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范例(3篇)
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物高考;备考;指导策略
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策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复习内容,在全面系统的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能够对历年真题进行系统练习,最终达到提高高考成绩的效率,这就需要在高考前期制定可行的生物高考备考策略,让学生少走弯路,在通过对知识以及题型的综合整理之后,建立知识框架体系,最终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的前提下促进高考的成功率。
一、依靠《考试大纲》,狠抓基础知识
在制定高考计划之前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高考考试大纲,并且根据考试说明以及近3年的考试真题来系统的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在高考复习阶段,对考试大纲的阅读十分的重要,由于考试大纲它是对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理解了考纲的基础上对课本上的知识就有了具体的要求,能够通过教材的内容,来把握考试的方向,二者之间相互补充,制定考前最有效的计划,然而在考试说明的阅读中,就为学生提供了“考什么、怎样考”的思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高考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样根据说明来系统的了解复习中对知识的分配,在备考阶段为基础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方案。能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做好重难点突出,为备考阶段储蓄了丰富的知识量。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顺利的成功,因此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十分的有必要,这就需要在制定科学的计划中,首先要明确高考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逐步实施。通常在制定备考阶段的计划中,主要的是通过复习轮次时间具体进行的,因此这些计划具体的表现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是从高三入学开始到一模,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系统的复习基础知识,能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归类,最终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需要做到查漏补缺,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最终在练习中进行进一步的消化。
第二轮复习: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在生物课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模块提炼,例如细胞、生物代谢、遗传、试验研究等奖所学的知识进行章节概括,这样根据练习来总结解题的思路以及解题的方法,最终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轮复习:在通过一、二轮复习之后,能够对生物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训练。这样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增强应试的能力。能够在高中的冲刺阶段,让学生在深层次训练中回归教材,在熟练做题的过程中,提高高考的自信心,能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做考前的最后准备。这些都需要在备考的阶段来根据时间以及内容的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在应试中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构建网络,提高效率
在备考阶段将生物学科所学的知识系统的进行复习,结合考纲以及考试说明全面的制定复习计划,这就需要在练习做题的过程中要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整理中将知识可以根据具体的章节或者是知识的模块进行系统化整理,建立知识网络框架。在通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中将练习的试题进行试题模块的整理,建立试题网络,在整理中建立详细的条理复习,这样能够不断的明确考试的动态,并且结合历年生物真题来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将重难点试题进行特殊化整理,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来精选适合学生自己的习题,这种模块整理有助于构建网络化的复习,并且能够通过创新型试题来进一步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以至于在题海或者是所有的知识框架中做到有针对的复习,能够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以及题海战术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快速的寻找解题思路,并且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四、加强实验,突破难点
在通过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题海训练后,基本上完成了生物学考试部分,但是由于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为了能够将生物高考在考试中形成比较有效的考试效率以及良好的考试效果,这就需要在此基础上重视实验研究,能够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进行重难点突出,将复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以及在题海中出现的难点题型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具体的试验验证生物结论,这种备考方式加深了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并且有助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出了实践验证,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五、总结
通过对生物学进行系统复习,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将繁重的复习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将知识与题海更加有效的运用,在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中,系统化复习了生物学科,缩短了复习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这就需要在《考纲》以及《考试说明》的前提下,掌握高考的复习策略,能够通过师生共同配合,将生物学更加有效的完成备考工作,能够系统的将基础知识、典型题型、专题复习以及实验相结合,在这种完整的复习计划中,增强考生的自信心,提高应试技巧,这种生物学科的复习计划,有助于在高考中与其他学科的复习相连通,在高效的复习策略中,提高考试中的成功率。因此备考策略十分的重要,有助于考生取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张燕娜,孟康辉,任建军.生物高考备考中应加强学科综合能力培养――浅谈对生物解释性取向试题的备考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研究,2012(34).
[2]钟雪梅,万仲永,曹雪强,蔡星伟.生物高考备考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2(15).
