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计算机课程技术笔记范例(3篇)

时间:

计算机课程技术笔记范文

虽然“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早在2006年就已经提出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非常局限。很多理论仍然认为计算机科学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仅仅强调它的技能性,忽略了它的非工具性价值,即对于人的思维、认识及整体素质的有益性,而这往往对人的发展有更加深远的影响。由于认识上存在这样的局限性,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在高等院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近十年,通过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院校同行的交流,给出笔者对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一些体会:

1局限于所谓“实用知识”传授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科学教育应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思维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等几方面[4]。目前的现状是科学教育的天平明显偏向于是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维、方法的教育。具体到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实用主义”,就是停留在教学生怎样将计算机作为专业的辅助工具使用,眼前够用就好。通俗的讲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会什么;目前用到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带有“功利”色彩教育理念显然无助于学生掌握计算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与方法。进而,学生也很难将计算机这个辅助工具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医学实践中。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仅获得所谓“实用知识”的受教育者,往往对新技术无所适从。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学习内容的学生很难面对快速进步与变化的社会。

2学生水平存在差异由于地区差异,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新生中既有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又有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农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尽管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也有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初、高中没有条件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了该课程,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新生整体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3],加大了教学难度。

3教师“灌输式”的计算机教学与学生机械记忆的被动学习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中学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即围绕教师的“讲”中心,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教师习惯于单纯的教给学生“怎么做”,学生几乎没有自主的空间考虑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不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与理念,缺乏教师的推动,学生只是忙于机械记忆应付考试。在这样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对于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更像是对记忆力的训练,而在最终检验课程学习效果的考试也沦为学生间记忆力的比赛。例如,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将一个软件菜单的位置背下来,可是换了一个软件马上无从下手,更不用提将这种知识升华、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模式。

二、将培养计算思维作为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侧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看到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来说,“实用主义”工具论是很狭隘的,笔者认为,只有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才是真正能助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笔者有几点想法:

1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陈国良院士认为:计算思维代表着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能力,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热心地学习和运用它[2]。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将计算思维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计算机教师自不必说,哪怕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尤其是学科前沿与计算机相关联的课程,教师如果因循守旧,教出来的学生也必定是落伍的。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的普通高校有很好的继续教育制度,只需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不流于形式,摒弃单纯的技能培训,将计算思维引入继续教育的课堂,首先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认识到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在很多学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才有可能将这一理念传导给学生。

2合理交叉的课程结构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对于建构学生良好的知识体系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让学生对这门陌生的学科有所了解;之后通过计算机类通识课(例如网页制作等)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后在高年级开设计算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交叉类课程,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解决专业性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计算机的有用性,用计算思维辅助指导专业实践。只有这样循序渐进、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课程设置方式,才真正有可能培养、形成一种可以指导工作、学习、生活的计算思维方式。

3重视课堂计算机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主渠道,也是他们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各种科学能力、形成科学观和科学品质、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当然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摒弃所谓的“狭义工具论”,遏制教学中不断的缩减课堂计算机理论教学比例的倾向。重新重视计算机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正如哲学中所说:只有掌握理论才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例如对于某个具体软件的菜单介绍,不只是单纯告知鼠标如何点击,可以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做这样的菜单设置?背后是何种思考方式?类似软件的菜单是否这样设置?其他软件菜单设置的规律?遇到新的软件该如何学习?等等。

4引导学生从计算思维角度解决某些专业问题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计算思维角度解决某些专业问题,无疑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一种好的方式。教学中,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更多的采用与专业结合的案例。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教师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中找到恰到好处的交叉点。

计算机课程技术笔记范文篇2

【关键词】篮球;多媒体教学;战术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已造成广泛和深远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开始普及。多媒体辅助篮球战术教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当前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多媒体技术和体育的结合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县级体校和中学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近十多年来,我们为备战每年一届的桂林市中学生篮球赛,都持续开展着中学的课余篮球训练。在训练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篮球战术教学的效果,如何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加快学生篮球战术的学习进度,已经是我们思考和摸索了很久的问题。

当前,多媒体对中学篮球战术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未做深入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应用,有必要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研究。

篮球教学由于其专业特性一般都处在运动场上。而传统的篮球战术都采用现场小黑板或图纸教学,使得学生在战术路线分解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教学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线路先后和适时的启动时机。而很多攻击效果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同时攻击来达到战术效果,教师在分开示范的时候,学生由于各自攻击喜好和习惯的不同在柔和进攻整体效果的时候对技战术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达到教师预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配合中带来很大的不便。

