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网络安全先进个人总结范例(3篇)

时间:

网络安全先进个人总结范文

网络安全管理中的智能化技术就要能够自动识别网络安全威胁因素,这些因素会在网络运行中产生危害作用。其中,智能化的安全识别技术就能够自动捕捉网络不稳定因素,在系统发生安全事故中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在威胁因素进入系统能够主动报警,分析该行为的规范性,在判定为不稳定因素后立刻将其定义危险。同时,网络运行环境信息包括网络中资产的分布状况以及资产的攻击收益对攻击发生可能性的影响、使用环境中存在的威胁状况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都能影响攻击者攻击目标,智能化的安全识别技术就能够根据系统的环境因素制定诊断体系,有效地识别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

2网络智能扫描技术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智能扫描就是能够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对所有系统信息进行扫面和判定,从而诊断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漏洞信息。旧的扫描工具遇到特定的端口找特定的服务,这样可能导致有人将某个服务安装在一个自己任意指定的端口使扫描不彻底。所以扫描工具应具备任意端口任意服务的功能。目前,一些成熟的扫描系统能够将网络中的单个主机的扫描结果整理成报表,并对相应的脆弱性采取一些措施,但是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缺乏一个评估,对网络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先进的扫描系统不仅能够扫描出脆弱性,而且可以智能化地帮助网络安管理员评估网络的安全状况,给出安全建议,使之能够成为一个安全评估专家系统。此外,智能化的网络扫描技术能够与系统的入侵检测、防火墙以及风险管控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安全扫面危险体系,达到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效果。

3网络安全智能评估技术

传统网络安全评估中需要针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与测试,该工作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采用智能化的评估技术就能够降低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工作流程,其中,智能评估技术就是构建网络自动化分析测试机制,能够针对网络安全进行威胁和安全判断,并能够协助安全管理员提出系统防御措施。网络安全智能评估机制就是按照系统安全脆弱性集合,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作出总体评价,并预测可能发生的入侵,最后对网络系统存在的脆弱性提出修补建议。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能够在网络黑客进行入侵或攻击前,帮助安全管理员及早发现网络系统存在的脆弱性,排除安全隐患。

4网络态势智能预测技术

网络态势预测能够在日常网络运行过程中发现网络运行状态,并根据网络运行装填制定进行评估未来网络发展。如果系统在受到不安全因素入侵,在网络运行状态分析中就能够发现网络运行出现波动,从而在系统报警,让系统安全管理员察觉系统出现危险。智能化的网络态势预测技术就是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融入自主决策系统,能够在分析系统运行情况后进行自动反馈,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响应控制系统安全。网络态势智能化技术能够设定相应预警机制,并且根据系统具体构成设定安全阀值,并在超出安全阀值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此外,网络态势智能预测技术能够实现动态重构、自主决策和自主感知,为整个系统安全管理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在网络安全的整体层面达到智能化管理。

5网络优化智能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优化是针对网络的内部环境制定优化措施,能够实现网络的整理和整顿,从而保证网络内部环境的安全性。网络优化智能技术就是在系统中能够通过信息采集,利用信息跟踪手段确定网络内部安全状态,根据内部运行状态自动判定网络内部问题,并且能够自动的进行内部配置和优化,促使网络内部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保持网络运行效率的最大化。同时,网络优化智能化技术能够构建出专家系统,在整个网络中进行整体规划,对系统功能进行局部优化,将智能决策、优化知识管理和自动反馈等技术融入到网络内部优化中,从而为提供内部工作提供支持。此外,网络优化智能技术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保证,智能化优化措施可以结合系统外部防护形成多维网络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控制网络系统安全。

6总结

网络安全先进个人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思科设备;企业网;安全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83-01

随着企业网络不断的扩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各大中企业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来发展业务。由于大中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并且扩展了越来越多的分公司。现有的企业网络系统逐渐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对大中型企业网络进行改善,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要求,用来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按照企业网络的建设规划和总体要求,主要通过利用原有综合布线系统和设备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实施,建设安全性高的企业内联网,以满足网络整体性能的要求,并为各种网络服务和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运行良好的网络平台。

1企业网安全建设需求分析

按照目前大中企业网络建设规划和总体要求,将对企业网络设备进行相关的配置和实施,使企业网络满足设计的要求,实现高效的企业网络的办公网络系统。将网络按照层次的要求满足发展中公司信息化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同时,满足企业分公司和总公司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要求及员工增长的要求。主要进行如下需求分析。