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范文篇2
【关键词】态度;计划;方法;收集
一、端正复习态度,拥有最佳心理状态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每个学生都报有期望成功的想法和获得赞许的期待。但由于以往的考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大多数学生被迫背着“沉重包袱”,带着应试的心态参加复习,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复习不复习都是一样,反正都是学不会,考试永远是不合格的,成功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因此,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端正复习态度,启发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排除不良思想和自卑感,并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拥有最佳心理状态的环境,学生心情愉快,愿意上生物课,就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二、科学地制订一个全盘的复习计划
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计划中注意体现几个方面: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三、讲求教学方法
1.作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参考书、如何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向老师提问的技巧等)、如何运用时间、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分布、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考试过程的常见失误与对策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就有针对性,学习效果自然就大大提高。2.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包括分析大纲、考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堂上练习、电化教具、小黑板、生物模型与挂图等,使堂上教学的信息量增大,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便能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3.全面复习、突出重点。从历年生物高考试题来看,章节知识覆盖率均在90%以上,所以基础复习必须全面。但又不能平均主义,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能力立意,不太强调覆盖面,因此必须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4.强化训练。即把平时的训练当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闭卷完成,途中不能中断不能查阅书本和答案,直到把所有学生认为会做的题目完成后才能对答案,看书、讨论或问老师。这样有利于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提高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消除对课本和答案的依赖,培养自信心,同时减少因重复翻阅答案而消耗的时间。
5.控制好学生的节奏。生命运动是一种有节律和周期性的,这是长期的进化过程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适应。比如总是学习,不进行文体活动和休息就推动节奏感,总是讲课,不看书或总是看书不做练习也没有节奏感。总之人体生命活动也好,学习也好,必须要以多种形式变化交替进行才有节奏,有节奏才不易疲劳,才有效率,老师要教会学生和帮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节奏,否则节奏一落千丈乱,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四、注重高考复习的信息收集、分析与交流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已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考复习也不例外。高考信息把握准确,方面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高,因此必须注重高考信息。
第一、注意有关报刊(如招生报、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和专业杂志(如《生物学通报》、《生物教学参考》、《生物教学》、《中国考试》等),平时要花足时间查阅这些资料,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
第二、是重视上级有关部门在各种场合传达的有关信息,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
第三、重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生物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的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总之,高三生物复习是全部高考科目复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只有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最终取得高考的全面胜利。
【参考文献】
[1]陈锦章.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叶杏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J].广西教育
[3]王艳.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初探[J].青海教育
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考察学习几个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情况,结合校本实际认为:城市规划专业必须抓住设计主线,充分利用农林特色,兼顾城市宏观规划,加强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力求更能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大发展时期,相应地城市规划学科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各地先后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其中有以工科建筑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也有以农林专业为特色发展而来的,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依其学科背景大致可分为4类:一是建筑类,约占65%;二是工程类,如测量、环境等,约占15%;三是理学类,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约占15%;四是林学类,约占5%。[1]近日,我们走访了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在这几所学校中,既有农林占优势的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也有建筑起家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通过走访与学习,对本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一、国内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情况
(一)农林院校中的城市规划专业
国内依托农林优势而建的城市规划专业大多走风景园林方向,风景园林要求学生要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原理及方法,了解中外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人工生态环境的理论和方法,能胜任城市开放空间,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学、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观赏植物学、建筑结构与构造、风景园林艺术、风景园林工程等。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园林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从事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从其主要课程和培养目标来看,既要求学生能够从大的方面——景观生态角度进行城市规划,也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详细设计方面的植物配置,可以说充分利用了园林、园艺和城市规划的优势。这一点和我们园林学院的目标相一致,因为我们也是致力于充分利用河南科技学院农林的优势,今后走风景园林这个方向。
