并能用手指表现出来。
师:“你知道螃蟹是怎么走路的吗?”“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吧!”
音乐课件播放:“大螃蟹,钳子咔嚓,横着走。”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走一走,爬一爬。
3、认识小青蛙。(小青蛙估计幼儿平常注意的不够,需要换教法。)
师:“听听,谁的声音?”教师播放叫声,幼儿猜出小动物。
“它的本领可大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看到的小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播放音乐课件:“小青蛙,腿儿弯弯,用力跳。”鼓励幼儿大胆跳一跳。
4、认识大象。
看看小象洒水的图片,一起学学,引导幼儿在方向,速度和身体高低上进行变化。鼓励幼儿用手臂大胆甩一甩。
三、游戏:听音乐做动物走
规则:播放音乐课件,听到某种小动物的特征,就跟着音乐变换着做动物走。不可以走出场外。
玩法: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到关于某动物的歌谣时,快速的模仿动物走、爬、跳等,动作可以自创。
四、游戏结束:
整理游戏场地,回家教爸爸妈妈玩动物游戏。
【教学反思】
1、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在“学学小动物”、“听音乐动物走”的游戏情景中,通过让幼儿模仿、扮演喜欢的动物角色,送它们回家,使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也满足了幼儿好模仿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
2、注重材料的层次性,使幼儿充满了好奇、内心萌发试一试的欲望,并体现了生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第三环节游戏时,孩子们比较有兴趣,很乐意地跟着音乐变换动物走,如果再增加一些动物走就更好了。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膝着地的爬行动作。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3)增进幼儿的方向感及身体的协调性。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若干(每个幼儿一个),铃鼓一个,纸箱四个。
(2)蚂蚁图片贴在纸箱及蚂蚁洞上。
(3)沙包每个幼儿两个用绳子拴在一起。
场地布置:大草坪一块(长7米宽6米),上放有许多沙袋,草坪旁贴有许多小草、垫子、拱形门做好的洞。
活动过程:
(1)等待音乐
(2)动画播放
(3)背景小班体育游戏能干的小蚂蚁
(4)舒活筋骨的音乐《》搭配可爱图片
(5)爬行游戏音乐《》搭配背景蚂蚁图片
(6)结束音乐《》搭配谢谢大家背景字画
1、观看动画让宝宝知道蚂蚁的本领很大可以搬动比自己重很多倍的东西。
(1)“今天有许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上课,我们给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怎么说呢?”(客人老师好!)
(2).播放动画
哎呀宝宝刚刚在动画片里面看到了谁呀?(蚂蚁)
对了是小蚂蚁小蚂蚁他们在干些什么呢?(搬豆豆)
噢!原来呀!到了冬天蚂蚁宝宝们在储备他们过冬的粮食呢?你别看蚂蚁宝宝小小的可是它呀可以搬动比自己重很多倍的东西,它们厉不厉害呀?(厉害)
2.扮演角色,准备活动。
(1)出示蚂蚁头饰:嗯!他们真棒!今天呐付老师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好吗?宝宝你们猜猜要玩一个什么游戏呢?看这是什么呀?(蚂蚁头饰)对了,这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小蚂蚁,接下来呢付老师就和宝宝们一起来玩一个蚂蚁运粮食的游戏!付老师来扮蚂蚁妈妈,你们扮蚂蚁宝宝好吗?
“蚂蚁宝宝!”“唉!”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到草地上玩游戏,我看我的宝宝谁最聪明,最能干好吗?好嘞,我们先舒活舒活胫骨抖擞抖擞精神锻炼一下我们的身子骨!宝宝起来喽!(放音乐)
(2)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3.基本部分
(1)“草地到了,蚂蚁宝宝们你们看这草地上有什么呀诶!草地上有很多的小草,宝宝们能去拔吗?(不能)对了,宝宝呀!要爱护我们的小草.
(2)玩游戏”看谁爬的快?”
“真棒!”“你们看我这是什么?”(铃鼓)”我的铃鼓摇得快,你们就爬得快,摇得慢,你们就爬得慢,没摇你们就原地不动,好吗?”
按小鼓的节奏决定快慢!组织幼儿练习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2)游戏过后坐在草地上!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得储备一些粮食过冬才行啊!妈妈今天带宝宝们去找粮食!等找到粮食了我们就把它运回我们的蚂蚁窝里去(指着蚂蚁洞)跟妈妈来!(老师示范游戏爬行规则。手膝着地向前爬行,沙袋挂在脖子上,用身体带动前进。)
(3)幼儿练习带沙袋爬行,教师指导。
4.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回教室。
运了那么多的豆豆,高兴吗?我们来跳个舞吧。放音乐《小蚂蚁》,带领幼儿做动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中,幼儿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基本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但是在时间上的把握欠缺,时间有些短;在最后一环节中老师应该事先告知幼儿游戏的规则,但是我疏忽了这一点,导致幼儿在此环节有些找不到方向,如果能注意这一点的话,此活动的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会注意到这些小环节,让教学更加的完善。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6
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过程:
1、准备活动: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2、进行游戏:请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①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③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④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3、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教案与反思篇7
活动目标
托班幼儿学会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活动准备
小豆豆、水杯、装豆豆的筐子。场地一端是装满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在装满豆豆的筐前站好,说:小豆豆要搬家,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把这么多的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
2.幼儿回答完,老师说:”咱们用小水杯帮忙运豆豆好不好?”
3.老师交待用水杯运豆豆的方法,强调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则豆豆就撒出来了,边说边给幼儿示范。老师提示说:要是撒了就小心拣起来再向前走。
4.幼儿将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倒进去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边的动作。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小班游戏:小兔子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步,并能按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小兔动作和自然物。
3、体验游戏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2、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来到》,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小动物出来玩的样子。
二、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a、b、c三段音乐
1)、导语: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动物出来玩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三段音乐)
2)、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听音乐看表演(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了解游戏情境)
教师表演后提问:
1)、你们喜欢刚刚的表演吗?想再看一遍吗?你们要注意看看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2)、刚刚的游戏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游戏顺序和小兔动作)
3)、它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在捉迷藏啊?
(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两段音乐,感受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内容和游戏情境)
3、学习蹦跳步和小兔子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