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电商范例(3篇)
美妆电商范文
聚美和乐蜂的关注度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久前发生的价格大战。2月27日,乐蜂网的“桃花节”促销拉开序幕,对此,聚美将周年庆提前一个月改在3月1日举行。当日,乐蜂网宣布全网大比价,并有大量员工负责紧盯聚美优品的商品价格,并做出相应下调。而聚美却在这天因访问用户过多遭遇网站瘫痪,宣布周年庆活动延长两天。
这次价格战对双方而言显然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聚美CEO陈欧更是在微博上高调称,“享受了一次天猫“双11”待遇,怎么挡都挡不住的流量啊”,并在聚美真品联盟会上宣布三天十个亿的销售额。而乐蜂网也公开“桃花节”首日全天销售1.22亿元,成交57万元单。销量直逼去年当当网“双11”战绩。
“假货魔咒”VS“真品联盟”
不过,聚美乐蜂并没有高兴太久,他们之间的掐架没有止于价格战,反而引发了消费者对网购化妆品的信任危机。据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化妆品电商消费者投诉共达1.2万件。更有业内人士爆料,目前网上销售的化妆品80%都是假货,如此高的假货比例引发网友震惊。两大美妆垂直电商之间的大战发酵,最终伤及整个美妆垂直电商行业。无论是乐蜂还是聚美,都没有幸免于难。假货、水货的质疑,成为了美妆垂直电商谁也逃不过的魔咒。
聚美向来以营销出色见长,很快做出反应,于3月8日联合多家美妆品牌签署《中国化妆品电商真品联盟自律倡议书》,成立“真品联盟”。聚美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表示,真品联盟最大的意义是推动品牌去使用防伪标。“纯粹让渠道去辨别真假,化妆品渠道电商是天然不被信任的,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产品上,通过防伪标来辨别。我们连自有品牌都被消费者投诉过是假货,因此想到从厂家解决。”
聚美相关负责人坚称,聚美网站上100%是正品,但依旧没有给出有力的证据向外界证明。只是表明,有专门的团队负责采购。该负责人还说,“聚美有团购的特点,如果有假货,那么投诉必然会批量增加,假货对于聚美来说是灾难性的。”言下之意透露出,聚美不可能会做自掘坟墓的事情。
而乐蜂网公关总监叶小舟也向《张江新经济》称:网络舆论太过偏激,化妆品电商实际上并无像网上传言的有那么大比例的假货,至少在乐蜂网是没有假货的。
乐蜂网并不否认乐蜂的采购其实就是所谓的“蹿货”,叶小舟表示:“乐蜂网目前有上百个品牌商的授权。有的品牌商暂时在洽谈授权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通过该品牌商的优质商采购产品。在桃花节这么大的促销力度下,我们的消费者关于假货问题是零投诉。消费者最能证明一切。”叶小舟认为,授权的意义仅在于,乐蜂网是否获得品牌商的官方认可,这只是一时困难,真正抵达消费者手上的是真货,才是最关键的。
对此,独立电商顾问青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化妆品的渠道商绕不开的一个魔咒就是水货、假货的问题,化妆品电商在短期内很难做到保证正品。“无论从供应链的角度,还是电子商务企业本身的发展压力,‘非正品’都将继续存在,除非大的品牌商能直接和电商平台建立合作,但是又有哪个品牌商愿意扶持一个平台,而且是以折扣价格来伤害品牌形象呢?”青鸟还表示,电子商务类较大的平台坚持卖正品已经成为主流,垂直类电商的正品控制还是在供应链端。
电商观察家鲁振旺则认为无论聚美还是乐蜂,至少从现在开始,谁先做正品,谁能做好正品的供应链,那么谁的长远发展更好。他告诉《张江新经济》,“以前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渠道里面有很多水货跟仿货,已经是毫无疑问。但是现在老百姓对化妆品认知度越来越强,中国化妆品造假成本也越来越高。不论聚美还是乐蜂,现在的想法肯定是按照正品的路线走。”
“达人经济”VS“流量爆发”
无论过去如何,至少现在,聚美和乐蜂没有哪方敢自掘坟墓卖假货。乐蜂除了积极拓展授权品牌商外,将更多的筹码放在了“达人经济”上,似乎想通过“达人经济”绕开假货魔咒,并造血盈利。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平怡向本刊记者透露,此次同门掐架,应该是乐蜂网对做自有品牌的探索。乐蜂网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自有品牌+达人经济+社会化导购”模式。乐蜂网官方披露,2012年乐蜂网自有品牌销售额达4亿元,品牌销售额达10亿元。乐蜂自有品牌销售额占了总销售额的近30%,自有品牌在乐蜂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在今年1月份,谢娜的自有品牌“欢型”入驻乐蜂网,短短一个月时间,两款爆款,小收150万元,足见谢娜的个人品牌影响力,也让乐蜂网的“达人经济”模式愈加清晰。
叶小舟表示,乐蜂的自有品牌,更多在于做“达人经济”。明星达人是乐蜂网独有的资源,通过明星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明星自营品牌,最终实现销售,形成闭环。
鲁振旺十分看好乐蜂对“达人经济”的探索。“‘达人经济’对于现在的化妆品电商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明星达人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兴盛,他们的传播力比以前大了很多,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容易被他们的粉丝模仿和效仿。”
而乐蜂方面,也将由“达人经济”带动的“自有品牌”定位为供血部门。“自有品牌有定价权,利润会比品牌有更大发挥空间。”叶小舟表示。
与乐蜂不同,聚美还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经营自有品牌,聚美更愿意做渠道商。在聚美眼里,自有产品同样很重要,但是做自有品牌需要长期的消费者沉淀,因此选择与品牌商合作单品,做自有产品比纯粹做自有品牌要强些。
聚美相关负责人透露,聚美自有产品已经做到一个月五六千万的销量了。
不过鲁振旺并没有那么乐观,“渠道的毛利是很低的,不靠自有品牌把整个毛利拉起来,未来的可成长性有问题。而做自有产品,比如买断品牌商的一个商品,需要以体量为核心,而化妆品是以品牌为核心的。”
但是,鲁振旺认为聚美也有自己的优势,“虽然聚美在自有品牌上不占优势,但由于聚美是限时特卖模式,聚集的人气和流量比乐蜂要更大。”鲁振旺称。
美妆电商范文篇2
乐蜂网成立于2008年,由知名电视人李静创办,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家明星进驻,以提供女性时尚解决方案为主要服务的互联网站。而成立于2010年的聚美优品则成了乐蜂网在互联网美妆行业中最大的竞争者。两家电商企业为了争夺优质资源和市场份额展开了明争暗斗。从乐蜂网自身来看,其与聚美优品的竞争中已落入下风。