1.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属于园林学院,是该学院五个专业之一,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及城市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院培养方向与其十分接近。在北京林业大学的五个现有专业(即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园林专业、园艺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中,园林、园艺和旅游管理专业授予农学学位,而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均授予工学学位。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负责人介绍,办真正的城市规划应注重区域经济、交通规划、市政、园林等,计划加强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力量和师资。今后要办成既有农林特色的风景园林专业,也要逐步向真正工科专业靠近的城市规划专业。
2.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的做法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示。中国农业大学本身在林学院没有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只有硕士点是园林植物观赏园艺方向。但是中国农业大学因为其自身的农林优势,本着“规划的基础是生态,设计的基础是历史”的理念,他们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规划着重是考虑生态化。而城市生态学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如农田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当然这一点,现在也切合国家重视环境生态的的实际。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也着重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在清华,生态规划和水系规划也开始被重视起来。因为现在很多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开了植物学以后,仍然在规划设计阶段不懂得植物的配置,并且在这些高校中还不乏有农林特色的院校。所以说应该加强学生在植物和生态方面的训练和思维,将此思想引入风景区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让学生知道好的生态要保护,不好的环境我们要恢复,以此达到指导设计的目的。
(二)工科建筑院校中的城市规划专业
工科建筑特色的院校,其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和建筑学课程有很大的相通性,其主干学科是建筑学,主干课程中除了公共课程以外,在专业基础课中就开设很多门类的不同课程,如设计基础课群像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重点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另外开设专业基础课群像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及原理、规划师业务基础、城市交通工程、城市市政工程、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重点培养学生方案设计的能力;最后还在此基础上加上专业史论群像城市规划概论、中外城市建设史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和创作内涵。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前两个专业的学制五年,最后一个专业的学制四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门类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因为是以建筑为特色的院校,除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贯彻理论和实践的原则下,相关院系还开设很多的实习和实践课程,如美术实习、园林植物实习、城市交通工程实习、城市认识实习、城市市政工程实习、城市规划设计实习等。所有这些都是对理论课程的良好的补充和完善,实践完成后要求学生提交相应的设计作品,从而使学生尽快及早进入设计创作中来,而不是统统把设计集中到毕业设计阶段。
2.清华大学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还有建筑设计研究所、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住宅与社区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景观园林研究所、资源保护与风景旅游研究所、建筑与技术研究所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综合体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依托在建筑学院。从其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来看,清华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显然是依托了其建筑学专业,相关设计模型作业也可以看出他们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
这几所以建筑为主的学校里,一个共同点是都注重学生的基础课训练。在设计初步阶段,都分别有学生开始接触设计,并且做一些相关的模型。特别是清华大学,学生作业分为大一阶段、大二阶段,并且全是计算机绘图,可见学生的设计是从开始就逐步渗透而不是大三才全面展开。当然传统的以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的院校均有一个共性,其学科基础架构在建筑学的基础上,这一类院校的学生虽然设计思维能力强,擅长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但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经济等宏观城市问题分析训练少,对专门的规划技术掌握不够。[2]
二、完善我校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专业特色的确定
1.抓设计主线
作为一个省属高校来讲,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针对我们现有的师资和专业情况,我院城市规划建设应该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抓住设计的主线。因为大的规划虽然学生可以做,但是政策性法律性太强,政府的指令性迫使我们的学生不能做而一些详细的设计如现在就有新乡市区周边的县市做一些新农村规划、小学校改造等等,这一类的需求也非常大。但是学生的基本功如果不扎实的话,就连这些小的设计也无法胜任。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设计的主线,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专业课程调整。
2.充分利用农林特色
对于整合资源来讲,我们在园林、特别是园艺方面很有优势。所以我们可以划出一条园艺——园林——规划方面的一条线,让资源共享,同一门课可能在三个专业都开,不过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园林植物学,对园林和园艺专业,植物生理、植物识别、植物配置都要突出,而对规划专业则可以去掉植物的生理部分,重点突出植物的外观和生长特点,使学生能够重点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3.兼顾城市宏观规划
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以设计为核心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无法解决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日益复杂且庞大的城市问题。如现代城市规划摇篮的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专业教育内容从传统的建筑学和工程学扩展到了地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领域。[3]城市规划是一门学科较广的专业,因此,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要广泛。所以我们还要抓好学生宏观经济、地理、社会、人文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些可以为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提高其团队协作的意识。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1.基础课