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精选9篇)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核心要素: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动准备:
PPT,提前熟悉音乐《我爱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图片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3、教师小结: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一粒粒的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很多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加倍的爱惜粮食,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怎样做,才能爱惜粮食?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
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教师:小兔一家是怎么做的?小老鼠一家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我们像小老鼠那样不爱惜粮食会有什么后果?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四、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
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值日生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
活动反思:
我们经常发现:每天,幼儿园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小朋友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把老师盛饭菜都吃光”、“要吃的干净,不浪费”、“看到别的小朋友没有吃光,要提醒他们吃光”等等。最后大家一起朗诵了古诗《悯农》来告知自己“粮食来之不易,要从小爱惜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毛泽东勤俭节约的事例: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毛泽东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毛泽东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学会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1、揭题后,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现雯过去我们写过哪些记事的文章。
2、学习课文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①、要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章;
②要发挥想象。
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理解图章。
按课文中的第1、2、两题边想象,然后口述图章。
4、指名说说图章,进行口头作文。
图章内容:屋子里一家三人正在吃午饭,小明嫌菜差不喜欢吃,一碗饭没有吃完正要把剩下的半碗饭倒掉。这时,爸爸妈妈连忙过来阻止。爸爸告诉小明,饭不能倒掉。又指着门外正在插秧的农民伯伯说:“要爱惜粮食,你看农民伯伯是怎么种粮食的?现在,他们正弯着腰在插秧,以后要耕田除草、收割。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怎么能随便地浪费呢?”小明一拍脑袋说:“对!我怎么忘了。以前学过的两篇课文都是讲粮食来之不易的,一篇是《白米饭和花衣裳》,还有一篇是《锄禾》。”妈妈说:“既然你已经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啊?这样吧,你嫌菜不合口味,我去给你烧鸡蛋汤吧。”小明说:“谢谢爸爸妈妈!”说着,转过身回到饭桌旁又去吃饭了。
5、评议后老师小结:看图作文,注意两点:
(1)要仔细看图,正确理解图意。
(2)想象要合理,事情经过要写得具体些。
6、让学生思考课后第3题。考虑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动目的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活动主持
韩威李珂涵
六、活动议程
1.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附录:相关资料
答一答:
2014年世界粮食日是第几届:第33个世界粮食日!
2014年世界粮食日主题: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
2014年世界粮食日时间:10月16日(每年时间都定于此日)。
精制大米比糙米营养价值。
A、高B、不一定
“陈粮”()“陈化粮”。
A、就是B、不一定是
农户家庭储存粮食使用磷化铝熏蒸。
A、不适宜B、适宜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是描写动物冬眠醒来的节气。
A、清明B、惊蛰
五谷是指稻(稻谷)、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和()。
A.包谷(玉米)B.菽(大豆)
“QS”标志是()的英文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一个醒目的蓝白色QS标志。
A、食品质量安全B、食品包装安全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是指()
A.双手双脚B.头、颈、四肢、躯干
诵一诵:
珍惜粮食
诗/天上若水
常常看到在繁华的街上有精美的`粮食
被人们遗弃
像遗弃在人们良心背面奄奄一息的生命
摸摸我们厚厚脂肪下面还跳动的心脏否?
这些厚度的时光如何能让这些幼头穿过时空抵达
缺氧的雪山,那些红色而坚硬的生命如何以雪来充饥
以及埋伏杀机的草原啊,我们的前辈又如何以野菜、草根来
延续革命洪流
粮食啊、粮食,你一不小心就晕倒在路边,背景离乡
土地全无,常常见你在古典的诗篇中探出你瘦骨嶙峋的大手
昭示天下——路有饿死骨
并有血泪史诗警醒千古
今天,土地丰盈、肉体丰满,人心却日渐荒漠
让我们再去路边看看的那些曾经倒下的骨头
现在却立在粮食之上
痛心疾首血泪全无
今天,我们都流着祖先的血液
拾起那路边上的粮食
向伤疤样警示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本期的学校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完整版内容推荐结束了。另外,全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好的撰写教案的思路。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教育(说)(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经过是否具体?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誊抄。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篇9
教学要求
1.采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2.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体验农村生活,表达出对粮食来之不易感受。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教学难点
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受。
课前准备
课前放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
一.教师引入
二.展示、交流信息,分六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粮食知多少”图片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图片,了解一些农作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评价中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二环节:“农家”故事多。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农家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具有的传统性,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三环节:“田园”诗朗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在感受诗的意境美的同时,增进对田园风情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第四环节:“浪费粮食暴光台”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浪费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粮食进行浪费的痛惜之情,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五环节“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节约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良品德,从而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六环节:“设计节约粮食宣传标语”设计意图:通过沉思,将语言落实到行动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三、教师总结,生谈感受,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