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范例(3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报告的质量写得好与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
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
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
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
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一、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智能正常发挥的保证。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此,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物质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小学生的天生素质如何发展,有赖于他的周围环境,而其心理怎样发展,则取决于他的生活过程。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遗传、营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心理的自我强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自杀呈现低龄化趋势。应试教育与学习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心理疾患的高发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我国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普遍存在的校园欺侮现象也是造成少儿自杀的原因之一。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重要关联。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减负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有效防治自杀的重要途径。
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目标取向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国内比较常见的提法还有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这类提法含义基本一致,即离不开心理二字,最终还在于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一类提法比较普遍,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诊断、心理卫生等。这类提法沿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术语,但含义十分广泛,在学校也多指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我们沿用心理咨询这个术语,从心理咨询自身的发展来看,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1984年)认为,心理咨询应遵循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指出咨询心理要始终遵循着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高平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影响三方面分析得出: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依据,环境影响是条件。要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必须从改善外部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各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就安康的实质;认识到了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适应问题、情感问题、学习问题、行为和人格偏离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4社会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试法、经验总结法、成果分析法。
三、论文大纲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
(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心理因素等。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结构;(2)家庭氛围;(3)家庭关系;(4)教养方式;(5)家长的榜样;(6)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1)校风与班风;(2)学校环境;(3)教学内容和方法;(4)教师素质;(5)师生关系。
4、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2)大众传媒;(3)社区环境。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4(6):70-72.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范文篇2
程萍博士没有想到自己一项关于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调查,最终会被媒体解读为“中国第一份官员迷信报告”,从而成为舆论的焦点。不少媒体在报道中说,根据这份报告,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官员迷信。然而,程萍认为这并不准确,报告的一些结论被误读了。
有多少官员迷信
这份处于舆论旋涡中心的报告,最初是在去年5月被媒体披露的。报告称,在被调查的公务员中,不迷信的仅占总人数的47.6%;而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的比例则分别是28.3%,18.5%、13.7%和6.0%。
事实上,报告的调查对象并不覆盖所有级别的官员,仅为县处级公务员。2006年9月至2006年12月,程萍所在的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对在中国地方各行政学院学习的县处级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范围包括上海、重庆、青海等17个省、市、自治区。
参与调查的900多名县处级干部均是由组织部按照公务员轮训的规定和程序,从当地政府各部门、各县市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4岁。
程萍认为,这些被调查者“不具有特别指向性,可保证抽样的随机性与调查结果的代表性、普遍性”,能够反映县处级公务员的真实状况,但却不能代表其他级别的中国官员。
调查的初衷也不是“官员迷信”,而是公务员的基本科学素质。问卷中,对科学素质的测试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对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程度。程萍说,报告涉及公务员迷信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那么,调查中为什么要测试对迷信现象的识别能力呢?原来,程萍是通过这种途径来考察公务员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程度。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是4种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迷信现象。“这些现象在中国很普遍,除了星座预测以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程萍说。
与最近一次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2005年)相比,这次调查表明,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12.2%)高于公众(不超过2%),但在迷信这个问题上,公务员与普通公众的识别程度并没有明显差距。
两者不迷信的比例相当,县处级公务员不迷信的比例仅比公众高出6.1个百分点。在4种迷信现象中,公务员对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的相信程度与公众差不多,对求签的相信程度低于公众,但对相面的相信程度则高出公众l.6个百分点――公众“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相面的人数比例之和为26.7%,而县处级公务员的人数比例之和是28.3%。
程萍认为,“一半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存在相信4种迷信现象的情况”这句话被误读了,这并不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官员都迷信。中国科普研究所一位长期从事科学素质调查的研究人员对本刊记者说,“这只能算是一次典型调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抽样样本的不足(共计900份)以及抽样范围的局限,不能说是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整个县处级公务员的真实情况。
对于这次调查的结果,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教授刘华杰似乎并不意外――公务员与普通公众在迷信的识别能力上相差无几。他告诉本刊记者,官员迷信之所以受关注,与他们的显示度大有关联,“官员迷信更容易展示出来,影响也更坏。”
“大师”指点升官路
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曾在国家行政学院讲课时,出过一道选择题――什么是纳米?选项有3个:一种长度单位、一种新材料、水稻的新品种。参加考试的都是司局级干部和处级干部,但答对的只有18%。王渝生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