走访全县各校的篮球带队教师和其他县体校篮球队教练员,发现在教学训练中,多媒体主要运用于理论教学实践。在大量篮球场上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传统思想的束缚,都采用现场小黑板或图纸教学来辅助教学。对于让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多媒体手段进入课堂极少涉及。

体育运动讲究感觉,教学中需要特定的运动练习线路和认知轨迹来便于学生感悟感觉,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的再现运动表象。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有素质方面有辅助作用。所以,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可以调高学生激情和认知效率,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的今天,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于篮球战术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前景。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县业余体校女篮球队25人,永福中学男篮球队24,永福实验中学女篮球队28人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多途径检索体育多媒体课件研究文献、课件制作文献、体育教学课件文献。走访专家,以便更好地为课件制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撑。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实验法。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法对照法,对县业余体校女篮以及永福中学高中男篮,永福县实验中学女篮的队员,分成两个基础相当的球队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笔记本、摄像机和手机等作为多媒体手段上课和训练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表现欲、教学效果上都要优于使用传统教学媒介的学生。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按计划制作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熟练的操控lfash的课件制作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运用知识和艺术设计功底,在制作素材、收集和编排须上花很大功夫,期间,我们得到了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使得本课题研究走了不少捷径。作为体育老师,在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往后要深造才行。

2、笔记本电脑便捷实用。

新一代的笔记本携带方便,为我们多媒体走入的篮球课堂和训练场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很好的解决了笨重设备带入训练场地的麻烦。

教学软件运用于我们的笔记本电脑,使得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更快更简单明了。用电脑播放课件,可以平面视觉范围类演练各种繁复的战术路线,制作简单明了,播放形式多样。

同时笔记本的影音播放功能也很强大,可以利用简短的视屏片段和图样来对篮球繁复的技术变化作纠正和教学示范。

3、摄像机及时反馈。

不管是动作技术还是繁复的战术线路,尤其在搞对抗的环境下都会根据攻守的变化而变化,而摄像机可以随时记录这些瞬间变化。在训练时,教练随手拿着摄像机,边摄边指导也很方便,还可以利用见习同学在练习的特定视角区拍摄,在教学的过程中它就如同一面会记录的镜子记录下学生联系的技战术情况,给学生在学习训练时思维行动和现实行动表现提供了参考对比依据;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记录下整个比赛多名队员的各种表现为总结和改进提供详细的依据,尤其在笔记本电脑的配合下可以更多更好的利用图片和视屏的辅助教学优势。在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难免,通过摄像机在电脑中的及时反馈,可很快纠正过来,有可行性,加快了教学的进程。摄像的同时也具有录音功能,录音功能可以随时记录下我们的灵光一闪的想法和总结,为科研和工作改进留下相应的依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设计一个篮球战术课件的制作上,既放正确动作,又放错误动作,加慢放、定格、重复放,让学生主观能动的边看边想,自我比较,以便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印象,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许多常见的错误动作发生。

三、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1、多媒体动画辅助篮球战术教学效果较好。实验组要好于普通组,此手段在教学中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2、多媒体虽然比较好,只起到一种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所占比例小。只有各种有效的练习手段才能很好地将学生形成的篮球战术概念转化为实际的战术技能,

3、采用笔记本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态视图教学演示,可以大大降低战术路线讲解的教学时间,及提高教学进度。在繁复的战术组合教学中学生能很快的接受战术构成和战术节奏的变化。教学中学生在体验个人战术行动和整体战术位置关系时意识更明确。

4、而摄像机的记录效果更是突出,除了在辅助教学和训练上能力出众也能为运动生涯留下美好的记录。它和练习手段的紧密结合很重要,给队员及时的反馈,对纠正错误非常有效。

建议:1、把课件的教学性放在首位。好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体育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电子设备更新速度快,设备缺乏保值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添置些多功能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课程技术笔记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远程维护;网络教学

高职应遵循“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区域人才需求状况、就业情况,谈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

一、现状与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各部件也在不断更新,性能日益提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和实验环境相矛盾。为了使教学跟上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为了让学生能在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教材内容、实训环境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要随之进行课程改革。结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信息服务,及时辅导,共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充实,为就业增添自信的翅膀。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定位与目标不明确