随着市场的扩张,聚美优品的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美妆领域。陈欧曾说:“相较于纯粹搜索式的商城,聚美优品在特卖属性上优势要更为明显一点,从去年服装的快速增长就看得出来。”从陈欧的言语中似乎能够窥探出聚美优品的发展方向――特卖领域。这让同样是特卖网站的唯品会感到了压力。
可以说,聚美优品的强势发展使得唯品会和乐蜂有了一种紧迫感。此次“联姻”乐蜂,可以看做是双方应对聚美优品竞争所采取的对策。对于双方来说,乐蜂网的化妆品将扩充唯品会的化妆品品类,同时乐蜂也将依托唯品会的客户群寻求新的商机。
然而,对于沈亚来说,此次“联姻”的目的不仅仅如此简单,他还有更为长远的考虑。纵观中国电商市场,老牌电商依旧强势,新兴电商不断涌现,可以说整个中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就给唯品会等电商网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化妆品网购的增长空间巨大,预计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沈亚说。目前国内整个美妆电商格局较为稳定――天猫领跑,聚美优品紧随其后,之后是京东、苏宁、唯品会等企业齐头并进,仍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外,美妆是女性市场中黏性最高的核心类目之一,因此大型电商平台借美妆切入女性消费市场,也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撬动销售的途径。
美妆电商范文
四川省药监局部署第一季度化妆品监管工作
为切实做好当前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确保春节等期间全市人民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安排部署了今年第一季度全市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隐患监管工作将持续至2013年3月31日。本次行动将重点检查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和台账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经营减肥、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易发生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保健食品品种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宣称美白、祛痘、抗皱类化妆品品种的经营企业以及美容美发机构等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的区域列为重点排查对象。通过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集中解决影响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保化产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力争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保健食品化妆品消费环境。
广州白云区拟建化妆品流通示范基地
日前,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优质化妆品广州白云区现场会召开。中香化协会负责人参观考察后认为,三元里商圈的化妆品市场已步入规范化经营,下一步目标是创建“部级化妆品流通示范基地”。广州化妆品企业七成聚集在白云区,而白云区九成以上的化妆品产业汇聚在三元里化妆品商圈内集散流通。白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白云区化妆品商圈经营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集聚了75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6000家经营商户和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三元里化妆品商圈是全国首个化妆品专业市场集群,也是目前全国最大化妆品交易集散地。
化妆品电商今日美丽网凄惨收场
于2011年上线的女性类化妆品电商网站今日美丽网已经在近日悄然关站。据员工爆料,今日美丽早在去年年底开始大规模裁员,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辞掉了自有品牌以及设计部,在职员工的工资只发一半。今日美丽网与东方卫视《就是爱漂亮》栏目合作,获得了北极光A轮投资,但逃不脱垂直电商的洗牌年,小电商无法维持运转。
雅芳裁员调整架构调整以攻零售
美容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近日被曝计划今年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并退出韩国和越南等市场。该计划涵盖中国地区,雅芳将关闭国内十几个分公司,裁减200多名员工,裁员步伐现已开始启动。雅芳中国公司称,今后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零售。公司投入人力与资源增设全新的零售渠道营销组和业务拓展组,全力参与制定加强零售的策略,确保专卖店和顾客之间的紧密连接;加快专卖店的地域扩张,升级店铺销售模式并提供与时俱进的管理技能和业务操作指引,双管齐下助力零售业务的发展。
雾霾天,美容院免费发1万个医用口罩
1月14日,石家庄市星源医疗美容机构向市民免费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提醒处于雾霾天气下的人们预防呼吸道疾病,保护自身健康。活动持续两天,一共发放了1万个医用口罩。除了在街头发放外,市民也可以自行到该机构领取。
哈尔滨美容业强制消费卷土重来
针对美容行业强制消费投诉扎堆的情况,哈尔滨市工商局曾开展了美容行业强制消费专项整治,对涉嫌违法的美容机构进行集中查处,吊销一批违法美容机构的营业执照,此举得到社会群众的极力称赞。今年,美容院欺诈消费、强制消费的恶有回潮之势。首个被哈尔滨当地媒体曝光强制消费的美容院是伊斯莱亚。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公布,当前我国美容保健饮料的市场份额接近百亿元,其市场份额也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保健饮料行业前景广阔。
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21万亿元,中国预付卡发行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预付卡的发行规模已达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十分之一。同时,随着行业监管的强化,更多的美容企业开始更加重视这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