刘华杰则认为,现在一些官员科学素质比较低,相信一些迷信现象,与“读书少、自我学习不够”有关。他说,目前很多官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不少人“每天饭局就要赶好几拨”,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学习,最多只是看一些文件,“但这代替不了用以提高自身素质的个人阅读”。
尽管对于程萍的调查结果,学者们还存在不同的解读,但在官员迷信这个问题上,大家都认为应该警惕。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对本刊记者说,对于官员迷信问题本身,还需要研究的科学和严谨,但这些年来,从一些腐败分子迷信或深度迷信的案例来看,官员迷信程度确实比过去显著提高了,这对我们有很大的警示意义。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很早就开始关注一些贪官“一边,一边烧香拜佛”的现象。他认为一些官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或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者担心腐败行为被发现、被曝光而求菩萨保佑逢凶化吉,寻找心理安慰。
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就是一个典型。他从北京请来的一位“大师”预测说,他能官至副总理,只是命里缺一座“桥”。胡建学便下令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道,使其穿越一座水库,并顺理成章地在水库上修起一座大桥。不过,胡建学终究与副总理职位无缘,倒是因贪污行暴露,被判处死缓。
任建明认为,这些官员迷信除了与个人丧失信仰、有关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前干部选拔制度中的不确定性。他说,目前不少地方,官员能否升迁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有的地方说能力和政绩是主要的,有的说和主要领导的关系是主要的,有的说群众关系或同僚关系是主要的,还有的说金钱是主要的。
任建明解释说,根据管理决策理论,一个人在遇到不确定性决策时,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或预测结果的风险性,往往就会产生诉诸迷信办法来预测未来的动机。
他举例说,如果只有1个候选人去竞争一个职位(属于确定决策),他就不需要去占卜算卦,如果有5个候选人,但有明确的选拔原则(属于风险决策),成功的概率只有20%。如果看执政成绩,他就会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但也可能去问“大师”。但时下干部能否被提拔的影响因素很不确定,有时连有几个候选人都不清楚,于是如何做才能被提拔,以及朝什么方向去努力,就变得高度地不确定。这时,求助于八卦、鬼神的动机就很大了。
官员迷信如何破除
领导干部迷信与普通公众迷信所造成的影响是大不一样的。刘华杰认为,官员迷信不仅会直接导致执政水平的下降,而且会造成社会风气的变坏,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社会风气是他们(官员)塑造的”。王渝生也认为,与普通老百姓相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无疑应具备更多的科学知识。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任福君告诉本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一直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对象,在2006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又被列为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四大重点人群之一。
据悉,为了提高官员的科学素质,纲要不仅要求对现有干部进行培训、加强教育,还规定今后公务员考试将加强对考生科学素质的测试。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范文
一、培训学习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省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和技术要求》、《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规定的学习。
二、加强疫情报告规范化管理,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1.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执行。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类疫情资料,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2.加强对辖区内各网络直报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疾控中心按照每季度对上季度存在连续3个月未报告传染病的医疗机构督导,督导覆盖率100%;按照《州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督查方案》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至少开展一次督查,督导覆盖率达100%,并写出总结报县卫生计生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3.凡有重大疫情发生,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规定的时限将发病时间,波及范围,发病人数,发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发病趋势等以最快方式上报,并及时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及时完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求初次报告:①在确认事件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及时审核;②有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记录资料(传真记录,电话记录)。进程报告:①写出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及可能因素;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危险性评估;②落实控制措施情况;③资源使用情况。结案报告:①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②事件的危害与损失及其补偿建议;③评价措施效果;④事件处置成本效益分析;⑤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建议。
4.加强组织建设,巩固疫情报告网络,完善县对乡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持疫情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三、疾病监测
1.每日监测。传染病网络管理人员必须每日随时(至少四次)上网审核,监测辖区内疫情动态,发现新发,暴发疫情及时请示上级和预警,指导和参与疫区的现场调查,疫源检索,正确处理暴发疫情。
2.重点疾病的监测。凡有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炭疽病例报告的乡镇必须做个案调查和采样并送检。如有暴发疫情发生,需在当月的疫情分析中简要描述,内容包括: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疫情发展及防治措施,控制情况等。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上报。
3.传染病自动预警。收到传染病预警信息后应及时调查核实,并在24小时内完成异常卡片的填报工作,如是疑似病例应及时到现场进行防控处置。
4.流感的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哨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班佑乡卫生院)流感监测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州流感监测方案》(阿州疾发〔2016〕25号)的相关要求,做好流感样病例登记和标本采集(每周5-15份),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标本保存,运输工作,进一步提高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州疾控中心负责标本的检测工作。
各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流感病例监测工作。特别是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高度关注,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每一起暴发疫情应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当尽量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标本采集后应当在4摄氏度条件下,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州疾控中心)。进行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实验室监测工作。县疾控中心按月完成辖区内流感病例月分析。
5.手足口病的监测。凡有重症手足口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的必须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送样检工作,检验结果反馈及时订正。
四、编码维护
每年11月完成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标准编码的维护工作。
五、各类报表及文字资料的上报
1.传染病月报表。每月3日前向县卫生计生局报告上月辖区内发生的传染病发病,死亡数(即月报表),全年共12期。年报及半年时间另行通知。
2.疫情分析。每月6日前报出上月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分析(共12期),7月15日前报出上半年疫情分析,疫情年终分析时间另行通知。分析内容包括:总体发病,死亡情况,重点疾病发病分述,防治对策及建议。
3.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在4月15日和10月15日前完成夏秋季及冬春季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