该课程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之后的实践式教学,或者是“一体化”式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可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能力还是较弱,对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知识还是相当缺乏。教学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传统教学。

2.教材与教学内容滞后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摩尔定律而来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然而该课程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较长时间,当学生收到教材到学习时,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与时展不同步,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滞后问题会更突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实验实训设备陈旧

许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和硬件设备不足,而且是较陈旧的硬件设备,受此影响,老师通常会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传授旧式设备的维修技巧。但对于较新产品,却无法让学生去体会其性能和特点,当此类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时就无从下手。

4.未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除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了网络资源外,计算机组装课程较少做成网络课程,学生除在课堂学习外就较少利用网络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也有一些学校只把该课程的讲义上传到校园网站上,缺少辅助学习的模块,更谈不上网络教学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程改革的思路

1.找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了解当前主流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了解当前主流设备的技术水平,掌握系统工作原理,培养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其掌握最新技术。通过教学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综合维护能力,提高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的综合素质。

2.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教材改革首先应适合当前高职教育培育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后,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主要硬件的维护技术等。

选择的教材应满足内容最前沿、维护技术最实用和计算机配件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前提条件。也可结合《电脑报》和《电脑迷》等报刊杂志缩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补充教材。

编写的教材需要切合实际。作者要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订出适合高职教学所需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时要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突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成本,利用虚拟技术仿真维护计算机是很好的方法,这样就需在教材编写中增加虚拟技术仿真维护知识的篇幅。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流行,越来越多人使用它,它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的话,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记本电脑的维护技术也应列入教材。

远程维护是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前人们的习惯思维是计算机维护只是单机维护,而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越来越人性化和智能化。电子商务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足不出户就解决生活所需。远程维护必然将作为一个新型的行业而崛起。即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手段,消弭空间、时间因素,及时解决用户的各种应用问题,是笔记本电脑普及的关键和重要保障。消费者可用语音、即时通讯、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多种渠道与客户服务中心联络,获得一致服务。据悉,新系统将于2011年8月正式上线。所以说远程维护在计算机维护中将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加强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是学生学习组装与维护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或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场所。因为经常拆装计算机硬件,致使这些部件经常出现断针断脚、接触不良、损坏等现象,影响正常教学和实践,也增加了实训室的维护成本。将实训室分为组装区和维护区后,上面出现的现象则迎刃而解,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组装区和维护区还可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维护区。随着移动电脑不断普及,笔记本电脑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其的维护也显得越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笔记本电脑的维护就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维护技能。

如果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增加计算机硬件维修区。主要是机箱电源、维修硬盘及硬盘数据恢复、维修主板。计算机硬件中机箱电源、主板和硬盘故障率高,而硬盘的故障有80%左右是可以完全修复的,主板的故障主要是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和元件故障。

(2)充分利用仿真或虚拟技术。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的理念,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贯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精神,利用虚拟技术,鼓励学生探索虚拟机的应用。这种实验省时省力省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计算机硬件的损坏。这部分虚拟实验可在维护区中完成。

(3)完善实训室的管理。不断地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制订耗材预算和使用计划,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包括CPU、内存条、硬盘、风扇及各类工具等,对能正常使用、已损坏和待检测维修的设备进行归类保管,每次实验实训所使用的设备及使用人都要登记,以便更好地了解实训室设备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实验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维修常用工具有万用表、示波器、热风枪、清洁工具、主板清洁剂等等,用工具箱编号装好以便学生分组使用。对实训室的管理要做到:课前要准备,课中要监督,课后要整理。

(4)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计算机资源。在校内可将学校计算机机房、行政办公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维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到校外的电脑城去感受配置电脑、计算机维修和体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体验计算机生产一线的工作,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总结经验,充实自己。

4.省略等软件制作,包括习题部分,对习题进行分类并加测评语,当综合测评后会对当时成绩自动给予相应的评语,使得测评者可以了解自己哪些内容相对薄弱有待加强,哪些内容过关,测完后做到心中有数。可将常见的、典型的计算机故障现象、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放到案例模块中,如果在交流发现有特殊故障现象的案例也可添加到案例模块中,以便信息共享。新技术模块主要是介绍与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相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在发展,模块就要不断更新。在线互动模块主要是利用论坛功能(系统集成)、QQ、飞信等进行在线通信,在通信中互相交流维护技巧、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等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谭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清.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