①网络部分的总体设计需求。企业网络大都是通过路由器设备连接成一个统一的企业内联网,满足公司对网络统一管理的要求。本方案计划使用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和BGP协议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路由协议。选用OSPF的好处在于OSPF作为链路状态协议已成为业界标准,并且具有行业内的各大厂商的支持基础,该协议的优点还具有路由信息传输的可控性,还能充分保证链路的负载均衡。在总体需求中,企业网络在结构上主要按网络层次进行分层设计,主要分为三层,分别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接入层交换机全部冗余上行链路,分别上联到汇聚层交换机,这个既保证了企业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又实现了企业虚拟局域网的统一配置管理和企业网络环路避免。

②系统部分的总体设计需求。通过对企业网络的服务器及客户机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而且公司的服务器等可以在总公司实现,分公司只使用总公司提供的应用服务,不需要自己建设。

③安全部分的总体设计需求。根据企业网的运行规律和安全现状,在企业网络中应用热备份路由协议对交换及路由设备进行备份。即保证了企业网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安全,它侧重于保证企业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有效避免了企业网络系统的崩溃对企业信息的处理和资源共享造成大的故障。同时在企业网络的系统信息安全方面还通过域环境管理企业的资源访问,通过设置用户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避免有害的信息传播后造成的后果。同时为了避免企业网络上大量的机密信息失控,设计时,需要在企业网络的出口处设计防火墙技术,从而使出入企业网络的数据流量都必须经过防火墙的过滤,通过利用防火墙技术对企业网络数据包进行安全过滤,并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④整体规划指导思想。企业网络建设将采用思科公司的网络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及软件,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一个高效的企业网络的办公网络体系。企业网络的各类服务器以及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必须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通用性,并且要有良好的售后技术,而且需要方便维护和升级。

⑤方案实施主要依据原则。方案设计实施依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完成。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应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具有充分的可扩展的能力,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本设计方案仍然能够满足公司运营的需求或变更和升级。而且项目设计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并且提供良好的培训及售后服务。

2安全方案设计

按照企业网络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总体要求,现在将对企业网络新购的和原有的思科公司的设备进行相关的配置和实施,使公司网络满足设计的要求,实现高效的办公网络体系。将网络复杂化进行分层化的处理,满足大中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同时满足企业分公司和总公司的规模增长的要求。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是交换机部分的设计,路由器部分设计,服务器部分设计,广域网部分设计和网络安全性部分设计。

①交换部分的设计。当企业网络的规模扩大,交换机数量增多时,可以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在维护整个企业网络上VLAN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工作时,还可以确保配置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了为止的复杂度,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②MSTP多生成树的设计。企业网络的拥塞问题也会造成网络的效率大大的降低,通过多生成树协议可以避免网络广播的形成,多生成树协议的原理是把网络拓扑的环形结构变成树型结构,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企业网络中的网络环路,解决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主要配置命令如下所示:

SW3-1(config)#spanning-treevlan10rootpriority

③以太网通道的设计。以太网通道通过捆绑多条以太链路来提高链路带宽,并运行一种机制,将多个以太网端口捆绑成一条逻辑链路,主要配置命令如下:

channel-group1modeon

④热备份路由协议设计。企业网络的多台汇聚层交换机或路由器上启用热备份路由协议HSRP,其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当某一设备出现故障时,企业网络数据流量可以从故障设备切换到正常的设备上,并允许设备作为企业网络的网关,可以实现当实际第一条路由尝试失败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整个企业网络的连通,主要命令如下:

SW3-1(config-if)#standby10IPIP-address

SW3-1(config-if)#standby10priority120

⑤VPN专线技术设计。虚拟专用网在有总部和分公司的企业是十分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VPN主要是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安全隧道连接,它能够实现在公用网络中产生一条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通过虚拟专用网可以实现在企业外部的用户、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安全有效的与公司内部网建立可靠的安全访问连接,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传输。

⑥网络防火墙安全性设计。防火墙位于企业网络的总公司与外网之间。企业的所有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均要经过此防火墙。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能够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还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最后,它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所以,在企业网络方案中选择的防火墙是CISCOASA5520-BUN-K9,能更保证我们组建的网络更安全更可靠。

3结语

通过设计网络安全方案可以实现大中型企业网络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的正常运转,在基于思科公司的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等构建适合大中型企业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设计,为企业网络的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还需要不断进行企业网络安全方面的设计。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先进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化传输;电力系统;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61-01

近几年来,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了企业工作中的重点。而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化系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技术人员要制定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案,以系统安全为主,采取分层管理的方法提升安全指数。

一、电力信息网络的设计方案

(一)电力信息采集方案

传统电力系统的弊端为信息采集的数量少,并且各数据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无法满足控制中心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构建强大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并组成以“任务分化”为主的通信平台,实现信息的安全传递。

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式如下:第一,通信网会与接口转换器相连,并将信息传送到服务平台当中。系统再将同一类型的数据集合到一起,并选择相应的信道进行传递。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绝对安全,服务器会依照调度中心的指挥进行自动化调节,如果出现执行异常的情况,应用层会有所感应,并且将存储空间内的所有信息提取出来,进行二次筛选。第二,总控管理机能够对电力信息进行全面的监督,这是网络化传输的特点和优势。当数据传送到用户终端时,总控制中心会利用太网装置进行全方面覆盖,并将串口处的信息联结到一起,感应故障的波动频率,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输出采集数据,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二)电力信息网络设计方案

电力信息网络设计方案也对电力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管理方式优化的必经之路。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光纤通信是电力系统通讯的主干网络,它不仅能够保证网络结构的合理化,也突出了高效率的系统运行模式。光纤网络布局以星形为主,在系统调度平台处建有中心站,并以此作为基点进行散射,实现对不同区域的信息传递。为了保证信号不被拦截,设计人员一般会在变电端口设置转换器,并实现星形网信号的接受。其次,如果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数据延迟等情况,系统会第一时间进行感应,并自动分析问题,在功能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设计解决方案,并予以回馈。

二、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构造策略

(一)提高信息网络安全技术

在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构造策略中,安全技术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电力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实现系统的有效规划。第一,采用漏洞缺陷检查技术,根据现有的网络布局对信息的传送速度、范围进行监督,并及时的发现漏洞、解决问题。电力信息安全传输系统会协调设备的运行方式,并在综合要素把控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以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第二,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检测方式,建立防火墙。电力企业可以将重要的信息筛选出来,并按照数据传输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构建系统访问平台。只有本企业的员工才有权利进行检查。电力信息的安全布控中心还能够对非法链接进行识别,并设置相应的访问规则,避免干扰性信号对系统的侵入。第三,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使用。电力企业可以通过IP地址的设定来实现技术的优化。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对既定的使用路径进行规划,并只允许有限的用户对网络平台进行访问。如果转换方式与系统的标准程序不同,则说明电力信息传送中出现了问题,要开启保护装置对性能进行优化。

(二)采用科学的软件配置

科学化的软件配置系y在电力信息的网络化输送中是必不可少的。第一,电力企业能够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系统进行保护。首先,在电力信息传达前,系统会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对,并通过加密的方式来限定一部分人的预览。另外,对信息进行筛选。由于通信质量与信道的数量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环形网所组建的数据来对软件进行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将加密信息在独立通道内进行传送,这样才能够保障系统的绝对安全。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阻止重要文件的泄露,避免数据被恶意泄露的情况出现,第二,指纹认证技术。它是对用户身份进行核查,保障电力信息网络化传输的有效途径。系统会识别每一位用户的信息,并将指纹数据输入到控制平台当中。只有访问用户的身份得到了验证,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操作,并达到电力系统安全防控的目的。第三,虚拟网技术。顾名思义,系统主要是对网络化信息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并建立用户与服务终端之间的沟通基点。第四,抗病毒系统。电力信息网络化的抗病毒系统中都带有管理功能,可以根据数据的总量进行整合,并分析病毒源流通路径,将不稳定因子剔除后对文件进行更新,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三、电力信息网络化传输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数据建模的形成

电力信息网络化传输系统的确立有助于数据的模型有效规划。首先,按照电力企业的业务功能将数据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实时类数据、申报类数据和查询类数据。数据的分类能够体现出极强的“系统整合性”。一方面,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调度中心所形成的测量结果实时监测。另一方面,系统会根据查询结果提交内容,并在信息反复确认的基础上对业务功能进行定义。其次,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系统会进行自动加密,并且根据传输中的实体元素进行添加或者删减。

(二)有助于系统通信结构的形成

首先,作为互联网的传送纽带,电力信息输送系统会选择合适的布局平台,将数据整合到服务终端处。采用对称的服务算法对加密方式进行规划,分别以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不影响服务器的处理速度,网络化传输系统会利用混合发送的手段来决定通信内容,并在生成数字签名后将信息传达给接收方。这样的优势在于不仅促进了通信结构的形成,也验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体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了电力信息网络的设计方案。第二,对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构造策略进行研究。第三,阐述了电力信息网络化传输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网络布局进行调节,并优化信息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设计人员也要构建有效的技术实施方案,以达到保障数据快速传送的目的,为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许超,陈昊,刘少情,汤小兵,张文彬.基于模型聚类匹配和形态特征识别的保护压板状态辨识技术[J].陕西电力,2017(01).

[2]陈波,何愈国,孙航,汤翎艺.基于双模技术主干网通信的四表集抄系统设计[J].现代机械,2017(01).

[3]张亮,李蓉,施科峰.基于多要素分析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策略研究[J].大众用电,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